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说明书范例_第1页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例_第2页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例_第3页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例_第4页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乡*村庄规划说明书20072020*县*乡人民政府*县城乡规划管理局二OO七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现状概况一、区位条件。二、土地利用*乡位于*县中心城区东部。*村整体地势东部、北部高。西部、南部低。起伏不大,最低处与高处高差6m。种植业主要以大田作物为主,畜牧业以生猪为主。*村全村土地面积1284.28hm2,其中耕地782.6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林地101.5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居民点用地52.6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荒草地38.5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坑塘水面4.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滩涂用地15.42hm2,占土地总

2、面积的。%;沼泽地5.0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未利用土地1.08hm2,全村总户数306户,总人口1006人。(详见表1) 表1 *村土地利用情况一览表 单位:hm2,% 土 地总面积耕地居民点用 地林地荒草地滩涂用地沼泽地坑塘水面 面积1284.281065.4853.71101.5338.5215.425.024.6百分比。三、道路交通*村对外交通主要是一条通向*乡道路,现状路面宽6m,长度为10km。村内道路整体布局规整,但是道路围合成三角用地较多,不利于使用并且存在断头路,缺少环村路,局部地区道路需要打通,道路质量急待改善。主干路路面质量良好,但仍是沙石路。其余支路质量较差,需

3、铺设沥青路面。主干路红线宽8m,长度为1km,面积8000 m2 ,次干路红线宽6m,长度3km,面积18000 m2。四、社会经济条件*村农业基础较好,大田作物面积11700亩,亩产300斤/亩,年总产值526.5万元/年,畜牧业生猪存栏数50头,年产值4万元/年。近年第一产业总产值呈平稳发展趋势,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占劳动力构成总人口的90.41%。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但比例仍然很少,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构成总人口的2.67%。第三产业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主要以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为主,从业人员占总人口60.92%。2006年,人口劳动力合计636人。(详见表2) 表2

4、 *村近几年人口劳动力构成情况一览表 单位:人 项目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农业牧业合计工业建筑业合计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其他行业合计19965825587246452116041997580758735846212607199858075874610463136101999578105884610673166142000570125825813795216162001571125835813795216172002569155845813711523620200356815583410141014428625200457410584410141016430628200557

5、4658061117101863463120065756581611171121638636五、村庄现状建设情况1、人口规模2006年末*村(包括东岗屯)现状总人口为1006人,共306户,其中:*村现状总人口580人,共152户,东岗屯现状人口426人,共154户,*村农业人口总共996人,非农业人口总共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3,人口机械增长率0.13%。(详见表3、表4、表5)表3 *村历年人口规模情况 *村人口总计(人)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1996964。31997967。101998969。101999974。102000980。102001985。102002991。1

6、02003995。102004999。1020051002。1020061006。10 表4 *村近十年人口增长情况 *村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19960.4100.4119970.20.3-0.119980.510.10.4119990.6100.6120000.50.20.320010.600.620020.40.10.320030.400.420040.40.30.120050.290.20.0920060.390.30.09表5 *村近十年人口变动情况 *村净迁入人口(人)净迁出人口(人)人口变化量人口机械增长率(%)199621+1+0.1199710+

7、1+0.1199832+1+0.119991100200032+1+0.1200121+1+0.1200241+3+0.320032200200413-2-0.2200521+1+0.1200631+2+0.22、用地规模中心村总用地面积为。hm2,其中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h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m2/人。东岗屯总用地22.85 hm2,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19.74 h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463.38m2/人。(1)居住用地村民住宅用地。hm2,占建设用地的。%,人均占地。m2/人。住宅主要为一层,南部多为新建住宅,总体建筑质量较好,立面整洁丰富。全村市政设施配套良好,人居环境质量较低

8、,应进一步完善。(2)公共设施用地公共建筑总用地。hm2,占建设用地的。%,人均用地。m2/人。其中:村委会位于村中心偏西方向,占地面积为。hm2;门诊部一处,用地面积0.1hm2。沿村内主路两侧分布商业服务业用地,总用地面积为0.1hm2;一些食杂店零散分布,均为个体经营。(3)养殖用地养殖用地面积1.05hm2,人均。m2/人。现状主要以个人养殖为主。(4)道路广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4.02hm2,占建设用地的17.40%,人均占地69.31hm2/人。村内现状主要道路红线宽度最宽为8m,村内道路为砂石路面。表6 现状用地统计表(中心村)序号类别代码类别名称用地面积(hm2)占建设用地比例(

9、%)人均(m2/人)大类小类1R居住用地18.63。R1一类居住用地18.632C公共建筑用地0.461.99。C1行政管理用地0.26C4医疗保健用地0.10C5商业金融业用地0.103S道路广场用地4.0217.4069.31S1道路用地4.02建设用地23.11100398.454E其他用地8.16E3养殖用地1.05E6闲置地7.11规划范围面积 31.27 注:2006年底现状中心村总人口580人。3、基础设施*村现状自来水井于村委会内,自来水普及率为100%,电话普及率为60%。现状排水设施也不完善,缺少污水处理站,部分地段需增加排水设施。村内缺少垃圾收集设施,需增加垃圾收集点。村

10、内公共厕所较缺乏,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章 总体发展规划一、规划原则1、政策性原则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

11、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2、环境协调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善该地区整体环境,实现新的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的建设目标,让农民享受基本上和城市相当的基础设施服务,消除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各种隐患。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要从整体考虑,进行强制性控制。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不搞重复建设,实现效益最大化。3、节约资源原则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合理保护和利用本地资源,村庄建设充分体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因地制宜,确定*村的

12、发展目标与战略,突出发展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4、可持续生态原则重点针对该村道路、绿化、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和改造,创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生态型村庄。坚持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变废为宝的各项措施,在规划中体现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5、村民参与的原则广泛调动农民参与和实行自主是村庄建设的基础,尊重农民意愿,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6、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坚持“长远不落后、眼前要领先”,近、远期规划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超前。提高近期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完整性,增强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建设的连贯性,通过统一规划、综合改造、配套建设、滚动实施。7、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充分保留合理的现状路网布

13、局,避免一味追求道路的取宽取直,在拆迁量不大的条件下调整局部路段。避免大拆大建,保护文化遗产。在各项建设中,尽量就地取材,既节省运输费用,又体现地方特色。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4、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5、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村200036号)6、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7、黑龙江省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黑建村20067号)8、黑龙江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技术导则(试行)(黑建村20066号)9、黑龙江省村镇

14、规划定额指标(DBJ 07-502-91)10、双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1、*县总体规划(2003-2020)三、规划范围和期限1、规划范围:*村行政辖区,规划总面积1284.28hm2。2、规划期限:近期规划:20072010年;远期规划:20112020年。第三章 村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村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1、村域现状*村内辖一自然村屯东岗屯,*村村域内以耕地为主,林地也占一定比例,滩涂及沼泽地所占比例很少,整个村域用地较分散,飞地较多,中心村处于靠近*乡村域所在地以北位置。全村受*乡所在地经济的辐射影响小。总的来说,村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建设滞后。地域空间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中心村没有

15、发挥出对村域内辐射的作用,部分可利用土地没有得到有效的作用发挥,村屯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2、发展制约因素*村是*乡东北部村庄,地理位置距*县相对适中,另外由于气候寒冷、生产效率低、交通费用大、产业成本高等不利因素日益突显,成为村庄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村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质量低,农产品二次加工利用效率低,经营粗放,经营效益不显著。3、发展优势(1)*村位于*县东北部,对外交通便捷,通乡公路在村边经过,附近几条通村路与乡路相接。这些优势为*村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2)自然条件良好,土地资源丰富,耕地、林地比重较大,大田作物及

16、第三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3)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兼顾工业建设,利用地理特点突出第一产业,加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这些都为村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机遇。二、*村发展战略及目标1、发展战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富村强民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农业稳村、开放活村、科教兴村、法德治村”的基本战略,加快村企业多样化步伐、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品牌产业,打造农家乐旅游产业,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2、发展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村村庄建设及整治规划建设的战略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发

17、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促进*村小康社会总体建设目标的实现。(1)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优势产业特色受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及村庄管理体制的影响,现有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不突出。规划根据村庄自身特色及经济基础条件,优化村庄产业结构,形成农业、工业、商贸旅游等各具特色新格局,为交通运输业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2)改造与改善相结合,美化乡村环境以村庄规划为依据,全面进行村庄环境改造建设。村庄环境面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村庄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通过村庄环境建设,使各项相关设施逐步达到布局合理、配套完整、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

18、脏乱差问题,提高村庄风貌景观特色。(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村内道路体系的改造建设,提高路面等级,拓宽路面宽度,加强街道的绿化亮化建设,对现有设施进行有效维护。加强给水、排水、垃圾处理、文化广场及娱乐设施等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4)可持续生态建设从更新观念入手,采用多种措施变废为宝,积极推行农村垃圾、污水资源化。畜禽生态养殖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农养结合,资源化利用畜禽的废弃物,统筹解决畜禽的污染问题,实现清洁生产。依靠科技,多层次、全方位推进规模化生态养殖。总之,在各种可持续建设上,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注意与今后的城镇建设标准

19、相符合。整治规划,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之间相互协调,使得各项建设并行不悖,落到实处。3、战略措施(1)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合理发展可利用土地。加快中心村的现代化进程,完善中心村功能,优化村庄环境。(2)加快产业集聚和发展,提高农产品二次经济生产质量,为推进农村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持。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使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加强第三产业体系的培育,强化中心村的辐射功能。(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完善村域农田基础设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立良好的投资硬环境。(4)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聚,为农村现代化提

20、供发展空间;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切实做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有机统一、整体协调;发展效益农业,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效益林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5)处理好近期、远期发展的矛盾,预留发展空间。三、东岗屯发展战略东岗屯主要向*村方向发展,近期主要整合现状土地,不扩大规模,将个人养殖从居住用地迁出,统一布置畜牧养殖用地。总体战略:以中心村*村为依托,逐渐向中心村方向发展。第四章 村域规划一、村域职能定位主要是以畜牧养殖业和农林种植业为主的村庄。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二、村域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采用“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发展态势,形成

21、“两心、一轴、多片”的空间发展结构。“两心”:即一个中心村及一个自然屯。*村为主中心,东岗屯为次中心,以*村发展为主,东岗屯发展为辅,同时次中心逐渐向主中心方向发展。“一轴”:即一条是经过*村*乡的交通线。“多片”:即村庄居住区、大片耕地,林地主要片区。三、村域经济发展构想以循环经济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村的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和现代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生产高效、生态协调的绿色产业体系,以达到高效循环经济目标的综合经济模式。(1)第一产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大田作物大豆为主,重点发展绿色农业,形成

22、农产品品牌效应。随着沼气入户增加棚舍种植和陆地栽培结合,给蔬菜带来有利条件,同时牧业发展力度增强,扩大高油,高蛋白大豆面积。达到第一产业全面发展。 (2)第二产业加强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达到以工促农发展机制。(3)第三产业进一步开发第三产业,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使产品二次升值。建设健全服务、餐饮设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四、总体规划布局规划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保留村域内已有的部分建设用地。保留大部分居住用地,局部地块进行整合。中心村向东南方向发展建设用地,在村内东侧发展养殖业(原小学校位置),沿南北向主干道布置商业服务、休闲娱乐和医疗服务用地。东岗屯整合原有居住用地,养殖用地统一布置于村西

23、北角,部分闲置地规划为预留发展建设用地。五、村域交通规划*村村域现有通乡道路1条,其中:*村*乡在村域范围内道路红线宽度为28m。阔宽村域内通村公路,规划路面宽度7m,长度为10km。规划道路两侧绿化带6.5m。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网络及交通体系。六、分期建设近期(20072010年):加强中心村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对未利用土地进行合理支配,使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远期(20112020年):在巩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注重中心村与整个村域共同协调建设,区域发展政策逐步转向村域整体协调发展。第五章 中心村建设规划一、职能定位*村是生产、生活服务基地,主要是以畜牧养殖业和绿色无公害

24、蔬菜种植为主的村庄。二、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对*村人口规模预测拟采用综合分析法。本次规划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村镇人口发展的特点,依据村人口的历史统计数据,在采用传统预测方法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以下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心村功能的强化,将进一步加快村庄人口的聚集进展,吸引周边村庄人口迁入中心村。中心村人口规模预测计算如下:根据人口发展的态势,规划采用增长率法预测中心村人口的变动,公式为:Pn=Po(1+)n,式中:Pn规划期末人口数;Po规划起始期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n规划年限。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62006年分别为4.1、-0.1、4.1、6.1、3、6、3、

25、4、1、0.9、0/9,人口自然增长平均在3.3,而且今后自然增长率可能平稳发展,据此分析确定:近期(2007年2010年)自然增长率取3.3;远期(2011年2020年)自然增长率取3;人口机械增长率,近五年来平均在2左右。表7 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类别代码类别名称用地面积(hm2)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m2/人)大类小类1R居住用地18.2068.47293.55R1一类居住用地18.202C公共设施用地1.134.2618.23C1行政管理用地0.24C2教育机构用地0.07C3文体科技用地0.12C4医疗保健用地0.17C5商业金融业用地0.36C6集贸市场用地0.173S道路广场用

26、地5.8421.9794.19S1道路用地5.49S2广场用地0.144M生产设施用地0.451.6927.26M4农业服务设施用地0.455G绿化用地0.963.6115.48G1公共绿地0.08G2生产防护绿地0.88建设用地26.58100448.716E其他用地4.69E3养殖用地1.05E6预留发展建设用地3.64规划范围面积31.27 注:2020年底中心村总人口620人。*村现状总人口为1006人,其中:中心村580人,东岗屯426人,结合该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人口集聚的重要影响,规划到近期2010年中心村人口达到590人,东岗屯人口435人,远期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1070人

27、,其中:中心村人口620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412.90m2,东岗屯450人,东岗屯总用地22.85 hm2,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21.52 h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478.22m2 。2、用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村村庄规划范围面积为31.27hm2,预留建设用地面积3.64hm2,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6.58h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448.71m2;其中新建住宅按每户350m2/户,规划到2020年总户数为163户,居住用地18.20hm2,占规划建设用地的68.47%,人均293.55m2;其中住宅建设用地按照标准计算为5.71hm2,人均住宅建设用地92.10m2,庭院经济用地为1

28、2.49hm2。三、总体布局1、用地选择综合分析评价:规划根据*村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考虑到其未来各类产业的不同发展趋势,制定出最适合*村自身特征的用地空间结构,以提高规划的近远期结合效果及可持续性发展。从现状特征及自然条件分析,*村整体用地布局已经形成一定模式,现状各项用地基本全面,部分用地有欠缺,如集贸市场用地问题。根据村内已成公共设施用地发展模式,将新规划公共设施用地沿南北主干路及通乡公路布置,居住向东南方向发展,西北部建筑质量较差,规划将西北部建筑翻建。规划确定*村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为:向村庄东南发展居住用地,整合中部现有居住用地,沿南北向主干道两侧扩充并整合服务用地,开辟休闲娱乐广

29、场。2、空间形态从村庄现状布局来看,*村保留着主干道为轴线,支状道路放射结构,确定该村空间布局 “两轴两带、三片多点”的空间布局形态。两轴:即贯穿整个村庄的南北向发展轴及通向东岗屯的东西向发展轴。两带:通乡公路一侧的沿街发展带与新规划的位于*村东南向绿色防护林带。三片:指由东西向主干路及新规划东西向道路(原东南侧环村路)分成的三个居住片区。多点:贯穿整个*村的公共绿化节点,包括防护绿化带,村入口景观绿地等。四、具体用地规划1、居住用地规划后村民居住用地面积18.20hm2,其中庭院经济面积为12.49hm2,人均居住用地面积293.55m2/人,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8.47%。本村居住形式保持着

30、北方农村传统住宅形式庭院式布局,本次规划将延续这种居住形式,对居住用地进行整合,仍采用庭院式布局。规划每户占地面积350m2,规划在本村东南部增加部分居住用地,以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院落的布置根据不同的村民经济条件提供两种院落布置形式,分别为平房住宅独院式、联立平房共建式。建筑设计形式虽有不同,但其共同点均是庭园式布局。2、公共设施用地目前本村公共设施主要集中于村中心南北向主要道路两侧,商业设施规模均较小,没有形成商业氛围,缺少休闲娱乐用地。本次规划重点对商业服务、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用地的进行合理布局调整,规划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活动广场,以沿街成片商业布局满足全体村民的生活需求,规划总用地面积

31、1.13hm2,人均用地面积18.23m2。(1)行政管理用地:位于村中心偏西侧,主要为村委会用地,并兼设有科技、办公空间及其它管理性建筑,规划占地面积0.24hm2。(2)教育机构用地:村内无小学,学生主要到乡镇上学,根据需要在村内规划一处幼儿园用地,规划用地0.07hm2。(3)医疗保健用地:保留原有卫生医疗用地,扩大建筑面积即医疗服务设施。以满足村民的需要,划出部分用地用作防护绿地,规划后医疗保健用地0.17hm2。(4)商业金融用地:布置于村庄主干路两侧及通乡路与村内主干路交叉口处,主要为村民日常生活提供生活必需品的服务,规划商业金融用地0.36hm2。(5)文化娱乐用地:规划根据需要

32、在村北道路东侧修建一处文化站、活动广场。(6)集贸市场用地:位于通乡公路一侧,规划用地面积0.17hm2。3、生产设施用地规划*村南北向主干路入口东侧布置农业服务设施用地,占地面积0.45 hm2。4、绿化用地绿地规划采用规划与现状相结合的手法,结合公共活动场地和商业服务中心,形成集中式的中心绿地,住宅组团内绿化组织主要通过插花式布置于宅前、路旁空闲地,这些构成绿地系统中的点元素;现状周围成片的杨树林加强了村庄周边绿化效果;沿村内主要道路与乡级路交叉口处布置入口景观绿化点,沿现状排水沟一侧布置防护绿化带。规划总面积0.96hm2,人均用地面积15.48m2。(1)公共绿地:主要是位于村入口处的

33、景观公共绿地,主要作用是做入口景观节点。规划公共绿地面积0.08hm2。(2)防护绿地: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农业服务用地一侧的10m宽的防护绿地,起到隔离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作用。二是规划位于排水沟一侧的防护绿地。总面积0.88hm2。第六章 专项规划一、道路交通规划1、规划原则在不影响地下管线铺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安排路网,减少房屋拆迁比例。村庄内部道路建设上应突出人行需求,改变片面的“求宽求直”的盲目做法,有效降低村庄道路的建设成本。2、规划结构规划道路结构以现状东西向、南北向主干道为路网主骨架,结合自然地形,采用方格网和环状路网相结合的路网结构。大部分支路与主干路呈支状放射关系。3、道路

34、规划布局通往*乡道路在村边穿过,是*村的对外交通要道,规划道路红线为28m,并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建设。*村采用混合式道路结构体系,并采用与镇规划标准中道路等级相适应,村内道路分三级布置:乡级路(标准为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8m,为村内的一条主要对外交通道路。村内主要道路(标准为主干路):道路红线12m;为村内南北向对外交通主要道路。村内次要道路(标准为干路):道路红线10m;为村内东西向对外交通主要道路和村内主要环状道路。支路(标准为支路):道路红线7m;为村内支路。村内巷路(标准为巷路):路面宽为4m。表8 *村规划道路一览表道路等级红线宽度(m)断面形式路面宽度(m)人行道宽度(m)行

35、道树行数(行)对外交通道路28二块板742主干道12二块板721次干道10一块板611支 路7一块板41-二、给水工程规划1、现状*村生活用水、牲畜用水基本采用地下管线供给。现状水井位于村委会内,每天四个半小时供给,现状每日用水量8T。2、规划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预测a.生活用水标准村民生活用水人均用水标准:150 L /人日。村内公共建筑用水量按村民生活用水量的20%计。b.消防用水标准及水量按同着火次数1次,15 L /秒消防流量,2小时消防延时计,消防总用水量108T/次。c.生产用水量生产用水量按0.75万m3/km2日计算,则生产总用水量为0.79T/日。用水量预测:按照以上标准测算,

36、全村综合日用水量为110.39T/日;最高日用水量为120T/日。供水管网规划规划该村供水管网布置为环形结合树枝状管网,以环为主,实现供水到户,防止因村民拉水、挑水等原因引起水质二次污染,造成安全用水隐患。更换老化的、破损严重的自来水管道,提高供水保证率。由于条件所限,生活、消防暂时共用一套系统。水源规划1)饮用水水源规划近期利用*村原有供水水源,远期与灌溉农田水井共同为*村供水,对水源水质进行定期独立检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自然村给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要配备标示牌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即在水井周围30m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不得使用持久性或剧毒性农药,不得有渗水厕所、渗

37、水坑、垃圾堆等污染源。2)消防水源规划结合水源地,并根据消防服务半径150m范围,设置4处消防取水点。三、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状整体排水情况良好,基本为西北向东南方向排水,现状部分排水沟的收集率达不到路面排水要求,不仅造成雨后道路泥泞,还直接影响硬质路面的使用寿命。没有下水道和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家庭生活污水、就地排放,导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被污染。排水系统的不完善还表现在竖向工程方面,庭院基地高度随意设置,没有与村内道路、排水沟渠统一考虑。2、排水体制选择根据*村现状道路网布局,结合现状地形、地势及沟渠分布状况,规划设计选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排水采取明沟加盖。3、雨污

38、水量预测雨水量预测雨水采取明沟排水,按80 L/(秒万m3 ) 污水量预测生活污水量按照总用水量的80%计,则污水总量为88.31T/日。4、雨污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明沟应满足每小时降雨30mm左右路面不积水的排水要求。雨水排放系统采用沿路敷设矩形管渠的方式,根据整个区域的地形、地势划分排水区域,分片就近排放的办法。污水排放建议结合村庄内部多条道路硬化工程,建设防渗漏排水明沟,同时新建明沟应预留各户下水管接入位置。在铺装宅前道路时,建设家庭雨水和污水混和排水管,并与村中主干排水明沟连接。生活污水汇集到村东南侧流入排水沟。四、供电工程规划1、供电现状*村现有民用变电器1台;变压器总容量50KVA。

39、2、用电负荷预测用电负荷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进行预测,其中单位居住建筑用电15 w/m2,单位公共建筑用电20w /m2。人均用电指标910kwh人年,规划总负荷为353.4kw,总用电量为56.33万kwh/a。根据规划总用电负荷,提高原有变压器容量到200KVA,另外增加一处变压器,容量为150KVA。3、电网规划规划供电仍采用环状、支状相结合的供电系统。在新建道路增加高架电力线,以尽量使村庄电力线路形成环路为主要原则,保障在局部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其它线路及时供电。规划仍采用架空电力线敷设。五、供热工程规划1、现状概况村内冬季供热采用各户单独供暖,燃烧煤和柴秸秆采暖。2、规划方案规划仍

40、采用单户取暖的分散供热方式,建新型回流沼气池,既解决村内的环境卫生问题,又节省能源。六、通信工程规划1、邮政中心村设邮政代办点1个,承担报刊杂志、书信往来等邮政业务。2、通信现状电话普及率60%,规划电话普及率按25门/百人计,中心村需电话268门左右;中心村设电信代办点,代办电信业务;主干光缆采用地下管道敷设,管孔数需能满足远期要求,中心村内仍采用架空线路敷设。3、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系统规划普及*村闭路广播电视网和电脑宽带网络,与架空电力线干合杆铺设。七、消防规划1、现状概况村庄缺少标准消防栓或井,存在多种火灾隐患:日用家电增加,户内电线长期超负荷运转导致线路老化;罐装煤气、煤炉、柴灶、火坑

41、等多种燃烧器具同时使用;户外柴草垛四处堆放。2、消防用水消防给水规划,宜采用消防、生产、生活合一的给水系统。凡设有自来水管网的乡村设置室内消火栓或接口,配备消防器材。改善村庄供水系统时,建立村庄消防栓或井。村委会设义务消防小组,实现及时扑救初起火灾,把消除村庄消防路障作为村庄整治的重要内容,强制执行。3、消防通道及场地道路系统组织结合消防需要,尽量形成环线,道路宽度大于3.5m,保证发生火灾时消防车的畅通、快捷。村庄与外部公路间的连接道路,路面应达到重载消防车在雨、雪天通行的要求。村内公共绿地、学校场地作为疏散场地。4、火灾预防措施建立一支以义务消防人员为主的消防骨干力量,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

42、的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定期检查农户住宅内的电力线路。建立村庄电工制度和村庄消防长效管理制度。八、环卫工程规划现状环境卫生设施缺乏,村内缺少垃圾收集点和垃圾转运站,公厕数量不足,并且卫生条件较差。为了建设卫生村镇,必须配置相应足够的环卫设施。1、垃圾量根据人口规模预测垃圾产量,规划人均指标为1.2kg/人天,垃圾量为0.13T/天。2、垃圾收集方式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以垃圾箱定点或垃圾车收集为主,沿各主要街道两旁和路口设置废物箱,废物箱服务半径约为70m,共设废物箱17处。3、垃圾处理规划按照垃圾分类处理原则,在充分实施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产业化指导思

43、想下,规划集中到规划垃圾站后结合沼气设施及卫生填埋方法处理。垃圾填埋场应远离水源地,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且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4、垃圾转运站规划选址在村北侧,盛行风向的下风向,规划占地面积2400m3,垃圾做到日产日清。5、公共厕所规划根据村庄发展和合理服务半径的要求,在村内新建4处公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对现有旱厕进行改造,具体方式为设置防渗单格化粪池,溢出的污水排入混和排水沟。九、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规划实现全村闭路电视系统网络化。2、规划建设村民休闲娱乐广场,布置足够的硬地铺装供人们活动,同时也布置不少于25%的绿地,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广场配备座椅、

44、公厕、电话亭、小型售货亭。3、结合广场,建成文化活动站,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4、规划提高村庄整体医疗水平,在主干路旁新建卫生医疗中心,确保医疗保健、免疫、防疫水平达到国家标准要求。5、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收集点和垃圾转运站。第七章 中心村近期建设规划一、规划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合理安排居民生产和生活空间,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加速经济发展。为*村的发展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规划期限2007年2010年三、人口规模1、人口规模:近期规划人口中心村为590人。2、用地规模:近期建设规划将

45、主要以现状用地调整为主,新增5户住宅用地。规划至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24.56hm2,人均占地面积416.27hm2。四、规划重点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及绿色农业为主产业和交通运输业。2、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协调整体风格,提高局部住宅质量。3、完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根据规定服务半径布置垃圾箱和垃圾转运站。4、加强电力电信设施的维护及建设。5、修建村民休闲娱乐广场和村级商业服务中心,整合现有商业服务设施。6、修建白色路面,从村北进村路标开始至村南主干路约1700m,从*中心路至东岗中心路约1400m,共计3100m。两边修建硬质边沟,安装路灯,道路两侧绿化。7、近期村南

46、,沿南北主干路,新开发用地建设一所文化站,建设占地600m2篮球场一个。8、村南,沿南北主干路,新开发用地建设一所幼儿园,建筑面积50m2。五、近期规划项目1、住宅建设对*村现有可改造建筑进行改造和完善,建议采用红瓦白墙进行改造建设。对主要道路两侧地段住宅进行重点整治,对村内道路、庭院进行绿化建设,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近期改造建筑面积为2280m2。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近期建设*村商业服务中心,在原有沿街小型商服基础上规划成有商业集中氛围的街区。新建村民文化娱乐广场、村北道东建设一所文化站等附属服务设施,及较大规模的卫生服务设施。规划公共建筑用地面积6086m2。3、道路广场用地规划近期整修村

47、庄内两条主要干道,道路总长度为3100m。一条从村北路标开始至村南排水沟方向约1700m,一条从*中心路至东岗屯中心路约1400m。本着路网合理布局的原则,新建环村路和部分支路。将主要道路升级改造铺为沥青路面,道路红线12m。对巷路进行相互打通及砂石化路面建设。并对村内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建设。近期村南,沿南北主干路,新开发用地建设一所文化站,建设占地600m2篮球场一个。4、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重点进行供水、排水、电力、环卫等设施的建设。供水方面:近期对地下管线进行改造、清理。排水方面:对现状明沟进行清理并加盖板,实行雨污合流制,对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建设污水处理站一处。电力方面:对木质线杆进行统

48、一更换,对损坏的电力设施进行维修。环卫方面:对现状室外厕所进行统一改造,并新增公厕2处。其中集贸市场一处,新建篮球场地内一处,在村内布置垃圾箱,在村西侧入口处布置垃圾转运站一处。5、投资估算本投资估算为全村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估算,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道路、绿化、路灯照明等项目。1、投资100万元修两条主干路水泥路面约3000m。 2、投资20万元修建村民文化站及篮球场地。3、投资1万元安装南北向约1000m主干路两侧路灯35盏。4、沿街建筑维修和立面改造,需投资8万元;5、投资43万元美化、绿化、净化村屯、主干路两侧、公共绿地四周和村民庭院绿化以及道路两侧硬质边沟。6、投资2万元解决电话普及工程。规划项目总投资:182万元。第八章 中心村环境整治规划一、建筑整治1、现状分析*村现状房屋大部分为砖房,以一层平房为主,建筑外观较旧,立面样式单一,整体布局较零乱,结构样式单一。2、住宅整治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