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设备评估之成新率确定方法资产评估方法探索及实践前几年,有关“资产评估中固定资产升值率过高”的问题,曾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造成评估升值率过高的原因,除了物价上涨引起重置价格升高等原因外,本人认为主要的问题是“成新率”的原因。因为根据“评估值=重置全价X成新率”的计算式,如果重置全价基本正确合理的话,成新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评估值的高低。在资产评估中,一直沿用至今的成新率的计算方法,一般均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为基础成新率。本人经多年实践并结合实际经验,总觉得此方法甚为不妥。特别是资产评估行业兴起至今已有十余年,其间,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形成,原有的评估方法一则不合理,再则也过于简单化。就设备而言,因
2、仅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为依据计算所得的评估值往往背离市场价值规律,故难以被市场接受。一、理由:1、平均年限法成新率实际上即相当于财务上的直线折旧法,是假设设备各年的损耗值(折旧额)是相等的。以此方法作为设备评估的成新率肯定不妥。因为任何设备的使用都是一个从新到旧直至报废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延续,设备的各种损耗必定越来越大,而这种损耗决不是按年、月计算的平均值。仅就设备的有形损耗来说,其启用的首年及之后各年之损耗的价值内涵是不一样的,具使用的第一年时该设备各方面的性能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之后,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具有形损耗逐年加大,设备的剩余价值会越来越小,因此,设备的各年损耗值应呈递减趋势,即第一年
3、最大,以后各年的实际损耗价值都相应较前一年小。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假若某台设备的经济耐用年限为10年,如按常规算该设备在使用了5年时的年限法成新率为50%而事实上该设备在其前5年时的外观新、损耗小、性能好,设备的效用高;而其后5年时因外观较旧、损耗加大、性能下降,必然会导致设备效用降低以及维修成本增加,故二者的价值是截然不同的。但在采用“平均年限法”成新率情况下,该设备前、后各5年的价值却是一样的,显而易见该评估值肯定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2、在过去那种商品匮乏时代的“紧俏商品”,在使用了若干年后,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转让,有时甚至能以原价转让的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复存在。况且现在可以
4、说所有商品基本均是供过于求,整个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买方的选择余地大且挑剔,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新商品的价格也能下浮,何况二手货(在用设备)。3、设备评估除了考虑其有形损耗外,还必须考虑其无形损耗。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商品的供求变化等影响,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是十分明显的,必须加以考虑。如一台同样型号设备的重置价比若干年前购置的帐面原值高出许多,这中间除了价格上升的因素外,其中可能也包含了材料改变、工艺先进、电气控制系统优化等技术含量提高等而增加的成本。而目前采用的“评估值=重置全价x成新率”算式,无法体现被评估设备的功能性贬值及
5、经济性贬值。4、无形损耗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往往容易被疏忽,即使考虑到无形损耗也往往由于相关数据收集较难或数据不确切,而难以准确计量,容易造成评估值失实。5、“评估值=重置全价X成新率”这一计算式过于简单,特别是成新率仅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计算的话更不符合实际。因为同一时间购入的一批设备在使用了若干年后,由于设备的使用强度、损耗程度以及保养状况等情况不同,其实际状况肯定不一样,有些甚至差别很大,而如按平均年限法计算的话,其成新率都一样,于情不合,于理不通,致使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不符。6、原评估规范规定的“在用设备的成新率不得低于15%也不尽合理。如一台金切设备,其经济耐用年限为18年,如果使用了15
6、年以上,甚至20年、30年,其成新率都为15%而实际上设备的状况大不一样,有些设备因使用频率不高、或保养较好、或已经整修等原因,不仅是“尚可使用”,甚至状态还较好;而有些设备已根本不能使用或因“成本大于收益”而闲置的设备,只是未及时办理报废手续而已,这些设备如都以15%£新率计算评估值,难以被市场接受。这一规定在以前也许是可行的,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规定显然背离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所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从宏观上来控制,评估的原则是客观、公正,只要不故意低评资产,实事求是地反映资产在现实状态下的市场公允价值是合理的,就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二、新的评估思路通常一贯采用的
7、评估公式为评估值=重置全价X成新率其中: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X100%尚可使用年限=经济耐用年限-已使用年限事实上由于设备的帐面已使用年限并不一定能真正反映设备的实际损耗程度,而“尚可使用年限”更具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由此而得的“尚可使用年限”缺乏充分依据而难以令人信服。新的思路是在评估中淡化“尚可使用年限”,因为资产评估本身就是指资产在某个时点的市场公允价值,所注重的是设备的现时状况,即设备的实际损耗率(包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并据以确定设备的成新率,以此估算其与全新设备相比的价值。没有必要去确定也难以确定其之后尚可使用多少年,因其以后
8、怎么用怎么保养都无从得知,这对评估来说没有意义。有如对人体进行体格检查,只是通过对某人目前身体的健康状况检查,从而根据各项化验指标和检查结果与正常指标值对比作出其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评估一样,而不必去判定且难以判定其尚能生存多少年一样。三、新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上述诸项因素,本人认为应该考虑一个比较合理的、能够量化的、且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新率计算方法,经反复试算,发现采用相当于余额折旧法的概念来估算被评估设备的基础成新率较为适宜,即:成新率P=(1-d)n综合成新率=(1-d)nk1Xk2Xk3Xk4其中:式中d=首年损耗率门=实际已使用年限=帐面已使用年限x设备利用率N殁备耐用年限1小=设
9、备平均年损耗率(相当于残值率)k1=设备原始制造质量k2W隹护保养情况k3啾备运行状态卜4=环境状况运用此式的关键是将帐面反映的已使用年限通过设备实际利用率进行修整,调正为实际已使用年限,以此作为计算成新率的根据P=(1-d)n,然后再根据四项因素进行系数修正,计算出综合成新率。这样计算所得的各年损耗率为首年最大,以后各年均相应小于前一年,一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设备的有形损耗的实际情况,再则,可以理解为其中包含了设备的部分无形损耗。例:经济耐用年限为18年的普通金切设备,成新率计算表:未经大修:如大修过一次:=1-0.852(大修周期为3年)=1-0.882=0.148=0.118p=(1-d)
10、np=(1-d)n=0.852n=0.882n各使用年限基础成新率计算表:实际计算公式未经大修设备d=0.148经过一次大修的设备d=0.118已使用年限(n)P=(1-d)n各年实际损耗率理论成新率(P)各年实际损耗率理论成新率(P)1 (1-d)10.1480.8520.1290.8712 (1-d)20.2740.7260.2410.7593 (1-d)30.3820.6180.3390.6614 (1-d)40.4730.5270.4240.5765 (1-d)50.5510.4490.4990.5016 (1-d)60.6170.3830.5630.4377 (1-d)70.6740
11、.3260.6200.3808 (1-d)80.7220.2780.6690.3319 (1-d)90.7630.2370.7110.28910 (1-d)100.7980.2020.7490.25111 (1-d)110.8280.1720.7810.21912 (1-d)120.8540.1460.8090.19113 (1-d)130.8750.1250.8340.16614 (1-d)140.8940.1060.8530.14715 (1-d)150.9100.0900.8740.12616 (1-d)160.9230.0770.8900.11017 (1-d)170.9340.066
12、0.9040.09618 (1-d)180.944*0.0560.9170.08319 (1-d)190.9520.0480.9270.07320 (1-d)200.9590.0410.9370.06321(1-d)210.0350.945*0.055以上座标图可以看出,设备的损耗率逐年由大变小,整个呈下降平滑线,使用年限越长,其年损耗率越小,这是由于相对于旧设备的剩余价值越小,其所体现的损耗价值也越小。同时只要设备存在,它就始终有其对应的残余价值,这一点也符合客观实际。再有,如果某台设备曾经大修过,在原评估方法中难以合理量化在评估值中。而事实上如果设备经过大修后,设备的状况必将明显改善,特别
13、是大修时间距评估基准日尚在大修周期以内的话,必须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考虑设备的成新率。从以上基础成新率计算表(右列)可以看出,在此方法中一般可按“一个大修周期为3年”来考虑适当延长设备的耐用年限,从而将修正为(N1次修周期年限),同时,对设备的实际已使用年限进行修正,即:以实际已使用年限减去大修有效周期(设备实体性损耗修复后,相当于减少了实际已使用年限),再加上大修后实际已使用年限。公式为:调整后实际已使用年限n1=n-q+(ax利用率)n=®备实际已使用年限q=备大修有效周期a=大修后已使用年限(ax利用率)=大修后实际已使用年限以调整所得的实际已使用年限作为计算成新率的依据。这样,则
14、能相应提高大修后设备的成新率。例:二台同时购建的金切设备,实际已使用10.5年,其中一台一年前刚大修过。(大修周期为3年,实际利用率为100%未经大修:如大修过一次:=0.148p=(1-d)n=0.85210.5=0.186=18.6%=1-0.852(大修周期为3年)=1-0.871=0.129p=(1-d)n1=0.8718.5=0.309=30.9%考虑了一年前刚大修过设备的成新率为30.9%未经大修过设备的成新率为18.6%从以上例中可看到,如果二台设备使用了相同年限,那末曾经大修过的设备其理论成新率要比未经大修设备的理论成新率略高,这主要由于资金(大修理费用)的投入,使设备的实体性
15、损耗得到了一定的修复,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效用和价值。这样既体现了经济原则,也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且当该二台设备分别在正常使用期末时(第18年和第21年时),理论上,其剩余的价值一样,均相当于该设备的残值。顺便提一下,由于在现场勘察时,实际上很难实施对重大设备的技术测定,企业也不可能因为资产评估而将重大设备的生产停下来。故所谓的“技术鉴定”往往显得苍白、空洞。与其如此,不如改为系数(详见实例)调整法直接修正理论成新率为好。四、可行性论证:1、将帐面已使用年限调整为实际已使用年限,符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估原则,设备的利用率可在现场勘察时向有关设备管理人员询问了解,也可按实地勘察状况估计判断决定。2、
16、采用上述理论成新率计算方法,体现了资产整个使用期间的各不同时段的损耗值差异,也基本上综合考虑了设备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适度防止了资产评估结果过大幅度的增值。3、采用多项因素对理论成新率进行修正,代替原使用的“分解打分”技术测定法,比较真实、可信,便于操作,通过系数能直接修正理论成新率,获得合适的综合成新率。关于机器设备的评估实例:一台加工中心(A类设备)已使用4年8个月。老评估方法新评估方法条件计算过程条件计算过程1、耐用年限N=14年2、已使用4.67年3、估测尚可使用10年尚可使用年限=10(年)10+(4.67+10)X100%=68.17%1、据勘察并了解该设备
17、利用率约为60流右1、耐用年限N=141、实际已使用年限=账面已使用年限X利用率n=4.67X60%28(年)2、理论成新率p=(1-d)n=0.172p=(1-0.172)2.8=58.95%调整因素* 原始制造质量:该加工中心系日本XXXX机器厂制造,性能及质量均属上乘。据了解,其各项位置精度尚在0.005m/m以内,使用期间基本无发生故障,故k1取1.03。* 维护保养情况:该设备属企业重点设备,管理较齐全,保养工作也较好,外观床身油漆基本无脱落、撞痕,故k2取1.01。* 设备运行状态:运行状况正常,控制系统及机械运行一体化正确可靠,外露部分导轨清洁、润滑正常,刀库运行无异声,产品加工
18、合格率大于99.2%,故k3取1.02。* 环境状况:车间无腐蚀性气体,周围场地工装、附件堆放尚整齐,故k4取1.00。综合成新率=Pxk1Xk2Xk3Xk4=58.95%X1.03X1.01X1.02X1.00=62.55%(如反之,如四项因素之系数取小,则综合成新率下降)或许由于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评估方法根深蒂固,也可能对原采用的成新率计算方法已习以为常、积重难返,新的评估思路可能会对设备评估人员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在观念上也一时难以转变,如要推行该方法的实施可能尚需时日。但相对于车辆评估而言,目前该方法倒是再适宜不过的了。关于车辆评估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民用车辆
19、的普及,使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总体来说已是供过于求。就车辆而言,特别是轿车,其既是作为代步的工具,又近乎于奢侈品,属于一项特殊消费品,故二手车市场也随着蓬勃兴起,整个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由于买方的选择余地大且较挑剔,市场竞争激烈,新车的价格已日趋下降,二手车的价格必然走低。长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成新率的计算方法,导致了车辆的评估值偏高,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价值,往往因此受到客户的质疑,致其评估值难以被市场接受。尽管采用技术成新率调整,但一则因大多数评估人员还是难以掌握尺度,再则有时也确实难以依靠技术成新率将评估值调整到较为合理的价值,导致经常会有客户对车辆的评
20、估值表示异议。由于在评估中原本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国经贸1997456号文和20001202号文的规定,按“9座以下客车的规定使用年限为15年;9座以上客车的规定使用年限为10年;客车的规定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为依据,分别计算出二项理论成新率。另外根据对车辆的技术测定得出一个所谓的技术成新率,再采用三、三、四加权计算;或以理论成新率为四、技术成新率为六,再加权计算综合成新率的办法。但经对二手车评估结论书分析,其采用的标准基本上是:“小客车(轿车)的使用年限以10年计,7座以上客车的使用年限以8年计,大客车的使用年限以6年计”,另外再辅以“缺陷影响成新率”和“维护成新率”二项调整,计算综合
21、成新率。由于车辆路码表常有损坏或更换,显示的行驶里程数往往不准确,一般不直接作为评定内容。故二者差距甚大。问题是从评估规范来说,成新率必须通过计算过程取得,如果仍然按照“国经贸1997456号文和20001202号文”规定的车辆使用年限计成新率,则评估值偏高;如果采用二手车评估的相关标准计年限成新率,又显然缺少依据。但就上述二种方法而言,其实质都没有脱离一贯的评估思路,因其均是采用平均年限法来计其基础成新率,即:基础成新率=(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另据向二手车市场了解,由于受市政府关于“对99年以前出厂、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车辆一律强制报废的决定”的影响,去年以来二手车市场的价
22、格持续走低。就车辆而言,特别是轿车,其既是作为代步的工具,又近乎于奢侈品,属于一项特殊消费品,所谓“鞋子落地一半价”,一经购入的新车如欲转让,即成为“二手车”,尽管使用时间很短,其折扣却更低,如一辆使用一年左右的轿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估价成新率一般不会高于80%。本人曾以20辆车的二手车评估结论书作为样本,经试算验证后对照,觉得只有采用“余额折旧法”的概念来估算车辆的成新率才显得更为合理。该方法可以在“按照国经贸1997456号文和20001202号文规定的车辆使用年限”的前提下,采用“余额折旧”的方法来计算车辆的成新率。从而得到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估值。作为一种数学模式,不管采用“直线折旧法”还是
23、“余额折旧法”,如用于财务计提折旧都无可非议,但用于评估过程中确定车辆的成新率,该二种方法之间有很大差异。下面不妨对该二种方法作个详细比较,以便能直观的进行分析和说明,以判优劣。采用“直线折旧法”以及“余额折旧法”之各时段成新率及损耗率比较表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直线折旧法余额折旧法成新率各期损耗率成新率各期损耗率1511493.336.6783.516.51521386.676.6669.713.81531280.06.6758.211.51541173.336.6748.69.61551066.676.6640.68.0156960.06.6733.96.7157853.336
24、.6728.35.6158746.676.6623.64.7159640.06.6719.73.91510533.336.6716.53.21511426.676.6613.82.71512320.06.6711.52.31513213.336.679.61.9151416.676.6681.6101990.010.079.420.6102880.010.06316.4103770.010.05013.0104660.010.039.710.3105550.010.031.68.1106440.010.0256.6107330.010.019.95.1108220.010.015.84.110
25、9110.010.012.53.310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因“直线折旧法”计算的是平均年限成新率,其各年损耗率相等,至第15年时尚为6.67%,明显与设备实际情况不符。而“余额折旧法”是以第一年后的成新率为底数的不同次幕来计算以后各年的成新率,各年的成新率为几何级差,其各年损耗率从16.5%、13.8%、11.5%、9.6%,2.3%、1.9%直至U1.6%呈递减,比较合理。以规定使用年限为15年的车辆为例,采用“余额折旧”方法计算的已使用年限为1年(尚可使用年限为14年)的成新率为83.5%,而采用“直线折旧法”计算的平均年限成新率为93.33%;前者在使用了大约10.5年时成新率才为15%,后者则在使用了大约将近13年时成新率才为15%。同样以规定使用年限为10年的车辆为例,采用“余额折旧”方法计算的已使用年限为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广西交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广东湛江环北部湾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泉州升华实业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标签标题
- 2025年智能投顾项目建议书
-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纸质考试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库2025春期考试版
- 《复活(节选)》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的资源管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4年12月浙江舟山市档案馆编外人员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智能化系统内网、外网及设备网系统拓扑图-可编辑课件
- 安徽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 2024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DB52-T 1780-2024 酱香型白酒安全生产规范
- 2024年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 (正式版)JTT 1502-2024 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要求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附答案(满分必刷)
- 线虫病疫木及异常枯死松树处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标)
- 2024年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