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_第1页
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_第2页
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_第3页
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_第4页
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杜振宇,邢尚军,宋玉民,张建峰,段春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摘要:公路绿化带可对交通噪声产生一定衰减作用,这对于减轻路域环境噪声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高速公路绿化带种植树种、种植密度、林带宽度等多种因素对降噪效果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该研究采用选取试验点进行原位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3条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并探讨了林带宽度和郁闭度对噪声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在不同的绿化模式下,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差别。交通噪声的绿化衰减同林带宽度有很大关系,对于较宽林带,靠近

2、声源前半部分的林带对噪声有较好的减轻作用,但后半部分的减噪效果较小。林带的对噪声的绿化衰减与林带宽度以及宽度和郁闭度的乘积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带;噪声;衰减中图分类号:U418.9;X8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1-0031-05高速公路近几年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交通的同时,车辆产生的噪音也对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交通噪声的治理,主要从声源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和受声点防护三个方面入手1。在降噪目标量不大的情况下,发展绿化带来减少周围环境大气和噪声污染是公认最经济实惠的

3、方法。绿化带之所以能降低噪声,是由于当声波碰到林带时,部分声能被吸收和反射。其具体方式有3条途径:(1)当声波入射到树叶和树干表面时,一部分声能在低频范围内变为树叶和树干的固有振动频率,另一部分声能被树叶和树皮吸收;(2)由于地面或草皮的反射和吸声引起的声衰减;(3)由于树林形成的垂直温度梯度引起的声衍射2-3。利用绿化带降低噪声,其效果取决于地区、树种及不同树种的搭配(林带结构)、种植宽度、树冠高度、种植密度以及季节、气象变化等4。关于绿化带对噪声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报道 5-7,但是针对高速公路绿化带的研究还非常少见8,特别是关于高速公路绿化带种植树种、种植密度、林带宽度等多种因素对

4、降噪效果影响作用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以山东省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为对象,主要研究了绿化带宽度和郁闭度对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研究结果对于高速公路绿化林带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点概况试验点设在山东省3条主要高速公路:济青高速(济南青岛)、京福高速山东段(德州枣庄峄城)和京沪高速山东段(德州临沂郯城)。选取高速公路两侧9种典型绿化林带为研究对象,各试验点具体位置和基本情况如下:试验点1:位于济青高速公路43 km处(自济南始),绿化带内侧距公路外缘12 m,绿化模式由4层绿化林带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桧柏(Juniperus chinensis L.),株行距2 m2

5、 m,绿化带宽4 m;云杉(Picea aspoerata Mast.)与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cv.Pissardii.)混交,株行距3 m4 m,绿化带宽8 m;最外层为I107杨(Populus Linn.),株行距3 m4 m,绿化带宽56 m。试验点2:位于济青高速公路85 km处(自济南始),绿化带内侧距公路外缘12 m,绿化模式由2层绿化林带组成,内层为桧柏,株行距2 m2 m,绿化带宽20 m;外层为I107杨,株行距3 m4 m,绿化带宽25 m。试验点3:位于济青高速公路131 km处(自济南始),绿化带内侧距公路外缘12 m,绿化模式由2层绿化林带组

6、成,内层为单行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株距2 m,绿化带宽5 m;外层为I107杨,株行距2 m3 m,绿化带宽90 m。试验点4:位于济青高速公路309 km处(自济南始),绿化带内侧距公路外缘12 m,绿化模式由2层绿化林带组成,内层为百日红(Lagerstroemia indica L.)、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Loud.)、龙柏(Sabina chinensis cv.Kaizuca)和紫叶李混交而成,株行距2 m2 m,绿化带宽20 m;外层为I107杨,株行距3 m4 m,绿化带宽75 m。试验点5:位于京福高速公路10

7、3 km处(自德州始),绿化带内侧距公路外缘12 m,绿化模式由2层绿化林带组成,内层为毛白杨,株行距3 m3 m,绿化带宽15 m;外层为I107杨,株行距2.5 m3 m,绿化带宽120 m。试验点6:位于京福高速公路189 km处(自德州始),绿化带内侧距公路外缘12 m,绿化模式由2层绿化林带组成,内层为雪松,株行距6 m5 m,绿化带宽20 m;外层为I107杨,株行距4 m2 m,绿化带宽30 m。试验点7位于京福高速公路257 km处(自德州始),绿化带内侧距公路外缘12 m,绿化模式由2层绿化林带组成,内层为5年生I107杨,株行距4 m4 m,绿化带宽25 m;外层为3年生I

8、107杨,株行距4 m4 m,绿化带宽40 m。试验点8:位于京沪高速公路8 km处(自泰安始,德州泰安段与京福高速重叠),绿化带内侧距公路外缘5 m,绿化模式由2层绿化林带组成,内层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与桧柏混交,单行,株距5 m,绿化带宽5 m;外层为I107杨,株行距3 m4 m,绿化带宽110 m。试验点9:位于京沪高速公路76 km处(自泰安始),绿化带内侧距公路外缘10 m,绿化模式由2层绿化林带组成,内层为单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株距4 m,绿化带宽10 m;外层为I107杨,株行距2.5 m4 m,绿化带宽100

9、m。1.2 试验方法试验于2005年1011月进行,采用树冠投影法测定各层绿化林带的郁闭度9,噪声测定仪器采用AWA5610P型积分声级计(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产)。利用声级计调查了公路边缘、绿化带不同绿化层前后的噪音状况,从每天上午9:00到下午6:00间同时连续观测。一般认为,道路旁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衰减作用,声级衰减分为两项,第一项为距离产生的衰减,第二项为绿化带引起的衰减,在本研究中分别定义为距离衰减和绿化衰减。为了计算不同绿化带对噪声的衰减量,需要先求得绿化带前后的距离衰减。由于实际的交通噪声不是单个固定的点源,而是沿道路分布的运动着的点源组,可以把道路车辆流视为声功率均匀分布

10、的线声源,参照有关文献7, 10,噪声的距离衰减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式中r1为绿化带前缘距声源的距离;r2为绿化带后缘距声源的距离。高速路面的双向车辆均会对公路某一侧产生噪声,在计算r1时应考虑到路面上车辆距公路边缘的距离,这是个难以确定的变化值,为了计算方便并尽可能接近实际,在本研究中将这个距离统一定为10 m。2 结果与分析2.1 高速路路侧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路侧各试验点噪声的测定结果见表1。试验点7的绿化衰减出现了负值,这是由于绿化带内外的噪声之差(总衰减)比距离衰减的理论值还要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绿化带外环境背景噪声较高所致,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此绿化模式对交通噪声没有衰减效果。本

11、研究所测噪声为一段时间内的等效声级,车辆通过时会产生较高dB的瞬间噪声,这时路侧绿化带可能会对噪声表现出一定减轻作用。表1 高速公路各试验点路侧绿化带的减噪效果Table 1 Noise attenuation by green belts along expressway at different sites试验点编号所属路段绿化带内侧噪声/dB绿化带外侧噪声/dB噪声衰减值/dB总衰减距离衰减绿化衰减1济青69.958.511.46.45.02济青69.8636.84.82.03济青72.960.412.57.35.24济青70.357.213.17.35.85京福京沪69.656.313

12、.38.54.86京福74.567.57.05.11.97京福64.660.24.46.0-1.68京沪74.858.915.911.14.89京沪73.259.014.210.86.4监测结果表明,3条高速路段路侧绿化带总体上对车辆产生的噪声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作用,绿化衰减的平均值为3.99 dB(试验点7的绿化衰减以0计算),标准差为2.15。绿化衰减的最大值为6.4 dB,最小值则为0,说明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变异,在不同公路的不同绿化模式下有很大差别。绿化衰减与车流量和绿化带本身特征均有一定关系。2.2 高速路路侧杨树林带宽度与减噪效果的关系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山东

13、省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带主要以杨树为主,而且百米左右的林带也比较多见,为了研究林带中不同距离处噪声的变化,以试验点5为例进行了研究。该绿化模式由内向外依次为15 m宽的毛白杨和120 m宽的I107杨林带,毛白杨的树龄为5 a,株行距3 m3 m,株高9.5 m,郁闭度0.9;I107杨树龄为3 a,株行距2.53 m,株高9.7 m,郁闭度为0.8,二者比较接近,本研究将其视为分布一致的杨树林带。分别测定了隔离栅处(A),毛白杨与I107杨连接处(B),I107杨向外30 m(C)、60 m(D)、90 m(E)和120 m(F,林带外缘)处的噪声情况(如图1所示)。ABCDEF路面边沟毛白杨

14、I107杨12 m15 m120 m图1 各噪声测定点分布图Fig. 1 The plot of measurement spots表2 杨树林带中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衰减Table 2 Noise attenuation by the poplar belt at different spots距隔离栅距离/m噪声值/dB林带噪声衰减值/dB总衰减距离衰减绿化衰减069.61565.8AB3.82.31.54560.1BC5.72.53.27556.8CD3.31.61.710555.9DE0.91.3-0.413556.3EF-0.40.9-1.3表3 试验点3和试验点9杨树林带的减噪效果Ta

15、ble 3 Noise attenuation by poplar belts at No.3 and No.9 experimental sites试验点林带宽度/m内侧噪声/dB外侧噪声/dB噪声衰减值/dB总衰减距离衰减绿化衰减304571.763.08.74.24.5459063.060.42.62.20.4905070.762.18.64.83.85010062.159.03.13.00.1从杨树林带内缘向外,噪声逐渐减弱,这里面既有距离的因素,也有绿化带的减噪作用(表2)。由林带各距离段的绿化衰减可以看出,杨树林带1545 m部分的减噪效果最好,达3.2 dB;而在75 m以远的林

16、带对降低噪声则失去了效果。试验点3和试验点9的绿化模式中也有比较宽的杨树林带,我们在这两个绿化模式内的杨树林带中间也取点测定了噪声情况。由测定结果(见表3)可以明显看出,同一试验点的内外两半杨树林带虽然宽度相同,但绿化衰减存在很大差异,靠近声源前半部分林带对噪声有较好的减轻作用,但后半部分的减噪效果非常小,接近于零,这和表2的结果是比较一致的。由此可见,在营造高速公路绿化林时,如果从单纯减噪考虑,林带没有必要设计过宽,以不超过70 m为宜。2.3 不同宽度外侧林带绿化衰减与林带宽度、郁闭度的关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高速路两侧绿化带的宽度和郁闭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与不同地段当地管理部门对高速路的绿

17、化时间和林带种植模式不同有关。为了探讨林带减噪效果与林带宽度、郁闭度之间的关系,以杨树林带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为了减少分析误差,根据2.2的研究结果,对于类似试验点3和10的宽林带只取前半部分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基本数据归纳于表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林带对噪声的绿化衰减(Y)与林带宽度(X1)成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拟合方程如下:Y=0.0675+0.122X1,R=0.8037,P0.01噪声的绿化衰减与郁闭度(X2)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林带宽度与郁闭度的乘积有线性关系,方程为:Y=-0.215+0.112X1X2,R=0.8452*,方程达极显著水平(P0.01)。以上结果说明,杨树林带的宽度和

18、疏密程度共同决定了其减噪效果。3 讨论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衰减主要通过距离和绿化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距离衰减主要是由于声波的球形发散和声波传播过程中空气分子间的磨擦造成。随着距离增加,衰减效应加大。在高速公路栽植绿化林带,可以吸收、反射、衍射部分声波,产生绿化衰减,从而加剧噪声的减轻11。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三条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降噪效果的测试,发现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在不同的绿化模式下,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差别。利用绿化带降低噪声,其效果取决于树种、能见度、种植密度、树冠高度、枝叶密度以及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林带越宽,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效果也越好12。本研究实地研究了高速

19、公路绿化带的宽度和郁闭度对噪声衰减的影响,研究表明,交通噪声的绿化衰减同林带宽度有很大关系,对于较宽林带,靠近声源前半部分林带对噪声有较好的减轻作用,但后半部分的减噪效果较小。由此可见,在营造高速公路绿化林时,如果从单纯减噪考虑,林带没有必要设计过宽,以不超过70 m为宜。Reethof 13的研究表明,林带宽度至少要达到30 m宽,才能对噪声产生较好的绿化衰减,在与他人的研究中,他们建议绿化林带应该超过60 m14,同本研究结果类似。丁亚超等1研究了林带能见度对降噪效果的影响。他们采用的能见度指标,是指一个物体变得模糊不清的林带距离,作为密度的表征。研究表明,林带的能见度与林带宽度成反比关系

20、。由于能见度测定时比较繁琐,而且主观性较强,本研究采用郁闭度这一指标研究了林带疏密对噪声的影响,测定结果没有发现林带郁闭度与声音的绿化衰减有显著线性,可能是由于实地调查的高速公路林带宽度不一,且野外测定误差较大的原因。然而,研究结果表明,林带宽度与郁闭度的乘积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杨树林带的宽度和疏密程度共同决定了其减噪效果。本研究由于研究条件所限,没有能够对高速公路林带高度、种植密度、季节变化等多种因子对噪声衰减的影响作全面的研究,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完善。参考文献:1 丁亚超,周敬宣,李恒,等. 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研究J. 公路,2004(12):204-208.DI

21、NG Yachao, ZHOU Jingxuan., LI Heng, et al. Study on traffic noise attenuation by green belts in highwayJ. Highway, 2004(12): 204-208.2 MARTENS M J M. Noise abatement in plant monocultures and plant communitesJ. Applied Acoustics, 1981, 14:167-189.表4 林带的宽度、郁闭度及噪声情况Table 4 Tree belt width, canopy dens

22、ity and noise at different experimental sites试验点树种林带宽度/m郁闭度噪声/dB林带内侧林带外侧距离衰减绿化衰减1I107杨560.666.458.53.64.32I107杨250.866.763.02.01.73毛白杨50.872.971.70.90.33I107杨450.771.763.04.24.54I107杨750.667.257.24.55.55毛白杨150.969.665.82.31.55I107杨600.865.856.84.14.96I107杨300.772.067.52.32.27I107杨250.664.659.83.31.5

23、8I107杨550.667.961.35.70.99I107杨500.770.762.14.83.83 MARTENS M J M, VAN HUET J A M , LINSKENS H F. Laser interferomenter scanning of plant leaves sound fields C/ AKADEMIC van WETENSCHAPPEN, SERIES C. Proceedings of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1982, 85, 287-292.4 罗海霞,丁建生. 复合式绿化林带在港区边界噪声防治中的应用J. 交通环保,2003

24、,24(4):46-47.LUO Haixia, DING Jiansheng. Application of the compound woods on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noise at the boundary of the port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2003, 24(4): 46-47. 5 AYLOR D E. Noise reduction by vegetation and ground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

25、ca, 1972, 51: 197-205.6 KRAGH J. Road traffic noise attenuation by belts of treesJ. J. Sound Vibration, 1981, 74(2): 235-241.7 解宝灵. 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影响J. 山西科技,2003(4):31-32.XIE Baoling. The influence of green belt on traffic noiseJ. Shanxi S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4): 31-32. 8 姚成,许志鸿. 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降噪绿化带的设计和应

26、用J. 华东公路,1999(5):70-72.YAO Cheng, XU Zhiho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belt for noise reduction in Shanghai section of Huhang expresswayJ. East China Highway, 1999(5): 70-72.9 孟宪宇. 测树学 M. 2版.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33-296.MENG Xianyu. Forest Mensuration M. 2nd ed.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27、 Press, 1996: 133-296.10 周国强. 环境影响评价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85-253.ZHOU Guoqia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M. Wuhan: Publishing House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3: 85-253.11 HERRINGTON L P. Effect of vegetation on the propagation of noise in the out-of-doorsR. USDA Forest Service Gene

28、ral Technical Report, US Rocky Mountain Forest Range Experimental Station, No. 25, 1976: 229-233. 12 COOK D I, HAVERBEKE D F V. Trees and shrubs for noise abatementC/University of Nebraska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Experimental Station Bulletin, RB246, 1974: 35-162.13 REETHOF G. Effect of plantings on

29、 radiation of highway noiseJ. Journal of the Air Pollution Control Association, 1973, 23(3), 185-189.14 REETHOF G, HEISLER G M. Trees and forest for noise abatement and visual screeningR. USDA Forest Service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NE022, 1976: 39-48.Study on traffic noise attenuation by green belts along expresswayDU Zhenyu, XING Shangjun, SONG Yumin, ZHANG Jianfeng, DUAN ChunhuaShandong Academy of Forestry, Jinan 250014, ChinaAbstract: 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