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T梁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计算_第1页
浅谈铁路T梁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计算_第2页
浅谈铁路T梁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计算_第3页
浅谈铁路T梁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计算_第4页
浅谈铁路T梁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铁路T梁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计算摘要:通过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广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制梁场铁路T梁生产实践,对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及实际伸长值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为铁路T梁生产提供经验。关键词:铁路T梁 后张法 伸长值 计算目前,铁路建设正处于高峰期,制梁场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其中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及实际伸长值的计算一直困扰着新生制梁场,因此,通过现场实践,对铁路T梁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及实际伸长值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为铁路T梁制梁场提供经验借鉴。一、理论伸长值计算(一)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理论伸长值精确计算公式:理论伸长值简化计算公式:P预应力钢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L从

2、张拉端到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 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由制梁场实际试验所得;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由制梁场实际试验所得;Eg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MPa;Ay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mm2对由多曲线段或直线段组成的曲线筋张拉伸长量必须分段计算,然后叠加,在计算时将每段两端扣除孔道的摩阻损失后的拉力求出,然后再按精确法或简化法计算每段的张拉伸长值。采用精确计算法或简化计算法相比,计算结果差值很小,在一般情况下用简化计算法或满足要求。(二)举例1计算参数以通桥(2005)2101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32

3、m曲线边梁N7束为计算例子,根据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广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制梁场管道摩阻、喇叭口及锚口摩阻试验所得的实际数值,管道偏差系数k=0.00083,管道摩擦系数=0.52,N7钢束采用7-75钢绞线,Ay=140*7=980mm2,Eg=195GPa(此处按钢绞线理论弹性模量计算,实际计算时以钢绞线试验的实际弹性模量计算),根据试验数据,7孔锚口及喇叭口摩阻损失为7.7%。由设计院根据实际试验数据调整后的锚外张拉力为1312.4kN,孔道长度如图1所示:图1图2其中锚外钢绞线计算长度AB段包括工作锚、限位板、传力筒(又称引申筒,为观察张拉过程中是否滑丝断丝)、千斤顶、工具锚的总长度,根

4、据现场实际计算,计算长度时,注意扣除各构件接触面的槽深。本例根据实际测得的长度为665mm,如图2所示。2计算过程(1)采用精确计算公式计算1)AB段AB段可近似认为张拉力没有损失,即可直接用锚外张拉力根据线性方程计算2)BC段B处由于喇叭口及锚口摩阻,锚下张拉力P=P*(1-7.7%)=1211.3kN3)CD段C处的张拉力为:4)DE段D处的张拉力为:即钢绞线一端伸长值N1束理论伸长值(2)采用简化计算公式计算1)AB段AB段计算与上同,此处不再计算2)BC段B处由于喇叭口及锚口摩阻,锚下张拉力P=P*(1-7.7%)=1211.3kN3)CD段C处的张拉力为:4)DE段D处的张拉力为:即

5、钢绞线一端伸长值N1束理论伸长值(3)采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1%,因此,实际应用时,可直接采用简化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二、实际伸长值计算(一)实际伸长值计算公式K=油缸K +夹片K 油缸初 夹片初其中:K两端工具锚之间的钢绞线在P=P控P初荷载作用下的伸长值(包含千斤顶内钢绞线伸长)。油缸K张拉控制荷载下,油缸伸出长度。夹片K张拉控制荷载下,工具锚夹片外露长度。油缸初张拉初始荷载下,油缸伸出长度。夹片初张拉初始荷载下,工具锚夹片外露长度。在实际应用当中,铁路T梁分两阶段张拉,在初始荷载的选择上,常见的公式有3种情况,一种以10%控制张拉力作为初始点,然后用K除以0.9得出总的伸

6、长值;一种以20%控制张拉力作为初始点,然后用K除以0.8得出总的伸长值;还有一种是以10%控制张拉力作为初始点,20%控制张拉力作为中间测量点,然后用K加上20%控制张拉力与10%控制张拉力伸长值之差得出总的伸长值。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中没有明确要求,但在铁科技函2004120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中3.3.15写明“实测伸长值宜以20张拉力作为测量的初始点”即采用的第二种情况。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广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制梁场在实践过程当中,通过对三种方法进行数理统计,也得出第二种情况较接近理论伸长值。注意在计算过程当中,两阶段

7、张拉时,初张拉的初始应力也应该以终张拉控制应力的20%作为测量初始点。(二)举例1计算参数仍以通桥(2005)2101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32m曲线边梁作为例子,其中N2束分两阶段张拉,初张拉时张拉力为1354.1kN,终张拉时控制张拉力为2437.3kN。N1束一次张拉到位,终张拉时控制张拉力为2437.3kN。如有一次初张拉时N2束在初始荷载(20%终张拉控制张拉力,即2437.3*20%=487.46kN)时,两端千斤顶的油缸伸出长度油缸初分别为27mm及30mm,工具夹片外露长度夹片初分别为15mm及15mm,张拉至初张拉张拉力时,两端千斤顶的油缸伸出长度油缸K

8、分别为61mm及70mm,工具夹片外露长度夹片K分别为13mm及11mm。终张拉时,N2束直接张拉至初张拉张拉力(初张拉张拉力即为终张拉时的初始张拉力,即1354.1kN),此时,两端千斤顶的油缸伸出长度油缸初分别为28mm及32mm,工具夹片外露长度夹片初分别为12mm及12mm,张拉至终张拉控制张拉力时,两端千斤顶的油缸伸出长度油缸K分别为71mm及77mm,工具夹片外露长度夹片K分别为10mm及11mm。N1束在终张拉时,先张拉至初始荷载(仍为20%终张拉控制张拉力,即2437.3*20%=487.46kN),此时,两端千斤顶的油缸伸出长度油缸初分别为33mm及42.2mm,工具夹片外露

9、长度夹片初分别为13mm及13mm,张拉至终张拉控制张拉力时,两端千斤顶的油缸伸出长度油缸K分别为120mm及117mm,工具夹片外露长度夹片K分别为10mm及11mm。2计算过程(1)N2束初张拉实际伸长值计算K1=油缸K +夹片K 油缸初 夹片初=61+13-27-15=32mmK2=油缸K +夹片K 油缸初 夹片初=70+11-30-15=36mm因为487.46/1354.1=0.36所以实际伸长值:L1=32/(1-0.36)=50.0mmL2=36/(1-0.36)=56.3mmL=L1+L2=50+56=106.3mm(2)N2束终张拉实际伸长值计算K1=油缸K +夹片K 油缸初

10、 夹片初=71+10-28-12=41mmK2=油缸K +夹片K 油缸初 夹片初=77+11-32-12=44mm所以实际伸长值:L1=K1 +K1=41+50=91.0mmL2=K2 +K2=44+56.3=100.3mmL=L1+L2=91+100.3=191.3mm(3)N1束终张拉实际伸长值计算K1=油缸K +夹片K 油缸初 夹片初=120+10-33-13=84mmK2=油缸K +夹片K 油缸初 夹片初=117+11-42.2-13=72.8mmL1=84/(1-0.2)=105mmL2=72.8/(1-0.2)=91mmL=L1+L2=105+91=196mm三、结束语由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使用当中主要靠预应力筋受力,预应力张拉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梁体的质量,因此,控制好张拉工艺是铁路预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