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桦川县四马架乡中学 陈丽丽目前我国的大学和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我也是从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在此谈谈对该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与看法。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使其明确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使青年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以适应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建设和管理水平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需要。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材及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教材内容滞后是
2、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较普遍现象。不仅中小学业,就是大学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也内容差异较大,而且很多教材都存在着理论内容过多而指导实际应用的内容较少和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问题。2、教学设备与教学方法落后。信息技术课程是针对社会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而开设的。它本身是一门知识性强、信息量大、强调应用性的课程。而很多学校不具备教授这些知识的条件,如计算机数量少、无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该课程具有信息时代的特点。专业教师少,多数教师是非专业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专业教材的教法,因而教学质量难
3、以保证。3、师资力量薄弱。当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多数都是非计算机教育专业的毕业人员,多数仅受过短期培训,且很多人兼有其他工作任务。由于提职、提薪等待遇难以解决,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已经和正在流失。中小学计算机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高,队伍需要稳定,并且是师资力量明显不足。4、考核办法及质量保证体系不统一。信息技术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两方面,这两方面又分别包含几个模块。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如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要求他们掌握的内容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因而考核办法也有所不同。但由于使用教材不统一、师资配备有差距,所以教学效果也存在差距,使得对相同层次学生的考核办法和评
4、价标准也是不统一的。例如,在我校初一新生中,有的学生在小学时就掌握了较多的计算机知识,有的则一窍不通,有的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有的只是会简单的指法,这就使行教师在施教和考核过程中很难有统一的办法和标准。三、教学改革措施1、大力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研究。课程的创新研究就是要不断地推陈出新,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本课程,着重要进行教材的创新研究、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以及考核办法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研究。2、精心选编教材。信息技术教材一定要跟得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大家都有这样的同感;一本教材从开始编写到完成需要一段时间,等到出版使用时教材内容已落后于技术本身的发
5、展。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必须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但是信息技术发展之快,仅仅通过不断修改教材是不行的,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一是教师要能动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本身的更新是受限制的,但教师本身要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及时为教学补充新鲜的血液。二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校与教师都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地充实内容。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很受青年喜受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因此,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出来,有利于课程教材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教材以外的新的东西。3、加强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研究。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
6、的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的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时代特点,使它具有一般课程所没有的特征:知识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性、内容的变更性和丰富性。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信息量大、具体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单一平面教育将成为历史。现在,多媒体计算机将电视、电话、传真、录音等技术融为一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作为教学媒体,把面全班的师生问答式交流转变为教师与每个学生的交流,教师按
7、教学需要选择智能化教学软件教学。在享受着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成果的同时,也要将其运用到传授这一知识成果 的课程教学上。二是在本课程教学上,要采用启发性、研究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把本课程作为一门研究型课程来教。研究型课程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选择接受知识并确定方向加以研究,用研究的方式生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并促进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所具有的特征也正符合研究型课程的特点,适合采用研究型的教学方法。三是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打破章节限制按教学实际需要交叉进行。4、加强教学考核办法与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与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考核上
8、也应两者兼顾,既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应用的考核。考查可采用笔试的形式,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应用能力考核主要以上机测试为主,同时还要注意在考核中增加有利于提高探究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研究与创造思维能力。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它们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课程教学水平的基本内容。教学质量的保证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实现,因此,建议将开展课程教学评价与经常性的教学检查结合起来进行,使之成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以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四、不断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1、经常性的开展教研活动,探讨教学方法、教学内
9、容的改革。在教研室内可以进行小规模的讲座,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讨论和研究。2、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为教师的知识更新创造条件。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高还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教师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内涵应该是动态的、全方位的。因此,教授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要经常给自己“充电”。要发挥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经常开展知识技能培训,为广大从事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老师的知识更新创造有利条件。学校要支持这些教师经常外出学习,教师也应主动借助现代化工具进行自学,如经常从Internet上了解新信息、新知识。五、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遍运用办学条件
10、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在教学上应该以装备为突破口,大量引进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和技术逐渐走进课堂服务于教学,从而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具有多重感官刺激的特点,如:传输量大,速度快;信息传输质量高,范围广;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教委为了推动计算机辅助教学制定了一第列政策,鼓励第一线教师中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并设立专项经费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现代化的知识更应用现代化的方法传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其自身特点正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手段来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要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及相关的多媒体设备为基础。多媒体设备主要包括网络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电视等,还必须有与设备相配套的软件产品,如计算机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等。对于学校来说,发展多媒体教学,应做好以下工作。1、大力加强多媒体设施建设。学校要增加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多媒体设备的投入有条件的学校应多建几个多媒体网络教室,也可以对现有教室进行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学期开学老师简短发言稿(9篇)
- 2024年原材料管理制度(二篇)
- 2024年市场营销工作总结参考模板(二篇)
- 2024年学生会秘书处工作计划模版(二篇)
-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四篇)
- 2024年学校总务处的工作计划样本(四篇)
- T-CAICI 89-2024 通信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
- 2024年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三篇)
- 2024年大一班主任工作计划范例(二篇)
- 2024年商标许可合同简单版(二篇)
- 铸造行业的危险因素辨识及预防措施
- 农业技术员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led灯珠参数和应用
-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全文)
- 20世纪时尚流行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理工大学
- 化工原理版天津大学上下册课后答案
- 特聘防疫员年终工作总结
-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演示
- 【农村小品搞笑大全剧本】农村题材小品剧本;拍广告
- GB/T 23990-2009涂料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GB/T 15238-2000术语工作辞书编纂基本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