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宜春市东煌外语学校2019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欲迅速除去水壶底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又不损坏铝壶,A. 浓盐酸最好选用B稀硝酸C.冷的浓硫酸D.冷的浓硝酸D略2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C60与C70B.14C与14NC.氧气与臭氧D6Li与7LiD略3 .下列酸在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其中S或N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稀硫酸B.稀硝酸C.浓硫酸D浓硝酸A4 .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快慢顺序为()v(
2、A)=0.15mol/(L?s)v(B)=0.6mol/(L?s)v(c)=0.4mol/(L?s)v(D) = 0.45mol/(L?s)C.二B【详解】以v(B)=0.6mol?L-1?s-1为标准进行判断.v(A)=0.15mol?L-1?s-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3v(A)=0.45mol?L-1?s1;v(B)=0.6mol?L-1?s-1;v(C)=0.4mol?L-1?s-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1.5v(C)=0.6mol?L-1?s-1;v(D)=0.45mol?L-1?s-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
3、=1.5v(D)=0.675mol?L-1?s-1o所以反应速率为二。故选Bo5.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导线相连且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所以A正确。B和C中电极相同,D中没有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答案是AoCO2气体,这两6. 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镁反应,干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个变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作用力分别是()A.化学键,化学键B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C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D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B7. 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是A.透明程度B.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C.稳定性D.丁达尔效应B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
4、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答案选B。8.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14gCO和N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B. 2L浓度为0.5mol/L硫酸溶液中含有Na个氢离子C. 28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D.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转移电子数4Na参考答案:A略9.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
5、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充满液体,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A.可能是N2和NO2的混合气体B.一定是NO2气体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C解析: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因为2NO+O2=2NO2,生成的NO2又可与水反应,使液面上升,NO2、02与水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故当试管内气体为N02或N02与NO的混合物时,通入适量02,最终试管内可完全充满液体。由于N2不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N2o由此可知答案为C。10. 按照物质的树
6、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03属于()酸氧化物含氧酸难挥发性酸一元酸化合物混合物A.B.C.D.B硝酸能电离出1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含有氧元素,是含氧酸且是纯净物,硝酸易挥发,选项正确,答案选Bo11.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则Y元素是()A碳B硫C氧D氯B【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由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Z为第二周期元素,Y为第三周期元素,结合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计算出质子数,然后确定元素【解答】解:由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Z为第二周期元素,Y为第三
7、周期元素,设Y的质子数为m,则X的质子数为m-9,Z的质子数为m-7,则m+m-9+m-7=32,解得m=16,所以Y为硫,故选B12.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2H2O=Na+2OH+H2T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钠与盐酸反应:Na+2H=Na+H2TD.钠与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2OH+H2TD解析:A中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2Na+2H2O=H2f+2Na+2OHoB中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CuSO4反应,总方程式:2Na2H2O+CuSO4=
8、Cu(OH)2,+H2T+Na2SO4。C中电荷不守恒。13.安全气囊碰撞时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每生成16molN2转移30mol电子B.NaN3中氮元素被还原C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14.下列关于混合物、纯净物、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混合物纯净物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A自来水纯净的空气r甲烷硝酸碳酸1B白酒水银一氧化碳氯化银磷酸一C粗盐冰氨气苛性钠碳酸钙D爆鸣气醋酸氧气硫酸钢一水合氨B略15. 前不久,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是7Hf。下列关于1857
9、2Hf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2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3C.该元素是一种新原子D.该元素是一种新元素A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仪器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填序号)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现需配制250ml0o2mol/L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1)蒸储烧瓶;锥形瓶;容量瓶(2)(3)酒精灯;分储;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略三
10、、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2分)下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知元案的价商_I1111气态氧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繇物质檄别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a的一种用途。(2)从N元素化合价分析,Na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各举一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氧化性0还原性0(3) HNO与上图中的物质C常用于检验Cl-的存在,则C的化学式为。(4)实验室制取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5) NO与水反应生成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6)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AgNOj JNQ!-H2O=2HNOj-NO11)蝴护气、保苻植责、制新写等.信我制电火靠点医(2)Nl巩犯啊,Nr-Qs=2Mo或2等A(J)CKOHji-2NaCiCaCh-2NHjT-2HjO(6J4HN0艰LC0Q>MN0j1H2018. (6分)亚氯酸钙Ca(ClO)2和HCl反应可得较纯的C12,而在铁、钻盐催化下生成C2o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lO2)2+8HCl=CaCl2+4Cl2+4H2OCa(ClC2)2=CaCl2+2C219. 回答下面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锈钢栏杆工程施工合同书
- 精准农业设备租赁及服务合同
- 专业培训机构线上培训服务合同
- 劳动合同范本保密
- 私企买房合同范本
- 2025年装运乱石租船合同
- 春季开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8)-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 70 篇
- 钩机施工合同范本
- 布料釆购合同范本
- 安全事故案例图片合集事故警示
- 正确认识汽车太阳膜课件
- 工程建筑给排水外文文献翻译1
- 曲线上梁的平分中矢坐标计算方法解读
- DB4201∕T 646-2021 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结构监测技术规程
- 200句话搞定上海中考单词(精华版)
- 船舶辅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 49000DWT江海直达成品油船设计
- 第三章第四节2--厚壁圆筒-应力
- 建设工程监理费计算器
- 合成宝石特征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