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鸟鸣涧》试题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1页
王维《鸟鸣涧》试题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2页
王维《鸟鸣涧》试题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3页
王维《鸟鸣涧》试题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维鸟鸣涧试题阅读答案附赏析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 .请先用一个字概括山涧的特点,然后简要分析这首诗所使用的表现手法。(5分)2 .请简要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透露出的情感。(3分)3 .鸟鸣涧里描写了哪些景物?4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1 .静(1分);以动衬静(2分);分析(2分)(共5分)2 .闲适/愉悦(1分);分析(2分)(共3分)3 .描写了桂花、春山、月、山鸟、春涧等景物。4 .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景物2分,答对两处1分,答对三处2分。意境2分)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2、恰当的一项是A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阑无人声的幽寂。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O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B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

3、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赏析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桂花)、(春山)、(山鸟)、(春涧)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美丽、和谐)。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工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而我们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工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