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玉溪至蒙自段电气化铁路工程隧道小导管超前支护施工质量控制中铁十局集团三建公司玉蒙项目部QC小组二OO七年二月 隧道小导管超前支护施工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汉邑村隧道位于新建昆河线玉溪至蒙自段站前工程第一合同段,为单线铁路隧道,全长6670m,位于川滇菱形断块的东南端,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是一个褶皱与断裂均比较发育的区域。隧道地表地下水发育,地表水主要为水库水、塘水及沟槽内流水;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断裂带水、岩溶水等。隧道设计级围岩1360米,级围岩2650米,级围岩2660米,级围岩除进口洞口段20m采用管棚超前支护外,其余段均采用42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注浆材料
2、选用水泥浆,水灰比0.50.8:1,注浆压力0.51.0Mpa。汉邑村隧道质量目标是: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自检率100,争创省优、部优工程及鲁班奖。二、小组概况 玉蒙项目部汉邑村隧道小导管超前支护QC小组成立于2006年6月1日,并确定攻关课题,目的是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确保汉邑村隧道质量目标的实现。1、小组名称:三建公司玉蒙项目部QC小组。2、攻关课题:汉邑村隧道小导管超前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3、活动时间:2006年6月1日2006年12月31日。4、小组活动次数:6次5、TQC教育程度:小组成员均接受了48小时TQC教育。6、小组成员情况:小组成员情况表
3、序 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组内职务1杜强泽男36本科经理组长2赵 宇男31本科总工程师副组长3李丹阳男29本科工程部长组员4赵春杰男27本科隧道工程师组员5方同亮男31大专物资部长组员6周洪斌男27大专试验室主任组员7王安铭男32大专安质部长组员8汤文爽男27大专技术主管组员9李栋政男25大本技术主管组员10李正海男42高中领工员组员三、选题理由理由一:隧道地质构造复杂,浅埋段多。汉邑村隧道级围岩所占比例接近40,且穿越7个断层(997m),1个向斜,其中关营断层为活动断层,围岩大部分为断层泥,断层宽236m。隧道通过6处浅埋段,全长1036米,覆盖层厚1.2m20m,施工易发生洞身
4、坍塌。汉邑村隧道关营活动断层围岩为断层泥理由二:地下水丰富。汉邑村隧道最大涌水量设计为5.5万方/天,沿线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地下水主要沿断裂带分布,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且各段不一。四、制定目标 通过QC小组活动,提高超前小导管施工质量,达到加固周边围岩的目的,封堵水源,有效控制隧道超欠挖,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五、活动过程(PDCA)1、计划阶段(P)1)现象分析隧道软弱围岩段施工,超前支护的质量是隧道控制超欠挖及施工安全的关键。为此,我们QC小组对汉邑村隧道小导管超前支护的质量缺陷进行了调查统计,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注浆压力、浆液配合比、孔位布置、注浆量及注浆管封堵等。缺陷统计列表如下:小
5、导管超前支护质量缺陷统计表序号缺陷项目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注浆压力4549.4549.452浆液配合比2123.0872.533孔位布置1314.2886.814注浆管封堵66.5993.405注浆量44.4097.806其它22.20100总计91100根据缺陷统计表绘制排列图如下:2)根据统计表找出主要缺陷从统计表及排列图中可得出结论,影响小导管超前支护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注浆压力、浆液配合比和孔位布置,这三项因素占总数的86.81%。3)原因分析针对上述各种因素产生的问题,QC小组经过全面分析,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就小导管超前支护质量缺陷作出因果分析图,如下: 从因果分析图中,我们找到
6、影响小导管注浆施工质量的末端因素,并进行了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因素论 证是否要因1水泥浆液滞留时间较长精心组织,加强工序协调,可避免非要因2外加剂单一根据需要准备,可避免非要因3注浆设备陈旧设备更换,可避免非要因4压力表、流量计损坏经常检查,损坏后及时更换,可避免非要因5分工不明确加强施工管理,可避免非要因6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操作人员对注浆工艺不熟悉,经验将不断渐积累要因7浆液水灰比难控制规范操作,不断积累要因8注浆管与孔口堵塞不密实加强检查,可避免非要因9注浆孔布置及钻眼不规范加强检查,不断改进要因10注浆终压难控制经验逐渐积累,不断改进要因11烟尘大,光线暗加强通风及照明,可改
7、善非要因12施工场地狭窄现场统一部署,可改善非要因根据小导管注浆质量缺陷因果分析图,经过小组成员认真讨论、现场分析,确认小导管注浆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是:a、操作不熟练;b、浆液水灰比难控制;c、注浆终压难控制;d、注浆孔布置及钻眼不规范4)制定对策针对影响小导管注浆质量的四大主因,我们研究制定了对策,并分工负责,见下表:对策实施表序号主因目标对策完成 时间负责人1操作不熟练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逐步积累施工经验。加强对职工的业务培训,开办施工经验交流课。06.6.18赵宇2浆液水灰比难控制及时调整水灰比,确保裂隙充满浆液。每次注浆前对围岩裂隙进行观察,及时调整水灰比。06.7.8周洪彬汤文爽3注
8、浆终压难控制确保每个注浆孔的注浆压力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岩性、施工条件及水压等因素现场确定。06.7.8李丹阳赵春杰4注浆孔布置及钻眼不规范确保注浆孔位置、孔深满足设计要求。每排注浆孔由技术人员测量布眼,成孔后逐一进行检查。06.6.25李栋政王安铭2、实施阶段(D)实施一:针对小导管施工工艺,项目部技术人员对现场作业人员、值班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定期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召开经验交流课,让作业人员熟悉小导管的施工工艺。现场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人员全程值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逐步积累施工经验。实施二:对现场陈旧的、不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换,确保现场的机械设备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实施三:
9、严把原材料关,现场使用的原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实施四:每排注浆孔均由测量人员放线布眼,在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小导管外插角及孔深。钻眼完成后必须经质检人员检查确认钻孔外插角、孔深、孔距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送入小导管注浆,若不合格必须进行返工。实施五:注浆过程中,合理的选择与控制注浆压力,选用合宜的浆液,适时的变换浆液配合比,并使它们质检很好的配合,是保证注浆质量的重要因素。每次注浆前由技术人员对掌子面围岩情况进行观察,根据掌子面围岩裂隙、水量大小等情况来确定注浆压力的大小。注浆过程采用一次升压法,在一开始就在短时间内将压力升到确定的注
10、浆压力,并一直保持到注浆结束。在此压力下,浆液由稀到浓,首先将较细的裂隙充填压好,而后将中等或较大的裂隙压注密实。浆液浓度的变换是在同一浓度下注浆持续一段时间后,吸浆量无显著改变时,即加浓一级,若加浓后吸浆量突减时,说明浓度变换不当,立即换回原来浓度。3、检查阶段(C)效果一:通过认真执行对策后,我们再一次对超前小导管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如下:序号质量因素检测次数不合格次数合格次数单项合格率%备注1注浆压力60357952浆液配合比60654903孔位布置110810292.7累计2301721392.6平均效果二:提高了小导管注浆的施工质量后,确保了超前支护的施工质量,有效控制了隧道的超挖情况,并确保了施工安全。目前汉邑村隧道进、出口洞口浅埋、破碎段均已顺利穿越。4、总结阶段(A)通过开展QC攻关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得出以下结论:1)超前支护是隧道施工的关键,超前支护的质量得到保证可以有效的控制隧道超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停车场控制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铸铁冲击试验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沉香化滞丸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深度研究
- 二零二四年度艺人演出版权授权合同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烘发加速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型湿度测量调节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座椅靠背调节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植物胚胎发育信号传导-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心信号源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五滚珠胀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年度-美团新骑手入门培训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 4-熔化焊与热切割作业基础知识(一)
- 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 医院标识牌方案设计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