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层建筑沉降缝对倾及纠偏分:依据相邻基础相互作用的分析理论,进展了被沉降缝分隔的两个建筑单元对倾、纠偏的计算方法。纠偏分析分以下步骤进行:纠偏前在有效荷载作用下作没有桩支承的两个相邻单元基础的相互作用分析;纠偏后在剩余荷载作用下作有静压桩支承的两个相邻单元基础的相互作用分析;然后对两个计算结果进行叠加;有效荷载相对总荷载的比例与依据沉降观测资料推算的固结度相当。本文的计算方法可近似考虑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和沉桩产生的拖带作用。最终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依据倾斜量与桩数的相互关系可确定掌握倾斜和纠偏的最佳桩数。1前言近年我国软土地区常消失一些沉降缝两侧建筑物对倾碰顶,造成两侧建筑结构损坏的事
2、故,随后不得不面临纠偏加固问题。而对这方面机理的讨论却很少,缺乏有效合理的计算分析方法。对于基础倾斜一般用近似方法计算,假定基础为柔性基础,基底压力线性分布,然后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两端的沉降,两点之间的沉降差除以两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该基础的倾斜。对于肯定刚性基础,已在文献中基本解决了对高层建筑箱形基础倾斜的综合分析问题,提出的方法可综合考虑偏心荷载、基础的埋深效应、荷载的高重心效应、邻近建筑物的相互影响问题。文献进一步实现了相邻桩基础由于相互影响导致对倾的计算分析。本文在文献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沉降缝两侧建筑物对倾及锚杆静压桩加固纠偏的计算分析方法,并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讨论。2相邻基
3、础倾斜计算的基本原理对多层建筑基础的倾斜问题也可近似按刚性基础来分析,假定某被影响刚性基础的基底始终与地基紧密接触,将接触面划分为n个矩形网格,在上部荷载与相邻基础荷载的影响下,考虑基础埋深和建筑物高度对倾斜的影响后,刚性基础地基反力和整体倾斜式中:xi,yi,Ri分别为第i个网格的中点坐标和集中反力;x、y、s分别为基础平面坐标原点沿x轴、y轴的整体倾斜值和沉降量;P,Mx,My分别为上部荷载的竖向合力及其对x轴、y轴的偏心弯矩;i为相邻建筑物的荷载对各网格中心点产生的附加沉降; 为地基的柔度矩阵,ij表示第j网格的单位荷载对第i个网格产生的沉降,即为各网格单元间的相互影响系数,作为桩基础就
4、是桩土桩相互作用系数,对于分层地基模型,可依据Bouss-inesq及Mindlin应力公式用分层总和法求得。I=136b1D4,b1为矩形箱形基础侧面的计算宽度,由于基础宽度较大,可近似取受力侧面的基础宽度,D为基础埋深;m为地基比例系数;h为上部结构荷载重心的高度。为了对同时建筑的A、B两座相建筑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令BA、AB分别为A基础对B基础和B基础对A基础产生的附加沉降。A基础受B基础作用而产生的AB的影响而转变基础变形和基底反力分布,将使BA发生变化,这又最终影响到B基础的分析结果和AB,要最终确定这种影响量,就需要迭代法来分析。详细分析步骤可见文献所述。3锚杆静压桩纠偏计算方法
5、考虑纠偏前后基础受力状况的变化,基础纠偏计算需要按以下步骤进行:31纠偏前的基础倾斜计算基础纠偏计算的基本原理同上,纠偏前的基础倾斜计算,可直接按公式(1)计算,只要将计算荷载取已经转化为有效应力部分的有效附加荷载。即:Pt=U×P=StS×P(2)式中:U为地基平均固结度,St、S分别为加固前的基础沉降和最终沉降。32纠偏后的基础倾斜计算锚杆静压桩纠偏后的基础倾斜计算也可按公式(1)计算,与纠偏前计算不同的,只要将公式(1)中的自然地基的土土相互作用系数用桩土桩相互作用系数代替,将计算荷载取纠偏前尚未转化为有效应力部分的附加荷载,即(1-Pt)。与通常的桩基础不同,纠偏静
6、压桩主要用于掌握变形,桩的平安系数很小,相当一部分桩的工作荷载可能相当于单桩极限承载力。而按公式(1)计算的桩顶反力却可能会超过单桩极限承载力,为此对公式(1)进行计算时,采纳了荷载截去法(“load cut-offprocedure”),假如计算结果消失某一桩顶反力大于单桩极限承载力,即令该桩的桩顶反力为单桩极限承载力恒值不变,同时将该桩在公式(1)左边矩阵中删去,将该桩对邻近单元的附加沉降移至右边。33锚杆静压桩用于纠偏时拖带下沉的近似计算锚杆静压桩压桩时拖带下沉对基础倾斜的影响,可通过公式(1)中的 参数反映,这里关键是要确定基础下各网格单元中心的拖带下沉量。由于挤土效应,预制桩沉桩对四
7、周土的影响通常消失地面隆起现象,而在软土地区对已有建筑物用锚杆静压桩进行纠偏加固施工时,却经常有附加沉降消失。这一现象是很值得讨论的,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在空旷的场地上,预制桩沉桩对四周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挤土效应和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拖带下沉,前者往往是主要的;由于挤土效应同时对四周土的扰动作用,土的强度及变形模量降低,在基底压力作用下,地基土会产生新的附加沉降。在此近似认为,在软土地区已有建筑物下沉桩时,由于桩的数量不多、截面尺寸较小,挤土效应产生的地基隆起量与对四周土的扰动作用产生的附加沉降相等,锚杆静压桩沉桩对四周土的影响主要就是沉桩过程中所产生的拖带下沉。在压桩施工过程中,由
8、于桩的挤土效应,土的粘聚力被破坏,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土的抗剪强度将大大降低。因此,桩侧摩阻力也就明显减小。通过对桩的压桩阻力曲线和埋设在桩尖传感器测得的桩尖阻力曲线进行分析,压桩时的桩顶压桩力曲线与桩尖阻力曲线特别接近,进入桩尖持力层后,两条曲线才有明显的差别。由此可见,压桩阻力曲线反映的主要就是桩尖阻力的变化规律。因此,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拖带下沉主要是由桩端阻力产生的。桩端及桩端四周土的位移可近似按下式计算:wb=Pb(1-)4r0G(3-1)这两幢建筑物结构封顶时,发觉沉降较大,并且相互对倾明显, 10号房比8号房更明显, 10号房建筑物竣工后不久, 5楼沉降缝两侧墙体因缝内障碍物消失局部
9、鼓出开裂现象,随即破墙清除并采纳锚杆静压桩进行加固纠偏。8号房的沉降、对倾量相对较小,在沉降缝碰顶前,对沉降缝上部两侧墙体实行了减薄措施,加大了沉降缝上部的净宽。图2为8号楼东西两单元对倾量(肯定值,下同)随单元平均沉降增加的变化状况。从图中可见,建筑物倾斜量在早期基础沉降较小时很小,后随着沉降的增大快速增加。西单元的基础长度要小于东单元,因此沉降也小于东单元,但倾斜量要大于东单元。图3为10号楼东西两单元对倾量随单元平均沉降增加的变化状况。在第236天,即结构封顶约125天后,开头在沉降缝四周的建筑物基础下进行锚杆静压桩加固, 16天内共压桩38根,桩位布置状况如图1所示,桩长20m,以2层
10、粉砂夹砂质粉土作为桩端持力层,桩身截面尺寸均为250×250mm,最终压桩力363鶫481kN。图3中的曲线在锚杆静压桩施工后消失了峰值,说明对倾值有肯定的增加,这是由于压桩时有肯定的拖带下沉,加大了东、西单元沉降缝区域的沉降。随着桩开头受力发挥作用,沉降缝区域的沉降速率快速减小,而建筑物的两端几乎不受加固影响,沉降速率依旧较大,这势必使建筑物消失自然回倾,也即图3中的曲线消失下降现象,达到了纠偏的目的。42计算参数确定上述工程实例均采纳粉喷桩作复合地基。目前,已有多种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本文采纳类似自然地基的分层总和法,加固范围内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用下式计算:Esp=mEp+(1-
11、m)Es(5)式中:Ep、Es分别为粉喷桩和自然地基土的压缩模量,m表示置换率。由于当时试块没有作过压缩试验,本文粉喷桩的压缩模量按阅历取值,参照文献水泥土试件的压缩模量Es=60鶫100MPa,鉴于实际施工的水泥土搅拌匀称度要比室内试验时差,及当时上海地区粉喷桩的施工质量普遍较差,本文实行不同的数值进行试算,由于上部实行了复搅措施,因此可取桩的上部分压缩模量高于下部。自然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已在文献中列出。43计算结果分析对8号房的主要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假定不同的粉喷桩压缩模量值,粉喷桩上部的压缩模量高出下部20MPa,可以看出,当粉喷桩的上、下部压缩模量分别为60MPa、40MPa时,计算最
12、终沉降与实测推算结果较为吻合。由于基础长度较小,西单元的倾斜值要大于东单元。 与自然地基相比,复合地基起到了减小基础沉降、倾斜的作用,荷载的偏心作用对沉降缝两侧单元的对倾影响较大,对于多层建筑,荷载重心的高度对倾斜的影响不明显。依据表1, 8号房东、西单元的计算倾斜值分别为-305、565, 10号房在232天纠偏前完成的固结度大约为50%,参照8号房可估计10号房东、西单元此时的倾斜量分别为-153、283,沉降量分别为1127mm、1037mm。纠偏后的变形状况及累计变形量的猜测结果如表2所示。加固后东西单元的倾斜量有了明显的减小,即消失了回倾现象,沉降连续有所进展 ,但比加固前要小得多。
13、表2中,分别对是否考虑单桩极限承载力和沉桩产生的附加沉降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发觉,不考虑单桩极限承载力和附加沉降的影响,可使猜测的纠偏效果偏大。其中极限位移wb取10mm,相当于上海地区类似桩静载试验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所对应的沉降量。10号房纠偏前的变形和纠偏后沉降的猜测结果均要比实测结果小,这是由于计算时没有考虑建筑物中部处理暗浜的砂填土的影响,基底下的砂垫层。44纠偏工程中的倾斜掌握考虑单桩极限承载力Qu=500kN,沉桩产生的附加沉降wb=10mm,假定不同的桩数进行分别计算,可以得到纠偏后锚杆静压桩的桩数与东、西单元倾斜量肯定值之和的关系如图4所示。该曲线与沉降掌握复合桩基的桩数与沉
14、降关系曲线相像。桩的平面位置会对纠偏效果产生影响,在削减桩数时,从单元中心由近到远抽桩,在增加桩数时,从单元中心由远到近加桩,但基本不超过原实际布桩范围。从图4可以看出,不纠偏时,东、西单元新增倾斜量肯定值之和为436 (153+283),是纠偏前的2倍;桩数较少时,增加桩数对减小对倾量作用较为明显;桩数增加到肯定数量时,增加桩数对减小对倾量的作用就不再明显,也就是说此时再增加桩数,对减小基础对倾量的作用不大。因此纠偏设计时应选择曲线趋于平缓时的拐点后面四周某一点作为纠偏的用桩数量,该拐点所对应的桩数为最佳纠偏用桩量。从图4可知,本工程的用桩数量38根略多于最佳纠偏用桩量。假如地基加固的目的只要掌握建筑物新增对倾量为,即维持加固前的对倾量436,从图4可知,掌握不再发生新的倾斜的最佳用桩量为16根。这一概念同样可用于预防掌握建筑物消失倾斜现象,当建筑物由于相邻荷载等因素影响会消失倾斜现象时,就需要在沉降较大一侧增加地基的刚度,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6课《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我学习我快乐》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10.1《浮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对算力需求的影响
- 2025年度环保项目担保合同解除协议书
- 2025年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度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赊销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医院店铺租赁合同协议书
- 低空经济行业趋势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T∕CAMDI 009.1-2020 无菌医疗器械初包装洁净度 第1部分:微粒污染试验方法 气体吹脱法
- 医院门诊挂号收费系统操作要点
- 10KV变电所电气调试施工方案
-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样单
- 聘书模板可编辑
- 离心式压缩机功率公式
- 参保人员就医流程doc
- 2019湘美版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下册教案
- 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 Q∕CR 562.2-2017 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