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州市金水区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情况调查系部:教育系班级:小学教育一班姓名:彭慧娟 08张婷婷 12刘慧 03郑慧敏 13蔡保红 22陈茜 36刘青雯 07郑州市金水区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情况调查一、前言 目前社会上以各种名义开办的辅导班层出不穷,家长与学生也正如奔波于各种辅导班之间。为了了解郑州市金水区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基本情况、学生内心的想法、辅导班学校教学的优劣对比以及家长与在校教师对学生参加辅导及社会上辅导班的看法,我们组的人于月日与日分别到纬五路一小和金桥小学做问卷调查(份)以及访问家长、老师。希望能为小学生参加与选择辅导班提供一些建议,也正确自己对此的看法。二、调查前期准备及问
2、卷、访谈设计前期准备:讨论研究主题。设计问卷及访谈问题并到小学发放问卷,采访家长及在校任职教师。问卷、访谈设计:共设计一份问卷,两份访谈问题。针对学生的问卷分四部分共道题(见附录一);针对家长的访谈从个问题展开(见附录二);针对老师的访谈从个问题展开(见附录三)。三、调查结果与分析在所选出的份问卷中:()没有说班里同学不上辅导班的;其中8%的是班上一小部分上辅导班;86%的是一半以上参加了辅导班;6%的是全部都上了辅导班。()的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上辅导班;的从一年级开始上;的从二年级开始上;的从三年级开始上;在四年级开始上;的从五年级才开始上辅导班。()在所填写问卷的小学生中,有是自愿上辅导班
3、;的是因为家长让报的;是跟风,看别人报了,自己也报;是老师要求报的。()在目前同时上的辅导班中,参加了作文辅导班;上了数学辅导班(以奥数为主),的上了英语辅导班;另有参加了艺术类辅导班(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武术等)。()在所参加的辅导班中,的想上作文辅导班;的想上数学辅导班;的想上英语辅导班;的想上艺术类辅导班。问其原因:觉得是与同班同学一起上,很开心,并且老师讲的也很有趣;是因为成绩不好,需要补;觉得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与艺术修养,对自己有帮助;是自愿报的,就是喜欢上;是因为报的是主科,要学;是怕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有喜欢上的,也就有不喜欢上的,的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辅导班;的不想上数学辅
4、导班;的不想上英语辅导班;只有的不想上艺术类辅导班。原因有:不是自愿的,是老师与家长要求报的;的就是不喜欢上,也说不出原因;是在学校学习较好或很好,不想再补了;是在辅导班学的内容与辅导班老师讲的都很枯燥无趣;是因为上辅导班就没时间写作业了;是辅导班讲的内容太多了,跟不上也听不懂;是学习不好但也不想补;是主科在学校能学到,不想再补了。()填写问卷的小学生中的一周上h的辅导班;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还有的上。()填写问卷的小学生都觉得上辅导班有用;的觉得有一点帮助;的觉得有很大帮助。在学校与辅导班的优劣对比中,()的学校班上一班人,的是人;而所上的辅导班中,的是一班
5、人以下;的是一班人;的是一班人;的是人;的是人以上。()的学生觉得辅导班的老师讲课讲的好;的觉得学校老师讲得好;的觉得讲的都差不多;的学生更愿意上学校老师的课;的更愿意上辅导班老师的课;的觉得都可以,无所谓。()的学生觉得在学校学得多;的觉得在辅导班学得多;觉得学得都差不多;还有的自己也不知道在哪儿学得多。至于学校老师的态度方面,的学生说老师支持;的老师不支持;的学生说老师持无所谓的态度;的学生不知道老师的态度。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上辅导班的人数非常之多,并且绝大部分在三年级之前就报过辅导班了。家长在孩子刚开始上学就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最早的甚至在幼儿园就报过辅导班了。()自愿报
6、辅导班与家长报的基本对半,但自愿的占主要。由此可见,现在的小学生对学习还是有很强的自主性的。()上英语辅导班的人数最多,上数学的次之,之后是上艺术类的,上作文辅导班的人最少。说明家长、学生对英语的重视度超过其他科目。()想上英语辅导班与不想上英语辅导班的人数都很多,已经形成了两级分化:一类是对英语已经产生了兴趣,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想学;另一类是厌恶了英语,越学不会越不想学。()一周上辅导班的时间集中在小时之间。()学校一个班的人数因地区和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是:重点小学一班在人以上,非重点小学一班在人左右。而辅导班的人数大都在人以下。相对于学校的大班教学,辅导班的小班教学更有助于老师顾及每
7、个学生的能力及习惯,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大部分学生觉得学校老师讲得好,在学校学得多。看来,小学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学校上,不应盲目的报那么多课外辅导班,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四、访谈记录与总结(一)对家长的访谈记录与总结、访谈记录访问者:彭慧娟(以下简称彭) 被访问者:家长(以下简称家)彭:阿姨,您好。家:你好。彭:我们是郑州师范学院的学生,在做有关小学生上课外辅导班的调查研究。请问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吗?家:这个······(犹豫中)彭:(忙解释)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一份调查,不会对您有任何影响的。家:那··&
8、#183;···好吧。彭:谢谢您!那我们开始吧?家:行,开始吧。彭:请问您给孩子报了几个辅导班?家:个。彭:这么多?家:嗯。跳舞个,钢琴个,英语个,奥数个,不就是个吗。彭:嗯,是的。那报这些辅导班您都征求孩子的意见了吗,她都愿意上吗?家:那······这······肯定有的想上有的不想上。彭:那您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初衷是什么?就是您为什么要给孩子报辅导班?家:想提高她的学习能力。彭:那您给孩子报辅导班的途径是什么?是朋友介绍还是自己根据传单找的?家
9、:大都是朋友介绍的,感觉比较可靠。彭:您觉得您的孩子上辅导班对她有用吗?家:当然有用啦。彭:能举个例子吗?家:嗯······就说数学吧。没给她报奥数之前,她学起数学来很吃力,上过奥数之后再做学校布置的作业就容易多了,也不用辅导了。这就挺好的。彭:哦。那您怎么看待社会上辅导班过多这一现象的?家:太多的话,嗯······也不太好。有些辅导班的实力不行,会耽误学生学习。最好是有关部门能进行审核,这样会好一点吧。彭:哦,那您觉得辅导班的收费合理吗?您可以接受吗?家:收费可以,可以接受
10、。彭:那我问完了,谢谢您。家:嗯,没事。、总结通过对个家长的访谈(集中在纬五路一小和南阳路一小的学生家长)我们发现:不同学校的家长对辅导班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南阳路一小的学生家长比较支持孩子上辅导班,但他们给孩子报辅导班时会提前征求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不愿上的辅导班会仔细考虑后再决定报不报。他们给孩子报的辅导班以英语和奥数为主,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让孩子养成每天看英语单词、听英语听力、读课文等学习习惯)。他们选择辅导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和辅导班的宣传,在选择辅导班时他们比较注重辅导班教师的讲课水平及距家远近。他们觉得辅导班人数少,教师讲课针对
11、性较强,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他们觉得现在这个现象有些畸形发展,不仅会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还会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他们觉得应以学校教育为主,也许学校加强管理、多布置作业可以抑制一下这种不良现象。有的家长还提到:有的老师觉得孩子在外报的有辅导班,就不好好讲课了,导致一些想学习的孩子学不到知识只能在外报辅导班,。据我们调查的纬五路一小的学生家长支持孩子上辅导班,并且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重复报的不在少数)。他们说给孩子报艺术类的辅导班可以锻炼身体、塑形(女孩为主)、锻炼胆量、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等;报学业类的可以提高成绩。有家长声称孩子到三年级就必须报奥数。当我们问到如果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不
12、好,报不了辅导班怎么办,有位家长直接回答了一句:“那就只考一、二十分的了”。这让我们很惊讶,她把辅导班当做孩子学习的重点了。在问到对辅导班泛滥、收费高等问题的看法时,家长们表示:他们也很无奈,别的孩子报,而自己的孩子不报的话,怕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看来,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上辅导班,但不排除很多家长是盲目跟风,没有结合自己孩子实际。并且,家长们对辅导班收费高的问题都深恶痛绝,但也无可奈何。(二)对教师的访谈记录与总结、访谈记录访问者:刘慧(以下简称刘)记录者:张婷婷 彭慧娟 被访问者:老师(以下简称老)由张婷婷联系的老师带我们进办公室,并向办公室的老师做了说明介绍。因此,我们直接进入了话题。刘
13、:老师,您好。老:嗯,你们好。刘:我能问一下您教哪门课吗?老:英语。刘:是几年级。老:三年级。刘:那您教的一班大约有多少人?老:教了四个班,总共多人。刘:据您所知您任教的班大约有多少人参加了课外补习?老:这个······不清楚。因为我也不是班主任,了解的不太多。这个你们最好问一下班主任。刘:那据您了解,参加辅导班人数最多的是哪个科目。老:那······应该······是英语吧,这个我也不敢确定(笑)。刘:您觉得学生上
14、完辅导班效果大吗?老:这个······怎么说呢。课堂上看不出谁上谁没上,有的学习好,报了之后学习更好。有的病急乱投医,这种即使报了也没多大提高。主要看学生学习能力与习惯,有的学生学得多但不精。刘:您在外代过课吗?老:没。学校规定在校教师不准外出代课(另一位老师附和道)。刘:您对学生参加辅导班怎么看?老:上辅导班是家长把孩子推到那一步的。我不支持辅导班,但也很无奈。辅导班太风靡了也不太好,越发展越畸形。这个······怎么说呢,很矛盾。刘:您对新课程有什么看法?您觉得内容合理吗
15、?老:教材是专家研究的,还是很合理的。刘:现在有的家长说书本内容太简单了,考学的话就要报奥数等辅导班,您怎么看?老:这个······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那些重点学校就像个指挥棒。特别是外国语中学,考题越来越难,有的甚至都考到高二内容,这都很不正常。我是看不惯。刘:还有家长将孩子学习好都归结到上辅导班,您怎么看呢?老:实际上,我们老师也很无奈,老师压力也很大,对于我们,本职工作就是教好教材。其实呀······唉,老师的工作也很被动,自己教的东西被认为是别人的功劳。刘:那
16、3;·····老师,我们问完了,谢谢您啦。老:没事,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就行。我们:没有了,那我们先走了,再见!2、总结我们分别在纬五路一小和金桥小学各访问了两位老师。这些老师对于参加辅导班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纬五路老师的态度是不支持。她认为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知识。如今辅导班现象已经走入了一个畸形的轨道,很多家长完全就是跟风,生怕孩子少学到什么东西。导致该现象的出现很重要的原因是选拔考试的出现,现在小升初竞争很激烈,为了优中选优,所谓的名校增加考试难度。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家长不吝惜金钱,请最好的老师,上最好的辅导学校。重点中学就像
17、是一个指挥棒,指到哪,孩子家长就奔到哪。如果取缔了这种特殊招生,辅导班现象就不会这么泛滥。对于英语学习这一问题,另一位老师则表示,一二年级开设英语毫无意义,容易与汉语拼音相混淆。因此,家长开始在校外疯狂的给孩子报英语班,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金桥小学的老师则表示支持学生报辅导班。一位数学老师说:孩子不好管,自觉性不强,参加了课外辅导报班,可以找到一个写作业的地方,省得家长操心。另外,对于老师来说,学校课程设置有限,没有讲评时间,练习也达不到,在课下有人监督练习,自然能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另一位语文老师说,由于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平时还要忙于工作,根本顾不得孩
18、子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孩子报个辅导班,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两校的老师都提到了一点,报不报班,要因人而异,如果你的接受能力强,同时经济条件也允许的话,报班提高一下也是未尝不可的。但是如果孩子不想上,家长强求也是没有用的。家长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还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五、总结建议 针对对小学生、家长、在校老师的调查及总结,我们对小学生上课外辅导班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家长、学生不要盲目跟风,根据学生自身学习实际能力、家庭经济情况选择辅导班。()报辅导班是不能只求多,要求精,选择能真切为学生服务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上辅导班的时间应
19、合理,不能过多,不要过分透支孩子精力。毕竟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是学校教学,学生的经历应主要放在学校的学习上,不能本末倒置。()政府应制定关于课外补习政策(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观念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加强对辅导班的管理。()调整班级人数设置,尽量达到小班教学,以便于尊重儿童的人格,正确看待儿童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还儿童以游戏,还儿童以童年,实现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6)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六、感悟彭慧娟:在我们正式设计问卷时,我们进行了好几次讨论,研究主题也是一变再变,最后才确定了下来。在设计问卷时,为了把问卷设计的完美一些,我们组的人还逃了一次课到电子阅览室查资料。之后我们把设
20、计的问题拿给老师看,老师指出了我们问卷中的不足:问题有重复的、没有对问题进行分类显得很乱没有章法、有些问题问得很模糊不清不楚等。之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修正并拿给老师做最后的审核。在查资料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相关论文虽多,但内容大多重复,符合我们要求的很少。我们去纬五路一小之前,本打算在学生进校之前发放一些问卷。但到了之后,才发现人家学校2:00就开校门了(比我们预想的早)并且校门口的学生也不是很多。因此,我们决定不大面积发放问卷了,只是每人拿几份自己找学生写。我先开始是让小学生自己写,但发现他们写的很慢。所以之后的几份都是他们说我写,这样就快多了。去之前,就害怕有的小学生不愿意填写问卷,我还
21、专门带上了学生证。但还是有些小学生不愿意填写。当时心里有些失落,觉得做社会调查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小学生上课后,因为联系的老师还没来,所以我们就到附近的德克士整理资料,顺便也暖和一下。谁知,一进去,就发现里面坐了很多家长。之前我们还在为怎么采访家长而烦恼呢,这下好了,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么多家长,足够我们采访的啦。在我们整理问卷时,旁边坐了一位阿姨。她一直往我们这边看,我觉得她应该会接受我们的采访,就试探性的问了一下,结果她同意了。在我准备问时,我们组有人拿出了手机想看东西,结果那个阿姨忙摆了下手说:“别拍照啊,要是拍照的话我就不说了。”我们忙解释只是问问题不拍照,她才放心了。别的同学在
22、采访时提到一个细节:她们问一个年轻的阿姨给孩子报奥数没时,那个阿姨刚一回答没,旁边就有一位年龄稍大一点的阿姨说:“到了三年级,就一定要报奥数。”通过这次采访,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德克士促进了辅导班的发展这些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后,就不上班了,在家专职带孩子。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就在德克士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交谈给孩子报辅导班的问题。我们当时就感叹,自己以后如果有了孩子,绝对不能这样。因为长时间呆在这种环境中,早晚会被她们同化,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决定,这样盲目的给孩子报辅导班,只会过于加重孩子的负担,超过他们的承受压力,不见得对孩子的成长就有利。同时,也学到了:在做采访时,一定要给别人解释清楚,
23、不然一个很小的举动就有可能引起他人的误会而做不成访问。因为在纬五路一小没有做够问卷,所以我们又联系了一个学校。刘慧联系了以前教过自己的一个老师,让我们周五去。周五我们到的有些早,那个老师还在上课,所以我们就在外面转了几圈,好冷啊。见到那个老师之后,她让我们在班里直接发放问卷(当时很感动,觉得那个老师太好了),这次,问卷做得够数了。最后,为了感谢老师的帮助,我们提出帮她批改作业。在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本以为很简单知识实际上自己也拿不准,我就借了一本语文书,对着书改。下课后,那些小学生就围在我们身边叽叽喳喳的说话。我当时听得头晕眼花。课程实验老师说她给我们上完课后要闭口,改作业时我想的是我要
24、闭耳。看来,小学老师也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当。不仅要把知识记得准确无误,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可以忍受小学生的吵闹。在整理问卷时,也有很多麻烦事。我们的问卷有一些问答题,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很不好归类整理。并且,有的可能觉得会对他们不利,直接写上: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这也可能和我们没解释清楚让学生误会了有关。这次的综合实践让我受益良多,了解到做任何事都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光联系老师就联系了好几遍。有的直接告诉我们会对他们不利,不愿意接受采访。下次再有这种活动,我会更注意问卷的设计、时间的安排、与人交流的技巧。张婷婷:完成了历时一个月的调查报告,学到的,感受到的东西颇多。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让我更多
25、的了解到现在小学生的学习状况,让我对以后成为怎样的一个教师有了更多的思考。本来在确定研究主题的时候我是打算进行说课之类的,觉得调查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没有太大的用处,而说课比赛更贴近我们,但最后小组其他成员都同意调查小学生,最后我们也就确定了这个主题。首先,调查对象确定为学生、家长两方。11月10日晚上,我们开始制定家长的访谈问卷,这是第一周的主要任务。问卷的问题大家东一个西一个的提出,但觉得很无序,就好像在瞎撞一样,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有些问题还会偏离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主题,不知是要调查参加情况还是参加原因,这时才开始认识到主题不是那么的明确。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制定
26、了大概的访谈内容,由刘慧周末带回家先进行一次。在讨论中,不时还有大火花出现,有些意见不合,还好没有出现“流血”事件。周末,13号晚上,刘慧把她的访问情况向我们叙述了一下,我那时就感到这个话题是个值得深入了解的。在分析中得出,如今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已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那三位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学不到多少东西,就在外面报班,而老师觉得学生报班了,就更不认真讲了。此时,我们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觉得有必要也要采访一些在校老师。下一步就是怎样联系学校,采访老师了。我们先于15号下午翘了两节美术鉴赏课来图书馆查资料,制定学生问卷和老师访谈内容,然后在周四让老师指导一下,给些意见。对于采访老师的计划真是
27、步履艰难啊,之前刘慧通过关系联系了一个,但对方担心伤及自己的利益之类的,不愿接受采访。我们真是一下掉进了山谷,感觉这事真是不容易,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个社会的利益性是多么强。后来我又找了个姐姐,她同意去她们学校采访。我们访问的是三年级的英语组组长,该老师说她一个人带四个班,每班80个学生,班里应该有一半以上同学参加课外班,具体情况不太清楚。这和我们之前了解和设想的差不多。在分析小学生为什么如此疯狂地参加课外辅导班时,她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而且很深远的看法因为选拔考试的原因。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中学,而进入门槛就是考试过关,而这考试也非一般的考试,都是优中选优,尖中选尖,所以题就会特别难,尤
28、其像外语中学,知识都考到高二的水平了。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怎么可能学那么深,只有在外报班了。而在这个问题上,这些重点高中就是指挥棒,指到哪,学生、家长打到哪,这是一种很畸形,很不正常的教育现象。小学老师的职责就是教好应在小学学习的内容就可以了,她们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再做别的。后来我们又去了金水区另一个小学,这个是非重点小学,学生比较少,每班大概50人左右,而且家长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所以对学生的重视不如重点小学。当问到一个数学老师是否支持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时,她说,对于不自觉的学生,家长找个辅导班也算是找个写作业的地方,也减轻了负担,而且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每周几乎没有讲评时间,练习时间也达不
29、到,所以报班也不反对,但要有针对性。而另一个语文老师也提到这需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定,对家境富裕的 ,报质量高的,有很大帮助。而对于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好,报班先养成良好的习惯。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认知程度至此,调查基本结束在调查中不仅得到了相关的信息,还有个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由之前的考研到选择就业,还有就是不同地区的学校教育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纬五路一小算是金水区的重点小学,英语课程更是郑州市的重点,竟然从一年级就开始上了。但是有些老师都觉得没有必要开这么早的课,上层的专家领导真是应该到基层听听意见,看看现状。在反思整个报告时,我发现研究的课题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归结为一点家长
30、的观念。这和之前看到的一篇硕士论文的观点一致,当初还不理解这怎么会是根本,但最后分析、概括却是如此,而且再看这篇论文的时候,越发觉得很有道理。由此次的调查活动,我也该改变以后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计划,每阶段的孩子都有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应顺应其发展,顺便加以引导与开发,而不应该过早的透支孩子,不必事事都第一,不必一定上重点中学,不必一点上清华、北大,只要能发挥到最好就ok,给孩子一个尽量正常、快乐的学习环境与发展空间。刘慧:老师一布置完作业,我们小组就开始热情高涨地开始了准备工作。选题很顺利,大家的意见一致。因为考虑到现在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现象特别普遍,所以从这个角度入手,调查小学生参加课外辅
31、导班的情况。首先,我们想到,课外辅导班最关键的三个主体是家长,学生,老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了解不同角色对这一现象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得出结论。(其实在这个初步阶段,我们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确定了调查题目,最终,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想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反映怎样的现象。当时,我曾提过这个想法,可是组内有同学说,结论是在调查之后才得出的,现在确定下来,调查显得没有意义,引起了分歧。听了同学的想法,我觉得也有道理,便这样开始了调查。)第二天是周六,便决定先从家长入手。经过一番讨论,初步确定了4个大问题。我先找到附近的家长,挨家挨户的进行访谈调查。这次任务进行的顺利,因为都是熟人,这些阿姨都很热
32、情地回答我的问题,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可是,我们到纬五路小学进行调查时,在德克士遇到了几个在等着接孩子的家长。这些家长边织毛衣,边回答我们的问题,显出有些不耐烦的样子。当时我的准备也不是很充分,提出一个问题,家长们回答了三言两语,说着说着,她们便交谈起来,甚至插入了其他话题。出于礼貌,我也不好意思打断她们的谈话,情况有些尴尬。之后,我们对家长的观点进行整理,家长掌握上辅导班的最终决定权。这个学校的学生家庭状况优越,像这些家长就是专职接送孩子上下学,平时在德克士里,这个家长今天说给孩子报了某个班,明天其他的家长便纷纷让孩子去上课。这是个信息交流的聚集地,家长跟风现象很严重。吸取访谈家长的教训,我们
33、又开始对老师的调查。这次,我们先分工确定了各自的职责,熟悉问题,见到老师后,表现得十分礼貌,说明自己来访的目的,这次访谈也很顺利。老师的观点很明确,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见解,给我们的调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调查进行至此,我感到有些迷惑。老师有老师的观点,家长也有自己的立场。貌似都正确。如果按这个思路继续下去,似乎研究的任务更大,需要分析的更多。我们及时向老师求助,并查阅了有关论文和社会上关于这一现象的报道。我认为,导致目前这个困惑的局面是因为当初的目标不明确。如果我们确定好方向(不是结论),最终会分析得出结论。一不做二不休,经过再次讨论,我们决定把研究方向确定在家长这一方面。这下有了
34、针对性的目的,整个过程便清晰了。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全组同学都积极参与,大家相互合作,其间有矛盾,有分歧,有时甚至因为小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也会因为一些不谋而合的想法而欢喜。大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多一些倾听,尊重,善于去接纳别人的想法,如果与他人的想法产生冲突,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再协商。这次历练,让我们更加成熟,增加了彼此的信任,学会与他人合作,而分享共赢的乐趣。第二,掌握一种技巧方法与别人进行交谈,让一个陌生人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访谈。第三,通过合作学习,大家在一起讨论,使我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体验了过程,对其中的步骤细节了解并实践,能力有所提升。我
35、想,今后要多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多经过几次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郑慧敏:老实来说,针对我们所选的主题郑州市金水区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情况的调查而言,调查过程、结果与最后的总结,都是一个相当深刻的经历。这个调查用了我们一个多月,从最初的选题、计划、前期准备、搜集资料、修改、实地调查、总结调查、出稿,每一步都是那么真实与深刻,仿佛,如同一个工作般。在整个过程中,我并不想说我们讨论与一次次的计划,行动内容,而是想表达,在这其中,我的感觉。这不是一个小的工程老实说,所以大家的通力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是亲身的经历与认知。再者,是对当前调查结果的感悟。虽然并不是每次讨论都是全员参加,但是大部分时候
36、,关键性活动,往往能体现出凝聚力(甚至为了调查,我们集体逃课,结果很不幸地成为了唯一一次点名而我们又撞枪的悲催现实)。到现在,每一次的讨论,我们的感觉,都有一种多方会谈的感觉。那感觉是我们在很严肃而又不失诙谐地完成一件神圣的事(虽然场合不那么隆重)。那次调查,专门去了小学,亲自去采访,体验真实的调查,也对某些小学生的结果反映感到讶异(譬如,那个一周上的小女孩),也听到了老师对现状的无奈与担忧,更有家长的攀比、盲目跟风、无奈与压力。一个课外辅导班,承载的,不仅仅只是那一纸成绩。而我们的通力合作,也使调查基本顺利。其次,是我参加的这次调查,亲身的体验。有些事,真的是需要自己亲身经历,你才会知道,这
37、件事情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而不仅仅是完成了它。这个调查,在初期,曾经内容缺乏,可是后来,逐渐地充实与扩展,完备与成形,这个过程,问题有多少,有哪些,又是难是易,怎么取舍,这是没有经历的人所不能感受到的。我很庆幸我们组的人都有这个经历。它不仅仅是完成一次调查,写成报告那么简单,而是不断地丰富,修改,加深认识,在这一系列的步骤过程里。再者,对调查本身的内容。我们调查了三个对象,小学生为主,老师和家长为辅。相比于调查之前的设想答案,得到的真实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我对现在的小学生表示无限的同情。同时,也有对家长的复杂感觉,因人而异。对老师的无奈。参加课外辅导,我觉得,可以说,最终根源在经济与利益
38、。使我再次真切地感受到,这就是另一个经济社会。金钱压力下,地位、权力,全都是那么,而在这种攀比之下,有意或无意地,就形成了越来越早地使竞争意识渗透于每个人,每个孩子的心里。这是好事?还是悲哀?而最终导致了这种竞争的变态与畸形发展。感触太多。有些事,并不是我们自己所能掌握的。掌控舵手未必懂得船客的悲喜厌恶,对方向感,对目标,对获取过程。更多时候,事情并不会按你的意思发展。也许正是这样,生活才会是未知的,生活才有起伏,我们才会感受到这些真实。而不是仅仅靠自己的臆想与猜测,觉得,事情应该是怎样的。就如,我们起初猜测最后的调查结果,结果却并非如此一样。蔡保红:这次的课题,自从确定下来之后,大家一直在讨
39、论拟定几个问题,对学生、对老师、对家长分别问什么样的问题,讨论的越多,问题也是越多,最后写成三份表,列上问题,然后找老师咨询,经过几次修改,终于确定了调查表的格式和样本,对小学生调查表复印了60份,然后寝室六人去纬五路一小门口调查。小朋友们对我们的调查有了积极响应,有的报以戒心,我们告诉他们我们是大学生,有学生证,只是调查一下,但是有些孩子还是不愿接受调查,但基本上大部分小朋友都参与了调查。等他们上课了,我们就去德克士调查了一些家长,家长给予了我们帮助,又抽出三个人去调查了老师,最后满载而归!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个课题可以分出好多课题,但为了明确目标,大家进行了多次讨论,接下来的分工合作让我
40、们明白了团结,相互帮助非常重要,而且对于与别人的交际能力也是一种培养。另外,普通话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都是说普通话,而且很标准,所以,我们又加强了普通话练习。已经长大的我们,看着孩子们背着大书包,而且周末参加那么多的补习班,没有时间娱乐,孩子们的天性被一点点泯灭,大家说:“以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给他充足的自由时间,做他喜欢做的。”没做调查之前,心想,做调查很简单,找几个孩子问问就行了。但是在实践的时候,发现了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信任。小孩子接受调查与否,反映了这一现实。一次调查活动,是一种能力的锻炼,让我们学会了很多,看清了很多社会问题,为我们以后踏入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陈茜:近年来,专门针对
41、小学生的课外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种层次、质量的补习班层出不穷。家长们都希望通过对孩子进行不断地加强教育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为深入了解这种情况,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对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老师和家长进行了访谈。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我访谈的一位家长,当问及现在辅导班费用颇高为什么还会选择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时,她回答说:“跟风呗,其实很无奈”本来我以为,她会回答说,只要能培养孩子的能力,其他的都无所谓什么的。由此,我得出,其实部分家长对给孩子报辅导班也感到很无奈,纯粹是跟风,随大众。并且她们觉得学校的课业本来就不轻松,如果缺乏必要的休息,学习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但是为了
42、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她们也只能选择跟风。这一小插曲让我深深体会到,事实和理论还是有差距的,所以为了得到更真实、准确的结论,我们要亲身实践。对小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还算挺顺利的。虽然有个别小学生不是很配合,但是大多数的小学生还是很有礼貌的积极配合。对付这些小家伙,首先你要有足够的亲和力。其次是记录速度要快,因为虽然是问卷调查,但本质上却是问答。小学生阅读、写字的速度远远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在我调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报的有辅导班,甚至不只是一两个。有一个四年级的女生,竟然报了五个种类的辅导班,一星期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之前,我想象过现在小学生的压力有多大,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会这么累。真是出乎我
43、的意料!比起他们我真是幸福多了!通过这次亲身实践,参与,我深刻地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刘青雯:历经一个多月的努力,我们的调查报告终于完成了。在老师布置完作业以后,我们就开始了对调查主题的思考。面对许许多多的主题,我们刚开始显得无所适从,但最后我们定了主题为对小学生上辅导班情况的调查。起初刚定下来这个主题时,我觉得这个主题不好进行,想一想就觉得很复杂。如果我一个人做,我想我肯定是做不好的。但是大家一起努力,我就觉得大家可以一起分担一些,我的心里就又有了前进的力量。在调查中,我们首先想到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基本上小学生都有上辅导班的情况。他们现
44、在已经不是一个单纯,快乐的小孩子,他们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他们中有的小学生对上辅导班采取厌烦的态度,而有的小学生是愿意上辅导班的,因为他们觉得辅导班对成绩的提升起到了作用。我们又询问了一部分家长,家长也不希望孩子过得太累,可是没办法,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他们不得不让孩子失去童年的欢乐。这些是家长所无法改变的现实我国的应试教育方针和“唯分数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辅导班与学校也有一定的关系。辅导班的兴旺使得多数学生学习到了比学校更多的知识,而学校的老师因为学生上辅导班学习,对于讲课就不大重视,于是,学生又纷纷转投辅导班的阵营,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这真的是一个越来越不好的社会现象。
45、调查结束后,我们对辅导班的选择与否仍不知如何判定。辅导班之所以如此兴盛,必然有许多原因,来自家长、学生,甚至老师。我想,小孩子还是需要一个美好的童年的,置于报班,就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参考文献:1、 刘道溶,综合实践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 廖丽芳,当代教师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3、 奚冬琪,学校学一套,外面学一套为何辅导班成了教学主流,人民政协报,2006年1月9日。4、 谢丽玲,课外补习:落实终身教育理念的必要措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5、 余时中,小学生课外补习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
46、位论文,2010年5月。6、 彭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9期。7、 张淑芳,王晓英,关于小学英语课外辅导的调查及建议以山西省临汾地区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8、 孟新霞,浅谈小学课外辅导,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4期。9、 卢阳,小学生课外教育情况调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附录一郑州市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情况调查一、 基本信息学校 班级 二、 1、据你所知,你班上上辅导班的有多少人? ( )A、无 B、一小部分 C、一半以上 D、全部 2、你从几年级开始上
47、辅导班? 年级 3、你上辅导班的原因是什么? ()、自愿、家长让报的、别人报,我也报、老师让报的、你目前同时上的辅导班有哪些(可多选)()、作文、数学、英语、艺术类(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 、这些辅导班哪些是你想上哪些不想上 、你一周上几节辅导课(小时节) ( )、你觉得上辅导班对你有用吗? ( )、无、有一点、有很大帮助三、学校与辅导班的优劣对比、你所在的班有多少人?,所上的辅导班大约有多少人?。、学校老师与辅导班老师的课,谁讲得好?你更愿意上谁的课?、你觉得你是在学校学得多还是在辅导班学得多?()、学校、辅导班、都差不多、不知道四、学校老师的态度、你的老师对你们上辅导班的态度是什么?(
48、)、支持、不支持、无所谓、我也不知道老师的态度附录二、您给孩子报了几个辅导班?都哪些科目?、报这些辅导您征求孩子的意见了吗?、您给孩子报辅导班是通过什么途径?、通过辅导班的学习,对您的孩子是否有帮助(举例)?、怎样看待辅导班这一现象(辅导班的教师水平、收费)附录三、您教哪门课?几年级?一班大约有多少人?、您任教的班大约有多少人参加了课外辅导?补习参加人数最多的是哪个科目?、您觉得学生上过辅导班后效果大吗?、您在辅导班代过课吗?、您对学生参加辅导班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您对新课程有什么看法?您觉得教材内容合理吗?、对于家长说的课本内容简单的问题您怎么看?、有的家长将孩子学习好归结到上辅导班,您怎
49、么看?目录一、 前言··············································1二、调查前期准备及问卷、访
50、谈设计······················1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51、;··········1四、访谈记录······································
52、3;···2(一)家长访谈记录及结论······························2(二)教师访谈记录及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口种子销售合同范本
- 转卖音响合同范本
- 劳务外包合同范例
- 中介委托租房电子合同范本
- 凯伦股合同范本
- 养牛合伙合同范本
- 北海吊车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中途入股合同范本
- 产品服务合同范例
- 农村转让土地合同范本
- 设计管理资料课件
- “春季传染病预防”班会全文PPT
- 《涉外礼仪教程(第五版)》课件第一章 涉外通则
-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课件
- 服装造型点线面课件
- 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附件解读教材课件
- 医院管理案例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课件
- DB32T 3699-2019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规程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 中建精装修施工工艺工法标准(做法详细值得收藏)
- 2021版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奇妙的植物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