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_第1页
8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_第2页
8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8.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教材说明】本人所用教材为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职教数学第二册。平面解析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平面几何问题的学科,第八章直线与圆的方程属于平面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它侧重于数形结合的方法和形象思维的特征,综合了平面几何、代数、三角等知识。【学情分析】学生是一年级数控中专班,上课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计算能力不强,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能力不强,但是对直观的事物能够理解,对新事物也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的推导过程.2.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能力目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介绍两个公式.培养学

2、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比照体会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会从已有知识出发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意识及对待新知识的良好情感态度.【教学重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的运用.【教学难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理解.【教学备品】三角板.【教学方法】讨论合作法【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设计】针对学生的情况,本人在教学中的引入尽量安排多个实例,多讲具体的东西,少说抽象的东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例题和练习的安排上多画图,努力贯彻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逐步接受和养成画图的习惯,用图形来解决问题。这也恰恰和学生本身的专业比较符合,学生学过机械制图

3、,数控需要编程,编程又需要对一些曲线方程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在教学中经常用分组讨论法,探究发现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两点间距离公式和中点坐标公式是解析几何的基本公式,教材采用“知识回忆”的方式但讲解的重点给出这两个公式.讲授时可结合刚学过的向量的坐标和向量的模的定义讲解,应放在公式的应用上.【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复习回忆第一理时1. 向重的坐标表示。2. 向量的模的计算。|ai=y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PKx1,y1),P2(x2,y2),贝U眼(X2Xi,y2yi).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忆为公式的推导做铺垫探究引入1.两点间距离公式探究一大海中有两

4、个小岛,一个在灯塔东60海里偏北80海里/P2p点处,另一个在灯塔西iop/海里偏北55海里P2点处,那Y/么如何确定这两岛之间的距灯塔离呢?师提问:我们能不能用已经学过的向量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1可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一般地,设点pi(x1,y1),P2(x2,y2)为直接坐标平面上的任如点,我们将向量PP2的模,叫做点R、P2之间的距离,记作|P1P2|,则IRP2I奴xi)2(y2yi)2这就是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例i:已知两点M(8,i0)N(i2,22),求线段MN的长度。解:根据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MN|=J(i28)2(22i0)2J42i224山0

5、,师提示: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1. 坐标表示两个小岛的位置。2. PiP2如何表示,是多少?3. 两个小岛的距离能不能用PP2的模表示。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投影距离公式,并让学生记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依据公式求两点间的距离.强调点坐标的对应。将探究问题细化为3个小问题,层层递进,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从而有利于学生解答.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公式的理解与掌握.通过例题的解答,使学生明确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直接应即线段MN的长度为4寸10.练习一求两点之间的距离: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1A(6,2),B(-2,5);2C(2,4),D(7,2).例2:已知三角形的顶点分别为A(2,6),B(4

6、,3),教师引导学生先画图,直观理解,后使用公C(1,0),求ABC三条边的长度。式计算。练习二求证:以点A(6,8),B(6,8)角形是等腰三角形。,C(8,6)为顶点的三三边长度关系转化两点间的距离。例3(补充):已知点A(10,a),B(4,-2).|AB|=10,求a.练习公式的进一步运用新在y轴上有一点P,m点Q(4,6)的距离是5,课求点P的坐标。第二课时2.中点坐标公式探究二如下图,假设已知线段P1P2两个端点的坐标为教师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学生解答以下问题:P"),能不能用pF2(X2,y2),设线段P1P2的中点为P(x,y),那1,P2的坐标来表示P点的坐标。1向量

7、pp和向量FF2方向是否相同?2向量PP和向量y'P2(x2,y2)FF2的模的大小关系如/Zx,y)何?3向量RP和向量P1(X1,y1)1%FF2是相等向量吗?JOx有PP=(xx,yy),PF2=(x2x,y2y)。xX1因为PP=PP2,所以yyx2xy2y用.检验学生对公式掌握情况.画图帮助学生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习惯。数形结合,计算适当的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将问题细化为3问,降低难度,学生容易在解答过程中得到公式.XiX2X解得2。yiy2y2中点P的坐标由点Pi,P2的坐标表示出来,这个公式叫做中点坐标公式,简称中点公式。例4:已知点A(9,2),B(1,3),求线段A

8、B的中点Q的坐标。例5:已知线段MN,它的中点坐标是(3,2),端点N的坐标是(1,2),求另一个端点M的坐标。练习三1.已知点Mi-1,3和M25,0,线段MiM2的中点坐标是。教师写出结论,学生理解掌握.例4,例5可以配图。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教师标准解题步骤.帮助学生从数形结合方面理解题意。新2.已知点P6,-2和Q3,-8,线段PQ的中点课坐标是。3.已知两点M-3,m和Nn,10,且线段MN结合两的中点坐标是3,-4,求m,n。教师画图,学生思考点间距离公.1例6: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2式,有一定的综合性,注意B(3,4),C(2,6),1画出该三角形;2求ABC在数形结合中启发学生。的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练习四检验例6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是A(2,1),B(2,3),C(0,1),的掌握情况.求三角形三条中线的长度。1.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教师引导学生回简洁明2.直角坐标系中两点的中点公式.忆总结本节所学内容.了地概括本小节课的重要结知识,学生易于理解记忆.作业标记作业.针对学教材P68习题第1、2、3、6题生实际,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