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题20072008_第1页
分析化学试题20072008_第2页
分析化学试题20072008_第3页
分析化学试题20072008_第4页
分析化学试题20072008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上 装 订 线 院(系)名: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生类别: 考试日期: 下 装 订 线 陕西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考分离试题卷分析化学(A)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答卷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 4、本卷共 4 大题,总分为100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CaO真实含量为 30.3%,则 30.6%-30.3

2、%=0.3% 为( )。 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 2.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3. 根据置信度为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 )。 A. ( 25.48 ± 0.1 )% B. ( 25.48 ± 0.13 )%C. ( 25.48 ± 0.135 )%D. ( 25.48 ± 0.1348 )%4. 测定 NaCl中 Cl- 含量时,选用

3、( )标准溶液作滴定剂。 A. NaCl B. AgNO3 C. NH4SCND. Na2SO45. 按酸碱质子理论,Na2HPO4 是( )。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 6. 用0.1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pKa=4.74)的实验中,滴定的突跃范围为7.79.7; 若用0.1000mol/L的NaOH 标准溶液去滴定某弱酸(HB)时(pKa=2.74), 此时的滴定突跃范围将是A 8.710.7 B 6.79.7 C 6.710.7 D 5.79.77. 以 EDTA 滴定 Zn2+,选用( )作指示剂。 A. 二甲酚橙B

4、. 酚酞C. 二苯胺磺酸钠 D. 淀粉 8.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 ) A. 0.09VB. 0.18VC. 0.27VD. 0.36V 9. 某一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1(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V2(mL),则V1与V2的关系是 ( )A. V1 = V2 B. V1 = 2V2 C. V1> V2 D. 2V1 = V2 10. 用 SO4 2- 沉淀 Ba2+ 时,加入过量的SO42- 可使Ba2+沉淀更加完全,这是利用 ( )

5、。 A. 络合效应 B. 同离子效应 C. 盐效应 D. 酸效应 11. 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 )。 A. 数值固定不变 B. 数值随机可变 C. 无法确定 D.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1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与( )有关 A. 离子强度 B. 催化剂 C. 电极电势 D. 指示剂 13.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 )。 A. 表面积要大 B. 颗粒要粗大 C. 耐高温 D. 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14. Ksp 称作溶度积常数,与该常数的大小有关的是( )。 A. 沉淀量 B. 温度 C. 构晶离子的浓度 D. 压强 15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

6、述是:A.条件稳定常数是实验条件下的实际稳定常数B.酸效应系数并不总是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C.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D.条件稳定常数与配位滴定突跃无关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采样与制样, , 和 。2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3 在用强酸滴定一元弱碱时,决定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是: 和 。4. 写出NaHCO3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5 采用EDTA为滴定剂测定水的硬度时, 因水中含有少量的Fe3+、Al3+。应加入 作掩蔽剂。6 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为 和 。

7、 下 装 订 线 上 装 订 线 得分评卷人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 比较莫尔法和佛尔哈德法的异同点。 2. 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 3.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4.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哪些? 得分评卷人四、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2分,第3、4小题10分,共 40 分)1. 测定试样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5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34.92,35.11,35.01,35.19和34.98,已知无可疑值。(1)经统计处理后的测定结果应如何表示(报告n,和s)?(2)计算P=0.95时的置信区间。 (t95, f = 5 =2.57) 上 装

8、订 线 院(系)名: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生类别: 考试日期: 下 装 订 线 2二元酸H2B在pH=1.50时,;pH=6.50时,。(1) 求H2B的Ka1和Ka2;(2) 能否以0.1000mol·L-1NaOH分步滴定0.10mol·L-1的H2B;(3) 计算计量点时溶液的pH;(4) 选择适宜的指示剂。(几种常用指示剂的变色点:甲基橙3.4; 甲基红5.2; 溴百里酚蓝7.3; 酚酞9.1)3在pH5.0的HAc-Ac-缓冲液中,以0.0200mol/L的EDTA滴定同浓度的Pb2+,已知终点时,游离Ac的浓度为0.1mol/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计算化

9、学计量点时的pPb,pPb,pY,pY。(已知: lgK(PbY稳定) =18.0;当pH5.0, lgY(H)=6.6,lgPb(OH)=0, Pb(Ac-)n2+的积累常数1,2分别为101.9,103.3)4称取含 KBr 和 KI 的混合试样 1.000 g, 溶解并定容至 200 mL后, 作如下测定:    (1) 移取 50.00 mL试液, 在近中性条件下, 以溴水充分处理, 此时I- 量转变为 IO3-。 将溴驱尽, 加入过量 KI 溶液, 酸化, 生成的 I2采用淀粉指示剂, 以 0.1000 mol/L Na2S2O3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 消耗 30.00 mL。     (2) 另取 50.00 mL 试液, 用H2SO4酸化, 加入足量 K2Cr2O7 溶液处理, 将生成的 I2和 Br2 蒸馏并收集在含有过量 KI 的弱酸性溶液中, 待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