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土工布对减少土压力的研究和实践论文,理工论文论文,论文._第1页
加筋土工布对减少土压力的研究和实践论文,理工论文论文,论文._第2页
加筋土工布对减少土压力的研究和实践论文,理工论文论文,论文._第3页
加筋土工布对减少土压力的研究和实践论文,理工论文论文,论文._第4页
加筋土工布对减少土压力的研究和实践论文,理工论文论文,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加筋土工布对减少土压力的研究和实践论文,理工论文论文,论文加筋土工布对减少土压力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采用加筋土工布减少墙后土压力,从而均化挡墙桩基竖向荷载的分布,减小桩基最大竖向荷载,使其满足实测桩顶承载力的要求。以加筋土工布减少土压力的理论出发,分别进行了加筋土工织物的室内和室外试验,以及墙后埋设土压力盒,通过理论和实践相对照,认为采用加筋土工布对减少墙后下部土压力具有良好的效果,到达了研究分析所预期的目的,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底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加筋土工布 减少土压力 承载力 特性试验 1 问题的提出太浦河泵站的出水池挡土墙高度最大为10.45m,结构型式采用空箱扶壁式见

2、图,出水池挡土墙底板座落在黄灰色轻砂壤土层上,该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表1 挡墙底板基底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含水量w()重度kN/m3直接快剪固结快剪孔隙比e塑性指数L(%)地基容许承载力kPacc191124835120根据已有的地基参数,对挡墙进行了稳定计算分析,在控制工况下,抗滑平安系数c0.865120kPa,挡墙结构的抗滑稳定和基土承载力均不满足标准要求,设计采用钢筋砼预制方桩进行地基处理,桩长9m,桩基最大桩顶荷载Qd=610.08kN。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预制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计算,桩基的单桩承载力设计值Rd778kN,满足上部结构荷载的要求。考虑到本工程为重大工程,工程等级为

3、大型,需对桩基进行单桩静载试验验证桩的极限承载力,试验方法采用慢速荷载维持法,试桩荷载由锚桩反力提供。单桩竖向静载试验Q-s曲线见图2。从试桩Q-s曲线结果说明,单桩极限承载力Rk为747kN,对应的设计值Rd为466.9kN,没有到达原设计要求。加上挡墙底板较长,底板上填土局部有可能产生二次滑动面,对挡墙的结构平安造成威胁,因此需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处理比较了多种方案,见表。表2 加固方案比较表方案技术方面施工难度工期经济方面接长底板前趾补桩受力计算分析明确,概念清晰,但需修改原挡墙结构施工图增加的桩需重新制作,改变了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流程,施工难度较大最长较大压密注浆受力分析不甚明确,加固效

4、果对受力分析影响较大,经验假设较多施工难度较小,但加固效果的离散性较大,并改变了原施工工序较长较大墙后铺设加筋土工布受力计算相对较明确,不需修改原挡墙结构施工图施工难度最小,不影响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序同原工期较小接长底板后趾受力计算分析明确,概念清晰,但需修改原挡墙结构施工图施工难度小,但影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序,并需增加挡墙结构施工的开挖面长较小 经过以上综合比较,认为在墙后铺设加筋土工布是较合理可行的方案见图2。 图1 挡土墙及墙后复合加筋土结构断面图 图2 挡土墙单桩竖向静载试验Q-s曲线图2 减少墙后土压力的理论分析2.1 分析方法的选取根据工程界迄今为止的研究结果,加筋土中筋土相互

5、作用减少土压力的根本原理通常可分为两类概念,第一种是准粘聚力原理,第二种是摩擦加筋原理。准粘聚力原理是将加筋土看作各项异性的复合材料,拉筋的弹性模量远大于填土的弹性模量,拉筋与填土共同工作,包括填土的抗剪力、填土与拉筋的摩阻力和拉筋的抗拉力的共同作用,使得加筋土的强度明显提高。摩擦加筋原理是将土体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通过筋土间的摩擦力由锚固区内的筋土锚固力来抵消。该原理忽略了筋带在力作用下的变形,也未考虑土是非连续介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对加筋材料本身模量较小、相对变形较大的合成材料,其结果是近似的。以上两个概念中,由于如何确定复合土的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从试验方法上是比较困难的,而测定筋土

6、之间的摩擦系数那么是比较容易的,加上摩擦加筋原理概念明确、简单,因此本工程采用第二种概念进行减少墙后土压力的计算分析。2.2 加筋土的计算分析假设侧向土压力自上而下呈直线增长,拉筋的最大拉力也沿深度呈线性增大。根据平衡条件,有 式中:T1,T2,Ti,Tn各层各结点拉筋所受拉力;1,2,I,n为结点竖向分层编号;EA为全墙单宽所受的主动土压力合力。各加筋土层厚度Hi可由下式确定 式中:T复合加筋土工布室内试验得到的抗拉强度kN;F抗拉平安系数;回填土的容重kN/m3;KaRanking主动土压力系数。各层土工布加筋长度Li确实定a. 锚固长度确实定 式中:Fm锚固平安系数;mi第I层土工布与填

7、土的界面摩擦阻力强度kPa。b. 滑动区长度确实定c. 加筋土工布的总长度式中:L0复合加筋土工布翻叠长度,取L0=2.3m;Lp消除挡土墙后二次破裂面的长度。 根据复合加筋土工布的室内抗拉强度试验以及现场加筋土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出沿墙高各段复合加筋土工布的总长度见表3。表3 各段复合加筋土工布的总长度区段1447710长度mNextPage 3. 加筋土工织物的特性试验加筋土工布抗拉强度试验室内加筋土工布试样采用宽条试样宽度为200mm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并采用较慢速的拉伸速率20mm/min。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见表4。表4 复合加筋土工布室内抗拉强度结果 性能方向抗拉强度k

8、N伸长断裂伸长率%拉伸时间s每米抗拉强度kN/mCBRkN纵向横向室内加筋土工布的抗拉强度试验见图3。图3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3.2 加筋土工布与土相互作用时界面摩擦特性试验加筋土工布埋置于填土内,受到沿其平面方向的拉力时,将在拉力方向上引起应力和变形。由于有法向应力作用,受拉时上、下界面上将引起摩擦阻力。该阻力沿拉力方向并非均匀分布,随各点的应变不同而不同。材料被拔出的瞬时,上、下界面的摩阻力可认为均匀分布,并与拉力平衡,该值即为界面的摩擦强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为界面摩擦阻力强度kPa;Td为土工布被拔出时的瞬时拉力kN;L、B分别为土工布试样埋置在土内局部的长度、宽度m。.试验箱采用50

9、×50×30cm3长×宽×高的矩形盒,加筋土工布平放在两盒之间,在抗拔方向先后均留有窄缝,可从中引出试样,与施加拉力的夹具连接,再连到加荷装置上,见图4所示。 图4 加筋土工布试验箱示意图当加载至Td=283.4kg时,复合加筋土工布从土体中拉出,根据公式6,界面摩阻力强度=5.56Mpa,加载过程中的加筋土工布变形情况见表5。表5 现场试验加载过程中的加筋土工布变形表 拉力kg位移mm左边中间右边74818815破 坏通过表5可知,加筋土工布在土中的变形形态同室内抗拉试验类似,变形分布为两边大,中间小,即受力分布为边缘大,中间小。4 加固效果监测分析为

10、了检验复合加筋土工布减少墙后土压力的作用,在挡墙后侧埋设了土压力盒,从图4可看出,土压力随填土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大,整个填土过程土压力呈线性增长,并随着墙后填土到达设计高程以及墙前通水后,趋于稳定状态。通水后墙后土压力各高程的实测值以及采用Ranking理论计算的土压力值见表6。 图4 土压力值随时间变化拟合曲线表6 挡墙前通水后土压力实测值土压力盒高程mRanking理论kPa实测值kPa从实测值分析,加筋土对墙后上部填土的土压力减少并不明显,在高程m以上一些测点数值还略大于理论计算值,土压力近似呈三角形分布。而在高程-1.0m以下,加筋土对减少墙后填土的土压力的作用非常明显,土压力根本呈矩

11、形分布,在高程-4.0m处,土压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减少率达21%。由于加筋土具有较大的变形特征,在墙后填土完成后,随着加筋土工布的伸长,作用在挡墙反面仍有相当的土压力,根据现场测试的土压力数据,对桩基承担的荷载进行复算,单桩最大桩顶荷载Qd=451.12<Rd=466.9518.7kN,满足实际单桩承载力的要求。5 结论及建议在桩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加筋土减少挡墙后土压力的措施,通过工程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墙后下部土体,由于筋带与土联合作用,对土压力起到了较好的卸载作用。土工合成材料受力后具有较大的伸长率以及蠕变特性,由于工期较紧,未对复合加筋土工布进行常

12、规的蠕变试验。根据理论分析,在加筋土工布充分受力变形后能够承担全部的墙后土压力,而实际工程中,加筋土工布张拉变形至一定程度,墙后填土就必须完成,因此形成了加筋土工布和挡墙共同作用的受力模式。考虑到施工中铺设加筋土工布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其减少土压力的作用,所以在设计中,为了减小加筋土工布的变形对挡墙结构土压力的影响,在加筋土与挡墙间预留1m的孔隙,在加筋土铺设至一定的高程并充分受力后,再采用中粗砂对空隙进行回填,从现场的变形观测情况分析,此措施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类似的工程中,假设有条件建议进行土工合成材料的蠕变试验,以便了解加筋材料的变形性状特征从而对工程具体情况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参考

13、文献: 何光春. 加筋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4月. GB50290-9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标准S. Study and practice of reinforcement geotextile to reduce soil pressureAbstract: For reduce the most vertical load of retaining wall pile and suffice the demand of bearing capacity of actual measurement, the scheme of using geotextile to reduce soil pressure were determinate. Based on a theory of reduce soil pressure with interior and outside experiment of reinforcement geotextile. It is conclude that the effect of using geotextile to reduce underside oil p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