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_第1页
10、杨氏之子_第2页
10、杨氏之子_第3页
10、杨氏之子_第4页
10、杨氏之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马 学校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设计 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 10、杨氏之子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2)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3.学习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读懂故事,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难点:品味杨氏子语言之精妙。4.学习方法建议: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

2、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5.课时安排:2课时二、导学设计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注明课堂练习)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1.导语: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交流,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为它包含了民族的思想和感情。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语言文化瑰宝。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屈原也在离骚中写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刚才我们读的这些句子叫文言文,它们不但文辞优美而且充满智慧。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优秀的传统美德正是通过文言文记录传承的。因此学好文言文,我们才能开启祖先辉煌古代文明

3、的大门,真正为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而骄傲。同学愿意学会阅读文言文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一起读课题:杨氏之子。二、解题1.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三、一读(读正确)1.老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试着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看看什么感觉? (预设:文章的句子很短,我感觉不怎么好读。有些句子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好。)2.检查读通情况,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师: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做一件事:注

4、意听,把几位同学读得不一样的地方画下来。(指名朗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要求:仔细听,老师读的和刚才同学读的有哪些地方不一样?(交流:停顿不一样。)你听出老师哪里停顿了?(学生交流不同之处,老师随机在黑板上划出。) 跟老师读、自由读、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要停顿。)四、二读(读明白)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

5、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学生分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学习成果?重点指导: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非常聪明。)点拨:非常聪明,这句话中没有这两个词啊。(理解: “甚”就是“非常”的意思,“聪惠”的意思是“聪明”。“惠”古代通“慧”。)“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拜见”。)点拨:好啊,看注释是理解古文最简便的方法之一!“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我没

6、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老师: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么?老师:既然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学生自由说)第2课时一、三读(品味语言的精妙)(一)理解孔君平的话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可追问: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板书:杨梅      杨家果)2师: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师: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板书:孔雀孔家禽)3、再自由读读。想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可以借助板书

7、来说说。(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二)理解杨氏子的回答1、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生答)老师担心你这样回答可能会气走客人哦。比比和杨氏之子的回答有什么不同呢? 孔雀是君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理解:未闻,夫子)(1)未闻:没有听说过。显得委婉。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2)夫子: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夫子?师:如果来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张君平、李君平,还能称夫子么?(不一定)如果来的是阿姨呢?(不能,因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

8、。)如果来的是一个小男孩呢?(不行,因为夫子指的是大人。)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龄比较大的男士。如果来的是一个没有文化、目不识丁的老农,我们可以称他为夫子么?(不行)师:一般有文化、有涵养的成年男子,可以称为夫子。比如孔子我们就称为(生齐: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比如我们的校长,可以称为余夫子。孔君平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称孔君平为 “夫子”显得有礼貌。我们分男女同学来对对看。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理解:应声答曰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小

9、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4、练习: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生: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未闻黄帝是夫子家人。(黄色,黄莺,黄鱼,黄岩,黄山等)二、四读(熟读成诵)老师:同学们,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还要读出古文的味道!自己试一试,品味品味古文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有的还摇头晃脑,很可爱)古人用了短短的5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孩子的聪慧、礼貌,老师觉得,像这们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给背诵下来。(练习背诵)三、五读(理解中学习运用)老师:同学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已经发现

10、了一个问题:在这一篇文章中有一些词我们现在很少使用,或者有的根本就不用,你能找到这些词语么?(学生认真读课文,画出“诣”“乃”“儿”“曰”“氏”“之”“其”几个字。)老师:这些字的意思同学们都懂了,我相信你们也很想试着用一用。看这几句话:(教师出示)1这是你家的小猫。2我班的张月十分聪明。3一个孩子说:李娟,你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试着说说。(1.这是君家猫。这乃君家猫。此乃君家猫。此乃尔家猫。2. 我班张月甚聪慧。吾班张月甚聪慧。3.一儿曰:李娟,君家在哪里?一儿曰:李娟,尔家安在?或李娟,君家何在?四、课堂总结师:同学们,古文就是这么有意思,课后找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古文读一读,我相

11、信你们会有更多发现。作业设计:齐读课题模仿课题说说自己或者同桌。小组完成长江“课前导学”批改1学生试着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的感觉。2学生听读,画出读得不一样的地方。3根据老师的提示练习朗读。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2.小组汇报交流。1.说说孔君平的言外之音。2.说说杨氏子听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3.比较:孔雀是君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抓住“应声答曰”说说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5.练习: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练习背诵课文。练习:试着用文言文的方式来改写句子。1.这是你家的小猫。2.我班的张月十分聪明。3.一个孩子说:李娟,你的家在哪里?完成长江作业本剩

12、余阅读古文故事谈话导入我班的同学非常聪明,在古代很多孩子也格外聪明,你知道哪些?(预设:司马光、曹冲)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聪明而又幽默的孩子。课前已经预习,指名试读,了解初读情况。师范读。生在书上标注需要停顿的地方。自由读。再指名读,检查是否掌握读古文的要领。小组汇报时,一定要强调逐字逐句地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夫子”一词,一说就懂,过多说明会转移学生学习课文的注意力。此练习有趣。有助于掌握文言文的学习。 三、学习资源推荐世说新语板书设计:杨氏之子孔君平 杨梅杨家果杨氏子 孔雀 孔家禽 甚聪惠(智慧) 看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四、困惑与建议杨氏之子是一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的古文,对于

13、小学生来说,孩子们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降低学生学习上的难度,唤起他们阅读的欲望,就成了教学的重点。一、 以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课前布置预习课文,至少读十遍。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发现语速过快,停顿不准确。于是我采取教师示范朗读,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语速要慢。并让他们在书上做上记号,记住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可让学生尝试了读第一遍后,发现学生是一字一停地读,没有古文的韵味。于是我又范读了个别难读的句子,再采取领读、学生练读的方法,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学生总算把短文读流畅了。虽然这个时间花了将近半节课了,但孩子们仍然读得饶有兴趣。我明显地感受到读得越好了,

14、理解也就加深了。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词“甚聪惠”,问: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用文中一个词回答。再问:你从文中哪里体会到杨氏子甚聪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理解,而后紧抓“应声回答”体会杨氏子的聪惠,比较“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感受杨氏子回答之妙。此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又设置了一个语言练习:孔君平听完杨氏子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学生的回答不乏有赞美之声,惊诧之态。为了让学生读好这两句对话,我设计了男女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学生朗读情绪高涨,读的效果很好。二、教给方法,学以致用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最后我再通过小组讨论两个问题:说说每个句子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