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新)_第1页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新)_第2页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新)_第3页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新)_第4页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本公司制定的卫生操作标准SSOP是为了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保证所加工的产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它也是一个强制性的文件。2.根据本公司产品的特性,从加工用水的安全性;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洗手、消毒和卫生间设施;防止污染物(杂质等)造成的不安全;有毒化合物(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等的储存、管理和使用;加工人员的健康状况;虫、鼠害的控制(防虫、灭虫、防鼠、灭鼠)这8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SSOP程序文件,该文件的执行主要由生产车间负责实施,品控部负责监督。3.监控记录(1)每日卫生检查表 (2)生产工厂每周卫

2、生清洁计划及检查记录表(3)仓库卫生每日清洁及检查记录(4)有毒化合物一览表(5)员工健康检查记录表 (6)环境卫生改善通知单 (7)卫生人员培训项目表SSOP文件目录序号标 题文件名称1加工用水的安全性水质检测报告2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洗手消毒程序工作服管理作业标准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与设备卫生控制标准3防止交叉污染流程布置作业标准地面清洁程序更衣室管理作业标准外访人员管理作业标准成品库清洁程序3防止交叉污染原料仓库清洁程序异物控制程序4手部清洁、消毒和厕所设施的维持洗手消毒设施作业标准卫生间管理作业标准5防止掺杂物污染防止外来污染控制程序化学品管理作业标准6有毒化合物的标识、储存及使用有毒化

3、合物控制程序7员工健康与卫生控制员工健康管理程序8虫害控制虫害控制程序风幕、灭蝇灯的清洗程序垃圾场管理作业标准4. 说明每生产日由安全卫生管理人员依每日卫生检查表查核,并填写检查表确实反映该日工作场所内卫生状况及改善处理方式,若产生异常状况应填写环境卫生改善通知单。由异常单位做原因分析及对策之执行回复,并由查核单位做改善之追踪及改善效果确认等工作,并送交厂级(含以上)主管签核、确认、结案。 安全卫生人员应不定时查核工厂内卫生管理作业执行状况及纠正不符规定之作业方式,并适时汇报。一加工用水的安全性本公司水质应符合饮用水标准,每年需送检一次。二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所有工厂设施中的食品接触表面和工器

4、具,其设施、材料和工艺须易于清洗且保持在卫生状况下。此类表面须由无毒材料组成,设计上耐用,不与清洁剂和消毒剂起反应。加工过程中所有接触产品的工器具和设备表面必须用有效的清洁剂和消毒液进行清洁和消毒,其频率为:(1)在每天开始工作前用干净抹布擦洗并用浓度为75%的酒精喷洒消毒。(2)在每班工作之后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3)在生产中随时进行清洁消毒。与产品或产品接触的手、手套和工作服,保持清洁和卫生。(一) 洗手消毒程序1 目的通过对手的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安全卫生。2 适用范围所有与产品加工接触的人员。3 职责与产品加工接触人员均应遵循实施。4 工序程序4.1 洗手要求4.1.1 开

5、始工作之前; 4.1.2 上厕所之后;4.1.3 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4.1.4 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4.1.5 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定期洗手要求。4.2 洗手消毒流程:清水洗手-用洗手液洗手-冲洗洗手液-将手烘干-用75%的酒精消毒5 监测5.1 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设施的清洗与完好。5.2 卫生监控人员巡回监督。5.3 确保洗手液和酒精有至少1天的使用量。6 纠偏6.1检查发现时立即纠正或对其进行培训。 6.2对不符合卫生要求且屡教不改者处以相应处罚。(二)工作服管理作业标准1 目的规范工作服管理,防止交叉污染。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厂所有的工作服管理。3 职责3.1 员工自已清洗工作

6、服,保证每天穿干净的工作服进车间。3.2 品控人员负责工作服卫生检查。4 工作程序4.1 工作服的使用规定4.1.1 车间的员工使用指定的工作服。4.1.2 员工必须经风淋后进入清洁区。4.2 工作服的验收:行政人事主管负责。4.2.1 对工作服制作商进行评定:式样确认和面料确认。4.2.2 对制造商送来的工作服抽查。4.2.2.1 试穿不同型号的工作服,按10%的比例抽检其加工工艺。4.3工作服的清洁4.3.1员工自已清洗工作服,保证每天穿干净的工作服进车间。4.3.2车间主管每周一次负责对本车间人员工作服的清洁程度进行卫生检查。5 纠编行动5.1 对不按规定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处罚

7、。5.2 对卫生检查不合格的人员暂时停岗。(三)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与设备卫生控制标准1 目的 清洁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与设备,防止交叉污染。2 适用范围 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与设备3 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与设备卫生控制标准(详见下表)序号控制项目要 求清洁或更换周期责任人处罚每次检查人1个人卫生依照员工个人卫生标准每周洗澡一次,每月理发一次所有员工10元品控部巡检2车间生产卫生依照车间生产卫生标准班前班后清洁卫生,周末大扫除当班员工5元品控部巡检3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分拣工着装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分拣工着装身着防静电服(不能穿出车间),袖口不能露出自己衣服;头戴工作帽,头发耳朵不能露于帽外;脚穿工作鞋,工作

8、鞋不能穿出车间;手戴工作手套,除拣杯外,不能戴手套干其它工作,如搬箱、封胶带等。防静电服每周清洁两次,工作帽每周清洗一次,发现破损立即更换,手套发现脏或烂立即更换。制杯、印杯车间分拣工10元品控部巡检4制杯理杯机清洁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干净,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每次使用时制杯当班主操工10元品控部巡检5制杯输送带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干净,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每次使用时制杯当班主操10元品控部巡检6制杯防护板清洁发现有水、油、料渣、油渣应立即清除,并用干净的湿毛巾擦干净随时制杯当班主操10元品控部巡检7制杯理杯机毛刷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每次使用前制杯当班主操10元品控部巡检拆下后用洗洁净清

9、洗每周一次制杯班长20元8印杯传送带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干净,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每次使用时印杯分拣工10元品控部巡检9印杯工作台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干净,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每次使用时印杯分拣工10元品控部巡检10印杯模头发现脏污立即用干净的湿毛巾擦净随 时印杯主操工10元品控部巡检11套标传送带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干净,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每次使用时制杯分拣工10元品控部巡检12套标工作台用干净的湿毛巾,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每次使用时印杯分拣工10元品控部巡检4 纠偏、在检查发现问题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如再清洁、消毒,员工培训等。三防止交叉污染未经过充分清洗和消毒之前,操

10、作工人的手、工作服、工器具与加工废料相接触设备的产品接触表面、地面或其他不卫生物品不得接触产品。工艺流程布局合理,片材、成型、彩印、套标各车间分开。明确人流、物流,不造成交叉污染。(一)流程布置作业标准1 目的明确工艺流程布置,区分一般清洁区与清洁区,防止交叉污染。2 适用范围适用工厂的生产控制。3 职责所有与产品加工有关的人员均应遵循。4 工作程序4.1 不同污染程度的工器具明显区分。4.2 不同岗位的加工人员不能互相串岗。4.3 车间废弃物投入专用容器中,加以标识,专人处理。4.4 原料、辅料、包装物料均分区域存放,保持清洁卫生,不受污染。5 纠正措施监测人员如发现流程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

11、则必须停止生产,及时调整,并对这段时间加工的产品进行隔离评估。(二)地面清洁程序1 目的保证生产区域所有地面清洁、卫生,符合生产卫生要求。2 范围生产车间所有地面。3 职责3.1 各车间主管负责安排本车间的地面的卫生清洗并督促、检查。3.2 各车间卫生值班人员负责本辖区内地面清洁。3.3 班长负责班前对地面的卫生检查、记录。4 程序4.1 接班前,班组长对所辖区域卫生进行检查,做好记录。4.2 卫生值班人员每天对地面进行清洁。5 检查车间卫生由生产部部长、品控部部长负责检查,不合格按以上程序重新进行清洁消毒。6 验证、纠偏生产部部长、品控部部长每次班前对卫生检查一次,不合格的进行纠偏、返工。(

12、三) 更衣室管理作业标准1 目的为使工作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更衣室必须保持清洁,避免与产品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安全。2 适用范围本公司员工更衣室3 职责由保洁员每天打扫卫生,全体员工共同保持更衣室的干净、整洁、卫生。 4 工作程序4.1 更衣室设施4.1.1 防蚊虫设施齐全(纱窗、灭蚊灯)。4.1.2 设置有穿衣镜(设置于洗手间龙头上方)。4.1.3 无与生产无关的物品。4.2 更衣流程穿戴上干净工作服/帽/鞋自检是否合格洗手、烘干、消毒风淋脚踏板进车间4.3 更衣室内不得乱扔杂物,吃零食、嚼口香糖,保持更衣室清洁。5 监控程序5.1 专人管理,进出入人员符合要求,卫生洁净。6 纠偏检查发现时立即

13、纠正、员工培训、处罚。(四) 外访人员管理作业标准1 目的控制外访人员进入车间或外访人员必须符合GMP良好操作规范要求并在公司领导(授权)陪同下进入车间参观。2 适用范围适用非本公司而必须进入生产车间的人员。3 职责3.1 必须要求进入车间的人员个人卫生符合GMP良好操作规范要求。4 工作程序4.1 一般外访人员先必须到门卫处进行登记。4.2 一般需参观的外访人员经公司领导同意后,隔玻璃参观。4.3 确需进入生产区域的外访人员必须经公司领导同意,在公司领导(授权人)陪同下,领取参观服且个人卫生必须符合GMP良好操作规范要求,经洗手消毒、风淋后进入车间。5 监控5.1 生产部部长、品控部部长随时

14、检查。5.2 公司领导不定时抽查。6 频率随时检查。7 纠偏在检查发现有外访人员不符合上述工作程序的及时叫外访人员离开,并要求外访人员到门卫进行登记。8 记录凡外访人员都必须经门卫登记备案。(五) 成品库清洁程序1 目的为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保持产品外观清洁,避免产品的交叉污染,确保产品的安全。2 范围适用于公司成品仓库的清洁、消毒。3 职责成品库房管理员4 内容4.1仓库应每天清扫场地,定期擦洗门窗、墙面,使墙面、窗沿、地坪、货垛上下无垃圾、无蜘蛛网,并保持清洁、干燥。4.2 每次入库,产品应分门别类,分区域依次堆放,保持整齐。4.3 每次出货以后,及时清扫出货区域遗留的垃圾,整理场地,使之

15、保持整洁。4.4 定期对产品进行整理、清查、盘点,及时对破损成品进行整理,分别置于不同区域。4.5 保持仓库干燥、通风、清洁。5 监控程序5.1 库管实地查巡,每日填写相关记录。 5.2 每月库房主管作不定期查核并定期汇总。6 纠偏措施6.1 行政部长检查,不符合卫生管理要求,立即通知仓库管理员及时改正,以达到卫生管理要求。6.2 对经常发生不符要求有关人员采取相应处理。(六) 原料仓库清洁程序1 目的保持原料仓库的清洁卫生,不使原料造成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安全。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原料仓库及周围环境。3 职责3.1 库管负责原料出入库数量、规格型号的验收。 3.2 品控负责执行卫生及质量检查

16、。 3.3 品控主管监督检查。4 工作程序4.1仓库管理员每天清扫场地,保持清洁干燥。4.2 每次卸车后及时清扫干净。4.3 流程结束后,对地面进行清扫。4.4 原、辅料不直接触地面,保持先进先出,并对原料进行追溯。4.5 每天对库存原料进行检查,检查看是否出现过期情况。4.6 每日对库存原料进行清查、盘点。5 监控5.1库管实地巡查,每日填写相关记录。 5.2库房主管定期抽查并作汇总。6 纠偏 检查发现问题,不符合卫生管理要求,应立即整改,定期完成整改。(七)异物控制程序1 目的防止异物进入产品中,保障产品卫生安全。2 适用范围适用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各环节。3 职责各工序员工按要求对异物进

17、行控制。4 控制项目(详见下表)序号环节点控制点控制方法解决问题关注程度1原料出、入库及储存原辅材料到厂原材料进行检测,外包装没有破损,合格才可入库。防止原材料包装破损导致异物等质量问题重要2原料存放、入库原料入库时须经风幕(进入库房口时)吹过防止灰尘进入库房重要3存储卫生仓库进行定期清扫。防止产品在存储时混入异物。4领料进入车间前对包装感官进行检验(例如:原料的外观、纸箱是否有纸屑,标签感官)防止灰尘、纸屑进入车间重要5开停机检查开机时对生产线进行打扫卫生并检查防止生产线滞留异物并保证生产线卫生重要6停机后生产后生产线的清理防止生产线滞留异物并保证生产线卫生重要7人员卫生员工着装班前会议检查

18、头发外漏、背部有无遗留头发。防止头发等异物进入产品中。重要8员工个人卫生控制目视检查员工是否佩戴首饰、头发外漏、涂指甲油、抹香水等不合规定的行为防止异物进入产品中重要9片材生产及包装配料拆袋线头、空包装袋集中指定存放防止线头、纸屑混入原料中重要10原料搅拌料斗加装磁力棒和盖子防止粉尘、异物和铁屑混进原料重要11挤出片材进料口使用磁力架防止金属类杂质进入片材中重要12挤出片材片材出料口使用过滤网防止黑色杂质、纸屑等非原料混合物质进入片材中重要13挤出片材必须包装、用缠绕膜包装好防止粉尘、异物等吸附在片材上重要14生产过程控制成型过程收杯斗和设备在开机前清洁一遍,且工具放置在固定区域。防止粉尘、异

19、物、工具等混进杯子重要15成型过程生产员工自检,质检人员抽检。防止生产过程中异物带进产品中。重要16生产过程控制检验员每小时巡检产品、员工每30分钟自检产品防止产品内有污染、杂物的杯子进入合格产品中重要17成型产品套标、分拣目视检查防止有黑点、杂质的杯子进入合格品中重要18成型边角料边角料在线粉碎(直接粉碎)防止边角料存放时吸灰重要19产品包装生产员工自检,质检人员抽检。防止包装过程中异物带进产品中。重要20印刷调机产品分拣目视、自检、调机时首件产品防止杯内有油墨、黑点的杯子进入合格产品重要21刀片废旧刀片进行回收,以旧换新。防止刀片混入产品。重要22生产现场车间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防止环境

20、引起的异物混入产品。重要23交接过程每班组交接班时停设备30分钟清理防止浮灰、粉尘、油渍进入产品中重要24交接过程每班清理完卫生消毒(酒精喷洒)防止产品细菌滋生重要25设备卫生控制每班组交接班时打扫卫生,生产过程中随时清理异物防止灰尘、异物进入产品中重要26废品存放专用废品筐防止产品落地、灰尘污染重要27区域划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域放置防止产品交叉污染。重要28出库出厂检验按标准进行抽检防止不合格品出厂重要29运输运输条件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监督。车辆应无尘、无油污、无异味、无虫害痕迹,箱式货车还应密封良好。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混入异物。重要30环境虫害定期对车间及外围的灭蝇灯、粘鼠板进行检查更

21、换。防止蚊虫混入产品。重要5 监控品控部巡查监督执行情况。6纠正措施:发现异物时及时处理,保障产品不受污染。四手部清洁、消毒和卫生间设施的维持(一)洗手消毒设施作业标准1 目的手清洁消毒设备必须安装在卫生间和生产区域之间。这些设备必须配有洗手液和有效消毒液及干手设施,保障对手部的清洁达到卫生要求标准,保证产品安全不受污染。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所有洗手消毒设施。3 职责3.1清洁员负责洗手消毒设施的清洁维护。 3.2动力部负责洗手消毒设施的维修。3.3品控部负责卫生监督。 3.4品控部负责工序卫生监督。4 工作流程4.1 洗手池必须位于加工车间的入口处,人员进入时必须经过并使用洗手池。4

22、.2 洗手池和消毒液要置于车间入口,以便每位员工的手弄脏时,或回到车间时使用。 4.3 使用非手动开关洗手,洗手应提供必要的洗手液,干手设施和消毒设施等。4.4 开工前和生产中及时检查洗手液和酒精的存量是否符合要求。5 纠正措施当监测人员发现洗手设施及卫生用品缺少或使用不当时,应该马上通知维修损坏的设备和补充卫生用品。(二)卫生间管理作业标准1 目的保持卫生间的清洁,防止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安全。2 适用范围厂区所有卫生间。3 职责3.1保洁员负责实施执行。3.2行政部负责检查。4 工作程序4.1 设施与要求4.1.1门不能直接朝向车间。 4.1.2 防蚊虫设施齐全。 4.1.3 具备洗手、烘干

23、、消毒设施。4.1.4 手纸和纸篓保持清洁卫生。 4.1.5 安装换气扇,通风良好。 4.1.6 地面干燥,无积水,保持清洁卫生。 4.1.7 方便之后要冲水并进行洗手和消毒。4.2 设备的维护和卫生保持。4.2.1设备保持正常运转状态。 4.2.2卫生保持良好不造成污染。4.3 清洁消毒4.3.1 保洁员随时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包括对厕所的冲刷、门、窗、墙、地面的清洁。4.3.2 卫生间内置放除臭剂,必要时喷洒空气清新剂。4.3.4 卫生间保洁工具主要用拖把、厕刷、扫帚、水管、纸篓等,按规定地方规范放置。5 监控程序5.1 每日由行政部长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做出限时整改。5.2 每日检查一次

24、所有设施(纱窗及冲水设施等),如有损坏马上修复。5.3 卫生检查员实地查巡,每日填写相关记录。 5.4 每周行政部长作一次查核。6 频率检查发现不合格时立即纠正、员工培训、处罚。五防止掺杂物污染产品、产品接触面及产品原材料不得受润滑剂、燃料、杀虫剂、清洁剂、金属片、冷凝剂或其他化学、物理或生物污染物的污染。防止产品接触面和产品原材料被喷入、滴入污水或吸入污染物而受到污染。(一)防止外来污染控制程序1 目的为保证产品安全,防止产品被外来杂质和污染物污染,特制订本程序。2.1 一般杂质:指产品本身携带及表面附着或是对产品的安全性不产生任何污染与危害的物质。2.2 恶性杂质:指非产品内容物组成部分且

25、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污染与危害的物质,如毛发、金属小块或金属丝、黑污点、苍蝇等属于恶性杂质。2.3产品杂质检验指标一般杂质:不允许存在。 恶性杂质:不允许存在。3 产品杂质检验一般原则当客户代表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时,杂质检验一般原则如下:无杂质,判定合格;发现一般杂质,则按当时抽样数的至少2倍数量进行随机取样复检,若在复检时发现无一般杂质则判定本批次或本班次产品合格,否则即判定为不合格。发现恶性杂质,即判定本批次或本班次产品不合格,不再复检。4 过程工序杂质与污染控制杂质来源:泥巴、灰尘、毛发、飞虫、塑料小片等;污染来源:不合格原料、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工器具不洁、半成品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等。5

26、.1杂质与污染的控制5.1.1保持盛装原料的容器的清洁,严禁用产品盛装油墨、螺丝等异物。5.1.2 保持好堆放原料及容器的场地清洁。5.1.3 工厂应配设专门的更衣室供员工换衣使用。5.1.4 建立每班下班时彻底清洗所有工器具的制度,防止工器具产生发粘发霉现象而对产品造成污染的可能。5.1.5 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操作工人的穿戴情况,及时纠正不合理的穿戴,制定合理的处罚措施。(二)化学品管理作业标准1 目的为有效地控制化学物品的标识、领用、贮存,不污染产品,特制订本规定。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使用的所有化学物品。3 职责由各相关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对化学物品的管理和使用。4 操作规范4.1 化学物

27、品包括4.1.1 卫生用的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 4.1.2 机械设备用的润滑剂。4.1.3 实验室用的化学药品试剂。4.2 所使用的化学物均有标记,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使用。4.3.1 酸、碱4.3.1.1设置专门的酸碱贮存库房,要求上锁、通风良好,由库管负责管理。4.3.1.2 使用时必须带橡胶手套,避免溅发,注意安全。4.3.1.3 盛酸、碱用的容器必须标识,不与其他混用。4.3 化学物品的贮存和使用4.3.2 清洁剂、消毒剂:由使用人员从仓库领取,专人负责保管,在生产中使用有醒目的标识,在使用中避免飞溅造成交叉污染。4.3.3杀虫剂:加工车间不允许使用杀虫剂,若确需使用,则必须按规定操作

28、且专人负责。环境卫生使用杀虫剂,由专职的卫生员负责保管和正确使用。4.3.4润滑剂:由专人领取,放置指定区域,严格监控。按生产需要投入使用,溢出部分需擦拭干净,避免污染。与产品接触的润滑剂需使用食品级润滑剂。4.3.5品控部的化学药品由专职检验员保管,非检验人员不得接触使用。对于分析用的剧毒药物由品控主管和检验员签封保管,使用登记。4.3.6 车间使用的化学物品由车间专人负责进行登记。4.4 监控:由生产部门领导或卫生负责人实施。4.4.1 足够的监测频率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4.4.2 领用需有记录且专人统一管理。4.5 纠正措施4.5.1 将存放不正确的化学药品移到合适的地方。 4.5.2

29、将标签不全的化学物品退回给供方。4.5.3 对于不能正确辨认内容物的工作容器应重新标识。 4.5.4 不合适或已损坏的工作容器弃之不用或销毁。4.5.5 评价不正确使用化学物品所造成的影响,判断产品是否已遭污染(有些情况必须销毁产品)。4.5.6 加强员工培训以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六有毒化合物的标识、储存及使用有毒化合物控制程序1 目的在工厂允许使用的有毒化合物必须标识清楚,保存、使用或贮存须避免对产品、产品接触面或产品原材料造成污染。2 适用范围公司内所有的有毒性的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3 职责3.1 安全卫生管理员负责检查有毒化合物的管理控制和储存。3.2 使用部门负责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

30、管理。 3.3 行政部负责杀虫剂等的使用管理。4 工作程序4.1 有毒的化合物的主要是指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等(不允许使用灭鼠药)。4.2 所有的有毒化合物的原包装器具必须要标有生产厂家、使用说明和正确的批号。所有的药品应盛于密闭的卫生容器中,容器应标有生产厂名、地址。使用者应掌握其主要成分、毒性、使用试量及注意事项。4.3用于清洁、消毒处理的化学物质应储藏在远离产品存储和加工区域,通常储存在专门的库房里,由专门人负责保管,防止随便乱拿,并有警告标示。有正确的标识并标识清楚,标明有效期。4.4清洁用物品应与杀虫剂分离开,免意外混合或误用。食品级化学药品应与非食品级分开贮存。4.5 杀虫剂专人

31、专用。4.6有毒化合物不能放在生产设备、工器具或包装材料上。对于取自原液的清洁剂,消毒剂之类的分装容器一定卫生干净。曾用来装过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器具不能够用来储存、运输或销售产品及产品辅料,也不能用来贮存那些可能与产品接触面接触的清洁剂,消毒剂之类的东西。同样用来盛装清洁剂,消毒剂的分装容器也一定不能用来盛装产品。4.7对有毒化合物专人使用,并且要严格按照注册商标上的使用说明使用,对标识不清的化学物质应当拒收或者退回。4.8生产前的检查确保前一天使用过的消毒物质均已被放回原处,以便保证整天的加工过程中避免有毒化合物的污染。4.9 有毒化合物的用量符合规定要求,不能造成危害和污染。5 监控及纠正措

32、施5.1生产部长对进厂的有毒化合物进行监控,在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的应立即予以纠正。5.2品控部按程序进行监控,按检查的结果对生产、程序、记录等进行纠偏。5.3资料不全或不适用的有毒物质应单独存放,直到拿到所需资料;资料不全应退给供方。5.4储存不恰当的化学物应移到合适的地方。有开启的容器应重新密封。5.5对不恰当使用化学物的员工应接受培训,对于受到污染的食品要重新评估。七员工健康与卫生控制 员工健康管理程序1 目的员工的健康卫生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卫生,为保证产品不受污染,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特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直接接触产品的加工人员的卫生健康必须达到要求3 职责3.1行政人

33、事部负责员工的健康检查的组织管理和健康状况的控制 3.2行政人事部负责建立员工健康档案4.工作程序:4.1任何经医学检验或感官观察患有疾病、伤口感染、开放性损伤(例如烫伤、瘤等)带有能污染食品、产品接触面、包装材料的人员必须离开操作岗位,直到康复后才能进行生产操作。4.2建立生产人员健康档案。4.3卫生教育:行政人事部对新参加工作或临时参加工作的员工进行卫生安全教育,适时对全厂职工进行“食品卫生法”、GMP、SSOP及其他卫生规定的宣传教育。4.4 健康检查4 .4.1 行政人事部组织联系卫生防疫站对生产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必要时做临时体检。4.4.2进入生产车间接触产品的人员(生产一线人员

34、、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等),都必须通过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4.4.3招收新工人时,要观察其身体健康状况,必须告诉其如患有疾病或受的伤对生产有影响,有可能的情况下,他们将会被安排到不危及生产的岗位上。4.5健康要求:(凡患有下列病之一者,应调离食品加工岗位)4.5.1病毒性肝炎。       4.5.2活动性肺结核。4.5.3肠伤寒及其带菌者。4.5.4细菌性痢疾及其带菌者。 4.5.5化脓性或渗出性脱屑皮肤病患者。 4.5.6手外伤未愈合者。4.6如产品加工人员临时察觉可能患有上述疾病时,应主动向车间领导报

35、告,以便调整工作或做妥善处理。5 纠正措施5.1如果确定某员工有疾病的症状或带有其他可能污染产品的传染病,应立即让其离开生产区。如果员工不能被指派从事其他工作,必须回家休息,直到状况改善或有医生证明可重返工作岗位时为止。5.2如果发现员工有外伤,则应重新分配任务,或在伤口上包裹不透水的覆盖物、戴手套或遣返回家。八虫害控制(一)虫害控制程序1 目的控制生产区各种虫害,防止虫害对产品污染,确保产品安全。2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区域3 职责3.1行政部及相关部门负责执行、实施。3.2品控部负责检查。4 工作程序4.1 防止鼠害4.1.1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在厂区的适当位置放置多个捕鼠笼,画出捕鼠笼位置图,正确使用捕鼠器。4.1.2所有的捕鼠笼一般情况下由专人每天检查一次,内容包括捕鼠笼位置是否正确,捕鼠笼是否有效,对无效的捕鼠笼进行调换;是否抓到老鼠等,上述情况须有记录。4.1.3 捕鼠笼要及时采购,不允许存在短缺现象。4.1.4 发现老鼠进入后要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