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1.gif)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2.gif)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3.gif)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4.gif)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aa2ff148-36fe-46b1-bda8-1990d215000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总7课时课题1.发现物体的特征第1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都具有f的特征.2 .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比照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开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f的特征,可以满足/、同的需要.教学重点用观察和比拟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教学难点学会用两两比照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
2、体特征.教学准备、资源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木块、一次性塑料杯、班级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纸片、课件等.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聚焦1 .导言: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助.橡皮2 .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3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 .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2 .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3 .教师出示要观察
3、的物体,逐个熟悉8种物体:玻璃珠、泡沫块、纸片、乒乓球、橡皮、木块、螺母、一次性塑料杯.4 .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谛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5.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二)比照观察两个物体1 .刚刚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 .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比照,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这种方法叫两两比照观察法.3 .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 .4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拟,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 .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
4、展示实物,先填写日期.(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比照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6 .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7 .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 .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 .总结:通过两两比照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 .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正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 .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 .课后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
5、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水平口描述水平.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征看大小、颜色、形状闻气味两两比照观察法摸外表粗糙程度掂轻重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总7课时课题2,谁轻谁重第2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质量是物体的根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 .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拟物体的轻重2 .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拟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3 .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开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熟悉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点1 .质量是物体的根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 .用掂量、称量
6、等测量方法可以比拟物体的轻重.3 ./、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拟结果的准确程度/、同.教学难点: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资源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同样大小的回形针假设干、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学生活动手册每组3条记录单、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乒乓球、橡皮的图片.提问:“看一*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二、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拟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乒乓球、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2安
7、排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卜来.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拟,将学生的讨论聚焦在“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2 .掂量/、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分发给学生一条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小比拟.(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 .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3)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拟.(4)学生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拟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 .班级汇总完成后,要先组织学生分别查看三次排序的结果.小组内讨论说
8、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2 .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二种比拟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五、小结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板书设计2.谁轻谁重掂量/、同物体的轻重.称量物体的重量称重力法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总7课时课题3.熟悉物体的形状第3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根本特征
9、之一.2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 .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拟出/、同物体的形状有所/、同.2 .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 .开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 .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口能具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学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资源橡皮假设干、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和木块假设干、有f局度的方盒子、螺母假设干、布袋内装一个乒乓球和一
10、块橡皮、课件、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聚焦1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称一称的方法比拟了几种物体的轻重.还记得是哪几种物体吗?2 .出示小布袋.不翻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3 .出示另外两种物体一一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4,引出课题.?熟悉物体的形状?.5 .提出问题.这里有叫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课件演示:“平铺一层.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
11、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课件演示平铺的方法及如何填写表格.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3 .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4 .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 .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 .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
12、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3熟悉物体的形状乒乓球
13、出木块一螺母中橡皮.1如砂2组.V3组二4组:A135组二g6如Ar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总7课时课题4,给物体分类第4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 .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楚、有序地熟悉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 ,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同,结果会有所/、同.科学态度目标1 .继续开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 .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杲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
14、标准细化.教学准备、资源塑料杯、大橡皮和小橡皮、大木块和小木块、乒乓球、玻璃珠、印有圆圈的白纸、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不干胶贴纸、纸片、泡沫块、记号笔、假设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聚焦1 .小朋友到超市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酸奶吗?播放课件.2 .我们也观察了许多物体的特征,你能描述一下吗?这些/、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方面吗?3 .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板书:给物体分类二、给物体分类1 .描述物体特征,确定分类标准.1教师分发活动器材,学生拿出活动手册.2说说自
15、己方案以什么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2 .初次体验分类并为物体编号.1引导学生根据制订的分类标准进行首次分类活动,将物体放在小组记录单的圆圈中.(2)引导学生发现使用实物摆放的方法不便于同时开展/、同标准的分类.(3)指导全班同学根据统一标准为物体进行编号.我们有什么方法进行编号呢?学生根据相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编号.3.开展小组分类活动.(1)小组总结物体特征.观察前几节的记录单,你们都发现了物体哪些方面的特征?(2)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上.(3)小组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的活动.(4)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填写小组记录单.(5)学生悬挂展示小组记录单,并遮挡住分类标
16、准局部.4.解密活动.(1)全班共同解密各组的分类标准.(2)相应小组进行展示揭秘,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三、交流研讨1 .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2 .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启没后什么好方法让大家纭-?四、完成个人、小组、班级记录单内容1 .学生完成个人活动手册.2 .各小组共同完善小组记录单.3 .师生完善班级记录单.4 .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板书设计4,给物体分类特征分类标准细化标准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17、总7课时课题5.观察一瓶水第5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气味、无颜色、会流动、透明等.2 .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拟水与洗发液、木块的/、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同之处.3 .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4 .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回忆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 .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 .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
18、标熟悉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教学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资源木块、水、乳白色洗发液、/、同形状的透明容器、活动手册、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聚焦导入:教师出十瓶矿泉水,请同学们说一说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关于水你都知道什么?然后请同学们T来观察.板书:观察一瓶水二、观察比拟水与洗发液1 .观祭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怎样比拟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2 .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同和相同1
19、看一看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2闻一闻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实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观察比拟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和相同1 .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
20、里让学生与木块比照观察.(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2 .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拟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 .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四、完成班级观察记录单和活动手册1 .教师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执笔,全班同学一起根据观察
21、结果共同完成班级记录单.2 .学生根据班级记录单,完善自己的活动手册第1课内容.3 .拓展延伸回家后完成活动手册上“看谁流得快活动.呼放课件,完成信息的整理和摘录.5观察一瓶水水:无颜色、透明能流动无气味、无固定形状洗发液:乳白色、不透明能流动、有香味、无固定形状木块:有颜色、不透明、有气味、不能流动有固定形状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总7课时课题6.它们去哪里了第6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加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比照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科学态度目标1 .熟悉
22、到可以用比照的方法观察现象.2 .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效劳.教学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加有些物体很难溶解.教学难点通过比照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资源3个小玻璃盒、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放大镜、搅拌棒、小勺、红糖块状、食盐、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1 .问题导入.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熟悉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生活中我们离/、开水,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处?3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进去,
23、比方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作料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4类似的情况你们还见过哪些?在哪里见过?5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吗?课件展示一些生动的溶解现象.2 .聚焦问题.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食盐、红糖或小后子会发生变化吗?、学习新课,探究发现1 .描述并记录现象.(1)师: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课件出示三种被观察的物质)(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3)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4)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5)学生小
24、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6)教师巡视和指导.2 .研讨交流,达成共识.(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比照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三、课堂小结、扩展延伸1 .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谁愿意来谈一谈?2 .课堂伊始,大家说俩人很多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现在再想一想
25、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板书设计6.它们去哪里了食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在水中溶解了,在水中没有溶解.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总7课时课题7.熟悉一袋空气第7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 .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 .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比照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 .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 .开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 .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
26、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熟悉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资源透明塑料袋、扎塑料袋的皮筋、透明烧杯或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等.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聚焦1 .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2 .提问:回忆一下.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二、探索一指导学生收集一袋空气,并进行观察.1 .老师的玻璃杯中肩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 .杯子里向/、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3 .
27、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熟悉它吧!4 .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儿,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方法了吗?(5)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二)指导学生将空气与水和木块进行比拟;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拟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拟研究吗?看一
28、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提问:还记得在第一课和第五课的时候,我们使用过的记录单吗?(2)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3)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4)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5)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熟悉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三、小结我们一起熟悉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去观察其他的物体.7.熟悉一袋空气无色无味透明气体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二单元动物总(6)课时课题1.我们知道的动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29、.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 .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 .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3 .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拟观察,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吓,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拟,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教学准备、资源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动物卡片或动物标本、玩具熊、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
30、一、回忆已经熟悉的动物1 .同学们,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你都见过哪些动物呢?2 .课件出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这里还有些动物,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吗?二、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1 .学生共同观察,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1)出示一只小仓鼠活体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知道它原来生活在哪里吗?(2)今天这只仓鼠宝宝来给我们当模特,看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3)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会跑、会吃东西、有头、有嘴巴、有尾巴、有脚等(4)同学们真厉害,把仓鼠宝宝的特点都找出来了.教师出示课件,总结仓鼠的特点2 .学生分组观察,并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1)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种动物标本.你能像观
31、察仓鼠宝宝那样,观察这些标本吗?找找你们小组的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交流集中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等方面.3.画一画我们观察的动物.每个小组观察的动物各具特色,用笔把它画卜来.怎么回呢?(1)教师示范.(2)学生在活动手册上开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抓住主要特点画动物.看看学生有无把凭空想象的成分画上去的情况.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各个局部,仔细观察每个局部的特点.图回上适当加文字(或拼首)标注.(3)交流反响.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活动手册.三、概括动物的共同特征1 .出示课件这张图片里后些是动物,有些不是动物,你能分辨出来吗?2 .
32、汇报交流.3 .玩具熊为什么不是动物呢?谁能来给大家解释一下?4 .教师汇总学生的发言:原来玩具熊是没有生命的,它不会动,不需要吃食物,不会长大,所以它不是动物.四、总结和拓展1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 .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动物,现在老师用橡皮泥制作了刚刚观察的仓鼠宝宝的模型,你能用橡皮泥把你观察的或者喜欢的动物制作出来吗?3 .请学生参照学生活动手册制作一个动物模型.板书设计1.我们知道的动物1 .能自己运动6.吃食物2 .有嘴7.需要空气3 .会长大8.会繁殖4 .有身体9.会排泄5 .有生命10.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二单元动物总6课时课题2.校园的动物第2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
33、校园中生活着小何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2 .小何的环境中生活着小何的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 .通过实地观察,熟悉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3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图回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 .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2 .愿意倾听和分享同伴发现的有关校园动物的信息.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地观察,熟悉校园中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教学难点在实地观察中,能用图回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教学准备、资源课件、确
34、定寻访区域、布置寻访动物的环境、观察地点的平面图、班级记录单.放大镜每小组1个、棉签、笔、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许多动物,你能猜出老师描述的是哪种动物吗?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猜谜语.二、寻找校园里的动物1 .刚刚我们猜的鱼、蜘蛛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动物,我们周围还生活着什么动物?你在哪里见过它?2 .你在校园里见过哪些动物?可以用“我在校园的见过的句式来说一说.3 .这些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你熟悉它们吗?如果熟悉请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4 .课件出示动物,学生认一认.5 .小组领取区域图和动物卡片,交流后把卡片贴到区域图上.6 .交流汇报三、寻找动物的准
35、备1 .今天我们到这个花坛里去寻找动物,看看你们标记的地方能不能找到这种动物.2 .我们可以去哪里找动物?边指图边说大树上、草丛里、枯叶堆里、泥土里等3 .我们应该怎样找动物?找到后观察什么,怎么记录?(1)怎么找?到场地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对于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如何来观察,如蝴蝶、蝶蚣等.如何使用工具帮助我们观察.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用棉签拨一拨.(2)找到后观察什么?观察动物的生活环境.动物的身体特点、活动情况.数一数有多少动物.(3)怎么记录?记录的要求:真实,把观察到的动物记下来,不要把想象中的记下来,记录动物的活动地点,不要忘记统计数量.记录的地方:学生活动手册.(4)需要注意
36、什么?观察时不惊动、不伤害、不破坏它们的“家.四、寻找并观察校园里的动物1 .现在,请同学们拿上工具,整洁地排好队列,我们出发啦!2 .现场演示如何有序寻访动物.3 .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自主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4 .观察后排好队回教室.五、交流研讨1 .小组内部整理寻访到的动物.2 .全班交流,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后的活动手册,边介绍边评价)(1)小组式汇报.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汇报:我找到种动物,有我最喜欢的是它在(2)互动式汇报.3.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跟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吧.六、小结1 .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关于它们你还想知道什
37、么?2 .校园里的动物都生活在它喜欢的环境中,那你来猜猜整个校园里会生活着多少种动物呢?校园里的动物蚂蚁草地上、树上蜗牛草丛里、枯叶堆-潮虫枯叶堆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二单元动物总6课时课题3.观察一种动物第3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2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响,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3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外表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卜黏液痕迹.科学探究目标1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2 .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科学态度目标1 .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搅、不伤害小动物.2
38、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点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教学难点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响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学准备、资源蜗牛活体、菜叶、玻璃片、放大镜、线、活动手册、树枝.课件、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课前准备1 .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寻访蜗牛并带回家开始尝试饲养.2 .布置过程.1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见过吗?它生活在哪里?2想知道老师怎么喂养蜗牛吗?3让学生用一周时间观察并饲养蜗牛.二、引入1 .谜语导入.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
39、,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你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蜗牛?2 .画一只看到过的蜗牛.从寻访蜗牛到上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喂养蜗牛,关于蜗牛你有哪些发现?说说.画一画看到过的蜗牛,并展示作品.三、仔细观察蜗牛教师强调观察要求.每一个小组把蜗牛“请出来,大家静静地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四、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响1 .教师帮助没有准备蜗牛的小组.2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蜗牛各个局部,给各小组发棉签,并指导棉签的使用方法.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响.4 .在不打搅蜗牛的情况下,还观察到蜗牛的哪些行为或特点?五、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教师记录班
40、级记录单.以画图的形式记录:壳、触角、眼睛、口等.六、观察蜗牛的运动1 .情境创设:今天我们观察的蜗牛,它也和同学们一样厉害!接下来我们请蜗牛为我们表演表演,观察时要保持安静.2 .讲解要求:老师这里有四种材料,分别是菜叶、玻璃片、线、树枝.我们要请小蜗牛在这四种材料上爬一爬,你仔细看看它是怎样爬行3 .每个小组先发菜叶进行爬行观察.教师根据各小组观察进程不定时下发其余材料.4 .观察结束,学生研讨汇报,教师记录班级记录单.七、课外延伸1 .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和蜗牛相似的小动物呢?板书设计3.蜗牛身体上:2 .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上的小动物:虫舌蛹、蛤蝴、螺如果遇到这些小
41、动物,能用今天的方法观察吗?观察一种动物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二单元动物总6课时课题4.给动物建个“家第4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蜗牛生活在f的环境中.2 .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靠齿舌吃食物.科学探究目标1 .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2 .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它是如何进食的.科学态度目标1 .体会细节观察对状取信息的重要性.2 .体会方案的重要性和集体智慧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意识到环境对小动物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一些动物蜗牛的生活习性,建个它适应环境的家教学难点对动物生活习性的了解.教学准备、资源蜗牛、微视频、课件
42、等.几只饥饿的蜗牛、透明盒子、菜叶、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聚焦1 .出示鸟窝、蜂巢、狗窝等图片.2 .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呢?教师收集学生饲养蜗牛的照片、文字等信息.3 .投影展示同学们饲养蜗牛的图片、文字情况.说一说:在给蜗牛建“家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4 .问题研讨.1你们的蜗牛饲养在哪里?你们给蜗牛喂了哪些食物?你们还为蜗牛做了什么?学生答复下列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答复后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哪些地方需要改良?(3)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5 .教师将学生们的答复汇总成班级记录单.(1)能让蜗牛四处爬行的空间.(2)有它们爱吃的食物.(3)要保持潮湿.(4)
43、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6 .让学生把蜗牛的“家画卜来.二、探索1 .观察蜗牛在“家是怎么生活的,放入菜叶等食物,观察蜗牛是怎样进食的.2 .提醒学生需要安静细致地观察,如果蜗牛跑离菜叶有一段跑离,还要提醒学生把蜗牛轻轻地放在菜叶上.3 .给学生一段时间,他们会有新的、有趣的发现.例如蜗牛吃食物时嘴巴和触角的动作,菜叶上留卜门爬过的痕迹、吃过的痕迹等等.4 .小组活动,把蜗牛进食的情况用图示记录卜来.三、研讨1 .蜗牛生活需要什么?2 .我们还启哪些有趣的发现?板书设计4.给动物建个“家能让蜗牛四处爬有吃的东西要保持潮湿预防它爬出来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二单元动物总6课时课题5.观察鱼第5课时
44、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鲤、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根本特征.2 .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鲤呼吸.科学探究目标1 .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2 .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科学态度目标开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匕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回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学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教学准备、资源备用鱼养在鱼缸里、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等.鱼、鱼缸、学生活动手册.
45、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聚焦新课1 .课件出示谜语:没胳膊没腿,从来/、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谜底:鱼2 .课件分别出示鱼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里的图片,边出示边讲解: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中都生活着鱼.二、观察描述鲫鱼一观察与画鱼1 .鲫鱼是我们常见的鱼类,我们一起来学习科学,你了解鲫鱼吗?知道它的身体特征吗?1从侧面观察鱼,边观察边画,画得越像越好.(2)不打搅小鱼,观察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可用手及其他物体触碰水和鱼.2 .学生观察并记录下鱼的外形特征,教师巡视指导.3 .学生展示交流.4 .交流之后学生再观察,完善自己画的鱼.(二)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1 .教师:鱼嘴和鲤盖不停地一开一合,这是在干什么?2 .引导学生说出鱼在呼吸.3 .设问:你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的?鱼又是靠什么来呼吸的?4 .引导学生通过比拟自己的呼吸和鱼的呼吸的不同之处,讨论鱼在水中是如何依靠鲤呼吸的.(三)观察鱼是怎样运动的.1 .教师:鱼没有脚,在水中是靠什么来运动的?请你仔细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2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如果鱼在此过程中比拟安静,可用棉签轻轻触碰鱼的身体,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32 分析思想感情和评价观点态度(含答案)
- 激励高一高二学生的发言稿
- 电力市场下电能质量监测的商业价值分析
- 英语老师实习总结
- 农经站年终工作总结
- 影楼年终工作总结
- 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 社交媒体的心理健康与保护措施研讨
- 电子商务运营策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电缆敷设安全协议书范本
- 《一页纸项目管理》中文模板
- 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自动和计算)
- 英语演讲-机器人发展
- advantrol-pro v2.70学习版系统组态使用手册
- JJF(纺织)064-2013织物防钻绒性试验仪(摩擦法)校准规范
- JJF 1905-2021磁通计校准规范
- GB/T 11982.1-2005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第1部分:带基材的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 GB 5009.7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 GB 4094-2016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 燃气锅炉安装施工方案5
- 2023年湖北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