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四个局部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属于自然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技能.“地球和地球仪淇中节,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入手,并通过研究地球的卞II型一一地球仪,详细介绍了相关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地球仪中各局部的名称、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如何运用经纬网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等.“地球的运动节,教材中通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增加了学生的空间想象水平,学生通过空间图示明确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周期、方向以及产生的主要地理现象.“地图的阅读节,教材主要讲解了地图
2、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通过“台湾岛地图的实例,明确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确定方向的三种方法,以及图例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学会了如何看地图和绘制地图.该节的另一内容是在生活中选择适用的地图,表达了“学习终身有用地理的理念,通过实例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选择适宜地图的方法以及注意的主要问题.“地形图的判读该节内容共设计了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三个课题.分别讲解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含义,通过实物图示和分解图示说明了等高线地形图中各地形部位的名称、陡坡缓坡确实定等相关知识.“分层设色地形图在这一板块中五种陆地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地势的起伏特点.“地形剖面图这一内容的活动题,在绘图活动中
3、使学生明确了地形剖面图的特征及其绘制步骤台匕目匕.,通过图示重点讲解了,教材设计了绘制地图,突出强化学生的绘图技1.了解地球是一个不规那么的球体,用相关的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等描述地球的大小.2.了解地球仪上经纬线以及经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地球外表某一个地点的位置.学目标3 .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的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4 .理解昼夜更替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四季更替、五带划分与地球公转的关系.5 .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 .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拟比例尺大小,运用比例尺计算相关的距离.7 .掌握地图上判定
4、方向的三种方法,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8 .根据需要能选择适用的地图,并狭取启用的地理信息.9 .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10 .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读各个地形部位的名称;根据等高线的稀疏情况正确判断坡度的陡缓;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计算等高距、相对高度、实地距离等.11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正确判读陆地五种地形的名称及其特征.12 .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相关特征,并能正确地绘制地形剖面图.教学形式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任务设计1.地球和地球仪小组合作2课时1 .了解地球是一个不规那么的球体,用相关的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
5、 .了解地球仪上经纬线以及经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地球外表某一个地点的位置.2.地球的运动自主探究合作2课时1 .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的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 .理解昼夜更替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四季更替、五带划分与地球公转的关系.3 .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地图自主1课1.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拟比例尺大小,运用比例尺计算相关的距的阅读探合作究时离.2 .掌握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三种方法,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3 .根据需要能选择适用的地图,并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1.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4.地形自主2.等高线地形
6、图中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读各个地形部位的名称根据等高线的稀1课疏情况正确判断坡度的陡缓;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计算等高距、相对高度、实地图的判探究时距离等,并能正确地判定方向.重点读合作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正确判读陆地五种地形的名称及其特征.4.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相关特征,并能正确地绘制地形剖面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目标2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根本构造.三、情感、态度与价
7、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四、重点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难点:地球仪的空间立体定位.新,电木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开地埋.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那么,导学习地理从哪儿开始呢?学生议论K寸,从熟悉人类的家园一一“地球开始.入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完成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古代人眼中的地球是怎样的?答案:天圆地方.教2.人们根据什么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学答案: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过自3.什么事件第一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程主答案: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学,一,一,一八,八4.什么事件第一次确证地球是
8、一个球体?习答案: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金-个球体.5.请你用赤道周长、平均半径和外表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答案: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外表积约5.1亿平方千米.从、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同学们请看课本P4,观察地球仪,独立完成以下各题:1.什么是地球仪?答案: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根据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2.地球仪有什么作用?答案:借助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探究活动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读图思考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答
9、案:古代的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凭直觉和臆想来猜想地球的形状.2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结论呢答案:不能,由于这是人们的猜想和推理.3 .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结合课本P3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白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实一个什么事实.答案: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实了过去人们的猜想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精讲点拨】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熟悉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猜想推理点击“太阳和月亮,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船队
10、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实点击“地球卫星照片,从这一熟悉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点击讨论问题?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结论】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前人熟悉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用动态的、开展的眼光熟悉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开展.过渡:人们在熟悉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4 .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并用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外表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答案: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11、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外表积约5.1亿平方千米.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熟悉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教师出示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地球仪,配合学生学习探究活动二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1 .小组合作,描绘地球仪简图.2 .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地球仪的特点.【精讲点拨】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地球仪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
12、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今天这节课是我们“熟悉地球的第一节课,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学堂过总程结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熟悉.朋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熟悉地球根据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复述本节知识要点在此根底上,同学们还熟悉了“地球仪这样一位“新,学习地理.,并概括为“一球三数“一轴二极.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熟悉过程:天圆地方一推测为球体一证实为球体一确证为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大小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外表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轴地球仪北极-地球自转轴假想地轴北段与地球外表交点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外表交
13、点1 .人类熟悉地球的先后过程排序最正确的选项是B麦哲伦船队环天圆地方地球卫星照片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球航行A.B.C.D.2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BA.天圆地方B.地球是个球体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地球的大小3 .表示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的是以下图中的AA.aB.bC.cD.d4 .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土!半径为(B)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5 .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D)A.地球B.地球卫星照片C.地图D.地球仪素材拓具体见光盘.展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
14、纬网定位、知识与技能教1.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学2.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和半球位置.目二、过程与方法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四、重点难点重点:1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2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3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外表任点的位置.难点:1 .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2 .东西半球的划分.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生活离不开地埋.比方我们要
15、了解某个国家的首都在哪里?某两个风景区的位置是什么关系?某个地区的范围有多大?如何才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查找表述这些地理信息呢?这就离不开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自主学习一、纬线和纬度多媒体展示课本P6图1.6“纬线和纬度和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结合教材图文材料,独立完成卜列问题:1 .什么叫纬线浒线是圆还是半圆?答案: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的形状是圆.2 .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最长的纬线是哪一条?答案: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教自学主过学程习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答案:东西方向.4.0纬线是哪一条?北纬和南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16、答案:赤道是0.纬线,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答案:0纬线赤道.二、经线和经度多媒体展示课本P7图1.9“经线和经度,课本P8图1.10“格林尼治00经线读图思考,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自学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叫经线?答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2.经线的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与纬线有什么不同答案:经线是一个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3.0经线又称什么线?东经和西经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答案: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答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17、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三、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翻开课本P9,阅读课文和观察图1.12“经纬网,说一说经纬网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案: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外表任一地点的位置.探究活动一纬线和纬度读课本P67图文内容,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以下问题:1 .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怎样区分它们?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纬线?答案:纬度相同的纬线有2条,用北纬和南纬进行区分.0.纬线不用做标注.2 .请按图说出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并根据自己学校所在地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也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答案:具体
18、如下图:做.甲、离茸的划分过渡:通过研讨大家已经掌握纬线和纬度的知识,但要确定地面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还需要学习经线和经度的知识.探究活动二经线和经度读课本P78图文内容,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以下问题:1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教师要做必要的提示答案: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别用东经和西经表示,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西增大.2 .在地球仪上找出20°W和160°E以及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比拟哪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提示学生组成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
19、180答案: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精讲点拨】经纬度的划分可以用以下图来表示ifwr20Bir硒即於向西愈大本担子午线2D*ISO"|T痂蜘感句萩jft£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相互问答交流,在学生对图理解的根底上,为便于学生记住其变化规律,可以概括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过渡: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纵横交错,交织成网,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经纬网的知识.探究活动三利用经纬网定位定位游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定位游戏,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在游戏中练习利用经纬网定位.1 .游戏的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在黑板上画出经纬网图如图,使学生明确每一排是哪一条纬线,每一行是哪一条经线,先让学生对照经纬网图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其他同学的位置.她2 .游戏的方法.“定位站人,如在图上定出A点,那么,第三排、第三行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出自己的位置20N,10E.“站人定位,如在第6排、第5行的同学说出自己的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公司公示栏管理制度
-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课件
- 幸福狐狸内衣知识课件
- 血液透析中的穿刺安全护理措施
- 导尿护理中的感染控制
- 气道管理与安全护理措施
- 广东省一模理科数学试卷
- 输血反应监测的安全护理要点
- 高龄患者病后自理能力恢复查房
- 市政工程师培训课件视频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一)答案
- 2025年度滕王阁旅游区讲解员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红蓝黄光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 仓库精细化管理
- 参加活动免责协议书
- 停车场规划与运营课件演示
- 玉林市天然气专供管道(樟木镇木榔村至朱珠垌段)迁改工程项目报告书
- 蒸汽生产销售合同协议
- 中国电力金具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5-203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