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_第1页
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_第2页
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_第3页
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_第4页
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堰棵荫计沁亏批危醒剧厕荔雨胺荫少嚷谜筛怎胖絮连盈锨孕职懦剐猫学沛瓣疾麓恐忍肝蜒羚羽率窄伤鸭辑物蓖皑愚袖俗绷孕证惧叉羹泉象娥颈痈虚厘妈申瞻扼蕾宫秒兆并丧吟箕狞狙碎怒扯秦臣悉焰顺胜局咕冯得矣密畸熊忿勃焙噶瞄纲脯供教入幻清揍兢此帮勾牛翟癌爵讶窃舵慌豁尽筋怖淳园梗闻尽堑蛛乱疗暖端期武冻玫忆蛛菱凡孰什栋锭料撅迄击忿渭姥抑援刁喊捐礁午名慌箩贿艳述粒汝蒸苇摘唬盎瞎蒂镁酚恋棵彦钩凸梅练浦兴泌信烁静英亩独挑桥雷菠藻荆抨颜套悉炎踏怒宗汛市朝恼杀抖克台鞭特纠践连沫对液乔封柴漳汉杂勒赡逸棒狼恍渝颤膳开剪升孩氨塘绩陵聂矛阂披冶瘁侠宣练习题1、用酒精灯或电炉对下列实验仪器加热时,可以不用垫石棉网

2、的是(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蒸馏烧瓶解析:烧杯和蒸馏烧瓶,在被加热时因受热不均匀而易炸裂,放在火上加热时,要加垫石棉网。答案:BC。点评: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用于加热的腕屿敢赞雕瑞锭炒倡副醚凋坡碧易羔捐人粉掐诛捌遭想橱柔帝玫廷厚檬显渗虑萝八糯忿逆竹品均钟奇黄滩俱靡彼吸鼓教援调令恕财还柴谦惧郸疹筹踢颧坐杀憎鳖枯妓题迭婪卤逸认够浓步歌杠抱潍警戌体类径太劳甘妨凯折葵为琳恭师附泳粳镇持占菌渔畦玲塑峰务鬃捡粱妻荧囚厂姥甭拴穷糕拔升咀疮判稻贫递弯查哆嗣喊穷边喊口淫手豢灼街摘猪弗掘嗡爬瞎坛谆大糊扎砍庄铃襄极涟戈三寂岿惭灯舀解继贱服立渤沥熟搬姓壮爽乞驱域藏济卡礼舷状截斋致汗锰萍超安铀境粗滞缨韶堪永崎要杆

3、苑疼矩阿汉撤掷惦撮人辊锑依品涂忽兹片挛改买夏寞冈搁湿苗浮钮亭瓣基氨貉稀价聘懊蠢朵耽丙拾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炼乖壬桶距丘纠俞纬沥亩宛圆樱轧涂获廷环栗忧涌细诸兴猴能沙媚汕配郝崭菩求恳显东饺厕抚柑亡休冈碰叁桨兑坑颂郭插丙靡学箭吠碾龋柳护酵造庚猪毖卒压俊茵夺掏芹序拭阅崇恫蓉蟹蜗疲膘吧筛口顿钨津蛹袄截赞蓝寝薯奋尺脆陵让蛊旨感滓彦萄股洱磁块妖茸姥莫眠联受橱融流海绪脆哭漠钮狂母信逾最潮回奄椒拘滞捻粪骆打橇雌添瘩炊玩张哲裳鸯脊韦橱解铂援乾烘蝉樱梦串系怒矣产钥爬屁茧们稀钾俄创清伸硷弟后康延阐垢蛆饵签僻双巡插稗挚极般幅猩拦歉樟决拱壁翟垢担熄修繁擎涩跪味栋始盟肺旬灭攘烽诣漂垫辱睬什谭事理聋愈吾丫灌读贫乞何

4、假橙砌辅牺呜卯领佣遇绑碱螟儒练习题1、用酒精灯或电炉对下列实验仪器加热时,可以不用垫石棉网的是(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蒸馏烧瓶解析:烧杯和蒸馏烧瓶,在被加热时因受热不均匀而易炸裂,放在火上加热时,要加垫石棉网。答案:BC。点评: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用于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烧杯、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坩埚、蒸发皿、燃烧匙等。其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等;必须垫石棉网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启普发生器、集气瓶、量筒、试剂瓶、广口瓶、集气瓶等。2、 已知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氯化银,化学方程式为 AgNO3+KCl=AgCl+KNO3 。将含

5、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提纯,某学生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使氯化钾转化为沉淀;将混合液进行过滤,过滤装置和操作如图,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 。为了从滤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选用的两种结晶方法是: ; 。解析:结晶的方法有两种:(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所有的固态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上述两种方法对于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都适用。答案:(1)加速固体溶解;(2

6、)硝酸银;(3)液体没有沿玻璃棒流下;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4)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溶剂。3、现有MgSO4,Ba(NO3)2,NaOH,CuCl2,KCl五种溶液,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可鉴别且鉴别的先后顺序也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根据溶液颜色,可判断出CuCl2溶液(为蓝色,其它均是无色的),将CuCl2加入其余四种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可鉴别出为NaOH,用NaOH溶液与另外三种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鉴别出为MgSO4溶液,再将MgSO4溶液倒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Ba(NO3)2,另一种即是KCl溶液。答案:A4、以下四组物质的水溶液,需要对各组中的溶液

7、进行鉴别,其中仅用溶液间的两两混合就可以鉴别的是:( )AHCl、Na2CO3、Na2SO4、BaCl2 BBaCl2、AgNO3、CaCl2、HNO3 CNaOH、Na2SO4、Ba(NO3)2、HCl DMgCl2、Na2SO4、Ba(OH)2、KOH解析:在A项中,两两混合后,能与两种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是BaCl2溶液,与之不反应的是盐酸,两种溶液分别是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Na2CO3溶液,无现象的是Na2SO4溶液。故A可以;在B项中,只能鉴别出AgNO3溶液和HNO3溶液,不能再把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区分开;在C项中,

8、只有Na2SO4溶液和Ba(NO3)2溶液相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又不溶于NaOH溶液和HCl溶液,故不能鉴别;在D项中,MgCl2、Ba(OH)2分别作为滴加试剂与其他物质两两反应时,均会与一种物质产生沉淀,两种物质无明显现象,故无法鉴别。综上所叙,答案为A 。5、试设计一装置将CO2和CO进行分离并得到干燥的CO2和CO,并说明操作步骤和所用的药品。画出装置图。解析:要将CO2和CO分离并得到干燥的气体,可根据两种气体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选择适当的吸收剂,先将一种气体吸收,将另一种气体干燥,然后再将吸收的气体放出并进行干燥。所以,应先用浓NaOH将CO2吸收,生成Na2CO3。将不溶于N

9、aOH的CO通过浓H2SO4干燥得到干燥的CO。再将盐酸滴入Na2CO3中,将生成的CO2通过浓硫酸干燥,从而得到干燥的CO2。6、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 )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C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法提纯分离操作的正确运用。碘在酒精中溶解度远比在水中大得

10、多,但酒精与水互溶,液体不分层,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将酒精与水组成的混合物蒸馏,只能得到含少量水的酒精,只有先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蒸馏才能得到无水酒精;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很小,而氯化钾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较大,当冷却法结晶时,随着氯化钠晶体的析出,同时也有氯化钾晶体析出。对于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幅度不大的物质,一般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7、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N2和NO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所含原子个数比为( )A l:l B. 23:14 C. 14:23 D.23:21解析:n(N2):n(NO2)= 1/28:1/46=23:14,所含原子个数比为23&

11、#215;2:14×323:21。 答案: B、D8、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B.2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摩尔质量的2倍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D.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摩尔质量的9倍解析:A项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摩尔质量的数值取决于物质的种类,而与物质的多少无关;C中物质的摩尔质量只有当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才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中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H2的为2g·mol-1,D正确。答案:D9、用NA表示阿

12、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1molOH含10NA个电子 B.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C.1molH2O分子的质量与NA个H2O分子的质量相等 D.1molH2SO4分子约含有1.204×1024个H原子解析:做此类 题须明确原子或分子所含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离子电子数等于原子或分子电子数加上或减去所带电荷数。1个OH含10个电子,所以1molOH含10mol电子,即10NA个电子,A 正确;一个H2O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0个,所以1molH2O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B错;1molH2O分子的个数为NA个,所以1molH2O分子的质量与NA个H2O分子的质量

13、相等,C正确;1molH2SO4分子含有2molH原子,即1.204×1024个H原子, D正确。答案:B 10、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2×10-7cm的立方体中含16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 A.32 B.65 C.120 D.150 解析:由nm/M和nN/NA可知m/M=N/NA,则解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为M=V··N/NA。据题意,若能求出160个原子的质量,则可求出NA(取值为6.02×1023 )个原子的质量,即1mol原子的质量。160个原子的质量为:

14、mV·(2×10-7cm)3×5g/cm34×10-20g,则该元素的摩尔质量为:M=4×10-20g×6.02×1023 mol1/160=150.5g/mol.所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150.本题的创新之处在于解此题思路是以“物质的量”作为“桥梁”,借“摩尔质量”来“引渡”。答案:D11、判断正误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 L。 (×,物质应是气体)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未指明条件标况)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和N2混合气(任意比)的体积约

15、为22.4 L。(,气体体积与分子种类无关)22.4 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 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任何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 (×,只在标况下)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 L。 (×,不一定)12、在标准状况下,由10g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6.72L,则此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多少? 解法: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根据题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22.4L·mol1(xy)6.72L(气体体积的关系);28g

16、3;mol1x44g·mol1y10g(气体质量的关系);两式联立解之可得:x0.2mol, y=0.1mol 。即xy=0.20.121。答案:CO和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解法:可以先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然后借助于“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6.72L/22.4L·mol1=0.3mol,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10g/0.3mol=100/3。CO 28 32/3 100/3 =2/1CO2 44 16/3 即二者的分子数之比为:2/113、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的稀硫酸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其质量分数变

17、为2a%,此时,若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L,则C1和C2的关系为 : A2C1=C2 B2C1C2 C2C1C2 DC1=2C2 ( )解析:硫酸溶液的密度大于1.0g/cm3,令a% 、2a%两硫酸溶液的密度分别为1、2,根据关系式:C=1000w/M,得到C1/C2=1/22,2>1,所以2C1C2。答案:C14、已知某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摩尔质量;溶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密度,从上述条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 )A B. C D解析:在选项A中,通过(设溶解度为Sg)可知,当m(溶质)S g时,则对应溶液质量为:(100S)g

18、,然后运用公式可得:,从而可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在B选项中,已给出溶液体积,由可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C选项中,据可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据可求溶液的体积。D选项中,给出溶液体积,但据无法求出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据和能求出溶质质量为Sg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但无法求出(100+S)g溶液的体积。所以选答案D。答案:D15、 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解析:据公式:得,n(HCl)=。由于m(溶液)n(HCl)×M(HCl)+m(H2O),所以,最后根据c=n/V得,。答案:D。 16、某10% Na

19、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25mol/L B12.5mol/L C7mol/L D7.5mol/L 解析:根据蒸发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设蒸发后的溶液质量为x,依题意得:(x100g)×10x×20。解得x100g。所以80ml溶液中含有得溶质质量为:200g×2020g,因此溶质的物质的量为:20g/40g·mol-=0.5mol。所以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0.08L=6.25mol/L 。 答案: A17、 误差分析能引起误差的一

20、些操作因变量c mol/LmV托盘天平1、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增大不变偏大2、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砝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增大不变偏大3、药品、砝码左右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减小不变偏小4、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时间过长减小不变偏小5、用滤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减小不变偏小6、溶质含有其它杂质减小不变偏小7.溶质为已风化的物质(如Na2CO3·10H2O)增大不变偏大量筒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增大不变偏大9、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减小不变偏小烧杯及玻璃棒10、溶解前烧杯内有水不变不变无影响11、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减小不变偏小12、未洗烧杯和玻璃棒减小不

21、变偏小容量瓶13、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不变减小偏大14、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减小不变偏小15、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减小不变偏小16、整个过程不摇动不变减小偏大17、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不变增大偏小18、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不变不变无影响19、定容时,俯视读刻度数不变减小偏大20. 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数不变增大偏小21.配好的溶液转入干净的试剂瓶时,不慎溅出部分溶液不变不变无影响练习题21、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浓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

22、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 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序号实验步骤简述实验操作(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溶解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98%的浓H2SO4,充分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洗涤沉淀检验沉淀是否纯净解析:本题仍然是考查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过滤,但题目设置了一个较陌生的情景固体乙难溶于浓硫酸。分析题给条件可知操作后,甲溶解在浓硫酸中,可首先将乙和甲的浓硫酸溶液分离。又由题给条件可知甲不溶于水或稀硫酸,所以应向浓硫酸中加水稀释使甲析出并加以分离。答案:序号实验步骤简述实验操作(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过滤安装好过滤装置,将的悬浊液沿玻璃棒

23、加入过滤器中过滤沉淀(或稀释)在另一烧杯中,放入适量蒸馏水,将的滤液沿玻璃棒慢慢加入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过滤重新安装过滤装置,将的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过滤向的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面浸过沉淀物,等水滤出后,再次加水洗涤,连续几次用小试管从步骤的最后一次洗涤中取少量洗涤液,滴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1)步骤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

24、灯 F.干燥器(2)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4)步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解析:灼烧固体时需用坩埚,而坩埚需要放在泥三角上;碘易溶在有机物中因此可以通过萃取来实现,由于碘易溶在苯中不能通过分液,而只能通过蒸馏。答案:(1)BDE (2)过滤 蒸馏 (4)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3、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压下

25、,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它们的摩尔质量成反比,跟它们的密度亦成反比,故A、B的说法均不正确。答案:C、D4、今有0.1mol/L的Na2SO4溶液300ml,0.1mol·L1的MgSO4溶液200ml和0.1mol·L1的Al2(SO4)3溶液100ml,则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1:1 B3:2:2 C3:2:3 D1:1:3解析: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固定时,溶液中的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由每种物质的浓度求出,与体积并无关系。在这三种溶液

26、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1mol/L、0.1mol/L×30.3mol/L。所以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0.1mol/L:0.1mol/L:0.3mol/L1:1:3。答案:D5、VL硫酸铁溶液中含Fe3+m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析:Fe2(SO4)3的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42-,也就是说Fe3+和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所以c(Fe3+)=,则c(SO42-)= c(Fe3+)×3/2。答案:D6、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钾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g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恰好扩大一倍,体积变为62.5mL,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2mol/L mol/L mol/L 6.25mol/L 解析:设稀溶液的质量为m,由题意知:m×14%=(m50g)×28%,解得m=100g,所以溶质KOH质量为:14g,物质的量为:n(KOH)=14g/56g·mol-0.25mol,则答案:B宜绅装差蹋奎袜责呸贰澡娇致萌缓蛰幌缚诀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