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胰腺MR规范化扫描方案 13-pl Loc三平面定位 2BH Calibration Scan屏气校准扫描 3RTr Ax T2 FSE横断面薄层呼吸触发T2 FSE扫描 4RTr OAx DWI呼吸触发横断面DWI 5BH Ax LAVA屏气横断面容积压脂T1WI 6BH OCor fs T1屏气冠状面压脂T1WI 7BH Ax LAVA+C屏气横断面LAVA三期动态增强 8BH Cor LAVA+C屏气冠状面LAVA增强
2、; 胰腺T2扫描采用不压脂T2序列是由于脂肪呈高信号,可以更好地衬托出胰腺的低信号或肿瘤的局部侵犯。但在胰腺占位或炎症时,可考虑采用压脂T2序列,突出肿瘤和炎性水肿信号。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可产生大量黏液,集聚在胰管内导致胰管扩张,文献报道其DWI为
3、高信号,ADC值下降,与慢性胰腺炎所导致的胰管扩张明显不同; 胰腺癌在DWI图像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在DWI图像上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其ADC值明显大于胰腺癌。 T1WI胰腺与病变之间的对比度明显优于T2WI,
4、故FS T1WI是观察胰腺病变的最佳序列,绝大多数胰腺病灶呈低信号 BH Ax Lava为容积扫描,不会遗漏小病灶;还可作为与增强后序列进行对比的蒙片,有助于确定病变的血供关系,有利于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FIESTA序列对磁场均匀
5、性要求比较高,参数调整尽可能使TR比较短 序列为T2/T1加权,液体(动脉、静脉、胆管)均为高信号,脂肪被抑制 临床应用: 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观察血管性病变;观察肿瘤血供;观察胆道系统疾病
6、0; 注意,肝脏内的实质性病灶,与肝实质之间对比度在此序列上比较差 胰腺富含蛋白质和糖原,二者都能缩短胰腺组织的T1值,所以胰腺在T1WI为较高信号,略高于正常肝实质(部分正常老年人可略低于肝实质)
7、; TR短,增加T1对比度;减小ASSET加速因子可以提高SNR 通常情况下,LAVA采用SPECILA压脂方法,脂肪抑制非常均匀 胰岛素瘤为动脉早期强化,胰腺癌为动脉晚期强化。
8、0; 动脉期、门脉期扫描结束后,加扫冠状面LAVA 冠状面扫描范围尽可能大一些,以检出转移病灶。一般在打药后2分钟左右完成 若要重建门脉血管,请去掉SCIC或PURE以防止血管信号下降 &
9、#160; 冠状面图像可用于观察病灶空间位置;观察门脉高压侧枝循环;有时可发现腹腔或胸腔内转移病灶。转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曾蒙苏 (2014-05-29 18:10:52)转载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mucinous tumor):是比较罕见的一种胰腺导管内的肿瘤。以往常误诊为慢性胰腺炎或黏液性囊性肿瘤,自1980首次报道以来,文献报道逐渐开始增多。该肿瘤的特点主要为:(1)男性发病多见,而其它胰腺囊性肿瘤以女性好发;(2)ERCP显示无胰腺导管的狭窄,而以胰腺主导管和/或分支的扩张为主,内见黏液栓或肿瘤
10、乳头状的充盈缺损;(3)扩张的十二指肠主乳头和/或副乳头见黏液溢出;(4)由于过多的黏液阻碍胰液的分泌,患者临床症状类似慢性胰腺炎或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是渐进性腹块和腹痛等,肿瘤早期者仅表现上腹部不适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患者预后较好。病理上,明显的特点肿瘤在胰腺导管内生长,使胰腺主导管或次级导管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扩张改变。肿瘤主要分为二型:(1)黏液分泌型,该型扩张的胰腺导管内充满凝结的黏液,而肿瘤细胞呈扁平或微小乳头状生长;(2)乳头绒毛型,除扩张的胰腺导管和导管内充满黏液外,导管内见多发乳头绒毛状生长的肿瘤。肿瘤早期主要局限在扩张的胰腺主导管或次级导管内;在进展期,主胰管伴次级胰管扩张
11、常呈葡萄状,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可侵犯泛特氏壶腹,并可向十二指肠内突出,偶而可致胰管胆管瘘或胰管十二指肠瘘,黏液也可在腹腔广泛播散,形成腹腔假性黏液瘤样改变。镜下,产生黏液的细胞来自导管上皮,乳头或结节状增生,常呈多发,肿瘤可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改变。甚至同一病例,不同部位的乳头或结节,其肿瘤细胞良恶性与分化程度也可异。恶性者,也少有脏器的转移。根据胰腺导管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1)主胰管型,胰头、体和尾部均可发生;(2)分支胰管型,多见于胰头部;(3)混合型,指主胰管和分支胰管均受累,常常为主胰管型晚期肿瘤累及分支胰管。主胰管型恶性机会高,但总体生长较慢,预后较好,有文献报道其可转变为胰腺导管腺
12、癌。分支胰管型恶变机会低,几乎为良性肿瘤,生长则更慢。以往诊断主要依靠ERCP技术, 目前随着认识的提高, CT和MRI技术相对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尤其依赖MRCP技术, 有文献报道其诊断的准确性可超过ERCP技术, 这是由于扩张胰腺导管内凝结的黏液或乳头状肿瘤结节, 有时可影响ERCP技术顺利地注射造影剂, 从而在ERCP上不能显示胰腺的整个病变, 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主胰管型,CT上病变见于胰腺任何部位,肿瘤主要局限在胰腺导管内伴胰腺管的明显扩张,并且见胰管扩张充满低密度的黏液,内有多发的乳头状充盈缺损,充盈缺损既可代表
13、肿瘤组织,又可代表凝结成块的黏液。乳头状充盈缺损的肿瘤本身较小,为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动脉和/或门脉期可有轻度至中度的强化。分支胰管型,肿瘤位于胰头,常常境界清,可见薄包膜,又可见肿块实性和囊性结构的混杂密度,偶见单纯性囊性或实质性肿块密度,与其它囊性肿瘤的鉴别点,关键是与胰腺导管是否沟通,如果相通,则明确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诊断,MRCP和ERCP显示肿块与胰腺导管相通更有优势。肿瘤继续增大,可经十二指肠乳头突向十二指肠腔内,形成十二指肠腔内充盈缺损,CT可显示该变化。 主胰管扩张黏液分泌型为主肿瘤的诊断,有时与慢性胰腺炎伴胰腺管扩张病例鉴别
14、困难,这也是以往常误诊断为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主要鉴别为:慢性胰腺炎胰腺管的扩张常常不规则,由于纤维组织增生,使扩张的胰腺管呈粗细不等的改变;而黏液分泌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其扩张的胰腺导管往往规则一致。转 胰腺上皮源性囊性肿瘤的CT、MRI诊断 杨正汉 (2014-05-29 18:09:13)转载标签: 消化系统杂谈 在胰腺所有肿瘤中,囊性肿瘤约占10%20%,而在恶性肿瘤中仅有2%5%为囊性肿瘤。胰腺囊性肿瘤可以是实性肿瘤坏死囊变形成,也可为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源性肿瘤。相对胰腺癌来说,胰腺上皮源性
15、的囊性肿瘤总体预后要好得多。不同的胰腺上皮源性囊性肿瘤其临床处置方法及预后各不相同,术前的正确诊断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并可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检查或手术,影像学检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仅简要介绍四种常见的胰腺上皮源性囊性肿瘤。一、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浆液性囊腺瘤是胰腺最常见的囊性肿瘤,为良性肿瘤,几乎不发生恶变,如无并发症,则一般需手术治疗。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4080岁的中老年人,平均年龄约55岁,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约1:61:9。本病通常没有症状,而在影像学检查时偶尔发现,可因肿块较大而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或扪及肿块。浆液性囊腺瘤通常为单发,但发生于Von-
16、Hippel-Lindau综合征者常多发甚至全胰腺弥漫分布。本病起源于腺泡上皮,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发现时通常较大,直径2 25cm,平均610cm。病理学上浆液性囊腺瘤分为2型,即微囊型和大囊型。80%90%的浆液性囊腺瘤属于微囊型,病变由大量直径小于2cm的小囊构成,呈蜂窝状;病灶较大时中心区域通常由微囊构成,而周边区域可有直径大于2cm的囊围绕;囊内液体清亮,囊间为纤维组织,较大的病灶在中心可形成纤维瘢痕,瘢痕内可有钙化。大囊型较为少见,为单囊病变,直径通常为35cm,囊壁菲薄,囊内为清亮液体,无间隔或有少许菲薄间隔。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的影像学表现颇具特征性,多数病例依靠CT、MRI
17、可做出正确诊断,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由多个直径小于2厘米的囊构成,病变周边区域可有直径大于2cm的囊围绕。较大囊腔中的囊液在CT呈水样密度,但如果囊腔较小,由于部分容积效应,CT密度常偏高,平扫为2540HU,动脉期可达4065HU;中央瘢痕内有时可见点状钙化。T1WI上病变为低信号,T2WI对诊断颇有帮助,病灶呈现明显高信号的蜂窝状结构。CT或MRI增强扫描,病变可因间隔强化可呈现“整体强化”的假象,中央瘢痕可有明显延迟强化。大囊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囊性病变,囊液呈水样密度或信号,囊壁太薄通常不能显示,内部可见稀少的薄间隔。二、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
18、noma)胰腺粘液性囊腺肿瘤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1:21:10,4060岁多见。这类肿瘤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类型,有人认为这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粘液性囊腺肿瘤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临床表现不均有特征性,可出现上腹部隐痛或扪及肿块。粘液性囊腺肿瘤单发,以往认为起源于胰腺外周导管上皮,近年的研究认为可能起源于异位的原始卵巢细胞,主要依据有:(1)胚胎4-5周,左侧原始性腺与背胰原基紧贴,原始卵巢细胞容易嵌入背胰组织,而该病也主要发生于胰腺颈体尾部(背胰部分),胰头部罕见;(2)该肿瘤组织结构包括上皮及支持基质都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一致。粘液性囊腺瘤一般较大,直径220厘米,平均10厘米,单囊,
19、可有分隔而呈多房性,囊腔多在2厘米以上,内含粘液。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囊腺癌则常与周围脏器有粘连或侵蚀。囊腺瘤内衬分泌粘液的高柱状上皮,局部可有乳头状突起;囊腺癌的上皮常不完整,可混杂有分化程度不同的上皮,囊内常有菜花样物,有明显间质浸润,肿瘤细胞核大、深染。影像学上粘液囊腺瘤表现为胰腺体尾部边界清楚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可单房或多房,可见明确囊壁,内壁较光滑,有时可见壁结节,病灶内可有纤维间隔。囊液在CT上为低密度,T2WI上为高信号,T1WI上一般为偏低信号,偶可呈高信号;CT平扫有时可见囊壁或囊内间隔的条状或弧形钙化。增强扫描间隔和囊壁轻中度强化。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影像学鉴别则较为困难,如
20、果出现以下表现应考虑囊腺癌:1)肿块边界欠清,对周围组织或器官有侵蚀;2)囊性病变内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3)囊壁厚度大于1厘米或囊壁厚薄不一;4)囊内间隔不规则,厚薄不一;5)T1WI上囊内信号偏高往往提示恶性;6)发现转移灶。三、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IPMT)IPMT好发于中老年,5070岁多见,无明确性别差别。IPMT为低度恶性或有恶性倾向的肿瘤,有时同一个肿瘤内可见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成分,应尽早手术治疗。由于肿瘤产生的大量粘液,可阻塞主胰管,临床上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胰腺炎,最后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胰腺炎。IPMT
21、起源于主胰管(主胰管型)或主胰管的主要分支(分支型),发生于主胰管者可累及局部胰管也可累及整个主胰管,发生于胰管分支者后期也常累及主胰管(混合型)。主胰管型IPMT在超声、CT、MRI上可表现为主胰管囊状显著扩张,其主要分支也可见扩张,胰腺萎缩,有时与慢性阻塞性胰腺炎难以鉴别,如果显示了扩张胰管内的壁结节或粘液栓对诊断颇有帮助,薄层扫描及变换体位对显示壁结节和粘液栓有好处;由于重力关系,粘液栓随体位变动总位于囊腔下壁。分支型IPMT表现为多房囊性肿块,常位于胰头钩突,内可见间隔,表现与囊腺瘤相似,邻近胰管分支扩张对本病有帮助。后期病变累及主胰管则出现主胰管的扩张及其腔内的壁结节和粘液栓。无论是何种类型的IPMT,都产生多量粘液,导致主胰管扩张,粘液可由乳头溢出,由于粘液较为粘稠可悬挂于乳头处,CT或MR可发现十二指肠乳头部水滴样结构可提示本病。ERC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象服务综合指挥调度平台设计方案
- 2024年广元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答案
- 直播基地运营成本控制方案
- 2024年银川考客运资格证需要什么东西
- 2024年沈阳客运从业资格证摸拟题
- 学校地下停车场地坪漆施工方案
- 2024年湖北客运从业资格证考什么题
- 2024年新型节能型内燃机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4年单位理发师聘请协议
- 地下人防消防设施更新改造方案
-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 二手挖掘机评估表
- 阀门压力等级对照表(共10页)
- 小学数学六年级“24点”试题及答案
- 海利普SJ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接地变使用说明书(共11页)
-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全球通用)
- 博雅计划试题
- 钻孔灌注桩验孔记录表
- 偏差管理控制程序
-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