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1页
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2页
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3页
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4页
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9卷第1期1998年1月科研管理ScienceResearchMana gementVol.19,No.1Jan.,1998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胡小元辛彦怀(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050016摘要:本文从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投入产出情况、研究生群体的信息需求状况等方面阐述了他们在高校科研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就如何评估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研究生群体;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日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一方面,人们往往把一所高校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能力,作为评价该校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另一方面,人们已经

2、开始注意到,研究生群体作为高校科学研究中的一支活跃力量,在促进高校的科学研究、维护和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越是著名的院校,这一情况越突出。因此,对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重要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改进和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1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投入产出情况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育属于英才教育,因此他们的选拔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细致的甄别,这就保证了研究生群体的素质普遍较高。活跃的思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决定了他们必然是我国科学研究领域里重要的群体之一,博士研究生更是如此。据文献报道,1988

3、年的SCI、ISPT、IRS三个检索系统中,我国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前10名作者中,位居榜首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当年发表论文14篇1;据1989年的SCI统计,我国科技论文产出最多的前10名作者中,复旦大学的一名理论物理学博士研究生以发表10篇论文而排名第二;同样统计SCI19851987年我国单篇论文在三年内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名作者中,有两位博士研究生入围且排位并列第四2。这些数据充分地说明研究生群体是我国重要的研究群体之一,是一个富于创造力、充满生机收稿日期:1997-07-18和活力的群体。为了进一步阐述研究生群体在我国高校科研中的地位及所起的重要作用,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

4、展开论述。1.1研究生群体在课题组中所占的份额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课题组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课题组中,研究生群体一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拥有相当的份额。例如,剑桥大学化学系共有44名教师,每人均独立领导一个课题小组,然而课题组的下属成员却全部是研究生3。在我国高校中,研究生群体在课题组里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都能做出出色的成果。例如,华中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明了插值算法,在数控技术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校生物工程系的两名博士研究生,在研究用红豆杉细胞培养紫杉醇的课题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4, 诸如此类的例子俯拾皆是。为了更有力地说明确定生群体在课题

5、组里所起的作用,我们以1988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项目为例,研究这些项目课题组成员的组成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研究生群体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表11988-1990年度化学基金项目课题组人员结构5从表1可以看出,在连续三年的基金项目中,研究生群体在课题组中占有较高的份额,投入的人数比例在23%26.7%之间。三年的平均比例为24.96%,占课题组成员的四分之一。1.2课题组中研究生群体的全时投入情况一般而论,科研课题立项后,都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可能顺利实施并圆满完成,才可能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既然课题组成员中研究生占有相当的比例,那么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就必然会投入相应的

6、时间和精力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以确保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一项对整个80年代高校化学基础研究全时人员结构的调查5恰好说明了这一问题。表2列出了化学各分支领域里基础研究中各层次研究人员的全时投入情况。(见下页表2所示,尽管各分支领域中数据彼此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仍然可以看出研究生群体的全时人力投入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四个层次的研究人员中,研究生群体的全时人力投入仅次于高职人员位居第二,这足以说明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研中所起的突出作用。1.3研究生群体的成果产出情况据文献报道6,“目前,科学院里的许多所,研究生发表论文占全所的三分之一;在国外发表的论文,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有三分之一,研究生作为作者的

7、则有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科学院系统是如此,那么在高校中,特别是一些重点高37第1期胡小元: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表2高校化学基础研究全时人员结构5 校中,情况又是如何?以南京大学为例,该校的研究生在这方面就有不俗的表现,以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为例,1994年被SCI 收录的论文分别为75篇和103篇,其中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分别为37篇和55篇,占两学科收录论文总数一半左右7。其实目前在我国许多重点高校中情况均是如此,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研中已经或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为高校学术声誉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越是著名的大学越是如此。1.4研究生群体的信息需求

8、力度一所高校信息需求力度的强弱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校的科研活力。信息需求强,则科研必然充满活力。同一高校中的不同群体对信息需求的强弱也能反映不同群体对科学研究活动的投入情况。笔者曾对我国高校研究生群体的信息需求情况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生群体是我国高校中最渴求信息的群体,是最为活跃的情报用户,他们的情报需求张力最强,在各类情报用户中位居首位”8。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间接地反映出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研中的投入状况。2如何评估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研究生群体对高校学术声誉的贡献可以用研究生群体的成果产出数量占学校总成果数量的比例进行测度,具体测算方法如下:A=n N(1在(

9、1式中,A 表示某年内某高校研究生群体所产出的成果数量在学校全部成果中所占的比例,笔者把它定名为“贡献系数”;式中N 表示某校当年成果产出总量;n 代表某校研究生群体当年以第一作者署名的成果数量。显然,从理论上讲,A 值的范围在01之间,A 值越大,即“贡献系数”越高,表明研究生群体对维护和提高学校学术声誉的贡献越大,在学校科研中的地位越突出、越明显。但在实际情况下,A 值都在0.5以下,只有在一些著名的重点高校中A 才能够达到0.5左右。当然,公式(1也可以进行限定性使用,例如,把公式中的N 和n 都限定在SCI 收录47科研管理1998年公式(1虽然能够较为充分地反映研究生群体在学校科研成

10、果产出方面的影响和所占的份额,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例如它只反映出了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情况,却不能反映出研究生作为第二、第三等作者的情况。众所周知,在当代科学研究中,合作研究是趋势、是主流,也即是一项成果的产出是由许多人共同努力完成的,反映在署名上一项成果就存在着一个多著者群体。事实上,许多情况下研究生在成果署名位次上可能排在第二、第三或其它某一位次上。根据上述情况,笔者进一步给出了公式(2,以弥补公式(1的某些不足。公式(2如下所示:B m M(2在(2式中,B 表示某高校在某年内全部作者群体中研究生群体所占的比例,笔者称之为“存在系数”。M 表示某校某年内的全部作者群体的人次,

11、m 则表示某年内产出成果的研究生群体的人次。例如1993年内某高校产出的所有科研成果共有3000人次挂名,其中研究生挂名的有900人次,通过公式(2计算,B 值,即存在系数为0.3,说明研究生群体在该校的科研活动中至少起到了30%左右的作用。显然B 值越高,研究生群体投入科学研究的力度越大,对学校学术声誉的影响也相应增大。“存在系数”B 与“贡献系数”A 一样,越是在著名的大学中,它们的值越大,这可能是在著名高校中,研究生人数多、水平相应较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存在系数”与“贡献系数”之间,虽然在内涵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二者之间绝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平行、起伏相关的内

12、在联系。由于不同的高校在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以及所招研究生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研究生群体在高校中又是一个不甚稳定的动态群体,因此,无论是公式(1中的“贡献系数”A 还是公式(2中的“存在系数”B,在不同的高校中测得的值是不可能一致的,这正好可以用来进行高校间研究生群体在科研中活跃程度的对比分析。此外,还应当看到即使是在同一高校里中,不同年份间A 值和B 值也会有大小不同的起伏波动,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种起伏不定的动态变化正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总之,高等学校中的研究生群体,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群体,他们更是一个研究群体,在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一些著名高校的科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

13、位,在维护和提高高校学术地位和声誉方面起作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应当引起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笔者坚信,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作用在未来的高校科研中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下转第67页57第1期胡小元:研究生群体在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部门、国家科委、中国人民银行反映情况,象我们这样负债金额较大的单位,国家应该给一定优惠政策,否则将难以生存。InvestigationontheProblemsofLiabilitiesinScientificResearchUnitJian gZhanhua(ResearchInstituteofSyntheticCr y

14、stats,Bei jing 100018ChinaAbstract:Aimingattheactualsituationoftheproblemsofliabilitiesinthescientificresearchunit,advanta gesand disadvantagesofborrowin gmone yb ythescientificresearchunit,ex periencestobesummedu pandlessonstobelearnedhavebeendiscussedinthis pa per.Andtheado ptivemeasureshavebeenin

15、vesti gatedatthesametime.Ke ywords:scientificresearchunit,liabilities 作者简介:蒋占华,国家建材局人工晶体研究所财务处处长,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上接第75页参考文献2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89年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年度报告,1990.65863解飞厚,肖慎钢.重点高校中的“短板效应”及对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1996(4:42466李云龄.努力把中国科大建成“三高”基地.教育与现代化,1996(3:12TheRoleofGraduatestudentsGrou pinScientificResearchofUniversit yHuXiao yuan XinYanhuai(HebeiNormalUniversit y,Shi jiazhuang,050016Abstract:Theim portantroleandpositionof graduatestudents groupinscientificresearchofuniversit ywereex poundbasin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