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_第1页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_第2页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_第3页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_第4页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19学年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平均半径6317千米                                    &#

2、160;        B. 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C.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

3、160;     D.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短约21千米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天圆地方                                   

4、60;                        B.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 地球是正圆形的                  

5、0;                               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3.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天圆地方          &#

6、160;                                                 B.

7、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 地球是正圆形的                                           

8、60;      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4.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 很规则的正圆球体                               

9、0;              B. 半球形的天穹与水相连,地有四方浮在水面上C. 椭圆球体                             

10、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5.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棋盘似的正方体          

11、;                 B. 倒扣的盘子                           C. 球体  

12、                         D. 圆形6.读徐志摩的诗想飞:“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认识地球全貌的迫切心情。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的地球形状。下列有关地球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A.

13、60;圆形                           B. 天圆地方                    &

14、#160;      C.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D. 球体7.读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平均半径是6 378千米    &

15、#160;                             B. 地球赤道周长是8万千米C. 地球赤道半径是6 371千米             &#

16、160;                    D. 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8.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平均半径6371千米             

17、0;                               B.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C. 在赤道纪念碑处,“坐地日行八万里”           

18、60;   D. 从郑州东行绕地球一周约4万千米9.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    ) A. 90°W,89°S                    B. 80°E,40°N      

19、60;             C. 180°W,71°N                    D. 10°E,1°S10.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 站得越高看得越

20、远                                              B.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 

21、;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                             D. 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11.“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    ) A. 地球表面任何地区     &#

22、160;                B. 回归线地区                      C. 两极地区       &

23、#160;              D. 赤道地区1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说明了(    ) A. 大陆漂移        B.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        C. 地球是一个球体   

24、     D.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13.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25、60;    B. 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C.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

26、#160;D. 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14.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准确地说,是指()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27、;                          C. 赤道                      &

28、#160;        D. 本初子午线二、填空题15.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做成了地球模型,这就是_  16.地球是一个_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赤道周长约_万千米,平均半径约_千米。表面积约_亿平方千米。 1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千米,表面积_平方千米。 18.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_ ,赤道_ 的不规则球体 19.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千米 三、综合题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印度人认为支撑世界的

29、是站在巨龟上的大象,而巨龟又是站在蛇上的古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材料二 类首次环球航行示意图(1)材料一中,古印度人和古埃及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正确?请分析原因 (2)人类历史上最早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_ 该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先进入_ 洋,绕过A洲南端进入_洋,1521年到达_群岛,艰难地横渡_ 洋,再经过B洲南端的_ , 最终回到了西班牙,此次航行方向一直是向_ (西、东),途中经过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的次数是_ 次。 (3)该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能说明以下哪一地理事实 (    )

30、A. 地球是一个球体         B.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         C. 大陆漂移         D.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4)针对人类首次环球航行成功的壮举,谈谈你的感悟 21.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_  (2)地球的自转方

31、向是_  (3)运用图中数据,描述地球大小_  (4)图中ABC三地点中,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_ ,地处中纬度的是_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 ;甲乙两地中,更早见到日出的是_  2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如图中填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2)根据表格提示填写相关内容形状(圆、半圆)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东西、南北)经线                  纬线 

32、;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选项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

33、约4万千米2.【答案】B 【解析】【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答案】B 【解析】【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4.【答案】C 【解析】【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5.【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的

34、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球形状的证据,如卫星照片、环球航行、月食、登高望远、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桅杆后看到船身。6.【答案】D 【解析】【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属于基础题。7.【答案】D 【解析】【分析】地球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5、,地球赤道半径是6 378千米。【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8.【答案】D 【解析】【分析】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从郑州东行绕地球一周要小于4万千米,小于赤道的长度。【点评】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郑州位于赤道以北,所在纬线比赤道要短。9.【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而与所处地点的经度无关。分析可知,1°S最接近于赤

36、道。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10.【答案】D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能够科学、直观地认识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故选:D。【点评】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

37、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等。11.【答案】D 【解析】【分析】赤道的周长是40000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12.【答案】C 【解析】【分析】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形状的知识,记得课本提到麦哲伦船队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

38、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即可容易答题。13.【答案】C 【解析】【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思考,筛选出正确选项。解:地球是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很多,如: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尤其是月环食时,可以看到地球挡在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影子,月食就是地球在月亮上的投影,从形状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在外太空观察以及地球的卫星照片等等。苹果从树上成熟落下,只能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故排除。故选:C。【点评】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由于受观察条件的限制,认为天空是圆的

39、,大地是方的,不能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14.【答案】C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故选:C【点评】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等。二、填空题15.【答案】地球仪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做成了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40、,在地球仪表面人们划分是无数条经线和无数条纬线故答案为:地球仪【点评】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做成了地球模型,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16.【答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4;6371;5.1亿 【解析】【分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故答案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4;6371;5.1亿。【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

41、牢记即可。17.【答案】6371;51亿 【解析】【分析】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所以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18.【答案】稍扁;略鼓 【解析】【分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稍扁;略鼓【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19.【答案】6371;4万 【解析】【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

42、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故答案为:6371;4万【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比较记忆即可三、综合题20.【答案】(1)不正确;凭主观想象判断地球形状(2)麦哲伦;大西;太平;马来;印度;好望角;西;4(3)A(4)针对人类首次环球航行成功的壮举,其感悟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不“人云亦云” 【解析】【分析】(1)地球是一个球体,古印度人和古埃及人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活动范围狭小,科技不发达,只凭主观想象来认识世界(2) 人类历史上最早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麦哲伦该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先进入大西洋,绕过A洲即南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1521年到达马来群岛, 艰难地横渡印度洋,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