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用好“距离效应” 发挥班主任工作的最佳效能 摘要:心理学中的心理效应中的“距离效应”对我们班主任工作有着很大的启发,若能了解,掌握并能恰当地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便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保持师生之间的最佳心理距离,充分发挥教育潜能,从而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心理效应 距离效应 班主任工作 德育成效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心理效应能带来什么?杭州师范大学任顺元教授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这本著作中阐述的内容真有用,里面有数以百计的心理效应对
2、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与指导,平时做的一些事原来都有心理效应的存在,但我们没有提炼深化到理论层面。怎样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因素的产生;怎样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走向良性的循环,在学校教学育人中发挥作用,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这本著作确实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这里,我仅仅要讲的是“心理距离效应”在我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那什么是“心理距离效应”呢?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中指出:它是指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人们把一般情况下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倒U型关系的现象。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十分注意“距离”。所谓“距离”是指在日常班级工作中说话行事都要掌握一个“度”,即注意分寸,“过”与
3、“不及”,太近和太远都不会产生好效应:太近,有狎昵之嫌;太远,令学生敬而避之。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令人产生心理的吸引效应,使人乐于积极的人际交往。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是校园内人际关系的较为理想的境地,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相互默契的配合协调而又各自独立各具个性的氛围。那么,班主任工作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距离”呢?首先,是口头语言上的“距离”。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不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颇费心血,从早到晚唠叨没完,但效果甚微,其中“唠叨”的话缺少“距离”感是一个原因,使子女产生抵御心理,产生厌烦和反感。同理,班主任在班会课及个别谈心、平时交谈等均要注意适当的
4、“距离”。班会课上的“讲话”,定下主题后,就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实际的思想、实际的接受度、实际的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育”。这样的讲话就能面向全体,触及每个个体的思想“焦点”,或解决问题,或化解矛盾,或除去疙瘩,学生听了这种“解渴”的话语,会从潜意识中感受到班主任的可亲可敬、可爱又可信。反之,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远离学生的实际要求,不问学生的实际接受度,居高临下,夸夸其谈,学生就会从心理上修筑起抵御的壁垒。当然,距离太近,近到了与学生同一个思想水准上,迁就学生的不合理要求也是不可取的。比如考试中的作弊问题,班主任找学生个别谈话时,开口就说,现在社会上风气太差,学生考试中作的弊是
5、情有可原的、不足为奇的。下不为例,以后注意点行了云云。这种谈话完全失去了师生间应有的思想认识“距离”,只能产生误导。再说平时与学生闲聊,玩笑过头,幽默变成庸俗甚至低级趣味,看似师生亲密无间,打成一片,但实际上有失师道,在学生中产生消极影响,不利德育。其次,书面语言上的“距离”。这主要指批阅学生周记时所作的批语、学生期中及期末成绩单上的班主任附言、学生品德评语等,这类书面上的语言也要讲究尺度,注意“距离”,以正面为主,以时代主旋律为主,做到恰如其分,既有个性,又具有激励作用。譬如学生考糟了,我们班主任了解后,要及时用书面或口头语言安慰一番:“不要难过,我知道你尽力了,好好加油,其实你是很不错的”
6、。又如一个学生在周记中谈到:“如今做人难,弄得人人戴面具,只有戴面具做人,才能立足社会”等话。我在批语中,注意写得有“距离”,即有分寸:“人间自有真情在,祖国处处有亲人,好人总比坏人多,这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一个基础的思想,不能一叶障目,因个人遇上一两次受骗的事就否定了一切。”这就是“距离”。为人师应站在适当的高度看问题,谈认识,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空泛,言不及义,甚或假言虚语,高调陈词,搪失敷衍等书面语言,皆为远距离的语言,这只能造成师生思想隔阂,越来越感到陌生。但用语太狎,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类的语言入批语、评语中抹去了应有的师生有别的界限,看似平等了,民主了,亲近了,实则是降低了德育功能
7、,也有饽于为师之道。最后,行为上的“距离”。教师的行为要堪为师表,举手头足,张目侧耳,要合乎师德规范,要讲文明。上课时过于夸张的脸部表情,超乎寻常的手势站姿,马虎草率的待人接物,粗鲁野蛮的拉扯体罚,课后与学生扶肩搭背,拍头撸脸等等,这类有意无意的行为,或拉大了师生的“距离”,或失去了应有的“距离”,轻则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重则误人子弟,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不良后果。譬如面对任性傲气的学生,我有时往往采取的是先消磨其傲气的办法,等到他有了觉悟时,再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样做不但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自己主动提出要求改正,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改进缺点时更有效果。 我们教育工
8、作者应该懂得:要使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态度,那么你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关系,即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在对方看来,你是为他说话,认为你是为他好,这样双方心理距离接近,不会感到有心理压力的存在,也无须有戒心;如果我们摆出一副好为人师架势,或咄咄逼人的态度,不管你是什么人,学生都会产生一种反感,把你当异己,因为你没有给学生的自尊,把学生看成一群什么都不知的小人,自然,师生间心理距离就拉大了,就无法亲近。常言道:我们可以原谅那些被我们瞧不起的人、但绝不能原谅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何况我们的学生大都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更容易产生自主冲动以致自主逆反,记得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你的
9、意见行事,那就首先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就尝试失败。这就是说引导学生首先要缩短彼此之间心理距离,产生自己人效应。曾经班上有个学生品行不好,经常恶作剧,甚至伙同外班学生作坏事,学校准备辞退他,我把他留下来,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我教育他,读书固然重要,但做人更当紧。告诉他,把他赶出学校,他更容易走上绝路,对自己对家长影响是深远的,对老师来说影响有多大?分析做人基本原则,珍惜机会就是珍惜自己前途。多次重复教育,恶习全改,偶尔犯些错误,也表扬他有进步,鼓励他继续克服缺点,后来除了午睡有些吵以外,同学对他看法好多了,他已重新融入这个集体了,这正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理论上认为班主任要尊重、关心学生,最好与
10、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式关系,尤其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对待学生的过错,我们教育工作者尽量“以德胜而非威胜”。而我觉得有时让学生觉得你很“严厉”,这没什么不好,严厉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威严,大家都知道黔之驴,庞然大物至少也让人不可捉摸,产生畏惧,况且大部分学生还是理解班主任“严”为他们好的道理。如果在教育工作中灵活把握“严慈相济”、“恩威并施”,是能提高班主任威信,进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一定的情形下针对某些同学的个性特点,对其错误是需要果断而及时地予以惩罚的。当然,惩罚是门艺术,作为班主任应把握一定的方法与原则,要讲究惩罚的动机与环境,注意惩罚的频率,否则一旦“超限”,则会造成无效惩罚或逆
11、反心理。譬如我起初任某班的班主任时,学生一犯错,我习惯地让其通知家长,学生相当反感,对教师的不信任的距离也拉大了。后来我就调整教育管理方法,将其转化为一些具体的劳动或体育锻炼或学习任务时,他们则表现出很好的积极性。 班主任的威信是自己的品质、人格、能力、学识、教育艺术等各方面在学生心理上的反映。班主任的权威不是用来驱赶学生的警棍,而是乐队的指挥棒,能指挥学生奏起和谐的乐章。班主任如何使学生对自己的敬重感呢?一是要做到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是非常必要的;二是要有自然的谈吐、恰当的举止唤起学生的敬慕;三是要正确定位,保持一定的师生距离。总之,班主任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应当透出如下信息:班主任是严慈相济的;班主任是可以依赖和依靠的;班主任是可资效仿的良师益友;班主任的要求能够声速转化为学生的需要。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在班主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