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实验报告_第1页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_第2页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_第3页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_第4页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过程限制实验报告过程限制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实验一过程限制系统建模1实验二PID限制10实验三串级限制27实验四比值限制35实验五解耦限制系统40实验一过程限制系统建模作业题目一:常见的工业过程动态特性的类型有哪几种?通常的模型都有哪些?在Simulink中建立相应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答:常见的工业过程动态特性的类型有:无自平衡水平的单容对象特性、有自平衡水平的单容对象特性、有相互影响的多容对象的动态特性、无相互影响的多容对象的动态特性等.通常的模型有一阶惯性模型,二阶模型等.(1)无自平衡水平的单容对象特性:两个无自衡单容过程的模型分别为G(s)=/和0.555

2、$)=3产,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下0.55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2有自平衡水平的单容对象特性:两个自衡单容过程的模型分别为"等和gs=-/3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下:25+1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3)有相互影响的多容对象的动态特性:有相互影响的多容过程的模型为G二一Tf+27k+l当参数7=14=0,0.3,1,1.2时,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4)无相互影响的多容对象的动态特性:两个无相互影响的多容过程的模型为G(s)=!(25+1)(5+1)(多容有自衡水平的对象)和G(s)=(多容无自衡水平的对象),在Simulinks(2

3、s+1)中建立模型如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EJScope作业题目二:某二阶系统的模型为G,二阶系统,+2.0S+G7°nn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人?两个参数.试利用Simulink仿真两个参数的变化对二阶系统输出响应的影响,加深对二阶系统的理解,分别进行以下仿真: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1)叫=2不变时,?分别为0.1,0.8,1.0,2,0(2)8不变时,a分别为2,5,8,10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3)=4为0.1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2,4为0.8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2,4为LO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2,4为2.0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4=0.8,%为5时的单位阶跃响

4、应曲线:ET'x1pppe.g=0.8,G7J4=0.8,G7n为8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10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XFSk0实验二PID限制作业题目:建立如下所示Simulink仿真系统图.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如下实验:1.建立Simulink原理图如下将PID限制器的积分增益和微分增益改为0,使2.双击原理图中的PID模块,出现参数设定对话框如下其具有比例调节功能,对系统进行纯比例限制.3 .进行仿真,调整比例增益,观察响应曲线的变化,分析系统性能的变化:P=0.5时的响应曲线如下:P=2时的响应曲线如下:P=5时的响应曲线如下:由以上三组响应曲线可以看出,纯比例限

5、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比例调节的余差随着比例带的加大而加大,减小比例带就等于加大调节系统的开环增益,其后果是导致系统真剧烈震荡甚至不稳定,比例带很大时,被调量可以没有超调,但余差很大,调节时间也很长,减小比例带就引起被调量的往返波动,但系统仍可能是稳定的,余差相应减少.4 .将限制器的功能改为比例微分限制,调整参数,观测系统的响应曲线,分析比例微分的作用.P=2,D=0.1时的相应曲线如下:P=2,D=0.5时的相应曲线如下:P=2,D=2时的相应曲线如下:P=2,D=5时的相应曲线如下:由以上四组响应曲线可以看出,比例微分控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可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引入适当的微分动作可以减

6、小余差,并且减小了短期最大偏大,提升了振荡频率.5 .将限制器的功能改为比例积分限制,调整参数,观测系统的响应曲线,分析比例积分的作用.P=2,1=0.1时的响应曲线如下:P=2,1=0.5时的响应曲线如下:P=2,1=1时的响应曲线如下:P=2,1=1.5时的响应曲线如下:P=2,1=2时的响应曲线如下:由以上五组响应曲线可以看出,比例积分控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消除了系统余差,但降低了稳定性,PI调节在比例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积分时间TI增大积分增益I,将使限制系统稳定性降低、振荡加剧、调节过程加快、振荡频率升高.6 .将限制器的功能改为比例积分微分限制,调整参数,观测系统的响应曲线,分析

7、比例积分微分的作用.P=2,1=0.5,D=0.2的响应曲线如下P=2,1=0.5,D=2的响应曲线如下P=2,1=0.5,D=3的响应曲线如下P=2,1=0.5,D=20的响应曲线如下P=2,1=0.1,D=0.5的响应曲线如下P=2,1=0.5,D=0.5的响应曲线如下P=2,1=1,D=0.5的响应曲线如下P=2,1=2.3,D=0.5的响应曲线如下P=2,1=3,D=0.5的响应曲线如下由以上几组响应曲线可以看出,比例积分微分限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提升系统稳定性,抑制动态偏差,减小余差,提升响应速度,当微分时间较小时,提升微分时间可以减小余差,提高响应速度并减小振荡,当微分时间较大时

8、,提高微分时间,振荡会加剧.7 .将PID限制器的积分微分增益改为0,对系统进行纯比例限制,修改比例增益,使系统输出的过度过程曲线的衰减比n=4,记下此时的比例增益值.经过调整,当比例P=1时,终值L0.5,第一个波峰值y1=0.72,第二个波峰值y2=0.55,衰减比约为4,如以下图所示.8 .修改比例增益,使系统输出的过度过程曲线的衰减比"2,记下此时的比例增益值.经过调整,当比例P=12时,终值r=0.93,第一个波峰值yl=1.6,第二个波峰值y2=l.25,衰减比约为2,如以下图所示.9 .修改比例增益,使系统输出呈现临界振荡波形,记下此时的比例增益.经过调整,当比例P=2

9、.7时,系统输出呈现临界振荡波形,如以下图所示.10 .将PID限制器的比例、积分增益进行修改,对系统进行比例积分限制.不断修改比例、积分增益,使系统输出的过渡过程曲线的衰减比n=2,4,10,记下此时比例和积分增益.经过调整,当比例P=2,1=0.6时,终值尸1,第一个波峰值yl=l.28,第二个波峰值y2=l.14,衰减比约为2,如以下图所示.经过调整,当比例P=5,1=0.3时,终值尸1,第一个波峰值yl=l.4,第二个波峰值y2=l.1,衰减比约为4,如以下图所示.经过调整,当比例P=4,>0,15时,终值r=l,第一个波峰值yl=L3,第二个波峰值y2=L03,衰减比约为10,

10、如以下图所示.11 .将PID限制器的比例、积分、微分增益进行修改,对系统进行比例积分限制.不断修改比例、积分、微分增益,使系统输出的过度过程曲线的衰减比"2,4,10,记下此时比例、积分、微分增益.经过调整,当比例P=6,I=LD=0.05时,终值r=l,第一个波峰值yl=1.5,第二个波峰值y2=1.25,衰减比约为2,如以下图所示.经过调整,当比例P=12,1=1,D=1时,终值r=l,第一个波峰值yl=1.4,第二个波峰值y2=LL衰减比约为4,如以下图所示.经过调整,当比例P=6,1=1,D=1时,终值r=l,第一个波峰值yl=1.3,第二个波峰值y2=l.03,衰减比约为

11、10,如以下图所示.实验三串级限制作业题目:串级限制系统仿真.某串级限制系统的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Gol,做分别为:高,副回路干扰通道的传递函数为:Gn(s)=-!o2s2+20s+l(1)画出串级限制系统的方框图及相同控制对象下的单回路限制系统方框图O(2)用Simulink画出上述两个系统的仿真框图(3)选用PID调节器,整定主副限制器的参数,使该串级限制系统性能良好,并绘制相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4)比拟单回路限制系统及串级限制系统在相同的副扰动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说明原因.用simulink画出上述两个系统的仿真框图如下:.单回路限制系统方框图如下.串级限制系统方框图如下FileE

12、ditViewSimulationFormatToolsHelp口|以.昌晶6V瓯-Mei!二3团超国旗沿|除圆Ready100%图Q为单回路限制系统的Simulink图,其中,PIDC1为单回路PID限制器,dl为一次扰动,取阶跃信号;d2为二次扰动,取阶跃信号;如为副对象,G.1为主对象;r为系统输入,取阶跃信号,y为系统输出,它连接到示波器上,可以方便地观测输出.经过不断的试验,当输入比例系数为260,积分系数为0,微分系数为140时,系统阶跃响应到达比拟满意的效果,系统阶跃响应如以下图:采用这套PID参数时,二次扰动作用下,置输入为0,系统框图如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如以下图:采用这套PID

13、参数时,一次扰动作用下,rm输入为0,系统框图如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如下鸟卤20R协韬弱综合以上各图可以看出采用单回路限制,系统的阶跃响应到达要求时,系统对一次,二次扰THCOT12E0动的抑制效果不是很好.图.是采用串级限制时的情况,ql为一次扰动,取阶跃信号;q2为二次扰动,取阶跃信号;PIDC1为主限制器,采用PD限制,PIDC2为副限制器,采用P限制;G02为副对象,G.1为主对象;r为系统输入,取阶跃信号;y为系统输出,它连接到示波器上,可以方便地观测输出.经过不断试验,当PIDC1为主限制器输入比例系数为550,积分系数为0,微分系数为80时;当PIDC2为主限制器输入比例系数为3,积

14、分系数为0,微分系数为0时;系统阶跃响应到达比拟满意的效果,系统阶跃响应如以下图所示:采用这套PID参数时,二次扰动作用下,置输入为0,系统的框图如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如以下图采用这套PID参数时,一次扰动作用下,置输入为0,系统的框图如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如以下图综合以上各图可以看出,采用串级限制,系统的阶跃响应到达要求时,系统对一次扰动,二次扰动的抑制也能到达很好的效果.综合单回路限制和串级限制的情况,系统的限制性能比照方下表所示.系统采用单回路限制和串级限制的比照限制品质指标单回路限制Kd=260,Tcl=140串级限制Kd=550,Tci=80,KC2=3衰减率0.750.75调节时间5020

15、残偏差00二次阶跃扰动下的系统短期最大偏差0.00380.0006一次阶跃扰动下的系统短期最大偏差0.0130.0055从表中可以看出系统的动态过程改善更为明显,可见对二次扰动的最大动态偏差可以减小约6倍,对一次扰动的最大动态偏差也可以减小约2.4倍,系统的调节时间提升了25倍.单回路限制系统在副扰动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串级限制系统在副扰动作用下的节约响应曲线如下通过比照两曲线可以看出,串级限制系统中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当副扰动作用时,副限制器会立即动作,削弱干扰的影响,使被副回路抑制过的干扰再进入主回路,对主回路的影响大大降低,相应偏差也大大减小.实验四比值限制作业题目:在例一中如系统传递

16、函数为G(s)=工,其15.V+1他参数不变,试对其进行单闭环比值限制系统仿真分析,并讨论?)=白分母中“15变化±i.%15s+1时限制系统的鲁棒性.(1)分析从动量无调节器的开环系统稳定性.由限制理论知,开环稳定性分析是系统校正的前提.系统稳定性的分析可利用Bode图进行,编制MATLABBode图绘制程序(M-dile)如下:clearallcloseallT=15;K0=3;tao=4;num=KO;den=Tz1;G=tf(num,den,*inputdelay1,tao);margin(G)执行该程序得系统的Bode图如下图,可见系统是稳定的.幅值裕量为6.77dB,对应

17、增益为2.2.BodeDiagramGm=6.77dB(at0.431rad'sec).ftn=66.3deg(at0.189rad/sec)10102030s-400360720210440-11asas-1800-2160_Cr-r-t-x-cxJc_rrrrlrrr"c_r.3-2-101010101010Frequency(rad'sec)(2)选择从动量限制器形式及整定其参数.根据工程整定的论述,选择PI形式的限制器,即G(s)=K0+go本处采用稳定边界法整定系统.先让勺=0,调整储使系统等幅振荡(由稳定性分析图知在9=2.2附近时系统震荡),即使系统处于

18、临界稳定状态.系统Simulink框图如下所示调节P=0.3,1=0.02时,根本到达了振荡临界要求,其系统响应图如下所示:(3)系统过程仿真.单闭环比值限制过程相当于从动量变化的随动限制过程.假定主动量由一常值10加幅度为0.3的随机扰动构成,从动量受均值为0、方差为1的随机干扰.主动量和从动量的比值根据工艺要求及测量仪表假定为3.系统的限制过程Simulink仿真框图如图所示.其中限制常量及随机扰动采用封装形式.主动限制量的封装结构如下:运行结果如下所示图中曲线从上往下分别为从动量跟踪结果、主动量给定值和随机干扰:可见除初始时间延时外,从动量较好地跟随主动量变化而变化,并且根本维持比值3,

19、有效地克服了主动量和从动量的扰动o4单闭环比值限制系统鲁棒性分析要求分母中“15"变化土1.,即积分时间为13.516.5,分析系统鲁棒性.系统仿真框图如图a所示,图b为延时选择模块Subsystem的展开图,改变积分时间常数为13.5,14,14.516.5共11个值.经过运行后在工作空间绘图使用语句:plottout,simout;holdon;gridon即可见到图c的仿真结果.Ready0x1殴RdndcmHumb*r.r«tio'">CwrdtefTransportDda/.100%ConxantSu&s/xcnlsieowtTo7

20、/ock5W>ceOC:5图a系统仿真框图13*5*1138s-1141S-1任7一二Tsa&二.3T-VfFeri152s-1Out2o>&Out315.05*1-K2DOutearte,*crf>CDOut415e57TransferFcn3TrIn9CDIn5Out5TransferFor-iT-snsfe*FcrSOut13Tr>rsf«rFcn10图b延时选择模块统封装结构图C仿真结果分析图C仿真结果可见,随着延时环节的变化,从动量跟随主动量的规律有较小变化,但并未改变系统稳定性及精度,说明系统在积分时间发生±1.%变化时仍

21、能正常工作,系统的鲁棒性较强.实验五解耦限制系统作业题目:在例题中假设输入输出之间传递关系改为r110.5o,其他参数不变,试1叫=7s+577TX(s)Y2(s)=-50.33L135+15s+l_|利用对角阵解耦方法实现系统的过程限制O(1)求系统相对增益以及系统耦合分析由式.得系统静态放大系数矩阵为Ki&口110.5k?Tk22-50.3即系统的第一放大系数矩阵为:1105系统的相对增益矩阵为:0.570.43A=0.430.57-50.3由相对增益矩阵可以得知,限制系统输入、输出的配对选择是正确的;通道间存在较强的相互耦合,应对系统进行解耦分析.系统的输入、输出结构如以下图所示

22、(2)确定解耦调节器根据解耦数学公式求解对角矩阵,Gpu(s)Gp2(s)Gp"(s)Gp22(S)_Gp2i(s)Gpx(s)_Gpn(s)Gp22(s)Gp2(sRp21(5).一PI1(5KP21(,)即-Gpi2(S)Gp22(S)Gp“(s)C?P22(s)_1128.752+52.85+3.3-13.6552-3S-O.15216.2S2+82.8S+5.8825s?+4405+55128.7S2+52.8S+3.3采用对角矩阵解耦后,系统的结构如以下图所示:解耦前后系统的simulink阶跃仿真框图及结果如下:1不存在耦合时的仿真框图和结果图a不存在耦合时的仿真框图上和结果下2系统耦合Simulink仿真框图和结果JScope-|n|x|昌图I0型月供施闻剧1号151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