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表面张力_第1页
液体表面张力_第2页
液体表面张力_第3页
液体表面张力_第4页
液体表面张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随杂质浓度变化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根据物理实验进行验证了实验设想中杂质浓度是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因素。通过对不同浓度液体表面张力的测量以及利用图像法对数据的处理,求出不同浓度班的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从而总结了杂质浓度与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大致关系。它涉及了关于液体表面张力测量的实验原理以及李敏传感器的定标等等相关常用方法。关键词:液体表面张力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测量原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张力系数影响因素。The liquid surface tension coefficient studiens with the experiment of its miscellaneonus qu

2、ality densityAbstract:the use of force-sensitive sensors measure the liquid surface tension coefficient. describes themeasurement principle.discussed themeasurement time for the best reading time,pull-off process ,the error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given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f theexper

3、imental phenomena。一、实验原理: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图1 液体表面张力示意图液体的表面,由于表层内分子力的作用,存在着一定张力,称为表面张力,正是这种表面张力的存在使液体的表面犹如张紧的弹性模,有收缩的趋势。设想在液面上有一条直线,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旁的液面以一定的拉力f相互作用。f存在于表面层,方向恒与直线垂直,大小与直线的长度L成正比,即:比例系数称为一条的表面张力系数,单位N/m。它的大小与液体的成分、纯度以及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值减小)。2、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一个已知长度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需要的力,从而求得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方法称为拉脱

4、法。若金属片为环状时,考虑一级近似,可以认为脱离力(即:表面张力)为表面张力系数乘以脱离表面的周长。即:得表面张力系数:其中,f为拉脱力;D1、D2分别为圆环的外径和内径;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3、力敏传感器测量拉力的原理:硅压阻力敏传感器由弹性梁和贴在梁上的传感器芯片组成,其中芯片由4个硅扩散电阻集成一个非平衡电桥。当外界压力作用于金属梁时,电桥失去平衡,产生输出信号,输出电压与所加外力成线性关系,即:其中,K为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mV/N),其大小与输入的工作电压有关;F为所加的外力;U为输出的电压。1.底座及调节螺丝 2.升降调节螺母 3.培养皿 4.金属片状圆环5.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及金

5、属外壳 6.数字电压表图2 液体表面张力测量装置对于本实验装置,工作原理如下:(1)液膜被拉断前:拉断前瞬间,即:;此时,数字电压表示数为U1,则:。(2)液膜被拉断后(瞬间):此时,数字电压表示数为U2,则:。(3)液膜拉断前后拉力变化:又因为所以注:实验表明,当金属环直径在3cm附近、而且金属环和液体的接触角近似为0时,运用上述公式计算各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的结果较为正确。二、实验任务与要求: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求出灵敏度K;2、测量待测液体(纯水、乙醇、丙三醇)的表面张力系数;3、研究表面张力系数随液体的浓度变化规律;(选做)三、实验步骤: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1)接通电源,将仪器预

6、热15分钟;(2)在传感器横梁端的小钩上挂上砝码盘,调节调零旋钮(电子组合仪上的补偿电压旋钮)使数字电压表示数为零(注意:调零后此旋钮不能再动);(3)在砝码盘中分别加入等质量mi(每个砝码0.0005kg)的砝码,记录对应质量下的电压表读书Ui,填入表1;(4)用作图法(或其它双变量数据处理方法)做直线拟合,求出传感器灵敏度K;2、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环的外径D1、内径D2;(2)将金属环吊片在NaOH溶液中浸泡20-30秒,然后用清水洗净(因为环表面状况与测量结果有很大关系);(3)将金属环吊片挂在传感器的小钩上,调节升降台将液体升至靠近金属环下沿,观察金属环下沿

7、与待测液面是否平行。如果不平行,将金属环取下,调节环片上的细丝,使之与液面平行(偏差增加1度,测量误差将增加0.5%);(4)调节玻璃皿下的升降台,使环片下沿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然后反向匀速下降升降台,使金属环片与液面间形成一个环状液膜。继续下降液面,观察电压表读数,测量出液膜拉断前后瞬间电压值U1、U2记录在表格中;(5)重复测量U1、U2各8次;(6)将数据带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公式,求出待测液体在某温度下的表面张力系数,并对结果做出评价(亦可与标准值进行比较);(7)整理仪器;3、研究表面张力系数随液体的浓度变化规律(选做):四、数据记录:表1 力敏传感器的定标(g)0.00.501.00

8、1.502.002.503.003.50Mg(0.001N)0 3.97 7.9011.8715.8019.7723.7027.67U(mv)015.030.245.460.475.590.6105.5表2 金属环的外径D1和内径D2内径D1(m)0.03496外径D2(m)0.03310(8)配置溶液的方案:实验室有体积分数为1%的溶液,将该溶液配制成0.030%-0.4%的溶液,分为12组。实验中提供的体积量取最小单位为0.2ml,并且玻璃皿的容积为180ml,所以,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数据 浓度(%)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U/mvU1U2UU1U2U0.00 -1.80 -45.40

9、 43.60 -1.80 -45.30 43.50 43.55 0.03 -63.30 -85.80 22.50 -63.70 -86.10 22.40 22.45 0.05 -68.60 -79.90 11.30 -68.40 -79.80 11.40 11.35 0.06 -70.10 -80.30 10.20 -69.90 -80.10 10.20 10.20 0.08 -71.20 -81.30 10.10 -71.00 -81.20 10.20 10.15 0.11 -72.90 -80.40 7.50 -72.60 -80.10 7.50 7.50 0.15 -79.50 -91.

10、20 11.70 -79.20 -91.10 11.90 11.80 0.20 -80.10 -91.70 11.30 -80.40 -91.50 11.10 11.20 0.26 -80.30 -91.70 11.40 -80.20 -91.50 11.30 11.35 0.29 -80.40 -92.10 11.70 -80.30 92.20 11.90 11.80 0.36 -81.60 -93.80 12.20 -81.30 -93.70 12.40 12.30 0.40 -82.10 -94.40 12.30 -82.20 -94.70 12.50 12.40 5 误差分析: 1.实

11、验之前力敏传感器没有加热十五分钟; 2.环形金属片没有用氢氧化钠清洗; 3.在实验过程中液体表面产生了波动; 4.仪器自身存在的系统误差; 5.环形金属片下沿未与待测液面保持平行6 结论:在纯液体中加入杂质时,体系的比啊平面张力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实验,稀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浓度的关系大致可分为: 在液体中加入某些杂质会显著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 在一定范围之内,随着浓度的增大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减小,而超过了此范围液体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杂质为表面活性物质肥皂水时,当溶液很稀时,a随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a随后大致不随浓度而变(有时也可能会出现最低值)。 待测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大大低于纯净水,增加待测水溶液浓度,其表面张力系数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大。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环形金属片下沿与待测液面保持平行 拉膜时动作要轻,尽力避免弹簧的上、下振动,为使数据测量准确,拉膜过程中动作要协调 由于杂质和油污可使水的表面张力显著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