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学5-卡片解释_第1页
材料分析学5-卡片解释_第2页
材料分析学5-卡片解释_第3页
材料分析学5-卡片解释_第4页
材料分析学5-卡片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卡片右上角的卡片质量标志: 质量最高,化学表征,范围好,强线分散。凡是d2.50 线至少有小数点后三位, d1.200 的线有小数点后四位。无严重系统误差。没有20.050的线。对于所有认可的线, 2 0.030。没有未指标的、空间群不符或不纯的线。 i 质量其次。范围合适及强线分散。 d2.00 线小数点后三位,无严重系统误差。没有20.200的线, 2 0.060。未指标的、空间群不符或不纯的线 2,而且不能有一个属于八强线。 O 此质量符号由编者给出。指示: (1)数据精度低或(2)数据有可能由于多相混合或(3)数据来自比较差的化学表征相。通常会在空格中说明为什么基于此符号。 C 表示

2、粉末衍射花样来自结构参数的计算。 无记号 上述情况以外。 电子版ICDD卡片质量标志:(3)卡片的索引 上述的PDF(JCPDS)卡有几万张,如何从其中找到与测量数据最接近的卡片就需要一个索引方法。现在常用的索引有两类:数值索引,又称 Hanawalt 索引 编制原则: a. 将每种物质前八强线(注意:此处“前”八强不是指出峰先后的“前”,而是指强度顺序)提出作为一组数值; b. 将所有这些物质的数据,按第一强线递减序列划分成51组(即51个晶面间距范围)。例如999.998.00; 7.99-7.00;- 此范围作为全本索引的页头。 将凡是第一强线属于哪一范围的归在这范围内。 c.将哪一范围

3、内的所有这些物质的数据,按第二强峰的d 值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 例如: 2.50-2.44-2.50 x 2.93x 2.61x 2.196 2.106 1.934 1.884 5.232 Zr3GeO8 16-800 2.50 x 2.938 2.208 2.118 2.048 4.526 2.666 2.226 Ge7Re3 36-1179-2.51x 2.91x 1.778 1.516 0.856 0.846 1.454 1.154 Pa 34-1122查阅方法:v由测量的衍射图谱,计算出每个峰对应的d 值及相对强度(仪器自动计算);v找到其中最强八个峰对应的d 值,并按由强至弱顺序将八

4、个值排列在一行,下标为相对强度 ;v按第一强峰找到相应 d 值范围;v在相应d 值范围内,根据测得第二强峰的d 值,在相应的范围内,找到第一强峰和第二强峰都对应的值,这时可能有几行数据能满足;v再按第三、的四强峰 -d 值,与测的数据对照 ,直到八个数据均能与测量数据对应,则初步判断该行数据对应要找的卡片。v按卡片号找出该张卡片, 详细核对 ,若无误则为所要查询卡片。v对于多相样品,分析过程要复杂得多。通常用排除尝试法。例如:待测试样的衍射数据d/I/I0d/I/I0d/I/I03.0151.50201.0432.47721.2990.9852/13281.28180.9142.091001.

5、2250.8381.80521.08200.8110排出前八强线的d 值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d 82.09x 2.477 1.805 2.133 1.502 1.082 1.282 0.811现d 1将作为最强峰, d 2作为次强峰, d 3作为第三强峰。在2.15-2.09范围内找,找d 2为2.47 的数据,找到2.10 2.47 2.36-2.10 2.47 2.28-2.09 2.47 2.31-2.09 2.47 1.29-2.08 2.47 2.42-2.08 2.47 2.37-但这些数据行中,没有一个是第三强峰为1.80 的。先将2.47

6、作为该相第二强峰排除。假设1.805为第二强峰,则有d 1 d 2 d 3 -2.09x 1.805 2.133 -在检索后,发现与d 1 2.09 d 2 1.80 相应范围内,无一个第三强峰 为2.13的。但发现有第三强峰为1.28的 2.10 x 1.838 1.288 - Cu-Be(2.4%Be) 9-213 2.09x 1.815 1.282 - Cu 4-836 由强度及后面几条线结合,可以判断只有卡 4-836 (Cu )可能与测量结果吻合,将这部分看成Cu相,找到卡片详细核对,核对无误,可确定该相为Cu相。 扣除Cu相的峰 (假定与另一相无重叠 ),将剩余峰排列再检索,可以找

7、到该相为CuO。字母检索 该索引以物质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每一物质占一行,依次列出: 英文名称/矿物学名称 分子式 前三强线对应的d 值 卡片号(4) 计算机索引 (4)定性分析的难点由于晶体的择优取向,使某些线的强度异常。因此在与卡片比较时,d值更重要. 应较好符合,一般要在小数点以后第二位才可有差别 。多相混合物的线条可能有重叠,尤其是前三强线的重叠。这时需要将d值与强度同时考虑 。 当某相在混合物中含量很少时,很难断言该相就不存在。2. 定量分析 (1) 物相定量分析的原理 由(4.46) 式,多晶衍射强度为 4.46) )A()e P 2132(2M-2222034240(CosSin

8、CosFVVcmeRII对于同一相 j ,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可将(4.46)中括号内项写为常数对于j 相的强度,再乘以j 相体积百分数,即相的体积百分数为吸收系数样品(多相)的平均线平板粉末衍射样品为样品吸收因子,对于其中)(j V 21)A( )A( 5.1 V )A( R V )A(e P CosSinCosVFVcmeRIIjlljjj2M-j:;)2132(2222034240为常数,称为强度因子面,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对同一相的同一指数晶则, R(5.1) VRIjljjj2在(5.1)式中,Vj 是j 相体积百分数,则j 相 在样品中的重量百分比为:jjjjjjjjjXV VVWX或中

9、了。合并到)中将常数()()式,有代入(定义平均质量吸收:jmjjjjlmRXRI22 .5 2 .5 1 .5(5.1)和(5.2)式是定量的基本公式。但不可能由此算出强度,因为各相的含量是未知的 。还可以看出,由于平均质量吸收系数是与含量有关的,所以Ij 与Xj 不是线性关系。(2)内标法与比值法 先介绍内标法相的重量百分比;复合试样中:相的重量百分比;原试样中:复合试样重量的重量;内标物质在复合试样中:;量百分数(样品加内标)中的重为内标物质在复合试样设 j j W jjssssxxWxx)(则,3 . 5 )1 ( ; 1sjjsjjXXXXXX又设 Is 为内标相s 的衍射强度( 一

10、般选最强衍射线) Rs 为内标相s 的强度因子 s 为内标相s 的密度由(5.2)式,复合相中待测样品和标样的衍射强度可以表示为:mssssmjjjjXRIXRI ;)(将上面两强度相比,有4 . 5 sjjssjsjXXRRII将(5.3)代入(5.4),有)( 5 . 5 )1 (sjsjssjsjXXXRRII)(即,6 . 5 )1 ( sssjjssjjXXRRIIX若在实验中保持 Xs一定(即配不同标样时保持Xs一定),则为常数其中 )1 ( sssjjssjjXXRRKIIKX这表明 Xj 与 Ij / Is 呈线性关系。实验方法a. 制作标准曲线:制备一系列含量不同的 Xj 的

11、标准复合试样(另一相或几相可以选择与待测试样内其它相相同物质)。每个标样所加内标物Xs的量相同。b. 测定各复合试样的 Ij 及 Is ,绘制I j / Is Xj 的定标曲线,应该为一条直线。用线性回归法求出K。c. 在未知样品中加入作标准曲线时加入量相同的内标Xs,测出 Ij / Is (试验条件与作标准曲线时相同)。由定标曲线或由K 值计算出 Xj 。常用内标物有 MgO、NaCl、SiO2、-Al2O3等 比值法 为了省去制作定标曲线的麻烦,发展了比值法。 基本思想是:假若能知道(5.6)式的常数项sjjsRR 则可由测得的复合试样的强度比Ij / Is ,直接得到 Xj 。比值法的出

12、发点就是用标准方法对每一种物质求出一个实验参数, 然后可以由此参数得到上述常数项。 取物质C作为参考物,将C与其它各种纯物质按1:1比例的重量百分比混合,即 Xj = Xc = 0.5 Xs = Xc = 0.5 制成一系列参考混合物,测定这些参考混合物中各相的最强线强度,求得强度比: -,- , 5 . 05 . 0cscjIIII 4 . 55 . 05 . 0ssccscssccscsjjccjcjjccjcjKRRXXRRIIKRRXXRRII )式由()(则知道各物质参比强度,等称为参比强度,只要、7 . 5 sjjsjssjRRKKKK将(5.7)代入(5.6)有相的强度为复合样品

13、中量;复合样品中内标相的含相的含量;为待测样品中其中:)(j j 8 .5 1jsjsjssjsjIXXIIXXKKX在PDF卡片中,I / Icor 就是参比强度,是以-Al2O3为参考物质的。现在不必作定标曲线,只要加入内标,由Xs , Is, Is 及查出的 参比强度值就可以得到 Xj 。假若以-Al2O3为内标,则 Ks = 1 ,(5.8)可以简化为:)( 8 .5 11sjssjjIIXXKX二、PDF卡片的调用 jade5.0 自带的卡片库是PDF-1数据库,这是一个剪辑的数据库,如果在硬盘上有PDF2卡片数据库,可以在jade5.0 程序建立索引: 点击“PDF”菜单,选择“S

14、ETUP”; 打开设置对话框; 找到PDF2卡片数据库所在的文件夹; 点击“Select all”键,再点击“Go”键, 计算机开始建立进入PDF2数据库的索引文件; 索引文件建立完成,对话框如图所示。每个子库的卡片的名称及卡片数变成蓝色,并且都处于活动状态。 除自动检索以外,调用PDF卡片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 通过键入卡片号,调用卡片; 双击卡片列表中卡片,可以阅读卡片内容. 2. 通过输入化学式调出卡片 点击“PDF”菜单,选择“Chemistry”; 出现化学式调用周期表; 选择数据库子目录。例如,是无机化合物,可以选择无机子库,是聚合物,可以选择聚合物子库等;是有一定化学基团的可以选择相应化学基团。 选择元素; 输入化学计量比; 点击“OK”。 点击“PDF”菜单,选择“Retrieval”,出现检索卡片的列表。 双击选中的卡片,可阅读卡片内容。 注意:调出的卡片是所选子数据库的。选的子库不同,调出的卡片也不同。例如,条件一样,选择无机库和ICSD库得到结果是不同的。 3. 通过化学计量比调出PDF 点击“PDF”菜单,选择“Stoichiomistry” 出现对话框。 如调单质元素的PDF,选中“Element”,在A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