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老师:学生:班级:学号:专业:交通运输2014年4月四川成都第一章绪论一.车站的位置D站为B编组站和F编组站之间的一个区段站,D站上行方向依次连接区 段站C编组站B和区段站A; D站下行方向依次连接区段站 E、编组站F和 区段站G二车站的性质D站为双向横列式区段站,可同时办理货运和客运作业,具备通过超限货 物列车的能力。其上、下行到发线平行布置于正线两侧,调车线平行布置于 到发线的一侧。三.车站主要设备(1)客运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和跨线设备。(2)货运设备:货场及配线、装卸机械、场库设备。(3)运转设备:到发线8条、调车线9条、牵出线2条,

2、调车驼峰一座,机 车走行线1条,专用线2条。(4)其他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以及为保证停车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所 装的信号、通信、照明设备等。四.车站主要任务D站主要任务有客运业务、货运业务,列车的接发,解体,编组作业,向 货场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换挂机车及更换乘务组、列车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技 术检修作业。第二章确定车站工作量一.D站车流汇总表见附件1二.D站车流分析(1)车站办理车数办:接 发 办 重空 重空(2)车站有调车数改:有调 有调 改 重空卸 空二838(3)车站有调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 ,改当: 接总改改接总接重空(4)各方向到发车流量及其比重:至1J至1J 发总(5)车站装卸车数

3、:到接50.26%;重空到一%接重空发%发重空发%发重空装, 卸接总接总发总D站车流图和列流表 (1)绘制D站车流图:接入空车手排出空车(4)(63) 无调空车重 车(55) 装 车>有倜9潼车,有(126重车一(364 )无调重车(364 ):丁I和1即重车s色调重羽95) 有调重车列车编组计琲及自编始发列车数32撇港方向列车到 卫车站列卡25)编组种类内容编成 辆数(311 夜 车流量编组辆数车次CB直通B及其以 远45180420002-20008C区段C及其以 远45135330002-30006C-D摘挂按站顺编 成组29143052DF直通F及其以45270620001-20

4、011远E区段E及其以 远45180430001-30007D-E摘挂按站顺编 成组44143001(3) D站列流表:种旅客列车货物列车合类终始通合到达解体自编始发中转列车计方到发过计直区摘合苜区摘合无改编有改编向通段挂计通段挂计到发计到发计C11116411143188111938E11115218641111181938计222211621910721919193876(4) D站列流图:旅客列车空(而达列车区段列车(1) 区段列车 (4 );直通列车 直通列车 (6 ). (6)直达货 2000120011二长 P客列车直通列车 (5)(11).直通列车20002-2000即车(3 )

5、区段歹/5130002-30006三章 直面M覆峨路专门化分工原则(11 )(1)到发线的分配应遵循:旅客列车的到发线应紧靠站台,以方便旅客的乘降。对超限货物列车应拨给线间距较宽的到发线。均衡使用到发线,使每条线路的接发列车数或占用时间大致相等。合理利用咽喉区的平行进路,使作业量不致过分集中于个别咽喉道岔(组)。要进行解编作业的到发列车,其停留线靠近调车场,以便转线。对到专用线的列车,到发线应方便来去专用线的线路。通过列车尽量从正线通过,避免通过过多道岔,影响通过速度。( 2)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原则:由于编组不同到达站列车和向不同送车地点送车的需要,调车场线路必须固定其用途,以便在不同的线路上

6、分别进行集结不同种类和不同去向的车辆,使解编作业有秩序地进行。在线路分配方案确定之后,调车场每一股道的使用方案应按下列原则确定:适应车辆强度的需要。对车辆量大的组号应接到较长的线路,并尽可 能在中间束中选用,以减少整理次数和转线时间。平衡牵出线的作业负担。在驼峰编组有几条牵出线时,把车流强度较 大的去向分散固定在连接于不同牵出线的调车线上,用以均衡牵出线的负担,减少待编时间。减少调车作业干扰。当驼峰编组场与出发场平均配列时,车辆强度大的方向宜固定在靠近出发场的调车线上;交换车宜固定靠近临区的调车线上;同一去向分组列车的各个车组宜固定同一线束的相邻线上;到达的本站作业车宜固定在靠近货物作业地点的

7、线路上,以缩短转线调车行程,减少调车作业的交叉。照顾车辆溜行性能。对空车和难行车比重较大的去向,尽可能固定在 曲线和道岔较少的易行线上,以加速分解作业,保证调车安全。便于车辆检修和其他作业。对站修车应接到线间距较宽、靠近车辆段 或站修所的边线,对装载危险品货物及超限货物的车辆应拨给有利保证安全 的线路。计算车站主要线路的客车数: 到发场:调车场:线别股道编号线路有效长客车数到 发 线I88057II880573880574880575850556850557-88705798755710855561185556调 车 线1285559138555914745521574552168606017

8、81556187255019815562081556三.车站线路分工方案:线别股道编号用途到I下行正线(可通过超限货物列车)发II上行正线(可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线3接发上行客货列车及下行旅客列车4接发上、下行客货列车5接发下行货物列车6接发下行货物列车(可通过超限货物列车)7机车走行线8接发上行货物列车9接发上行货物列车10接发上行货物列车11接发上、下行货物列车(可通过超限货物列车)调 车 线12集结F及其以远13集结E及其以远14集结D-E问以远15集结C-D问以远16集结B及其以远17集结C及其以远18停放空车19停放本站货物作业车20停放检修车第四章D站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确定调车作业时

9、间标准的确定1.解体调车作业时间标准(min):列车种类空钩牵出推送溜放总钩分次数总时间钩数钩分钩数钩分钩数钩分钩数钩分区段直通121625712517425摘挂12162571202402.编组调车作业时间标准(min):列车种类空钩牵出挂车溜放转线总钩分次数总时间钩 数钩 分钩 数钩 分钩 数钩 分钩 数钩 分钩 数钩 分区段直通12242541163017510摘挂12234510116442883.取送作业时间标准(min):单项作业时间标准:作业地点送车调移取车挑送车组送车走行捣 车对货位困 难 行 车去 程 走 行收 集 车 辆困 难 走 行分 解 车 辆货场69447107494

10、第1专用线613541010104133第2专用线6105481084103取送作业时间标准作业送取取送结合单 机 调 移送 兼 调 移取 兼 调 移取送兼调移地点送取计送调 移取计货场302423174024403423101750第1专用:30484028102058第2专用线332525174226433525101752确定D站调车机车数量及分工1 .调车工作量解编调移整场取送其他作业作业名称列车种类/ 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次数作业总时间解体区段直通2517425摘挂20240编组区段直通3017510摘挂44288取送车货场24496第1专用线304120第

11、2专用线254100送车货场304120第1专用线384152第2专用线334132调移-10880整场-105150合计-20132 .调车作业中断时间:调机整备交接班吃饭其他作业时间每次时间中断次数时间备注整备一次一小时,一次0.5 小时21.5交接班0.5小时21可与调机整备 平行进行吃饭0.5小时/班21其他2总计6.5三.调车机车台数调(中断)( )取2台。四.调机分工1 .驼峰调机(一调):主要负责解体,专用线2取送车及整场作业,必要 时协助编组。2 .牵出线调机(二调):主要负责编组,专用线1及货场取送车,必要时 协助解体等作业。第五章确定D站技术作业过程一.制定列车技术作业过程

12、1.无改编中转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及时间标准:顺序作业项目作业时间(min)1检车员、车号员、货 运检查员出动2到达试风、摘机车、 车辆技术检查和修理3货运检查及整理4出发车长与到达车长 交接票据、接收列车5车号员核对现车6列尾装置技术作业7摘机车及试风8准备机车及发车作业总时间2 .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及时间标准:顺序作业项目作业时间(min)1检车员、车号员、 货运检查员出动2车辆技术检查3货运检查及整理4货运检查及整理5列尾装置技术作 业6司机与车号员办 理票据交接7准备解体作业总时间3 .自编始发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及时间标准:顺序作业项目作业时间(min)1检车员、车号员、 货运检查员出

13、动2车辆技术检查和 修理3货运检查及整理4货运检查及整理5列尾装置技术作 业6司机交接票据和 列车7挂机车及试风8准备发车及发车作业总时间制定货车技术作业过程1. 一次货物作业车技术作业过程图及时间标准:顺序作业名称作业时间(min)1到达作业2解体3待送4送车5装车或卸车6取车7集结8编组9出发作业延续时间2 .双重货物作业车技术作业过程图及时间标准:顺序作业名称作业时间(min)1到达作业2解体3待送4送车5卸车6调移7装车8取车9集结10编组11出发作业延续时间3 .有调中转车技术作业过程图及时间标准:顺序作业名称作业时间(min)1到达解体2解体作业3集结过程4编组过程5出发作业延续时

14、间第六章 编制车站日计划图日计划图的意义、作用和内容18 点开始到第二天18 点的各种列车和车辆技术作业过程和设备运用状况的详细图解,用它能查明车站作业的繁忙、中断和薄弱环节,分析设备运用和作业组织是否合理,找出各种等待时间产生的原因,中断各子系统间的工作是否协调,从而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日计划的任务不仅要保证完成月、旬计划规定的运输生产任务指标,而且为了保证运输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必须使运输状态保持正常。日计划图的主要内容包括:( 1)各方向到达本站的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编组内容;( 2)各方向出发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 3)货车卸车和排空车计划;( 4)货

15、车停留时间指标计划。二编制车站日计划图车站日计划图的绘图步骤如下:( 1)画表头、写栏目名称;( 2)铺画列车运行线(已知旅客列车、到达货物列车、未知出发货物列车) ;( 3)在到发场栏画旅客列车占线情况;( 4)在到发场栏画到达货物列车占线情况;( 5)推算车流安排调机活动。遵守时间标准交接班、整场、吃饭时间不能忽略交接班时间:20: 00 20: 30 、 8: 00 8: 30整场时间:18 : 3018: 40、23: 1023: 20、4: 30 4: 40、7:25 7: 35、13: 2013: 30、16: 2516: 35吃饭时间:一调:23: 450: 15、12: 251

16、2: 55二调:23: 450: 15、12: 1012: 40装卸时间标准:装车作业:2.5小时卸车作业:2小时货场、专用线装卸作业和取车情况货物列车出发时刻表货物列车出发时刻表发往方向出发时刻车次发往方向出发时刻车次E18:5030007C19:45:11002E20:2585801C20:1520002E21:20C21:1511004E21:5030001C21:40E22:3511001C23:4511006E0:45C0:1520001E2:1585803C0:4030002E2:5020003C1:1085802E4:2030003C1:5511008E5:4020005C3:5

17、020004E7:2511003C4:1011010E8:10C6:05E9:0011005C6:2043052E9:3530005C6:3030004E10:1020007C7:3511012E11:3043001C9:40E12:10C10:0511014E13:2586901C12:2585804E14:1020009C14:0020006E15:1511007C15:10E15:45C15:5020008E16:30C16:2511016E16:5511009C16:4050006E17:2020011C17:3511018三.D站工作设计分析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表详见附件2根据非

18、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表可得各项指标如下:t 货=£ Nt货/(N装小卸)=1884.6/(149+90)=7.655ht 有二£ N有t有/工 N中=3854.8/689=5.995ht 无=£ N无t无/£ N无=574/865=0.634h、二£ N中t中/£ N中=(3854.8+574)/( 689+865)= 2.950h四.学习体会及自我评价本次课程设计是在行车组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编制D 站的日计划图。日计划图主要内容包括:卸车数、装车数、和通过限制口的装车数、分界站交接列车数、重车数和车种别排空数等。编制计划图的过程要求我们要用系统和整体的观点和思想,同时注意局部的细节,因为设备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要统筹安排。编制日计划需要预计18: 00 的现在车数、确定排空及装车计划等,并根据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簿计算车站的各项工作指标。通过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表,求得各项指标,从指标中可以看出,本次设计安排总体上比较合理,对于改变列车的解体、编组和出发时刻安排合理,衔接较好,车辆的等待时间相对较少,同时取送车时间和次数安排也较合理,一次货物作业车的停留时间较短,可加速货物作业车的中转。在绘图的过程中,由于牵出线调车机车比较繁忙,任务较重,特别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