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事件整理_第1页
中航油事件整理_第2页
中航油事件整理_第3页
中航油事件整理_第4页
中航油事件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航油事件2012年风险管理课程作业中航油事件分析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四班薛媛元 颜易 闫嘉羽 杨凡 杨晏2012年3月目录一、事件还原31.背景32.经过33.原因94.影响9二、事件分析101.风险意识不完备102.转型期企业家权力的真空103.个人图盈利而出现判断上的误差114.国际市场外部因素125.我国的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制度尚不健全12一、事件还原1. 背景在新加坡上市的航空燃料供应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是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子公司,其总裁陈久霖,兼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航油总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

2、;为中、外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1997年以来,中国航油(新加坡)营业额平均每年增长6.83倍,2001年的现货营业额已达到10.51亿新加坡元。有此背景,中国航油(新加坡)于200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发售股票1.44亿股,每股发售价0.56新元;共筹资8064万新加坡元,成为新加坡交易所当年上市公司中筹资量最大的公司。而且,上市当年,中国航油(新加坡)在2001年新加坡新上市公司营业额排名中居第一。中国航油的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增幅高达761倍。公司也

3、曾获颁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2. 经过(1) 破产经过a) 2003年下半年中国航油是从2003年10月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参与石油衍生商品交易的,第一次交易为在航油市在场价格为每桶20多美元时出售了200多万桶,首战告捷。除了对冲风险之外,公司也从事投机性质的交易活动。2003年年底公司的盘位是空头200万桶,而且赚了钱。这显示该公司当时已明显违背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涉身险地,从事投机性交易。2003年底至2004年,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分别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

4、,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b) 2004年一季度国际油价飙升,公司已经出现580万美元账面亏损。公司决定延期交割合同,他们并预期航油价格不可能达到每桶48美元,先后两次将行权价格提高到45美元/桶和48美元/桶,同时将头寸从200多万桶放大到最后的5000多万桶,翻了将近25倍。即油价在高于48美元/桶的价格上每上升1美元,合约的净损失为5000万美元,平仓后,巨额损失变现。c) 2004年二季度油价续升,中航油账面亏损增至3000万美元。甚至直到此时,陈久霖仍未设定交易头寸上限,赌博之心益重,为避免在账目上出现实际亏损,当期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及2

5、006年,同意在新价位继续卖空,交易量大幅增加。d) 2004年7-10月9月油价轻松突破50美元,10月8日那个周五,国际油价再度跳高,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价格报收53.31美元。到了2004年10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三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亿美元。10月22日和10月26日,国际油价创出每桶55.17美元新高。从10月27日开始,油价一路回落。而在10月26日和28日,中航油因无法补加一些合同的保证金而遭多头逼仓,蒙受1.32亿美元的实际亏损。国庆期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首次向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向母公司

6、中国航油集团写出报告请求救助。中国航油集团本应立即对此违规操作进行制止,强令其择机斩仓。但是恰恰相反,集团领导竟不顾国内监管部门有关风险控制的规定,决定对此疯狂的赌徒行为施行救助。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5%保证金,中航油已耗尽了近2600万美元的运营资本、1.2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美元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外已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2004年10月20日,中国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亿美元,立即交给中航油(新加坡)补仓。此举愈发使中航油公司深陷泥淖。e) 2004年11月-12月到11月17日,国际油价一度回落至每桶46.84美

7、元,此时中航油已弹尽粮绝。当天,中航油发布公告称:将在11月底前终止所有投机性的衍生商品交易活动,专注现货贸易业务。2004年11月8日到25日: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截至25日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11月29日,陈久霖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指中航油集团已承诺继续支付及偿还该公司欠款,并正与新加坡政府拥有的淡马锡集团联合注资1亿美元协助公司重组,但淡马锡尚未答应。11月30日,公司股票被新加坡交易所宣布暂停交易。2004年12月1日,中航油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至此,中航油以最终净亏损5.5亿美元黯淡收场。附图:2003-2005年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走势(2) 后续法律责

8、任追究财经披露的大量事实显示:从2004年10月10日,中国航油集团管理层的纵容、犹豫和对法律法规的漠视,其实是此次中航油(新加坡)的亏损后期被加倍放大,高达5.5亿的主要原因。据查实陈久霖掌控的中航油,从2004年起开始在未经国家有关机构批准的情况下擅自从事石油衍生产品期权交易,在初期小有斩获之后迅速出现亏损。在2004年末石油期货价格迅速攀升之时,陈久霖作出错误判断,出售大量看涨期权(即所谓卖空),最终导致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而在2004年11月公司巨额亏损被披露之前,陈久霖蓄意隐瞒亏损事实,甚至在10月公布的公司第三季度报告中仍称公司依然盈利,误导投资者。此外,他本人与中航油母公司据

9、信也在事件被披露之前在新加坡证券交易市场抛售大量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股票,因此涉嫌内部交易。2005年6月新加坡检控方对陈久霖提出了15项指控。2006年3月21日,新加坡当地法院以制作虚假年报、违背公司法规定的董事职责、故意隐瞒巨额亏损、欺骗德意志银行和诱使集团公司出售股票等6项罪名,判处中国航空石油集团新加坡公司前总裁陈久霖坐牢四年零三个月,罚款33.5万新元。这个昔日叱咤风云的石油大亨,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同时,他成为第一个因触犯国外法律而被判刑的中资国有企业老总。2007年2月21日,新加坡初级法庭宣判: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前财务总监林中山被判监禁两年,另处罚金15万新元(

10、约合9.2万美元。人民币75万元),罪名为共谋欺骗德意志银行和发布虚假财务报告。中航油前董事顾炎飞、董事主席荚长斌及非执行董事李永吉分别被罚款15万、40万、15万新元。(3) 事件后公司的重组中国航油集团经过艰苦的努力,2005年6月8日,债权人表决通过了中航油债务重组方案。2005年底,债权人接受了中航油的重组方案:每1美元债权将获得45美分的现金清偿。作为对债权人让步的回报,中航油将在未来5年内向债权人按1美元支付58美分的标准偿付其余债务。中航油集团持有51%股权;BP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0%;ARANDA(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非直接全资子公司)持股4.65%;中航油新加坡的债权

11、人被邀请认购重组后约10%的股权;小股东获得重组后14.35%的股权。外方参与重组的最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重获航油进口权。至2006年7月,重组后的中航油新加坡重新从中航油集团获得了这一垄断权。重组后的中航油在2006年税后净利润达3.69亿新元,而如果不包括债务重组计划下债权人削减的3.12亿新元债务,其税后净利润也达到5730万新元,基本恢复到了巨亏案发生前的水平。除了主营业务恢复正常,中航油2006年的投资收入也获利颇丰:2006年中航油从持有5%股权的西班牙CLH 公司获得了1520万新元分红,高于2005年同期的1100万新元。子公司上海浦东机场航油供应公司也给中航油带来了3550万

12、新元的利润。3. 原因中航油事件的发生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2003年第四季度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第二,看起来好像不想在2004年第一、二、三季报中记入损失的想法,最终导致了2004年的衍生产品交易,中航油草率承担了大量不可控制的风险,尤其是6月与9月的衍生产品交易。第三,中航油未能根据行业标准正确评估期权组合价值。第四,中航油由此未能正确估算期权的MTM价值,也未能在2002至2004年的财务报告及季报、半年报中正确反映出来。第五,缺乏正确、严格甚至在部分情况下基本的对期权投机的风险管理步骤与控制。第六,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可以用于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则和控制,管理层也没有做

13、好执行的准备。第七,用人不当。4. 影响 中航油事件,因为参与航油期货对冲买卖,导致中航油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但该事件并不影响国内航油的供应,不会阻碍新加坡交易所成为国际市场的努力,也不会影响到中国公司到新加坡上市。但对企业与国有资产都造成了严重损失,影响中资股的走势,也可能对中国以至全球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国际上多家跨国公司因风险管理不善及欺诈事件而引致严重亏损或倒闭。紧随其后的还有息斯敏事件中的杨森、阜阳奶粉风波中的三鹿、董事长被拘的金正、高管集体跳槽的方正、特富龙风暴中的杜邦、药品召回中的默克、双氧水之争中的巨能钙等等,都有中航油事件射影。二、事件分析1. 风险意识不完备新加坡公司在

14、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在此期间,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场外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这是一种像“押大押小”一样的金融赌注行为,与交易所内的石油期货交易相比,是一对一的私下交易,国际上几乎不受政府监管,风险大得多。中航油卖出了大量的石油看涨期权合约,而卖出期权合约的风险是无限大的。新加坡公司参与此次交易、掌握交易核心机密的交易员均是外籍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像这种核心机密被外籍人士掌握和运作的情况,即使在美国也是很少出现的。在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公司,掌握最核心机密的关键位置交易员一般都是美国人。中航油能够亏损5.5

15、亿美金,很大程度是因为其缺乏风险意识,且中航油自身条件不完全具备,最终导致破产。2. 转型期企业家权力的真空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控制不了“人”。43岁的陈久霖在中国航油集团公司重组、与民航总局脱钩前是一名普通干部。脱钩后,上级管理部门提出要提拔陈久霖担任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班子中绝大多数人不同意。但上级主管单位领导说:“这是上级已经做出的决定。”陈久霖就这样被提拔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形同虚设。新加坡公司基本上是陈久霖一人的“天下”。最初公司只有陈久霖一人,2002年10月,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向新加坡公司派出党委书记和财务经理。陈久霖不用集团公司

16、派出的财务经理,从新加坡雇了当地人担任财务经理,只听命于他一人。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和新加坡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新加坡公司成立有风险委员会,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手册明确规定,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必须报告董事会。但陈久霖从来不报,集团公司也没有制衡的办法。陈久霖一方面利用政府的身份来控制资源和交割市场,另一方面又利用市场观念来屏蔽政府的干预,再加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形同虚设,就形成了权力的真空。这样,一但个人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就会带来无法弥补的金融损失。3. 个人图盈利而出现判断上的误差中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前总裁陈久霖擅为了得到金融投机利益,利用期权模式,擅自扩大公司业务范围

17、。2004年1月,陈久霖看跌石油价格,抛售石油看涨期权,并买入石油看跌期权。但是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一度上涨,这样使中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出现浮动亏损。这是中航油事件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4. 国际市场外部因素新加坡公司此次卖出看涨期权的对手是高盛、巴克莱、三井住友、标准银行等一些长期活跃于衍生品市场的老牌金融机构。且从油价后期没有理由的狂涨,及行权后油价迅速下走等情况分析,不能不让人怀疑这里有很大可能存在国外金融炒家联手对付中航油的逼仓行为。国际金融变幻莫测,国际市场上的变化难以估计。中国公司初涉国际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投机心思较重,且经验不足,而这些弱点被国际上的敌意公司利用,导致损失。5. 我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