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1.3 编制范围12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12.1 工程概况12.2 主要工程数量23 .过渡段填筑方案:23.1 作业队结构图23.2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23.3 现场施工人员配备表23.4 测量设备33.5 试验设备34 .工期安排35 .过渡段填料要求36 .一般规定47 .施匚匚艺及技术要求57.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67.2 施工要点77.3 注意事项88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88.1 施工方法88.2 施工工艺108.3 施工要点118.4 注意事项118.5 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129 .各类过渡段的质
2、量控制要点129.1 1质量控制措施:129.2 施工控制139.3 质量检测标准1310质量保证措施1711安全、环保措施18*至*至*铁路(*段)SHHZQ-01标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中国中铁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段工程指挥部*分部二。一六年八月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1.1 编制依据低路堤及地基处理设计图站前施工图技术交底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施路通-15*施路通-1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规程Q/CR9602-201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1.2 编制原则确保路基过渡段的施工
3、质量,避免因施工过程控制不力,控制重点不明确,导致过渡段路基填料夯实不到位,产生较大的工后沉降,使路基基床平顺性差,出现“跳车”现象,影响行车舒适性,严重时会导致行车安全。1.3 编制范围适用*至*至*铁路SHHZQ-01标中铁一局*分部(DK8+818.73-DK18+354.27)路基、站场工程(桥背、涵背、墙背)过渡段施工。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2.1工程概况*铁路*段项目部第*分部起讫里程DK8+818.73DK18+354.27起点位于*市平台镇陈阁新村,终点位于虞城县芒种桥乡刘庄村,全长9.536km,铁路等级为新建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km/ho其中桥梁1座,路基1段,框架
4、涵洞10座,框构中桥2座,旅客地道1座,U型槽1座。2.1主要工程数量序号起讫里程工点长度CB150土工布级配碎石水泥无砂混凝土板混凝土?100软式排水管m2m9t99m1DK14+889.38DK15+900.001010.6216933698667781252DK15+900.00DK16+900.0010002963887457433DK16+900.00DK18+354.271454.27262351286611416223 .过渡段填筑方案:3.1 作业队结构图项目组织机构框图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1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型号备注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洒水车1台20-30T自卸车10台压路
5、机2台22t平地机1台PY180推土机2台220轻型振动压实机械1台LB25B稳定土拌和设备1台180BHJ3.3现场施工人员配备表表2序号现场职务人数备注1队长1现场管理负责人2技术主管13路基工程师14安全员15质检员16试验工程师17测量主管18领工员23.4测量设备表3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检定状态备注1全站仪彳来卡TS06套2合格2水准仪苏一光DSK2台2合格3水准尺2.5m铝合金尺把2合格3.5试验设备表4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套12水准仪台13水准尺把14K30平板载荷仪套15EVD动态模量检测仪套16灌砂筒套27动力触探仪套14 .工期安排2016年9月
6、1日2016年9月25日前完成料源区及试验回填区室内试验取样、试验工作。2016年9月26日2016年10月6日回填碾压试验;2016年10月7日2016年10月22日试验数据分析整理、上报试验报告。2016年10月22日2017年1月20日完成路基过渡段施工若有外在客观原因影响,施工进度应往后顺延。5 .过渡段填料要求5.1 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5. 2过渡段P.O42.5水泥来源于安徽萧县水泥,碎石、石粉来源于山东巨野碎石厂。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碎石的级配范围应满足下表要求,其中颗粒中针状、片石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级配编号通过筛孔(mr)
7、i重量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5.3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6 .一般规定6. 1.1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格后才能进7. 1.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行。8. 1.3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9. 1.4
8、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10. 1.5桥台过渡段地基强夯等加固时,宜先进行强夯等施工,再进行桥涵桩基施工。11. .6路堤两侧庆、B料填筑具体详见基床表层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方案6. 2过渡段排水要求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纵横向排
9、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7. 3防护砌体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7.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过渡段填筑碾压采用大型压路机配合小型振动机具,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台后21n范围内采用小型机具碾压夯实,填料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其余段落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填料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检测指标有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及压实系数K。填筑工艺与路基段填筑工艺相同,采用“四区段、八流程”法施工,“四区段”:填铺区、整平区、碾压区、检测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边坡码砌、碾压夯实、检测签证和路基修
10、整。过渡段与路基段填筑的区别在于填料的选用、分层厚度及碾压机械的选择。7. 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7. 1.1施工方法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不能同步填筑时,应在填筑交界设置台阶,台阶坡度宜为l:4o过渡段基床表层为掺5%水泥级配碎石,基床表层以下为掺3%水泥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在桥台后设置0.1m厚无砂混凝土渗水墙。台后设置由无砂混凝土渗水板、无砂混凝土渗水板基础、渗排水管材、混凝土基础四部分组成的排水系统,最终由渗排水将水引至路基以外。桥台基坑以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
11、,填筑应满足Evd30Mpa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5cm,碾压遍数通过工艺实验确定。L=5+(H-0.4)X4JL不小于20m路桥过渡段断面示意图施工前,桥头路基开挖排水沟,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在桥台混凝土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方可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AB组土(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基床表层相应部位同步施工。7. 2施工要点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
12、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台背渗水墙砌筑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过渡段基底处理质量检测与验收8. 3注意事项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级配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浇筑,
13、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台背后2nl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8.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9. 1施工方法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不能同步填筑时,应在填筑交界设置台阶,台阶坡度宜为l:2o当填筑高度h1m时,基床表层及以下为掺3%水泥级配碎石填料。当横向结构物与线路斜交时,过渡段应采用斜交正做,即沿线路方向结构物与路基的两交点之间部分路基填料全部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按照与过渡段相同的标准进行碾压,之后设置标准的
14、正交过渡段。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规程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填料分层填筑厚度应按试验段确定的厚度控制,使用小型压实机械时压实厚度不宜超过15cm使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时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基床以下级配碎石掺入3%水泥横向结构物分层,一级配碎石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8.2施工工艺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
15、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1.5时,采取两次过渡方式,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A、B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nl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施工工艺框图如下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过渡段基底处理检验合格拌和水泥级配碎石路堑地段片石台背基坑底部碎回填碎回填汽车运输至现场分层填筑V检验合格分层、分区碾压后进入下一层施一匚L养护路堤地段过
16、渡段后的倒梯形段A、B组填料填筑8.3施工要点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8.4注意事项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路堑地段回填片石混凝土时,应做好基坑边坡防护,防止发生意外。8.5
17、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9.各类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9.1 质量控制措施:过渡段路堤的填筑工艺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过渡段采用的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级配碎石选料标准应满足材料的规格、材质和级配的有关规定。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过渡段靠近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部位分层填筑,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具碾压。各种
18、试验、检测设备应计量检定合格。测试数据应真实可靠,充分反映现场实际情况。严格按现场碾压试验确定的工艺、方法施工,不得违规。从事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具有上岗证,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6过渡段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9.2施工控制层厚控制对压路机碾压部位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应用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5cm。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
19、均匀。表层与区间表层作为一整体施工。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压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过渡段与路堤、路堑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9.3质量检测标准过渡段基底处理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HW3.0m的路堤,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满足Evd40MPa。路堤高度H3.0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满足Evd30MPa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20、,其中:距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的方法检验。过渡段基坑回填检测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并采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其压实质量应满足动态变形模量Evd30Mpa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基坑采用灰土回填时,灰土应搅拌均匀,色泽一致,无灰团、灰条和花面现象。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检验方法:灌砂或灌水法试验。基坑回填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0nun。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检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2
21、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针状、片状颗粒含量、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指标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Mpa)压实系数K压实标准15
22、0500.95检验数量:每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3点,其中1点应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2点,其中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及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检测。(4)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顶面
23、路基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尺量2边坡坡率(偏陡量)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坡度尺量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纵向填筑长度不小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2纵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计算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检测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应符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621或623条的规定。基床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
24、应符合本设计要求。基床底层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标准指标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粒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地基系数K30(Mpa/m)13015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4040压实系数K0.950.95检验数量:每过渡段每压实约60cm厚抽样检验地基系数2点;基床以下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3点,基床底层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和动态变形模量各3点。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的方法检验。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相邻路基及锥体填土与过渡段级配碎石间应符合D154k的要求。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检验1组。检验方法:筛分试验。过渡段两侧填土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9.3.2主要检测手段主要进行含水量、压实度及地基系数检测,现场测试时采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含水量,灌砂法测定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行业大数据隐私保护在2025年医疗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中的应用报告
- 离职无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 油漆墙体广告合同协议书
- 风险合同协议书模板模板
- 风电场风机维修合同范本
- 项目居间三方合同协议书
- 鸽子销售饲养协议书模板
- 联合建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父母房屋补偿协议书范本
- 汽车委托交易合同协议书
- 滴灌通收入分成协议合同
- 2024中储粮集团财务限公司人员招聘公开招聘历年考点共500题附带答案
- 村务监督主任培训会-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筑牢基层监督防线
- 药品追溯管理制度培训
- T/CBMCA 017-2021建筑用覆膜钢板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矿山开工报告范本
- 干部履历表(中共中央组织部2015年制)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 电器质量保证协议
-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日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