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恩海姆的艺术美学思想述评_第1页
阿恩海姆的艺术美学思想述评_第2页
阿恩海姆的艺术美学思想述评_第3页
阿恩海姆的艺术美学思想述评_第4页
阿恩海姆的艺术美学思想述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阿恩海姆的艺术美学思想述评阿恩海姆的艺术美学思想述评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是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美学流派。这一流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当代著名的美籍德裔美学家阿道夫. 阿恩海姆。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 一词的音译,原意为“形态”或“构形”。格式塔心理学将心理现象视为有机整体,认为整体虽由各个部分组成,但它并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大于部分之和,并且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且决定部分的性质。这就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冯. 爱伦费尔斯提出的所谓“格式塔质”的概念,由于这一概念的提出,而使冯. 爱伦费尔德成为这一心理学流派的理论先驱人物. 随之而起的这一心理学流派的创

2、始人和代表人物则是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 柯勒和考夫卡(完形理论的提出者. 他们的理论大都牵涉到了艺术和美学问题. 但以完形心理学为基础系统深入地研究美学和艺术问题并做出重大理论贡献的, 还是阿恩海姆.阿恩海姆一生著作宏富,关于美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艺术与视知觉(1954)、作为艺术的电影(1956)、视觉思维(1961)、朝着艺术的心理学(1960)、表现性的优先地位等。其中艺术与视知觉一书被公认为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作。1、 美学思想的心理学原则 阿恩海姆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集中研究了视知觉问题,他认为知觉,尤其是视知觉,对于艺术有根本的意义。阿恩海姆从完形心理学出发,反对元素主义的审美联

3、想观。他认为,审美知觉并不像元素主义认为的那样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而知觉结构是审美经验的基础。 阿恩海姆的知觉概念是建立在一种力的式样(或力的结构)的基础上的,知觉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力的结构”,也就是一种对于力的感受结构。 艺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之上,而知觉又是对于力的结构和式样的感知,由此得出的必然性结论便是:力的结构和式样对于艺术具有巨大的意义。首先,审美体验是一种对于力的结构的体验。阿恩海姆认为,审美是对于对象的一种审美体验,而只有对象所包含的力才能给主体以刺激并产生情感的体验。阿恩海姆说:“与

4、有机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莫过于那些在它周围活跃着的力它们的位置、强度和方向。这些力的最基本属性是敌对性和友好性,这样一些具有敌对性和友好性的力对我们感官的刺激,就造成了它们的表现性。”其次,审美体验中的力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德国启蒙运动时的著名美学家莱辛在其名著拉奥孔中提出艺术应当表现“有包孕的片刻”的美学观,遭到了阿恩海姆的反驳。阿恩海姆认为这种“有包孕的片刻”并不能表现整个动作(其依据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格式塔心理学的观念),审美并不是对于运动的知觉,而是对于“具有倾向性的张力”的知觉。这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理上的力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运动,而是人们在知觉某种

5、特定的形象时所感受到的力,它具有一种扩张和收缩、冲突和一致、前进和后退等等基本性质,他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在正方形中有一个偏离中心的黑色圆面,当然,这个圆面永远被限定在既定的位置上,并不能真正向某一个方向移动,然而,这个黑色圆面却可以显示一种内在的张力。但是这种内在的张力并不是用理智判断出来的,也不是可以想象出来的,而是一种用眼睛感觉到的张力,它具有上述所说的种种运动形式。阿恩海姆认为,这种不动之动的内在的张力,是表现性的基础,艺术的生命和审美体验的前提。第三,这种张力结构和式样是由知觉对象本身的结构骨架决定的。阿恩海姆认为,“既然这一张力具有一定的方向和量度,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一种心理力”

6、(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页)。他将审美体验中的“力”归结为一种“心理力”,但他并不认为这种力的产生是纯粹主观的。以德国美学家里普斯为代表德移情派美学把对艺术品的理解完全作为一种主观的作用,阿恩海姆反对这种主观主义联想说的思潮,认为审美对象都具有一种客观的结构骨架,为美的创造与欣赏提供一个坚定的基础。这种结构骨架就是由审美对象的形状、颜色、光线以及矛盾冲突所构成的力的图式。阿恩海姆移米开朗琪罗的亚当出世为例来说明这一理论,图中上帝与亚当的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上帝位于亚当的右上方,而上帝的手伸向亚当的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平行四边形的构架,由于其倾向性,形成了一种由上到下

7、、由右到左的张力,这样就完美地显示了上帝伸出的手臂传导到亚当的手臂之上,“这样一来,那生命的火花就好象从上帝的指尖跳到了亚当的指尖,从而完美地再现了生命由创始者身上输送到他的创造物上面的题材”(艺术与视知觉,630页)。此外,阿恩海姆还认为,审美体验中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在本质上是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他说,张力“就是大脑在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具体来说就是,知觉对象对于主体形成一种极强的刺激,主体的大脑皮层对外部的刺激进行完形的组织工作,这就是生理力与外部作用力的斗争过程,最后将对象改造成某种知觉式样。(2)、大脑力场说 阿恩海姆把审美体验看作是由外在刺激而产生的心

8、理力的心理对应物,这样生理力就成为审美体验的关键所在,成为沟通外在物理力与内在心理力的中介。再阿恩海姆看来,这种生理力完全由大脑皮质的积极活动所构成。他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中有关“心理-物理场”的概念,认为“当一个刺激式样投射到这个作为力场的大脑视觉视域时,就会打乱这个场中的平衡分布状态。一经被打乱之后,场力又会极力去恢复这种平衡状态。而大脑力场的这种恢复平衡状态的努力就是它的特有的完形组织的作用。他认为,在审美知觉中,大脑不是对于对象的被动的复制或模仿,而是对事物整体去进行积极的把握。(3)、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说 这一理论并非阿恩海姆的首创,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认为,凡是引起大脑的相同皮质过程的

9、事物,即使在性质上截然不同,但其力的结构必然相同,这就是所谓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说。阿恩海姆则借用这一理论,进一步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审美,从世界的统一性和物理现象、精神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内在协调的整体性着眼,来理解同形同构说和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性问题。他认为,在精神现象、物理现象和社会现象中存在着共同的力的结构,这就是它们都具有情感表现性和相互间构成内在统一性的原因。阿恩海姆正是通过同形同构说告诉我们,所谓的审美体验就是审美对象的力的结构与某种情感活动的力的结构相同,并在审美主体的大脑皮层中引起某种相同的电脉冲,从而是审美主体产生情感的体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阿恩海姆企图用科学主义的方法来解决审美体

10、验的感性问题,并试图弥和感性与理性、知觉与思维之间的裂痕。虽然其学说仍然是一 定程度上的假说,但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以一种崭新的角度拓宽了我们的理论视野。2、艺术理论 由以上理论与概念出发,阿恩海姆给艺术下了这样的定义:“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理念及理念的物质显现的统一”。这里所说的“理念”,及指对于对象在知觉中整体把握的情感表现性和思想意义等,而“理念的物质显现”则指艺术家凭借某种物质媒介所选取的用以表现这一整体把握的形式结构。他认为理念与理念的物质显现应做到异质同形。显然阿恩海姆的这里的理论与黑格尔的著名美学命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并不相关,阿恩海姆所谓的理念只是一种知觉与思维形式,并

11、不具有一种绝对的本体论意义。同时阿恩海姆还主张艺术的创作还可以屏弃细节的真实,直接表现一事物的整体性和本质。他认为一件名副其实的艺术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 ,必须严格与现实世界分离(类似于闵斯特堡的孤立说和康德所谓的审美无功利性原则);b 、必须有效地把握住事物的整体性特征(这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所要强调的重点)。他的这一理论对于东方的书法艺术与现代抽象派艺术比较适合,因此,阿恩海姆有对现代抽象艺术辩护和鄙视现实主义艺术的倾向,因而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艺术思维,阿恩海姆也是运用完形心理学的理论提出了“知觉概念”这一范畴,并认为这种知觉概念是艺术思维的基础,只有按照知觉的本能反应创造,从知觉概念出发,着重表现对象的知觉表现的性质,才识真正的艺术思维方式。通过以上简要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具有一种近代实验心理学的性质,它自觉地将有机整体的方法运用与美学研究,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研究方法。但是,由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是建立在对个体的大脑皮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