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1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2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3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 ,吾为子 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逆:违抗 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字的意思。(1)“天帝使我长百兽”中的“长”:_(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中的“以”:_(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中的“然”:_(4)“兽见之皆走”中的“走”:_2翻译句子。(1)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_(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

2、狐也。_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_(2)故遂与之行:_(3)其不善者而改之:_(4)送孟浩然之广陵:_(5)学而时习之:_(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_2.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伯牙鼓琴_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   伯

3、牙破琴绝弦_2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3翻译下列句子。(1)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2)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_3. 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注释昔:以前,从前。君:对对方的尊称。抔:量词,把,捧。1诗文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句子是“_”诗文中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2写一写你读了本诗文后的感

4、受。_4. 阅读下面的短文,借助注释,完成练习。狐假虎威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予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注释)荆宣王:楚国的国君楚宣王。北方:指我国当时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江一: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长(zhng):长官,做

5、首领的意思。然:就是这个样子,(回答)“对”的意思。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这段话的意思。“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_2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假”的意思是_。这个成语的本意是_,这个成语常用来比_。5. 请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相关练习。讳输棋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如何?”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注释)讳:忌讳。和:和棋,平局。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次日(_)   胜负何如?

6、(_)2“负”在词典中的解释有“背;担任;仗恃,依靠;失败”等意思,文中“有自负棋高者”的“负”应选第(_)种意思;“连负三局”的“负”应选第(_)个意思。3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4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一下吧。_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滥芋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做过官的人。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7、。_廪食以数百人。_  宣王死,湣王立。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7. 文言文阅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 B.公欣然曰(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如)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跟儿子、女儿在

8、一起谈论诗文。B.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C.俄而雪骤 翻译:不一会雪突然停了。D.公大笑乐 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3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4这篇小古文主要告诉我们(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8.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已施焉。同坐嗤

9、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1)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2)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注释)行炙人:传递菜肴的仆役。炙,烤肉。  因:于是;就。  辍已:指自己停 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 左右:在身边。 所以:缘故。1解释下列语句中带点词的意思。(1)尝应人请_   (2)有欲炙之色_(3)同坐嗤之_   (4)乃受炙人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_(2)_3读了短文,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9. 快乐阅读。精卫

10、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发鸠: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柘(zhè)木:柘树;桑树。文:同“纹”,花纹。自詨(xiào):呼喚自己的名字。堙(yn):填塞。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溺_ 故_ 衔_ 之_2女娃死后为什么叫精卫?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_3请你简单评价一下精卫的行为。_10. 文言文阅读。后羿射日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

11、、修蛇皆 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 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选自淮南子)(注释)后羿:后裔,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贞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尧: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猰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跑得快、要吃人、叫声如婴儿啼哭的丑恶可怕的怪兽。凿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据说有露出口外状如凿子长三尺的牙齿。九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九个头的怪兽。大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猛禽,据说飞时伴有能毁坏建筑的狂风。封豨:大野猪。修蛇:一种能吞食大象的长蛇。畴华:地名,在南方。凶水:地名,在北方。青邱:大泽名,在东

12、方。洞庭:洞庭湖。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逮至尧之时(_) 置尧以为天子(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译文:_3你认为后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11. 阅读学弈,完成下列各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选择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思。一人虽听之(_),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A弈秋   B鸿鹄   C弓  

13、60;D箭2在句旁的方框里,各用一个词语批注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3学弈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或曰:“食菱须去壳。”或:_(2)其人自护其短。短:_2给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并壳者,欲以去热也。_4本

14、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_1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面的字注音。 盂_   孰_   汝_   知_2解释下列划横线字词。&#

15、160;两小儿辨斗    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_  _及其日中如探汤   _  _3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4从文中哪一句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1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ho  hào)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窥头于牖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

16、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ì  shì)龙而非龙者也。(注)子高:叶公的字。钩:衣带上的钩。写:摹画。凿:古代饮酒的器具。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牖(yu):窗户。施(yì):延伸。还(xuán)走:转身就跑。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_(ho  hào)       似_(sì  shì)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天上的真龙知道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并不是真的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罢了。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4这则寓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