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路基强夯施工质量控制_工程管理_第1页
土方路基强夯施工质量控制_工程管理_第2页
土方路基强夯施工质量控制_工程管理_第3页
土方路基强夯施工质量控制_工程管理_第4页
土方路基强夯施工质量控制_工程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方路基强夯施工质量控制文章结合实际,介绍了土方路基强夯施工质量掌握标准与设计规定。近年来高速大路四通八达。山西省内的高速大路更是此起彼伏,许多时候人们在赶进度的同时势必会忽视工程质量,而对于高填方路段更为明显,但太原至佳县高速大路吕梁段二十三合同段土方路基采纳强夯进行处理,确保工程质量。强夯法是法国Menard技术公司于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它通过一般10t40t的重锤和10m40m的落距,对地基土施加很大的冲击能,在地基土中所消失的冲击波和动应力,可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退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同时,夯击能还可提高土层的匀称程度,削减将来可能

2、消失的差异沉降。该项目所处地形简单,高填深挖交替频繁,特别路基处理处理方法包括砂砾垫层、灰土垫层、土工格栅、强夯、冲击碾压等,强夯的总面积为134733.2m2。下面就将路基强夯施工质量掌握与设计规定简述如下。1强夯处理的目的(1)消退其全部湿陷量,使处理后地基变为非湿陷性黄土地基;桥梁桥台可采纳深基础、桩基础等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使上部荷载通过深基、桩基等转移至压缩性低的非湿陷性土(岩)层上,防止地基产生湿陷。(2)消退地基的部分湿陷量,削减拟处理地基的总湿陷量。掌握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大于设计规定数值。2设计规定为消退地表以下2.5m范围内的土层湿陷性和高压缩性,地基的处

3、置设计采纳强夯处理。强夯能量为2000kN.m。清表即挖除路床顶30cm后,强夯3遍、每点6击,前两遍按4m6m间距方格网状跳夯,最终一遍排夯。设计要求为最终两击夯沉量之和不大于10cm、之差不大于5cm。3质量掌握标准(1)最终两击夯沉量差不大于5cm,最终两击夯沉量之和不大于10cm。(2)强夯完成后,按填方路基施工规范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不低于93%、94%。4强夯施工参数(1)单位夯击能:设计能级200t·m。夯锤质量20t,提上升度10m。实际夯击能为200t·m。(2)夯锤底面积:夯锤底直径为2.5m,底面积为4.9m2,单位面积静压力为25.2kPa。(3)

4、夯击次数:按设计采纳6击,3遍。(4)强夯面积:其中一段土方路基面积为20630m2。(5)梅花形布置,间距分别为4m、5 m、6 m。(6)通过试夯需确定的参数:每一遍内各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满意下述条件:设计要求的最终两击夯沉量之和不大于10cm,之差不大于5cm;夯坑四周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起锤困难。最终一遍排行的夯击能级,即确定落锤高度和夯击次数。满意下述条件:设计要求的最终两击夯沉量之和不大于10cm、之差不大于5cm;表面夯实平整。确定夯间距。满意下述条件:夯点间压实度达到质量掌握标准。5强夯施工步骤(1)平整场地,挖掘机和

5、装载机把拟强夯的段落上多余的土方清理,用自卸车将土拉运至指定的弃土场。推土机将场地整平,50T振动压路机碾压,使表面不留虚土、浮土。场地要平整,利于强夯机开展工作。(2)测量放样,在整平出的场地上,用全站仪放出路基的中线,水准仪测出地面高程,依据填土高度放出坡脚线。中线和坡脚线上每隔20m钉一个木桩,不足20m,每10m钉一木桩。用钢尺往坡脚线外侧2m处洒上灰线,钉上木桩。(3)仔细调查,确保强夯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无构筑物。清除地表土。整平后在场地上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4)现场测定原状土样的含水量和压实度。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要求,土的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含水量1%-3%。(

6、5)含水量满意条件后,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在夯点周遍用白灰沿圆锤的4个象限点布置4点,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和周边4点高程。(6)将夯锤起吊到10m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测量锤顶高程。若发觉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倾斜时,准时将坑底整平。 (7)重复上述步骤(4),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即每夯点夯6击。做好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沉降量的记录,同时测量夯点周边隆起高度和该点击坑内压实度。依据数据统计和质量掌握标准得出该点夯击次数是否合理。同时调整夯击次数。(8)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3)一(5),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和统计,适时调整施工工艺。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装载机将夯坑推平,

7、并按夯击点平面布置对夯点重新放样布置,测量第2遍夯击前夯点地面高程。(9)由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水位较低,拟定可以连续夯击。在取得上述数据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第2遍夯击,做好数据收集和统计。(10)第三遍夯击为排夯,搭接1/4D=62.5cm(D为夯锤直径)。拟定夯击能为设计能,做好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每击的沉降量,做好数据收集和统计,依据数据统计和质量掌握标准得出该点夯击能级是否合理。同时调整夯击能级。6强夯施工数据统计和分析(1)准时正确地收集施工步骤中需进行收集的数据。(2)统计分析出强夯施工需要的各种参数:各遍中夯击能;各遍中夯击次数;夯点布置;间歇时间。7总结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夯能为2000kN.M的处理路基段,通过试夯可以满意设计要求。夯锤采纳24.6t,2000kN.M夯锤提上升度定为8.1m,主副夯夯点间距分别为4m、5m、6m,满夯夯点搭接D/4(D为夯锤直径)。4000kN.M夯锤提上升度定为16.3m,单点夯击6击,夯点间距为5m,满夯搭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