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大象出版社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设计者:新密市平陌镇牛岭小学 吴少红适用年级:六年级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授课时间:40课时一、课程内容: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二、课程目标:(一) 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
2、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
3、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三) 科学知识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三、学生情况分析: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2、不足之
4、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四、课程实施基本措施及对策: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内
5、; 容课时备注1开学报名、准备开课 2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3 3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3 4第一单元复习3 5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3 6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3 7第二单元复习3 83。1小金鱼之死 3。2制订侦破方案3 9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3
6、0;10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3 11第三单元复习3 124。1寻找雨具的缺点 4。2我们的改进设计3 13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3 144.5成果展示会3 15第四单元复习3 16期末复习3 17期末复习3 18期末复习 检测3 六、课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70(1)学生平时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实验完成情况等;(2)每位学生参与完成下列两项作业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7、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科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求知、探究、总结提炼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从而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科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期结束评价30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
8、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二、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教学目标:(一) 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
9、、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
10、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三) 科学知识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四、学生情况分析: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
11、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五、基本措施: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1
12、0; 开学报名、准备开课 2 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3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4 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5
13、;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6 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7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8 2。3调查小组在行动9
14、0;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10 3.1小金鱼之死11 3。2制订侦破方案 12
15、60; 3.3做好侦破准备13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14 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15 4.1寻找雨具的缺点
16、60; 16 4.2我们的改进设计17 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18 4。4金点子行动19 &
17、#160; 4。5成果展示会 20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教学内容:教材2,3页
18、,围绕“人类的祖先”这个专题提出并选择问题,进行合理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2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 进行猜想。3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开展评价的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教学准备:关于人类起源的相关课件资料教学模式:引学、引探、引练、引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提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爸爸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你的爷爷奶奶呢?"学生说一说,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二、活动探究。1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他
19、们存入“问题银行”。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整理和评议所提出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两个既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指导:选择好主题后,要大胆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三、集体交流。1学生代表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2师生评议.四、课外延伸:在课下的时间里通过阅读图书或上网了解人类的进化史。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六、教学反思: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教学重点: 1
20、。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难点: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研究计划表、教师搜集相关知识并制成资料卡。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教师结合学生上一节课的猜想谈话导入: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研究进行验证。板书: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二、计划与组织. 1。学生分组商议,制定研究计划并填写好“研究计划表".研究主题 研究目的 组员分工 特约顾问 研究时间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活动要求 2.集体交流评议,修改完善我们的研究计划。书写一份研究计划,并与同学们交流
21、.教师强调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是安全。三、事实与证据(课外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搜集证据的方法与途径。(采访、上网查询、阅读书籍) 2。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搜集关于人类祖先生活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 教师指导部分学生开展探究. 3。学生写好采访日记。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整理资料. 学生先独立整理搜集的资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集体整理资料(教师参与指导)。二、交流与表达。 1。小组选派代表将研究成果在全班交流,学生集体评议。2。教师将自己制作的资料卡课件通过投影加以展示.(教师结合资料卡进行适当讲解:人类与猿的关系、女娲造人的传说、
22、人类的进化)三、延伸拓展。 学生阅读“连中三元”的奇迹,了解贾兰坡与“北京人”的发现经过,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元谋人 约170万年前蓝田人 约80万-60万年前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前和县人 约40万-30万年前金牛山人 约28万年前大荔人 约10万年前山顶洞人 约2万-1万年前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五、教学反思: 3.探寻的人类祖先的奥秘教学内容:探寻的人类祖先的奥秘。 教材P10P15的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研究与人类祖先有关的问题,体验专题研究的基本过程。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史是不断发展
23、的,科学是不迷信权威的。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模式:引学 引探 引练 引展教学准备:教师事先搜集关于人类祖先生活的相关资料,制成资料卡.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在前面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的学习中,自己的一些观点可能会与其他同学不一致,甚至与科学家的观点不同,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当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二、 活动探究。生阅读 “连中三元”
24、的奇迹 ,了解贾兰坡与“北京人”的发现经过,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三、交流与表达。 1。小组选派代表将研究成果在全班交流,学生集体评议. 2。教师将自己制作的资料卡课件通过投影加以展示。 (教师结合资料卡进行适当讲解:人类与猿的关系、女娲造人的传说、人类的进化)四、延伸拓展。1.学生把自己在前面提出的关于人类祖先的问题加以整理,将没有解决的问题整理后提出来,教师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引导. (1)现在的黑猩猩也能进化成人吗? (2)既然人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为什么人的皮肤有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呢?(3)达尔文的进化论存在哪些缺陷呢? 2.学生小组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活
25、动中去. 3。学生代表将各组的讨论情况加以汇报。 教学总结:教师结合资料卡对学生的探究进行适当的讲解补充. 扩展:学生搜集关于地球上不同人种的资料。作业: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第二题。板书设计: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学习目标:1.查阅资料,讨论人类为什么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之分.2。进一步了解与进化有关的科学知识,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3.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的成果,与同学们交流收获成果。黑种人主要聚集在非洲,黄种人主要聚集亚洲,白种人主要聚集在欧洲。教学反思: 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2.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办一份科学小报3.了解达尔文和他
26、的进化论。4.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2.了解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教学准备:准备好搜集的关于人类祖先的资料.教学模式:引学、引探、引练、引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人类祖先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二、表达与交流。1.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集体进行整理修改.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去,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2。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本组的研究成果,集体评议。3.分组制作小报.集体评出“最佳科学小报"。4。学生自读18页的“科学自助餐"
27、;,了解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5.教师补充讲解达尔文的相关资料。三、课堂练习。学生完成“挑战自我”的“我进步,我成功”。四、课外延伸。继续搜集资料。了解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那?六、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绿色社区调查1 . 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启发下针对绿色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对合理的猜想与假设.2。了解什么是“绿色社区”及评价标准。3。能根据建设绿色社区的目标,针对目前居住的社区与绿色社区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差距,理解展开实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创建绿色社区或者生态村展开讨论,关注所在社区有可持
28、续发展,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3。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创建绿色社区或者生态村展开讨论,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教学准备:搜集绿色社区的相关资料和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指导学生观看国家创建绿色社区的有关录像与图片,认识绿色社区的标志,理解绿色社区的含义,了解国家建立绿色的宗旨与要求,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2.同学们,我们经常从新闻媒体中见到“绿色社区"几个字,“绿色社区”是什么意思?你对此了解多少?请和大家交流.二、活动探究。1.学生说一说对绿色社区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观察图文资料的感受,讨论
29、自己对绿色社区的理解与认识。学生交流,师生评议小结.2。交流对绿色社区的理解。学生对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提出大胆的猜想,思考绿色社区、生态村的评价标准包括哪些因素。并对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提出大胆的猜想,思考绿色社区、生态村的评价标准包括哪些因素.把大家的各种猜想汇集到一起,制定学生心目中的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并展开交流。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参与。3。阅读相关资料,完善评价标准。教师课前安排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自己搜集有关资料,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观念。比如有学生认为绿地面积多就是绿色社区等。这个环节是对前面自主猜想的纠正和提升。4。提出怎样建设绿色社区问题。让学生交流自己对绿色社区的感受,与学生所居住
30、的社区比较,思考如何把自己所在地区建设面绿色社区。5。学生制定自己心目中的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并展开交流。6.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完善评价标准。教师展示准备的课件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印象.7.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提出对建设绿色社区所存在的问题,把它们存放到问题银行。 等本单元学习结束后看一看都有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是否具备探险究条件.8.讨论并确定主题,为建设绿色社区贡献力量。罗列学生有兴趣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展开调查,自愿结合成探究小组,广泛搜集资料,准备调查研究秘需要的材料三、课堂练习1.绿色社区上建设,除了包括(
31、 )、( )、垃圾处理、污水处理、( )、节能和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 )和( )等因素。2.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 )、建立了较完善的( )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3。说说我心目中的绿色社区标准是什么?四、拓展延伸学生思考:建设绿色社区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学生交流评议,教师小结。(提示:注意结合当地和学生实际)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六、教学反思 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教学目标:1理解调查研究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调查活动的步骤和要求。2明确各组的研究主题与调查内容,查阅有关资料,制订全面、可行的调查计划.3学会合理分工,相互借鉴、相互分享。教学重
32、点:制订可行的调查研究计划。教学难点:制订可行的调查研究计划。教学准备:调查问卷样表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在前几年的科学课学习中,我们进行了那些调查活动?都是怎样完成的?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开展调查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并在小组内交流。2。指名回答(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二、整体感知。1.提问.使用这些调查研究的方法应注意什么?我们过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遇到发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2.学生给教材26页的调查步骤排序,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调查研究常见的七个步骤。(选择调查内容;明确调查目的、方法;制定调查计划;展开调查、搜集数据;分
33、析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写出调查报告;展示调查研究的成果。)三、分组探究。1。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意愿自由组合调查小组。2。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明确各组的研究主题与调查内容,制订各组调查计划。教师参与学生制定调查计划,适时提出参考意见。四、小组集体完善调查研究计划。注意:学生选取的绿色社区的调查研究题目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绿化问题、能源使用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噪声污染问题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进行分组研究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经过上一节课的完善,各小组的调查研究计划已经制
34、定出来,这节课我们班内交流调查研究计划,看一看哪个小组的计划制定的更全面、具体、可行?二、集体交流。1学生分组选派代表交流本组的研究计划,互相借鉴、评议计划的优缺点,比比哪一个小组的计划制订得更全面、更具体;2通过交流对自己小组有什么启发,自己小组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3小组成员完善本小组的调查研究计划。三、做好调查准备。1同学们,调查计划制定好以后,我们还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2师生共同交流总结。(设计好访谈提纲、调查问卷;要有被调查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内容.)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借鉴已有经验,自主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准备各项调查活动所需要器材等,做好调查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35、教学中,可以提醒学生列一个调查活动材料清单,然后再按清单上的内容去准备.)四、小结 教师调查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学生顺利开展调查奠定基础。五、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六、教学反思 3、调查小组在行动教学目标: 1.学生能采用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搜集、记录数据与信息。2.能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用图片、统计图表、访谈记录等方式来表示.3.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一定的结论,并进行整体客观的评价.4.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树立节约、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搜集整理调查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教学难点: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一
36、定的结论,并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客观的评价。教学准备:访谈记录表、调查统计表、调查统计图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请各小组再回顾一下自己的调查计划,看看自己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吗?(小组内回顾检查)2。大家还记得调查研究时要注意做到什么吗?(团队合作、准备充分、文明礼貌、注意安全)3.那就根据我们的调查计划,到社区去搜集数据和信息吧.二、实施调查。1。教师强调:调查中要注意团队合作、准备充分、动手动脑、文明礼貌、注意安全。2。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后,分组按计划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这阶段教学要合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灵活安排调查活动,还需要与学校、家
37、长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尤其要发挥家长的优势与积极性,可以邀请家长协助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调查。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分组搜集数据与信息。4.教师参与学生调查,积极为学生的调查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实地调查搜集了很多资料和数据,下面各小组将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看看哪些是有价值的,并按不同的内容分类。二、整理分析数据。1.筛选资料时要考虑什么呢?学生认真读课本31页的活动提示,了解筛选资料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1)它们是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吗?(2)资料是否真实可靠?(3)它们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
38、息?内容详细吗?(4)它们是最新的吗?记下了获取资料的时间了吗?2.同学们,我们搜集的这些资料,数据可以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课件出示课本31页、32页的统计表、统计图)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不同图表的特点。3.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小组搜集的资料整理、筛选并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与数据,并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小组内合作完成。)学生在分组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资料、数据、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有价值的要保留,重复的、无用的资料要去除。有价值的资料按不同的调查内容分类,用图片、图表、访谈记录等形式表示,并将有关访谈记录的文字修改通顺。4。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数据,
39、得出结论.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制作统计图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三课时一、直接引入上节课,我们将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这节课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二、组织各组进行交流。将各组的专题调查研究成果通过实物展台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展示与交流时注意做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证据充分、语言清晰流畅。三、总结拓展。1.同学们,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你能根据调查结果对我们的社区现状进行整体评价吗?学生根据各自的调查结论,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评价.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们能为绿色社区建设做些什么呢?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3。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
40、什么收获呢?五、教学反思4 . 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教学目标:1会撰写调查研究报告。2能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交流、分享研究成果。3能正确性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虚心接受他人建议。4树立社区服务意识。参与社区宣传活动。教学重点:共享调查研究成果,展示社区建设规划。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一定结论,对所居住的社区做出客观,公平的评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与反思调查研究全过程.1.请各组对自己的调查研究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反思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2。对照以前心目中的绿色社区评价指标、看看自己的认识有哪些进步?小组内交流,根据调查中遇到的新情况,对绿色社区评价指
41、标提出修订意见。有兴趣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绿色社区星级评定标准.二、讨论。针对社区的现状,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假如我们就是“绿色社区规划师”,我们又会怎样做?分析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绿色社区建设设想或规划。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三、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社区建设建议。学生按照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要求,撰写、修改调查报告。在学生讨论、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争当绿色社区规划师,针对调查中社区的实际情况,思考社区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提出自己的绿色社区建设,规划社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假如有好的建议,还可以向制定相关标准的部门提出。四、展示与交流调查研究的成果。各组做好各项交流活动的准备工作,采用展板
42、、宣传简报、手抄报、演示文稿、图片展等方式加以表达。学生在交流中要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六、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养好小金鱼教材简析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小金鱼之死、制订侦破方案、做好侦破准备、揭开金鱼死亡之迷和给小金鱼安个舒适的家五部分,这五个部分正好对应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设计、获取与分析实验数据、表达与交流的五个环节。整个单元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实验逐步细化分成了五个模块,让学生通过每个模块的学习不仅掌握了整个实验的各个环节,还学会了有关养好小金鱼的知识。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启发下
43、或借助查阅资料等途径,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相对科学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2.能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制订可行的研究计划.3。能坚持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4。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判断和结论.教学重难点1。能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可供研究的主题.2。能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制订可行的研究计划.3.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判断和结论。教学课时:6课时第1课时 小金鱼之死教学内容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0页40页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启发下或借助查阅资料等途径,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相对科学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2。能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可供研究的主题。
4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科学的猜想,并从中提炼出研究主题。教学模式学、探、练、展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入手(引学)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二、自主学习探究(引探)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提出大胆猜想。2。查阅(阅读)相关资料,引导他们进一步做出猜想。这个环节是对以前自主猜测的补充和提升。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猜想并不是随意的瞎猜,我们还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3。交流汇总各种猜测。把大家的各种猜测汇集到一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小鱼生活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三、根据各种猜测,提炼研
45、究主题(引练)学生猜测的每一个相关因素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研究主题.在提炼研究主题时,作为专题研究的各项研究主题,一定要内容明确、描述清晰、表达简洁,比如“关于的研究”。四、课外延伸(引展)金鱼,又称“金鲫鱼”.属鱼纲、鲤形目、鲤科。金鱼的祖先是野生的红鲫鱼,经过我国人民长期饲养、杂交和选择,逐渐培育成今天的各类金鱼品种.金鱼不仅是优良的观赏鱼类,也是生物遗传变异、进化、实验胚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材料. 金鱼的习性1。食性金鱼为杂食性鱼类,这是它的野生祖先红鲫鱼遗传给它的特性。金鱼不但对天然的动物性、植物性饵料能够适应,而且也能进食人工饵料。金鱼所能食用的动物性饵料有水蚤、剑水蚤、
46、水蚯蚓、赤线虫、孑孓、蝇蛆等;植物性饵料主要有各种淡水藻类;人工饵料有蚕蛹、猪肝、鱼虾肉、蛋黄、面条、米饭和面包屑等。虽然金鱼食性广泛,但最喜食的是动物性饵料,特别是水蚤和剑水蚤,更是金鱼喜食的种类。2.性情温驯长期以来,人类为金鱼创造了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们又天天在鱼缸旁投饵给料,使金鱼长期与人接触。因此,金鱼的性情逐渐变得温驯,对人不但不畏惧,反而表现主动趋人。金鱼之间也很少发生争斗现象。3。群游性金鱼在水中很少单独游动,经常是聚群游动寻觅饵料,而且其群游性程度超过了它的野生祖先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那?六、布置作业1。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信息。2.完成
47、本课的练习册.板书设计小金鱼之死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小金鱼死亡的可能因素水温不适宜放养密度过大水质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制订侦破方案教学内容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4页47页教学目标1.知道小组研究与班级总的专题研究的关系,树立合作意识.2.能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制订可行的研究计划。教学重点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是研究取得成功的意识。教学模式学、探、练、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引学)承接前一课所讨论的结果,进行专题研究总动员.课始先了解学生通过课余时间了解到的新信息,调整或补充值得研究的主题,然后再进行专题研究总动员,并引导学生集体讨论班级总的研究计划.
48、二、确定研究主题,自主探究(引探、引练)1。引导学生分析和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进行分组。真正可供研究的是各项研究主题.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一下各研究主题所需要的条件(比如,水温变化的影响,就需要三只能够控制水温的水族箱),然后按照各自的条件和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根据各自的选择进行分组.2。小组讨论各小组的研究计划.选择研究主题并分组之后,就可以参照班级总的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商量小组研究计划。3。交流并完善计划。最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研究计划,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三、课外延伸(引展)小金鱼饲养前的准备工作1.用具用品准备(1)养鱼容器:饲养金鱼的容器有木盆、瓦盆
49、、陶瓷缸、水泥砖池等。对中生饲养金鱼来说,以直径60厘米左右的木盆和大瓦盆比较适宜。这样的容器吸热、散热稳定,即使在盛夏季节,水温也不会发生剧烈变化,而且由于口、底面积相似,光照和溶氧充足,有利于金鱼的生长发育。养鱼容器应多准备几个,供给养水时使用。(2)虹吸管:用于换水.可选用一定长度的橡胶管或塑料管,其管径粗细可根据养鱼容器的大小而定.(3)捞鱼网:用于捞取金鱼.(4)鱼虫网:用于野外池塘捕捞鱼虫.(5)其它:温度计、塑料桶等。2。养水饲养金鱼的水,大多为井水和自来水.井水分深井水(机井水)和浅井水(土井水).深井水矿物质含量丰富,pH值为7,含氧量较高,适于饲养金鱼,但水温偏低,须曝晒2
50、4小时方能使用;浅井水的水质优于深井水,一般曝晒812小时即可使用。自来水含杂质极低,pH值为7,有利于鱼体生长发育。但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往往高于金鱼的忍耐极限,而且含氧较低,使金鱼难以生存。使用前须曝晒48小时左右,以使氯气挥发、水温升高和含氧量增加。3.准备鱼饵应事先到郊区池塘中捞取水蚤、剑水蚤等天然饵料,或准备人工饵料。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那?五、布置作业1.完善专题研究计划.2.完成本课的练习册.板书设计制定侦破方案1. 选题,制订小组研究计划2. 查阅资料,设计实验3. 实施实验,记录数据4. 整理分析数据,做出结论放养密度组温变组。小金鱼生活环境研究教学反思 第3课
51、时 做好侦破准备教学内容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8页51页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实验研究法的有关知识,能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设计比较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2.进一步查阅资料,积累相关科学知识,能尽量用周密地考察自己的研究主题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并能在实验中设法控制这些因素。教学重点必要的知识和理论准备是设计好实验的前提。教学模式学、探、练、展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引学)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先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实验经历,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为设计实验方法上的准备.在回顾和讨论实验经验的过程中,向学生推荐或讲解有关实验方法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实验与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最根本的区别
52、就在于它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对被研究物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因此,要进行实验研究,就必须考虑好实验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变量,并设法去控制这些变量。二、分析自己的实验可能涉及到的因素(引探、引练)金鱼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由水、温度、生物密度、食物、光照等因素构成的综合环境。因此,要保证自己的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就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如何控制这些因素,尽可能避免非关键因素对自己的实验研究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了解更多的关于金鱼饲养的经验和知识.这就要求引导他们继续去查阅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学生对小金鱼饲养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以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制订实验方案。在充
53、分的实验方法准备和科学知识准备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这是一系列对比实验,每组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而要保证其他条件相同。比如,“放养密度的研究",就只能改变放养密度,则水质、水温、饵料投放量等都要相同,否则就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一过程是个难点,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帮助各小组制订实验方案.在确定好实验方案以后,要求学生明确分工准备实验的材料。为下一节课的实验做准备.三、课外延伸(引展)小金鱼饲养管理(一)1.放养密度金鱼具有群聚的习性,进行群养有利于金鱼的生长发育,但放养密度不能过大。密度如果过大,鱼体的活动受到限制,水溶氧消耗量大,水质也会迅速污染变质,轻则
54、会阻碍鱼体发育,重则使金鱼窒息死亡。金鱼的放养密度视品种、鱼龄、体型大小、气温以及饵料种类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水深30厘米、注水5千克左右的养鱼木盆中,可以放养56厘米长的金鱼56尾.饲养中可根据容器和鱼体大小,参照上述数字酌情增减。2。喂食喂食不但要定时,还要定量.金鱼摄食的时间,从夏季来看,如果气候正常,每天摄食量最多时刻是早上6至7时。因为这时气候凉爽,是金鱼体力充沛、活动量最大的时候。此时喂食,进食快,食量大,是投食最适当的时间。但是随着季节变化、气温逐渐下降、喂食时间必须往后推移。一般来说,春、夏、秋气温较高时,早晨喂食比较合适,秋末及冬季气温较低时,以中午喂食为宜。金鱼喂食数量方
55、面,以脱水鱼虫计算,对当年生的金鱼,每尾每天喂给鱼虫量,相当于其头部体积;二龄鱼的喂食量,相当于其头部体积的二分之一;三龄鱼则相当于其头部体积的三分之一。如果投喂其它饵料,则应观察金鱼的食欲和消化吸收状况,来确定投饵量。金鱼的饥饱和消化吸收状况,可从鱼粪的颜色上进行判断。如果鱼粪呈绿色、黑色或棕色,表明金鱼摄食适度,消化吸收良好;如果鱼粪呈白色或黄色,表明金鱼吃得过饱,不可再喂饵料。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1。准备实验器材.2.完成本课的练习册。板书设计做好侦破准备实验经历交流实验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放养密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实验设计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揭开金鱼死
56、亡之谜(一)教学内容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2页57页教学目标1。能坚持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2。能通过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数据。3.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判断和结论。教学重点获取实验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教学模式学、探、练、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准备实验(引学)首先对上节课制订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回顾。接着让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按实验方案组装实验装置.先把一切物质环境都准备好,然后再把金鱼放进去。在每组实验器材的旁边应设立一个实验标牌,上面写清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实验步骤,以及负责人等。二、观察并记录数据(引探、引练)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实验,所以应做好坚持观察一个月的准备。这项观察应与其他教学内容穿插进行。在观察之前首先应明确要观察统计的各项数据,你认为我们在观察其间应记录那些数据那?为什么?(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讨论)把小组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并把各数据项制成表格.表一金鱼每分钟呼吸次数统计表 _小组 _月_日缸号抽样观察鱼数总次数平均数12184922#34#表二 1#金鱼缸实验观察记录时间观察内容处理措施水温()每分钟呼吸次数进食活动水质其他发现第一天1862正常悠闲清无无第二天第三天在观察中我应当注意些什么哪?观察环境是否就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需要变应当注意什么?(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讨论)为了尽量保证一些无法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6502-1:2025 EN Rubber - Measurement of vulc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using curemeters - Part 1: Introduction
- 【正版授权】 ISO 22932-9:2025 EN Mining - Vocabulary - Part 9: Drainage
- 【台州】2025年浙江台州市温岭市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成都】2025年上半年四川成都市国资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天府教学课件下载
- 第五节三废的处理和利用DisposalandUtiliza
- 希沃教学目标课件
- 2025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带答案
- 小学生笔顺书写课件
- 2025年辽宁省西市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务工作者考前冲刺模拟带答案
- 永安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机动车检测站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 企业内部举报制度实施细则
- DB4420-T 51-2024 脆肉鲩鱼肉脆度的测定 质构仪法
-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部分试题总结课件
- 2025届新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及教学建议 课件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CHT 8024-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正式版)
- 乒乓球竞赛规则、规程与裁判法
- 北川县楠木园水泥用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