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厂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办公楼、钢结构厂房)_第1页
[天津]厂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办公楼、钢结构厂房)_第2页
[天津]厂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办公楼、钢结构厂房)_第3页
[天津]厂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办公楼、钢结构厂房)_第4页
[天津]厂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办公楼、钢结构厂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基础施工测量1、施工测量的特点:1.1 本工程规模宏大,单项工程多,工作量巨大且繁琐。1.2 本工程对控制网精度要求高。必须布设分级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点位的相对精度,同时确保各施工区域的准确衔接。1.3 本工程各单体建筑物外形大多为矩形,要求工程正确定位,保证建筑物的外檐效果。1.4 本工程厂房部分为钢结构,钢柱及上部网架安装的精度要求控制是施工测量的关键。2、施测准备:2.1 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为满足各阶段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本工程投入测量仪器详见下表: 测量仪器工具材料序号仪器型号及名称序号工具名称序号材料名称1徕卡TC402型全站仪1大

2、锤1100×100×2500mm木桩2日本索佳智能SET2110型电子全站仪3DJD2-C型电子经纬仪2小锤2粘土砖4DS1型精密水准仪3木锯3砂、石、水泥5铝合金水准塔尺4红蓝铅笔4Ø48脚手管、配套扣件650M钢卷尺5测钎5红、白油漆75M小盒尺6墨斗61寸小钢钉工程开工前对所有仪器进行检测,向监理和建设单位提供全部测量仪器计量检定单位检定的合格证书,测量设备的管理执行 IS010012管理体系标准。2.2 会审图纸、学习规范:组织测量人员会审图纸,了解建筑物总体布局,掌握结构特点及工艺流程,对重要点位的坐标,轴线尺寸,标高关系进行验核。学习工程测量规范、建筑

3、变形测量规范相关章节,掌握施测技术要求及限差要求。2.3 现场勘查:交接桩位:与建设单位进行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交接工作。要求所有桩位必须现场确认,索取点之记和成果表,填写交接桩记录。2.4 复核测量:对起始的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测量方法及精度与原等级测量的技术要求相同。2.5 建立施工测量专用电子版图纸: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坐标和高程系统,用AutoCAD制作建筑物平面图和轴网图及主要节点剖面图,形成电子版图纸。成图后点取主要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手算验核,确保电子版图纸准确性,为整个施工过程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点位坐标和高程。3.施工放线基本思路: 3.1 总平面控制3.1.1控制桩的测

4、量、定位与检测依据甲方提供的勘测单位所提供的资料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总平面图建立首级平面控制网。3.1.2计算测设点的测设数据3.1.3粗测埋设控制桩及控制台的类型和做法埋设表桩的类型采用100*100*2500的木桩打入土体,控制桩平台为1500*1500mm混凝土平台,平面操作台高出地面一定距离,并且与基槽保持一定安全距离,表层混凝土的浇注厚度为25cm。3.1.4精确定位及桩位的保护措施埋设后进行精确定位,待复核无误后用电钻打一圆眼镶嵌铜丝,然后对已精确定位的标桩加以保护。3.1.5控制点的监控对6个首级控制点进行周期性观测以检查其稳定性。施工初期,在周围两个固定建筑物选定方向控制点,

5、采用正倒镜观测方法测定控制点与建筑物上控制点之间的角度,以检测6个首级控制点的稳定性。3.2 放线依据的采集3.2.1首先利用计算机将甲方提供的电子版施工图删去梁线、板线及各种标注图示,只保留建筑物的边线,将其另存为放线图。然后在放线图上做出各建筑物边线上的特征控制点,利用AutoCAD软件获取建筑物边线上的特征控制点的坐标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文本格式保存。数据格式为:编码XY。利用全站仪附带的数据传输程序打开文本文件,将坐标数据转换成全站仪的数据编码后传至全站仪。上述坐标获取过程应尽量避免人为输入或改动造成的放线数据的失误。3.2.2内控部分:施工至基础底板混凝土时应进行内控点的布设首先在基础地

6、板混凝土上选定好位置进行精确量测,无误后做好标志并加以编号,做为以后放线传递的依据。3.3 细部施工放线3.3.1对于曲线段的放线需提前计算每延米的相对悬高,然后根据全站仪所放建筑物边线上的特征控制点位按计算值用盒尺进行实地放线.3.3.2其它细部结构施工放线过程中,由测量组为各区轴线上提供两个控制点,在由施工人员通过结构图纸配合钢尺等测量工具进行下一步放线。3.4 标高的引用和检测在测量过程中根据现场地形、建筑物的情况,并依据甲方、规划部门给定的现场标高进行复核并引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场内将引测点置于控制桩台上。外场标高控制点引测至临时建筑物上。我们将加大对标高控制点的监测力度,严格按

7、照规范的要求进行监测。3.5 资料整理和档案3.5.1首级控制资料(1)控制点位置表及技术说明(2)高程点位置及引测路线示意图(3)高程引测记录(原件一份)(4)高程引测成果说明3.5.2建筑物施测及控制网点资料(1)建筑物测设计算结果(2)建筑物测设定位示意图(3)定位放线说明(4)建筑物控制网点示意图(5)建筑物轴线测设定位说明第二节、地基处理及防止沉降措施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建筑功能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为保证联合工房地面的承载力,以及为防止由于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地面变形,我们根据设计要求,采用CFG桩、以及回填厚度不小于300的级配碎石回填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以满足其荷载和沉降要求,达到提高

8、承载力和防止不均匀沉降的目的。1、CFG桩施工1.1 施工工艺:1.1.1 钻机就位每根桩就位前应核对图纸与桩位,确保就位符合设计要求。钻机必须铺垫平稳,确保机身平整,钻杆垂直稳定牢固,钻头对准桩位。钻尖与桩点偏移不得大于10mm。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1.1.2 开钻、清泥开钻前必须检查钻头上的契形出料口是否闭合,严禁开口钻进,钻头直径控制在400+20mm,钻尖接触地面时,下钻速度要慢,钻进速度为1.01.5m/min或根据试桩确定。成孔过程中,一般不得反转和提升钻杆,如需提升钻杆或反转应将钻杆提升至地面,对钻尖开启门须重新清洗、调试、封口。进入软硬层交界时,应保证钻杆垂直,缓慢进入,在含

9、有砖块、杂填土层或含水量较大的软塑性土层钻进时,应尽量减少钻杆晃动,以免孔径变化异常,钻进时注意电流变化状态,电流值超越操作规程时,应及时提升排土,直至电流变化为正常状态,钻出的土应随钻随清,钻至设计标高时,应将钻杆周围土方清除干净,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钻杆垂直度,确保钻杆垂直,并作好记录。1.1.3 终孔钻到设计标高后,应由质检人员进行终孔验收,经验收合格并作好记录后,进行压灌混凝土作业。1.1.4 混凝土搅拌根据设计桩基混凝土的C20等级,由实验室提供配比,混凝土塌落度为18 ±2 cm。严格按照有关规程操作,搅拌时间1.5分钟,重量偏差,水泥+2%。1.1.5 地泵输送混凝土地

10、泵与钻机距离一般应控制在60m以内。混凝土的泵送要连续进行,当钻机移位时,地泵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搅拌,泵送混凝土时,应保持斗内混凝土的高度,不得低于40cm。1.1.6 压灌成孔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开启定心钻尖,接着压入制备好的坍落度为18±2cm混凝土,而后边压灌边提钻。压灌混凝土的提钻速度由桩径直径、输灰系统管线长度、内径尺寸、单台搅拌机一次输灰量在孔中的灌入高度、供灰速度等因素确定。压灌与钻杆提升配合好坏,将严重影响桩的质量,如钻杆提升晚将造成活门难以打开,致使泵压过大,憋破胶管,如钻杆提升快,将使孔内产生负压,流砂涌入产生沉渣而削弱桩的承载力,因此要求压灌与提升的配合要恰到好处。一

11、般提升速度为2m/min或现场试桩确定。1.1.7 试块制做与养护按照设计要求,一台班做一组(3件)试块,养护至28天,送实验室做抗压强度试验。1.1.8 断桩处理施工过程中应观测打桩过程中桩身质量变化,当发现桩断并脱开时,必须对工程桩逐桩静压,静压时间一般为3min。1.2 CFG桩关键工序压灌时必须连续进行,泵斗内要有一定的混凝土容量,混凝土容量要高出进料口40cm以上,以防吸进空气,当泵口混凝土低于进料口时应即时通过口哨通知钻机停止提升钻杆,待混凝土搅拌好时再进行压灌。在压灌过程中,孔底12m段提钻速度放慢,中段可快些,上部3m放慢。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并超出设计标高0.5d时停止压灌。压

12、灌前计算混凝土用量,成桩后检查每充盈系数不小于1.0。2、砂石垫层施工2.1 材料要求砂: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砂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含泥量应小于5%兼作排水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碎石:碎石粒径为2050mm,级配良好,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含泥量小于5%。2.2 主要机具设备2.2.1 机械设备:平板振动器、610t 压路机、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等。2.2.2 主要工具:铁锨、铁耙、胶管、喷壶、铁筛、手推胶轮车等。2.3 作业条件2.3.1 对级配砂石进行检验,人工级配砂石应通过实验确定配合比例,使之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碎石含量应控制在砂石

13、混合物的 以内。2.3.2 对基坑(槽)和基底土质、地基处理进行检验;并检查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做好基槽隐蔽验收手续。2.3.3 在边坡及适当部位设置控制铺填厚度的水平桩或标高桩,在边墙上弹好水平控制线。2.4 施工操作工艺2.4.1 铺设垫层前,先将基回填素土,进行平整。2.4.2 垫层底面标高不同时,土面应控制成阶梯形,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分层铺设时,接头应作成斜坡或阶梯形搭接,每层错开 0.51.0m,并注意充分振实。2.4.3 按照实验配合比,先将级配砂、石拌和均匀后再铺筑,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情况,适当洒水,使达到最优含水量,

14、以利夯压实。2.4.4 垫层铺设时,严禁扰动垫层下卧层及侧壁的软弱土层,防止被践踏、受冻或受浸泡而降低其强度。垫层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或压实,基坑内预先安好 ×网格柱桩,控制每层砂石垫层的铺设厚度。2.5 质量标准2.5.1 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5.2 砂石的干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垫层施工完毕经检测站标准贯入度检测,地耐力满足设计要求。2.5.3 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和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2.5.4 分层留槎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2.5.5 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顶面标高±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表面平整用

15、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3、防止沉降措施在砂石垫层、CFG桩的施工过程中,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规范验收标准,以确保达到防止沉降的目的、要求。3.1 CFG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1.1 测量员要对轴线桩位进行复核,确保每根桩位置都符合设计要求,桩位正确。3.1.2 质检员要对灌注桩施工的每一道工序认真进行复核,(钻机就位、桩体材料制备、桩顶标高等)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3.1.3 试验员要严格控制砼质量,定期检查砼坍落度和易性,按规定做好试块及进行养护。3.1.4 钻孔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注意钻进情况,发现钻杆剧烈抖动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技术管理人员立即采取

16、措施予以解决。3.1.5 成桩过程中,为保证桩身质量,提钻速度要和灌注的桩体材料相匹配。3.1.6 长螺旋钻孔CFG桩施工时应配制水泥砂浆,在每班开始施工前,先泵送水泥砂浆,润滑砼输送系统,防止堵管事故的发生。3.1.7 遇到突然停电事故,要及时启动自备发电机将钻杆提出钻孔,并及时拆卸砼输送导管,清除输送泵及导管中砼,并用水及时冲洗干净。3.1.8 所在桩位统一编号,施工桩逐一填写记录表,并在图上标示,防止错打或漏打。3.2 砂石垫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2.1 铺设垫层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水准基点桩,并应经常复测。3.2.2 施工前应处理好基底土层,先用打夯机夯打一遍,使其密实;当地

17、下水较高或在饱和的软弱地基上铺设垫层时,应加强基坑内及外侧四周的排水工作,防止砂石垫层被水浸泡或引起砂的流失,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500mm以下。3.2.3 砂石垫层铺设时,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问题,保证级配良好,严格控制材料含水量、每层厚度及碾压遍数,边缘和转角接槎处,应按规定搭接和夯实,防止局部或大面积下沉。3.2.4 垫层铺设完毕,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禁人车扰动,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脚手板通行道。3.2.5 现场质量控制:在砂、石垫层中设纯砂检验点,同样条件下用环刀取样检验,密实度达中密标准:干密度不小于 1.6吨立方米,空隙比小于 0.65。第三节、

18、基坑支护及降、排水详见专项方案。第四节、土方工程1、土方开挖1.1 施工前准备: 1.1.1 首先进行场地平整,测量场地平均高程。 1.1.2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图进行测量放线,进行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待支护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开挖。1.1.3 确定开挖顺序和开挖方式,进行现场复核。1.1.4 施工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证件齐全,并经核实后方可施工。1.1.5 在施工前仔细查阅图纸和方案,并把相关问题解决在施工前,做到施工中重点突出,施工关键控制点心中有数。1.1.6 施工之前要对相关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含测量人员、焊工等进行专项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1.1.7 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1)所有用电

19、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电箱架空至土方开挖区域。(2)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2个5000W大太阳灯照明。(3)施工范围内的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1000W小碘钨灯,每两个基坑配置一个灯架。(4)现场上,放坡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1.2 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1.2.1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明确在桩基施工阶段红线及定位桩是否产生位移,若有移位应会合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研究处理方案。1.2.2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1.2.3在

20、基坑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基坑开挖放坡坡度及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的白灰线。1.2.4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用大方木桩深打后钉上铁钉并加以保护。1.2.5所有的测量木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应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的准确性。1.3 土方开挖施工:本工程基础开挖时,采用机械开挖,运输车倒运土方。动力中心、消防水池、综合办公楼、加压泵房、联合工房A区采用满堂开挖,其它栋号均采用条形开挖的形式。其中,动力中心、综合办公楼、加压泵房土方开挖详见专项方案。1.3.1开挖前应放出各土方施工区域的分界线、作业面分界线、马道

21、上下口线,每步开挖深度必须严格按支护方案规定分层厚度开挖,严禁超挖。1.3.2为充分发挥机械施工效率,根据开挖深度由上而下分步开挖。应遵循先中间后边缘的方法。在临近基坑止水帷幕 35m范围内,要特别注意,不得超挖止水结构,影响边坡稳定和安全。1.3.3槽底口距离结构施工距离暂按 1.0m考虑,确保结构施工工作面。1.3.4基坑严格按设计分层位置进行施工,确保基坑坑壁稳定。1.3.5施工过程中,应密切与施工监测配合,加强信息化管理,若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及时报请工程师和设计人员调整施工方案,将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确保基坑成型。1.3.6基坑开挖时应把基坑侧壁的稳定成型放在首位,

22、已开挖的基坑侧壁不稳定时应及时处理,不许再向下开挖。1.3.7开挖过程中随时做好基坑内的排水工作,开槽见底后,如有土层滞水,人工开挖一条400×400mm排水沟,每隔一段距离用一节无砂管做的集水井,井内放水泵,设专人负责定时抽水。槽坑滞水挖明排水沟,导入坡底排水沟内,达到疏干滞水的要求,确保开挖过程中基坑底部干燥,确保基坑底部强度和稳定性不被破坏。1.3.8施工时限制基坑开挖线以外地面堆土堆物荷载不超过20KN/m2,并做好计算校核工作,随时检查确保安全。1.3.9基坑内各种管线附近2m范围内的土方不得由机械进行开挖,确实的作好地下各类管线的保护工作。1.3.10挖槽过程中,应注意对

23、大口井的保护,在地面做出明显的标记,防止汽车碾压。并注意对工程桩的保护,严禁挖掘机碰撞桩头。1.3.11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地质描述,做好开挖记录,当地质情况变化并与设计不符时,应立即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及时调整施工方法。1.3.12桩顶处理:土方开挖后,桩顶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的按图纸要求与承台连接构造钢筋。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的采用专用机械截桩,截桩后按图纸要求与承台连接构造钢筋。桩顶处理与土方开挖同时进行。截桩的碎块随开挖的土方清理至地面运走。1.3.13土方开挖至基底开挖面以上300mm 时,改用人工清底,减少施工机械对基底开挖面的扰动,对基底超挖、扰动、水浸或发现异物、杂土、淤

24、泥、土质松软及软硬不均等现象,在作好记录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1.3.14基坑应平整压实,其允许偏差:高程+20mm、-10mm,平整度20mm,并在1m范围内不得多于1处。1.3.15地下土方应与其他结构施工相配合,统筹安排,做到开挖、装运提升等环节紧密配合,提高效率,加快施工进度。1.3.16施工过程中严禁大型施工机械、车辆在结构顶板上落位或行走,顶板其他附加荷载不大于20Kpa,弃土堆放应远离基坑边线20m以外。1.3.17钢筋混凝土板和梁的土方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标高,其允许偏差为+10mm,0mm。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夯实平整,平整度为10mm.如遇有软弱或渣土层应换填或采取其

25、它加固措施。1.3.18基坑开挖完成后,必须及时会同设计、建设单位、质检站、承包人、监理等单位共同检查基底的地址情况,土质与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符,进行基地验槽,并办理隐检手续,及时进行垫层施工,以防止基底软化或岩层进一步风化。如不符合应与相关人员确定相应措施进行处理。1.4、土方开挖阶段应急措施1.4.1基坑壁渗水的处理措施(1)在基坑壁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可采用坑底设沟排水的方法。(2)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沙带出,虽然造成施工困难,而对周围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引流-修补方法。即在渗漏较严重的部位,先在支护墙上水平(略向上)打入一根钢管,内径2030mm,使其穿透

26、支护墙体进入墙背土体内,由此将水从该管引出,而后将管边支护墙的薄弱处用防水混凝土或砂浆修补封堵,待修补封堵的混凝土或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管出水口封住。如封住管口后出现第二处渗漏时,按上面的方法再进行引流修补。(3)对渗漏水大的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漏水位置离地面较浅,可将支护墙背开挖至漏水位置下5001000mm,在支护墙后用密实混凝土进行封堵。如漏水位置埋深较大,则可在墙后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浆液中应掺入水玻璃,使其尽早凝结,也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采用压密注浆时会产生一定压力,待注浆达到止水效果后再重新开挖。1.4.2断桩及漏桩的处理在成桩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无法清除的地下

27、障碍,断桩如发生在基坑底面以上,则在开挖后,将断桩部位的泥浆、粘土、浮浆及不密实的混凝土凿干净,支模后用混凝土补浇填实。施工阶段未知的断桩,其位置又发生在基坑面以下,一般很难发现也难以修复。如开挖后发生坑底支护桩边有严重管涌、冒砂或土体隆起现象,应怀疑下部断桩或漏桩,此时,应先行堵漏,查明原因,如确系断桩,则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定喷或摆喷)予以修补。1.4.3、防止基坑壁侧向位移发展的措施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发生一定的位移是正常的,但如果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过快,则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如发生这种情况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1)采取“随挖随撑”的方法,加快结构板施工,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它对

28、于制止位移发展也有一定作用。为尽早发挥其“水平支撑”作用,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掺入早强剂。(2)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3)基坑随挖随浇,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开挖到底后及时回填碎石垫层。1.4.4、流砂及管涌的处理:在细砂、粉砂层上中往往会出现局部流砂或管涌的情况,如流砂等十分严重则会引起基坑周围的建筑、管线的倾斜、沉降,对基坑安全非常不力。(1)对轻微的流砂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住”流砂;对较严重的流砂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0.51m左右,降水是防治流砂的最有效的方法。(2)管涌一般发生在钻孔灌注桩附近

29、,造成管涌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坑底下部钻孔灌注桩中出现断桩,或施工未到标高,或由于排桩径距较大,其后止水帷幕又出现漏桩、断桩或孔洞,造成管涌通道所致。如果管涌十分严重也可在支护墙前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与支护墙间进行注浆,钢板桩底应与支护墙底标高相同,顶面与坑底标高相同。钢板桩的宽度应比管涌范围宽35m。1.5、基坑开挖中安全保证措施:1.5.1、基坑开挖安全监护网的全面建立:(1)由负责安全的项目经理负责基坑开挖安全技术的组织工作,检查安全工作落实情况。(2)由负责安全的主管人员将上级机关的安全生产意图、安排、要求贯彻到每道工序和施工作业队。(3)由项目副经理负责汇总每日观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30、,出现问题拿出处理意见汇报上级领导。(4)任何人均有权否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一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1.5.2、建立“三员”职责,严肃管理职责:(1)项目安全员:负责基坑开挖安全工作的落实、检查、整改工作,协助施工队长让每一个操作者都能明白安全操作规程。(2)施工队安全员:对自己操作范围内的安全作业负责,协助队长做好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工作。(3)作业班组安全员:负责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具体落实,填写班组安全生产记录、贯标、标识工作及监护的违章记录。1.5.3、施工现场管理 (1)进入基坑内的所有机械设备都经过检修,首先要保证制动系统灵活可靠。进行入基坑的操作人员都要经安全技术培训,在深坑内操作人

31、员都要知道安全操作规程。(2)基坑的临时道路要平整,不允许有凹凸不平的现象,以保证各种车辆通行平稳。进入基坑的车辆限速在5公里小时,各种车辆不允许超载行驶,尤其是倒土的车辆要严格管理限速、控载。(3)在基坑内施工分上、下层作业面要相互关照,上层悬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各种物体要防止掉落到下层工作面以防伤人。(4)各种设备必须配备合格漏电保护装置。定期检测局部照明应使用低压电器。(5)各种机械设备不能压在支承桩桩顶作业。(6)在基坑安全网没有形成或安全网正在施工时,人员及设备不得在基坑边2m范围内作业。(7)各种道边都要明显的标志牌,夜晚都要有照明施工设施。(8)现场作业吊车等除应遵守本安全规范外

32、,还应遵守基坑安全管理规定。(9)基坑外作业向基坑内延伸必须遵守:一停、二看、三鸣。一停:人、车、设备到距基坑2m首先停止;二看:停下来后,观察周边环境及作业基坑下的环境;三鸣:开始确定作业后要与基坑下和周边作业的人员取得联系。(10)对基坑及现场的各种通行道路进行维护和保养,设立养护班负责道路排水管网的维护。1.5.4基坑开挖中安全控制要点:(1)做好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各项施工监测工作。做到每个部位每12小时进行观测,其观测结果使班组以上的管理人员了解清楚,一旦出现超过允许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2)对支撑作业施工成立专业支撑队,进行培训上岗。支撑队伍分两班,做到24小时不间断进行,对于支撑各项

33、准备工作放在其它工序停止作业后进行。(3)各种设备作业要划出作业区域和行走路线,做到专机专用,专机专作业面,在基坑内的设备不允许随意流动。(4)机械作业面不允许安排人群作业,只设指挥人员和协调安全检查人员,减少坑内人员流动,即使有人群作业也要明确作业区域,在基坑内作业要挂牌施工。2、基槽钎探2.1作业条件2.1.1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1.2基坑降水达到规定要求。2.1.3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下表执行。钎探孔排列方式 槽宽(cm)排列方式及图形 间距(m) 深度(m)小于80·

34、· · · · · ·中心一排 1.01.5视 地质复杂 情况而定1.280200· · · · · · · · · ·两排错开1.5大于200· · · · · · · · · · ·· · · · · ·梅花型2.1桩基· · ·

35、83; ·梅花型 1.52.01.5,并不浅于短边2.1.4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2.1.5钎杆上预先划好30一格的横线,并标出最终深度。2.2工艺流程与操作工艺放钎点线就位打钎拔钎灌 砂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 2.2.1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出每个触探点,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进行标识。2.2.2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采用自由击落的方式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直至达到规定深度。使用带有自落锤的动力触探器时,应将自由落锤提高至50cm,松手让其自由落下击打钎杆。

36、2.2.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时,记录一次锤击数。2.2.4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橇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次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2.2.5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2.2.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2.2.7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经过打钎人员签字和技术员签字确认。2.3质量标准2.3.1主控项目: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2.3.2一般项目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3、土方回填3.1土方回填:回填土主要为素土回填,个别栋号采用原土回填,联合工房中B1、B2、B6区局部回填级配砂石进行地面加固处理。3.2材料准备: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选料,对每批回填用土进行轻、重型击实试验,使用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