案例分析(江晓青)_第1页
案例分析(江晓青)_第2页
案例分析(江晓青)_第3页
案例分析(江晓青)_第4页
案例分析(江晓青)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赏识激励、众推向上江晓青广汉市实验小学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突然应对众多的学习任务,各项激烈竞争,当总也不能抢占优势,得到肯定和表扬时,自卑心理悄然而生。他们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缺点,看不见自己优点。儿童自卑的形成也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的结果。自卑是一种不良的个性品质,它会影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其个性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辅导老师,必须关注这些儿童,帮助他们战胜自卑,树立自信。(一)矫正错误认知观念(二)创造条件,体验成功(三)鼓励参与,增进自信(四)家校共育,关怀鼓励(五)适时评价,促进自信关键词: 自卑心理 辅导策略 矫正认知 体验成功 增进自信 鼓励参与

2、 适时评价一、 案例介绍:刘某是一位二年级的男生。身材矮小,瘦瘦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他3岁多时,父母离婚,母亲长期在外打工,父亲另外成家,又生了孩子,几乎断绝了与他的往来。他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但两位老人年迈多病,没有养老金,母亲打工收入微薄,家庭贫困。因此,刘某没上幼儿园,学前就和外公、外婆在家中或农田里渡过。上学后,刘某明显跟不上,课后又没人辅导,成绩很不理想。平时他经常一个人闷闷不乐,下课就在座位上发呆,同学们追逐、游戏,他从不参加,有人主动邀请他,他也非常害羞的拒绝。小脸涨通红,眼睛不敢看对方,嘴里说:“我不去,我不行!”是他经常的举动。他更不可能主动去与同学沟通、交流。上课时,

3、刘某比较守纪律,也很认真,但他总是低着头,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要是被老师点到了,他说话的声音也小得只有他自己才听得清。二、 案例分析:自卑畏惧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上学之前这些孩子在家中或幼儿园里都无拘无束,倍受家长和老师的呵护,没有学习任务的压力,更没有经历频繁而激烈的竞争。突然间有了这么多的同学,不管在课堂学习中,还是课间活动中,甚至于放学回家做的事,都要比一比,赛一赛。有的小朋友是越比赛,越来劲,他们在竞争中能抢占优势,得到锻炼,获得成长。另一些小朋友却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行,渐渐地丧失了竞争的勇气,没了自信心,自卑心理悄然而生。自卑是儿童自我评价过

4、低的表现,这些儿童常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负面的评价,对自己的潜力产生怀疑,不利于积极性的发挥。他们在活动中缺乏自信,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刘某的问题就是典型的自卑心理的表现。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很多:例如孩子不能全面的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还有的是与同学比较时没有选择好参照对象,总与各方面十分优秀的同学比,总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有的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体验到失败的滋味,从小就形成内向、孤僻、敏感的性格特征;还有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刘某自卑心理的形成综合了以下几种因素:(一) 自我认识:通过观察,我发现刘某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对自

5、己缺乏全面的认识。刘某由于身材矮小,父母离异,家庭贫困,自己学习成绩也不好。他班级活动、同学间游戏不敢参加,害怕别人注意自己,谈论自己,更害怕其他同学看不起自己、嘲笑自己。严重的自卑心理让他觉得自己事事都不如别人,因此连上课答问他都不敢大声说出来,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根本看不见自己还有优点,即使偶尔得表扬也难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中。这样就严重影响刘某身心健康的发展。(二) 家庭影响:刘某还处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家庭,他从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但爸爸已经另有家庭和孩子,即使偶尔见面也形同陌路,无法给他父爱。妈妈很爱他,但妈妈长期在外忙着挣钱养家

6、,对他的学习辅导心有余而力不足,偶尔回来过问一下儿子的学习情况,一见他成绩不好,便生气地指责、打骂,说他不争气,表达方式极其粗暴。外公、外婆心疼得直掉眼泪,可别无他法。过重的压力使小小年纪的刘某不断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躁、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让他越来越迷惑,越来越茫然,甚至想到自己为什么要来到世上。(三) 学校影响:儿童自卑心理的形成还与外部对儿童的评价有很大关系。在班级中,老师对一些同学的了解不够,关注偏少,评价偏低,一段时期后,这些孩子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学校里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鼓励,渐渐的他们开始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自卑感趁机悄无声息滋生出来,他们整天被自

7、己的缺点所困扰。另外,众多老师眉宇间流露出的对优生的喜爱,对少数后进生来说,更具杀伤力,他们普遍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更别说像刘某这样的特殊人物,天天见老师表扬这个,赞叹那个,而自己呢,一无是处。他绝望地认为,就算再努力,也没用,自己就是破罐子一个,老师弄错了也不会表扬自己。三、 辅导策略:自卑是一种不良的个性品质,它会影响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参与一系列有益活动的积极性,对其个性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刘某自卑因素已相当严重,而对他个性的发展正产生可怕的影响。作为辅导老师,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走出阴影,重树自信呢?这一学年以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在团队中开展一系列的实践

8、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刘某进行疏导。(一) 使用认知疗法,矫正其错误的认知观念。在刘某的心理,家庭贫困、父母离异一直是个阴影,让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再加上身材矮小,学习成绩不好,始终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我们作为老师,了解到刘某的这种心态后,首先引导他认识父母离异不是他的错,父母离异的也不止他一人,不必为此抬不起头来。古时候,有很多著名人物,小时候家庭都很贫困,他们没有丧失信心,瞧不起自己,反而刻苦上进,学得一身本领。我们应该像他们学习,穷人家的孩子更努力,更有出息。通过疏导,我让刘某明白,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缺点,也要看到自身的优点。我还列举了刘某上课守纪、做事

9、细心、爱劳动、手也巧,主动帮同学修好凳子等许多优点,来加强他的自信。(二) 创造条件,在学习中巧设台阶,体验成功。刘某的学习成绩不太好,这也是他自卑的一个原因。我就在日常的学习中多关注他,多给他展示的机会,甚至有意设计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让他回答,来增强他的成功体验,调动他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课后,也对刘某单独辅导,帮助他夯实基础,使他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记得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一题多解的题,其他同学都只想到其中两种方法,而最后刘某举起了小手,怯怯的说出了第三种方法,既好理解又好计算,赢得了全班的掌声,老师也借此机会大力表扬他进步大,刘某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当然这是老师课

10、前给他铺垫的)。课后我也和其他老师沟通,均给刘某制造展示的机会,并在课上及时鼓励和表扬他。经过不断的努力,刘某变了很多,对很多课程或多或少都有了兴趣,学习也勤奋努力,成绩有了飞跃,他有了明显的进步。(三) 鼓励参与,在活动中增进交流,重树自信。在课间,我发动全班同学关心刘某,帮助刘某。并有意识地让一些活泼开朗的学生与刘某做朋友,每天带动刘某参与团体活动或游戏。让刘某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让他逐渐摆脱孤独,战胜自卑。记得一次去公园郊游,在老师带领、家长陪伴下,同学们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印象最深的是:我让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大家自由组合表演才艺。在老师的暗示下,许多同学主动

11、前去邀请刘某一起表演,刚开始刘某死活不同意,因为他的确没有什么才艺可展示的。我灵机一动,把包里的快板递给他外婆,让他外婆劝他去表演昨天学的顺口溜。在大家的鼓励下,他和四位同学表演了“节约很重要”的顺口溜,他打快板说前面,其余四位同学齐说后面,刘某声音洪亮,节目表演得非常精彩,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我借机夸奖他:“你真棒!加油!”只见他小脸涨得通红,眼中第一次露出自信的光芒,好像在向全世界宣誓:“我能行!”(四) 家校共育,在生活中给予关爱,及时鼓励。缺少家庭的关爱是很多儿童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老师在对自卑儿童进行辅导时,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建议家长更多地从心理层面上给孩子多些关怀,多些鼓励,帮助

12、孩子战胜自卑,走出阴影。刘某的情况,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不对,因此,我主动联系家长见面,向其外公外婆及母亲,详细分析了刘某在校的表现和原因,与他们交流,共同商量彻底解决孩子不良心理问题的办法,要求家长配合,在家也要给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适当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沟通的能力,体会长辈的辛苦,懂得感恩。在院子里,鼓励刘某和邻居家的弟弟妹妹玩,并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学知识,玩耍中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如果家里来客人,更要锻炼他,让他学着招呼客人。家长见到孩子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家长反映刘某在家作业认真,主动和小

13、朋友玩耍,经常洗碗、扫地,帮助做家务活,进步很大。(五) 适时评价,在团队中相互影响,促进自信。适时而正确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扬长避短。为了调动学生们自我教育意识,我在团队中定期开展“找找闪光点”、“优点大轰炸”的集体评价活动。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周,再让学生逐个上台,大家一起来帮他找闪光点,进行“优点大轰炸”。学生依次说“我觉得XXX同学,在XXX方面XXX,我要向他学习。”课后我有意暗示刘某,让他悄悄为同学服务。比如悄悄地把桌椅摆整齐,悄悄地把地扫干净再次评比中刘某从老师、同学的肯定中得到满足,获得了自信。这样充分调动了刘某的积极性,激励他不断自律、自强。四、 辅导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辅导,通过老师、家长、全班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刘某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学习积极努力,对自己严格要求,定好作息时间表,并遵照执行。近来还悄悄练字,希望写一手漂亮的字。课间主动和同学交流、做游戏,上课能大胆举手发言,声音也洪亮了。外公外婆也反映刘某在家学习主动,简直不让人操心,经常把学校中有趣的事讲给他们听,还主动帮助长辈做些家务,既孝顺又懂事。五、 感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面对刘某的巨大转变,让我深深感受到团体的力量,激励的作用。因而针对类似刘某这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更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总盯着孩子的缺点,而要更多地关注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