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检测细则文件编号HX-ZY-BX-04版号2014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4.10.18页数第1页共7页1. 总则本细则适用于一般土及软土建筑基坑工程水平位移及竖直位移监测。 目 的是为了掌握基坑施工对临近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及时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为 了深基坑施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2. 仪具与材料全站仪,水准仪。其它:脚架,棱镜,三脚架,因瓦尺等。3. 监测原理和方法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 整个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即首先布置统一的监 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
2、设监测点。3.1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根据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垂直位移 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或附合路线,由线路的工作点来 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 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 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3.2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采用轴线投影法。在某条测线的两端远处各选定一 个稳固基准点A、B,经纬仪或全站仪架设于A点,定向B点,则A、B连成一 条基准线。观测时,在仪器上读取各监测点至 AB基准线垂距E值,某监测点本 次E值和初始E值即为该点累计水平位移,各变形监测点初始E值均为取
3、两次平均的值。4. 监测点的布置原则及测点的设置4.1、布置原则4.1.1、符合有关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4.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4.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2007建筑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检测细则文件编号HX-ZY-BX-04版号2014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4.10.18页数第2页共7页4.1.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Q 20094.2、基准点的设置位移观测为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位移测量。精度要求高,观测时间长。根据建 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 2009 中要求,为减少测量误差,位移基准
4、点应布设在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区域之外。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基准点具有稳定性 高、保存时间长的特点,本次监测拟位移观测基准点设置 8个。基准点设置在不 易受沉降及施工影响的地区,为保证基准点能够长期使用,采用18钢筋埋入地下,埋深不少于1.0米,四周采用混凝土固定,并砌筑保护井,钢筋裸露出1-2公分,在裸露的顶部设置十字标识。4.3、位移点的布设431、基坑垂直、水平位移监测:在基坑周圈围护顶面上布置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点号1 8,测点间距20内米。5、测试精度要求5.1 、水平位移监测5.1.1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
5、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 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5.1.2、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精度按照围护墙(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不得超过 表1的临界值。如超过及时报警:建筑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检测细则文件编号HX-ZY-BX-04版号2014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4.10.18页数第3页共7页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按基坑监测规范及设计要求)设计控制值(mm) 60监测点坐标中误差 1.5 3.0 6.0注: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
6、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1 2。5.1.3、 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宜不低于1.5mm5.1.4、其他基坑周边环境(如地下设施、道路等)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符合 相关规范、规程等的规定。5.2、竖向位移监测5.2.1、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5.2.2建筑物监测点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不得超过表2的临界值。如超过及时报警:表2 监测点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mm)(按基坑监测规范)竖向位移报警值 40 (60)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 0.3 0.5 1.5注:1.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
7、中误差;2.括号内数值对应于墙后地表及立柱的竖向位移报警值。5.2.3、 地下管线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宜不低于0.5mm。5.2.4、其他基坑周边环境(如地下设施、道路等)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符合相 关规范、规程的规定。5.2.5、各等级几何水准法观测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建筑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检测细则文件编号HX-ZY-BX-04版号2014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4.10.18页数第4页共7页几何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基坑类别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一级基坑DS05级别水准仪,因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宜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二级基坑DS1级别及以上水准仪,因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
8、微法观 测,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三级基坑DS3或更高级别及以上的水准仪,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 的技术要求施测526、水准基准点宜均匀埋设,数量不应少于3点,埋设位置和方法要求与5.1.1 相同。527、各监测点与水准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应组成闭合环路或附合水准路线。六、监测频率6.1、监测频率应以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 其变化时刻为原则。6.2、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6.3、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 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 率。对于应测项目,
9、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 的确定可参照下表:监测阶段监测内容监测频率基坑开挖阶段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每1天监测一次底板浇筑后七天内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每2天监测一次底板浇筑后七天至十四天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每3天监测一次底板浇筑后十四天至二 十八天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每5天监测一次底板浇筑后二十八天之 后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每10天监测一次建筑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检测细则文件编号HX-ZY-BX-04版号2014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4.10.18页数第5页共7页每次观测的结果通报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注:1.当基坑工程等级为三级时,监测频率可视具体情况要求适当降低
10、;2.基坑工程施工至开挖前的监测频率视具体情况确定;3 宜测、可测项目的仪器监测频率可视具体情况要求适当降低;4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1次/1d。6.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加密监测其结果 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6.4.1.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6.4.2.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6.4.3. 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6.4.4. 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6.5、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6.6、监测初始值测定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
11、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 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测量基准点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 稳定标准为 间隔一周的两次观测值不超过两倍观测点精度。 基准点不少于3个,并设在施工 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 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 在整个监测期间内的正常使用。7、监测人员根据规范要求,整个监测过程中,采用固定测量人员4名,固定同一测量仪 器及固定观测线路进行监测。8、报警值的要求8.1、工程监测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两个值控制。建筑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检测细则文件编号HX-ZY-TG-10版号201
12、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1.04.18页数第6页共1页表报警值要求监测项目日报警值累计报警值特别说明垂直位移5-8mm/天20-25mm此报警值为规定报 警值,现场可根据 四周实际情况具体 确定;若出现一场 情况或突变加密监 测水平位移10-15mm/天20-25mm8.3、周边建(构)筑物报警值应结合建(构)筑物裂缝观测确定,并应考 虑建(构)筑物原有变形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变形的叠加8.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 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8.4.1、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8.4.2、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
13、渗漏、流砂、管涌、隆起 或陷落等;8.4.3、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 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8.4.4、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并进行加密监控。9、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9.1、监测分析人员应具有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的综合知识,具有设计、施工、测量等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正确判断、准确表达, 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9.2、现场测试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分析人员应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单位应对整个项目监测质量负责。监测记录、监测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和监测总结报告提供的数据、图表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9.3、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任何 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9.4、现场的监测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建筑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检测细则文件编号HX-ZY-BX-04版号2014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4.10.18页数第7页共7页941、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942、监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943、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944、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9.5、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9.6、进行监测项目数据分析时,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 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科技产业中的绿色材料应用与创新案例
- 运动康复技术练习卷附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科技助力下的生态保护意识普及策略
- 2025年衡阳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疾病预防与治疗科普动画助你了解医学原理
- 水稻繁殖合同范本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节《设计文创作品》教学设计
- 危货押运员考试答案(题库版)
- QCT267-2023汽车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租房协议书 租房协议书范本
- GB/T 43646-2024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要求
- 吊篮施工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汇编)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附真题答案)
- 急诊科护理带教经验
- 车间维修工培训课件
- 涉警舆情培训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