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1.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2. 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3. 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4. 健康(health):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5. 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6. 病因: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
2、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7. 完全康复(rehabilitation):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8. 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9. 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10. 脑死亡(brain death):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11.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3、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12.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13. 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14. 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15.
4、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16. 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7. 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18. 超级化阻滞:急性低钾血症时,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液钾外流增加,使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导致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细胞的兴奋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不能兴奋。1
5、9.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20. 假性高钾血症:指测得的血清钾浓度增高而实际上血浆钾浓度并未增高的情况。21. 去极化阻滞:急性重度高钾血症时,细胞内钾与细胞外钾比值减小,静息电位负值减小,当静息电位接近或等于阈电位时,快钠通道失活,使细胞形成兴奋的能力明显下降。22. 酸碱平衡混乱:尽管机体对酸碱负荷有很大的缓冲能力和有效的调节功能,但许多因素可以引起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稳定性破坏,这种稳定性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23.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
6、-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24. 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指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升高、pH呈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25. 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指细胞外液碱增多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增多、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26. 反常性酸性尿:一般碱中毒尿液呈碱性,但由于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减少,细胞内液K+外移,细胞外液H+内移,引起细胞外液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H+浓度升高,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减
7、弱,而H+-Na+交换加强,尿排K+减少,排H+增多,使尿液呈酸性,称为反常性酸性尿。27. 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pH呈升高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28. 标准碳酸氢盐(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PaCO2为40mmHg,温度3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测得的血浆中HCO3-的量。29. 实际碳酸氢盐(AB):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实际PaCO2、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30. 缓冲碱(BB):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31. 碱剩余(BE):指标准条件
8、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32. 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33. 缺氧(hypoxia):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34. 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称为乏氧性缺氧,即低张性缺氧。35. 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又称等张性缺氧。36. 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9、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称为循环性缺氧,又称低动力性缺氧。37. 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38. 发绀(cyanosis):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39. 肠源性青紫(enterogenous cyanosis):当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时,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可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使患者皮肤和黏膜呈咖啡色或类似发绀,称为肠源性青紫。40. 血氧分压(PO2):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产生的
10、张力称为血氧分压。41. 血氧容量(CO2 max):指在38、氧分压为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0mmHg的条件下,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最大携氧量称为血氧容量,取决于Hb的质和量。42. 血氧含量(CO2):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量,包括结合于Hb中的氧和溶解于血浆中的氧量,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43.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O2):指Hb实际结合的氧和最大结合的氧的百分比,取决于氧分压。44.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CvO2):反映组织的摄氧能力,正常值约为5ml/dl。45. P50:指Hb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是反映Hb与氧亲
11、和力的指标,正常值为26-27mmHg。46. 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时,称为发热。47. 过热: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原因,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只是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而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称之为过热。48. 发热激活物:指作用于机体,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49. 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原。50.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内生致热原作用于
12、体温调节中枢,引起某些介质的释放,从而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这些介质称为发热中枢调节介质,分为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51. 热惊厥:婴幼儿发生高热,尤其是体温上升很快时,可引起全身或局部抽搐,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有关。52. 应激(stress):指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53. 应激原(stressor):凡是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都称为应激原。54.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由各种有害因素引起,以神经内分泌变化为主要特征,具有一定适应代偿意义,并导致机体多方面紊乱与损害的过程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
13、期三期。55. 急性期反应蛋白(APP):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属分泌型蛋白质。 56. 热休克反应(HSR):生物机体在热应激时所表现的以基因表达变化为特征的防御适应反应称为热休克反应。57. 热休克蛋白(HSP):指应激反应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非分泌型蛋白。 58.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指在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休克、败血症、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下所出现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损伤,其主要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糜烂、溃疡、出血。59. 应激性疾病
14、(stress disease):指由应激所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应激性疾病。60. 应激性相关疾病:指以应激作为条件或诱因,在应激状态下加重或加速发生发展的疾病。61.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反而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62. 自由基(free radical):指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由氧诱发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OFR)。63. 活性氧(ROS):一类由氧形成的,化学性质较基态氧活泼的含氧代谢物质称为活性氧,包括氧自由基和非自由基的含氧物质。64. 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15、):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能够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65. 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后产生的物质具有很强的趋化活性,可吸引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并激活,再灌注期间组织重新获得O2,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即呼吸爆发。66. 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指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局部心肌缺血后,再打开结扎动脉恢复血流,部分缺血区并不能得到充分血液灌流的现象。67. 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指遭受短时间缺血损伤的心肌在恢复血液灌注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可
16、逆性收缩功能降低的现象。68. 休克(shock):指多病因、多发病环节、有多种体液因子参与,以机体循环系统,尤其是微循环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复杂的全身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69. 感染性休克(Infective shock):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菌、立克次体、病毒和霉菌感染时引起的休克称为感染性休克,常伴有败血症。70.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室壁动脉瘤破裂、严重的心率失常等心脏病变引起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流量显著下降,称为心源性休克。71. 低血容量性休
17、克(hypovolumic shock):由于血容量减少引起的休克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见于失血、失液、烧伤等,在临床上出现“三低一高”的典型表现,即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动脉血压降低,而总外周阻力增高。72. 高排-低阻型休克: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高,血压稍降低,脉压可增大,皮肤血管扩张或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流增多使皮肤温度升高,又称暖休克。73. 低排-高阻型休克: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阻力增高,心排出量降低,平均动脉压降低可不明显,但脉压明显缩小,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又称冷休克。7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
18、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75.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综合征。76.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指感染或创伤时机体产生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和对感染易感性增加的过于强烈的内源性抗炎反应。7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
19、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78.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指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Fbg)及纤维蛋白(Fbn)产生的各种片段,FDP的形成可使患者出血倾向进一步加重。79.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将鱼精蛋白加入患者血浆后,可与FDP结合,使血浆中原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固。这种不需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验,DIC患者往往呈阳性反应。80.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因微血管发生病理变化导致红细胞破裂引起的贫血。81. 裂体细胞:在DIC出现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涂片中出现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红细胞,其外形
20、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该类红细胞脆性高,容易发生溶血,统称为裂体细胞。82.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即血泵功能降低,以致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称为心力衰竭。83. 心肌衰竭:因心肌本身结构性或代谢性损害引起受累心肌舒缩性能降低,称为心肌衰竭。84. 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high output heart failure):心衰发生时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但其值仍属正常,甚至高于正常,故称为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主要由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85.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当心功能不全
21、特别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时,由于钠、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患者出现心腔扩大,静脉淤血及组织水肿的表现,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86. 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由于右室负荷过重,不能将体循环回流的血液充分排至肺循环,临床上以体循环淤血,静脉压上升而产生下肢甚至全身性水肿为特征。87. 左心衰竭(left heart failure):由于左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障碍,导致左心室泵血功能下降,继之左心房压力升高,血液由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受阻,以肺循环淤血,肺水肿为特征。88. 容量负荷: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称为容量负荷。89. 压力负荷:心室射血所要克服的阻
22、力,即心脏收缩时所承受的阻力负荷,称为压力负荷。90.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腔扩大称为心脏紧张源性扩张,有利于将心室内过多的血液及时泵出。91. 心脏肌源性扩张:心肌过度拉长并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的心腔扩大称为肌源性扩张。92. 心室重塑:心室在长期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时,通过改变心室的结构、代谢和功能而发生的慢性代偿适应性反应。93. 心肌肥大:心肌肥大在细胞水平上指心肌体积增大,即细胞直径增宽,长度增加;在组织水平上表现为心室质量增加。94. 向心性肥大:心脏在长期过度的压力负荷作用下,收缩期室壁张力持续增加,心肌肌节并联性增生,心肌细胞增粗,心室壁显著增厚而心腔容积正常甚
23、或减小,使室壁厚度与心腔半径之比增大,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主动脉瓣狭窄。95. 离心性肥大:心脏在长期过度的容量负荷作用下,舒张期室壁张力持续增加,心肌肌节串连性增生,心肌细胞增长,心腔容积增大;而心腔增大又使收缩期室壁应力增大,进而刺激肌节并联性增生,使室壁有所增厚,室壁厚度与心腔半径之比基本保持正常,常见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96. 劳力性呼吸困难:指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97. 端坐呼吸:患者在静息时已出现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故需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称为端坐呼吸。98.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指左心衰竭患者夜间突然发作的呼
24、吸困难,表现为患者夜间入睡后因突感气闷而被惊醒,在坐起咳嗽和喘气后有所缓解。99.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指外呼吸功能障碍,导致PaO2降低至小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增高至大于50mmHg的病理过程。100. 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指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常见原因有呼吸肌活动障碍、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胸腔积液或气胸等。101. 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指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102. 等压点:在呼气时,气道内压与胸内压相等
25、的气道部位称为等压点。103. 弥散障碍(diffusion impairment):指由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104. 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或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部分肺泡通气严重不足,但血流量未相应减少,VA/Q比值下降,造成流经该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动脉血中,称为静脉血掺杂,因为如同动-静脉短路,故称功能性分流。 105. 死腔样通气(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收缩等可使流经该部分肺泡的血流减少,而该部
26、分肺泡的通气相对良好,VA/Q比值明显升高,使该部分肺泡内的气体未能与血液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则死腔气量增加,称为死腔样通气。106. 解剖分流(anatomic shunt)或真性分流(true shunt):肺内有一部分完全未经气体交换的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的肺内动脉-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回肺静脉,称为解剖分流。10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1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指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
27、的慢性气道阻塞,其共同特征是管径小于2mm的小气道阻塞和阻力增高,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109. 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PE):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为肺性脑病。110. 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各种病因严重损害肝脏细胞,使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免疫等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可出现黄疸、出血、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等临床综合征,称为肝功能不全。111. 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由于肝脏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继发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 112.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指在排除其他已知脑疾病前提下,继发于肝功能紊乱的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113. 假性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FNT):在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体内形成的芳香族氨基酸产物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在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生理效能远较真性神经递质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114.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由于假性神经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取代真性神经递质,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传递发生障碍,引起中枢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离婚双方的共同债权债务处理合同
- 2024苗木种植与园林苗木种植基地规划与建设劳务分包协议3篇
- 2024版活动场地使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生态农业园承包合同格式规范4篇
- 2024镍矿国际贸易法律事务咨询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车辆代理记账与补贴申请合同4篇
- 202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总经理聘用协议3篇
- 《蒸汽锅炉维护与管理》课件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反担保合同规范4篇
- 2025年度博物馆展览馆日常保洁与文物保护合同4篇
- 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
- 质量检查考核办法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
- 不锈钢制作合同范本(3篇)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基本素质发展初一-初三
- 2023年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诊疗指南
- 外科医师手术技能评分标准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采购控制程序
- 六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题200题专项练习
-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单词短语句型复习预习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