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叶圣陶先生有关语言训练思想 邓朝忠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二是语文学科教学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语文的习惯。深入学习、领会叶老语文教学思想不仅必要,而且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语文教育工作者真正接受了正确教学思想的指导,语文教学的效率才会有新的提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就促使我们要好好分析、研究原因,从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上进行探讨,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一、语文就是语言学科教学不搞清该学科的性质,教学将会出现偏差。语文学科,有它的工具性、知识性、思想性
2、,但究其学科性质,就是它的工具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可见叶老认为语文是口语和书面语总称。口语和书面语都是语言。因此语文就是语言。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首先要弄清语言的性质。语言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那么语文学科也必然有工具性。叶老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可以看出,对语文是工具这一学科性质的界定,是叶圣陶先生一贯的思想。由学科性质决定,语文课应当是语言训练课。叶老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通,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
3、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譜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话和指点之后,接下去要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这就是说,教师的指点和讲说必须和学生参与活动共同来完成。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耳,若中间二十分工夫,自用吃力去做。”叶老的“训练”思想和朱熹的说法是一脉相承的,教师讲说、指点只是始而不是终,中间需要学生“自用吃力去做”才行。“训练”和学生的“练习”不是一个概念,学生练习是指教师(或教材)提出题目,由学生经过反复学习而完成,来掌握某项知识或形成某种技能技巧。而训练,叶
4、老是这样认为的:“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这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所以我在前边说,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讲究方法,当然需要教师指点和传授,还要有学生积极的练习与配合,只有学生的“练”而缺少教师必要的“训”,或是只有教师“训”而缺少学生的“练”都不能称之为训练。叶老在谈及训练时,曾深刻指出:“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
5、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他还说:“一暴十寒,办法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巩固,养不成习惯。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习,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只有将教师的训练和学生认真的语言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称之为语言训练。凡要求学生练习的,教师必须加以指点,提出要求,并予以示范,引导学生加以思索和小结悟出其中道理,这样才是真正的语言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训练要认真、严格。叶老提出:“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速度,这是极为重要的基本训
6、练,要在阅读课中训练好。”他还认为:“严格不是指教师整天逼着学生练这个练那个,使学生气都透不过来,而是说凡是要求学生练习的,不要练一下就算,是要经常引导督促直到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反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实际,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难道不需要认真地研究一下叶圣陶先生这些精辟的思想吗?二、语言和思想要一贯训练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不能理解为语文课仅是孤零零地练习一些词句,把阅读课上成仅仅是字词的练习课。难怪有人担心,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是否会割裂课文内容的完整性,是否会影响思想教育。其实,坚持语文课是语言训练课和语文学科必须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致的。叶老认为:“
7、训练思想,就学校课程方面说,是各科共同的任务;可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贯训练,却是国文的专责。”他还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下边的话:“咱们不能抛开意思谈语言,也就是不能不管内容专管语言”“就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有些人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文,思想内容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因而就想专在字词句方面下功夫。这种想法也不对。”“课文中的各类文章,包括政治性的文章与文学作品,皆须善读,由语言文字深明其内容,且有裨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养。故凡篇中之内容,决不能随便放过。”纵观叶老的这些思想,清楚地看到他是十分强调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贯坚
8、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语言)教学中的人文内涵、思想训练、情感熏陶、习惯养成等都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完成的,是在语文能力养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实现的。语文教学中坚持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人文熏陶的统一也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文道统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原理之一,语言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可见,语言是“纠缠”着精神的,叶老也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
9、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凭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阅读一篇课文,思想和语言不可分,内容和形式紧密配合,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只有把语言内涵揭示透彻,才能体现出思想教育的深刻性。语言和思想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文章的情和理上,情与理在文章中往往是交融的。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主要是通过情感的陶冶、道理的启迪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从中受教育。语文教学中,情理交融达到育人目的,其中学生的情感是学习的催化剂,而教师的情感则和学生的情感要产生共鸣。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某种意义上讲教学也是人学,“教学包括感情和人的价值,而感情是不能被系统地评价和运用的,人的价值也
10、远远超出科学的范畴”(吉尔伯特海特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是勿容置疑的。教师的情感要与教材结合起来,要入境入情,郭沫若先生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情感而终于情感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那么作家感情愈强烈、愈普遍,而作品的效果也就愈强烈、愈普遍。”教材中的情理有时是含蓄在字里行间的,学生往往难以体会深透,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教师发自内心,形于辞色的情感,会直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良好浓烈的情感就象涓涓细流一样会悄悄地流进学生的心里,滋润他们的心田,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的深层心理,自己先受
11、感悟和感染,然后才可能“移情”学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三、语言训练要分层次语言训练有四个层次:(1)感知性语言训练,(2)理解性语言训练,(3)运用性语言训练,(4)熟记性语言训练。感知性语言训练:要训练学生初步理解生字、生词,初步理解作者表达思路及查阅字典、词典的能力。理解性语言和运用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是语言训练的核心,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达到会解词、析句、明段进而读懂全篇,不仅字面达到理解,而且还要通过分析,概括和理解字里行间的含蓄之意、引申之意、比喻之意。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理解语言的方法。理解性语言和运用性语言训练要结合起来进行。解词,析句、段,读懂
12、全篇,理解作者思路,是会迁移到运用性语言训练中来的。叶老认为:“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文,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的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这就是指理解性语言训练而说的。叶老还在进一步指出:“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这又是指运用性语言训练而说的。可以清楚地看出,叶老一直主张理解性语言训练和运用性语言要统一起来。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但不能理解为阅读教学纯为作文教学服务。有人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唯在作文,而由之产生阅读中仅言作法、言技巧,叶老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13、他说:“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果能不为死讲乱讲,而养成学生读书之良好习惯,不知不觉之中自能影响作文,固不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也。”语言训练中理解性语言和运用性语言训练的层次都要给予重视,才能达到叶老说的:“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老师训练必做到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熟记性语言训练:要训练学生对课文片段或全篇进行复述式背诵的能力以吸取知识。没有语言的记忆和储存,则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四、语言训练要得法训练要循序渐进来完成。语文(语言)训练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作为“训练场”(叶老认为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从语言形式入手进行对学生的训练,
14、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等几方面有所得。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的事情。诸如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理解词句、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和归纳中心思想、品评欣赏语言,从语言入手深入理解词句以及掌握方法等等都要加以认真训练,持之以恒达到目的。而上述这些训练点,又是不可能指望靠一课书或几课书实现和完成的。要从实际出发,始终抓住语言训练这一语文教学之本,返璞归真,真正教学语文。不能占用阅读课上很宝贵的时间搞一些与语言训练无关紧要的所谓活动。这种做法不宜提倡。学生掌握、理解语言能力不强,运用语言水平不理想,与教师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或是不正确)是有关系
15、的。训练操作不得法,训练点把握不科学,训练场安排欠妥当,这都是训练效果不佳的原因。语言训练违背真谛,思想教育、人文感悟又从何谈起?当然也就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难以落实语文教学的任务。“训练点”选择要优化,安排要突出重点,要处理好“训练点”多而“时间有限”这对矛盾。想方设法扩大师训生练的机会。训练场的安排很重要,比如用“单元分组”法处理教材是值得重视的。这种分组方式可以将同一组“例子”(课文)相对集中,这一组可以集中一个或几个训练项目,以此为凭借,组织师训生练的活动。由于相对集中训练点,可比较好地克服训练点多时间有限的矛盾,有利于教师的指点、示范,有利于教给学生方法;有利于学生自己练习,有利
16、于教师的引导督促,也有利于克服学生今天练这个、明天练那个而可能产生的盲目性。叶老说:“我尝谓为教师者只须多动脑筋,经常为学生设想,必能自致善法,予学生以切实之助益。”他还说:“多读多作很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方法。”叶老两点论述提到了两个“切实”,切实者就是求真务实,语文教学的“切实”就是要认真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熟练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交流,体现出较高的语文素养,当然,也就为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小学生,生活阅历不深,如果不着眼于语文(语言)这一素养的奠基,不顾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一味强调人文感悟,那将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很可能会造成人文素养提高的落空。人文素养和人生阅历有着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现代建筑企业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工学院《免疫学原理及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后期特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大同大学《仪器分析(光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民族大学《工程训练(Ⅱ)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县医院聘请社会监督员实施方案(经典版)
- 二《风景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教学工作奖励办法
- 会员卡转让协议书范本(2024版)
- 育婴师培训课件
- 2024年扬州市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
- 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 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