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 (2)_第1页
成果报告 (2)_第2页
成果报告 (2)_第3页
成果报告 (2)_第4页
成果报告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申报成果报告特殊学校美术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江苏省句容市特殊教育学校 郑芙红一、课题的提出1.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美术和乡土美术作为学习载体的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审美热情,使学生确立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时代赋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使命。可以说,在美术课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具有大量的切入点和丰富的人地关系的支撑知识,较之其他学科更具优越的条件。2.如何传承与保护各民族各地区优秀的文化,尤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面的探索,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

2、重要课题。我认为,在美术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在美术教学以及大众文化普及中,增大原生态美术内容,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将是非常有效的。二、课题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民族文化,活态民族文化是无形的变化的,重要特点是从“人”见“文”。说简单一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遗产,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历史遗存,也是民族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是这个民族的活化石。诸如我国的民间剪纸,木刻,皮影,秧歌,昆曲,川剧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具有丰富文化及传统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数千年文明和历史的积淀下,蕴藏着很多未知的遗

3、迹,这些遗迹记载了我们的过去,也揭示了我们的未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仅仅是对其进行有限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传承才能使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从而达到真正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作用。文化遗产传承: “传承” 传即是传授、传递,承是继承、领纳的意思。亦称文化遗产继承,文化事物或现象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过程,按时间轴纵向传播,有人为性、时间性、延续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如民间艺术文化的世代传递、语言文字的历代传递等。特殊学校以特殊儿童为主体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培养特殊学生感受、理解并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促进健康人格的生命成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既是

4、残疾孩子学习的过程,又是文化内涵延续和发展,保持乡土性和民族性的过程。三、课题实施和研究的具体措施 教育是文化的翅膀,文化是教育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瑰宝。如今随着课程改革,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落到实处。1.初期以欣赏教学为主,让学生初步了解其特点及审美价值,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加强他们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和启蒙。2.组织学生们参观民间艺人的制作技艺,寓教于乐,加强学生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性认识。3.多组织民间艺术学家,民间艺术团体来学校进行讲座及演示,多和我们老

5、师及学生进行交流。4对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工具材料要求简单但花时较多的内容,采取课内课外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掌握和学到一些基本的技艺和方法。5对制作工艺有难度,工具材料相对复杂的内容,则采取课外美术小组,第三节兴趣小组活动的学习形式,学校为其提供工具材料,让这部分学生学习和制作。6对于工具材料简单、制作工艺不太复杂,且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则大量引进课堂,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7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实际,利用乡土素材,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乡土美术是美术学科的必学内容。因为乡土美术是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美术资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

6、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重要内容。美术学科可尝试开展如“乡土文化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知识讲座”、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根据本乡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网络查询、开展研究性学习等,通过认识、研究、探讨,使我们民族的文化(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在青少年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四、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及目标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结合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秦淮花灯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殊学校美术教育中传承的途径,增强残疾孩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从而能够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美术和乡土美术作为学习载体的美术课程,培养残疾孩子的美术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审美热情,

7、使学生确立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也是时代赋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使命。创新点:美术教育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具有大量的切入点和丰富的人地关系的支撑知识,较之其他学科更具优越的条件。课题研究的目标:1.让残疾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审美价值,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他们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和启蒙。2.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秦淮花灯等手工艺制作项目)的制作技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秦淮花灯等手工工艺制作项目)的制作引进学校美术课堂,从而探索特殊学校美术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途径和方法。4.

8、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实际,利用乡土素材,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结合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秦淮花灯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殊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途径,增强残疾孩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从而能够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美术和乡土美术作为学习载体的美术课程,培养残疾孩子的美术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审美热情,使学生确立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课题研究报告2.课题研究相关论文、教学案例等3.活动图片4.教师、学生获奖证书等5.其它相关资料六、课题组人员课题负责人:郑芙红课题组成员:张向鸿 宋应东 赵义刚 方应霞 王露等七

9、、课题研究结果及分析研究实践证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特殊学校美术教材进行适当增删,将适合残疾孩子发展的非物质文化民间工艺美术引进美术课堂,教孩子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与制作,能有效促进特殊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1.增进了残疾学生对本非物质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激发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实验前,我们对四至八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调 查 项 目实 验 前实 验 后对非物质文化(民间工艺美术)不感兴趣人数90%10%对周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美术活动)不知晓人数95%5%能说出当地最有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数4%92%能说出当地最

10、有影响的一位民间工艺美术艺人的人数2%90% 该表说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工艺美术)引入美术课堂实验,增进了特殊学校残疾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美术)的认知和了解,激发了学生对本民族和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2.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我们对实验前后,学生的美术学习态度进行了对照,结果如下:调 查 项 目实 验 前实 验 后作业马虎、不交美术作业人数40%10%美术课不带美术工具材料人数60%20%美术课堂上做语文、数学作业人数30%10% 此表显示:通过课题实验,极大调动了残疾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端正了美术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11、。3.大大缓解了美术教学中工具材料准备难的问题,为工艺课的正常开设及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现行美术教材中手工艺课目越来越多,所需工具材料也相对繁多。这为学生的工具材料准备带来了极大困难,特别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加之家长的不重视,往往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工具材料而使手工艺课无法照常进行。而依据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美术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工艺美术)引进美术课堂,教孩子们利用身边的材料,如藤条、泥巴等原生态综合材质进行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与制作,可保证手工艺课目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开设及顺利进行,为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的

12、美术学习排除障碍。4.促进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习丝网花,使学生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制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很多从未拿过丝网、细钢丝、剪刀的孩子学会了运用,能大胆想象,任意造型,制出造型各异的花卉。在学习印染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印染作品的欣赏,很多学生能感受到印染图案的形式美、韵律美,能模仿传统图案的配色原理,在印染布上耐心细致地印染出色彩绚丽,图形美观、大方的图案来。那种精细程度,认真劲儿,连老师都为之叹

13、服,就连平时作业马虎的学生,也精心设计出了较为工整的图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及色彩感知能力和造型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开发、美术素养的形成。在20112012年期间,我校学生创作了多件美术作品在各地展出并获奖。学生创作的绘画也屡次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5.促进学校教师专业队伍成长。通过课题实验,课题实验组的教师们迅速成长起来,实现了由教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轨。教师们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屡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获奖,部分论文在省级刊物美术教育研究、江苏学校美术教育等刊物发表,编写的美术校本课程美术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系列传承与创新获国家级一等奖。课

14、题主持人郑芙红执教的美术课屡次在国家级美术教学竞赛及教科研论文评比、基本功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并因在教学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镇江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下一步我们课题组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工艺美术)引进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的方法及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课题研究中做大并将在周边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推广。八、结论 经过一年来的研究实践,该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美术教材进行适当增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工艺)引进美术课堂,进行民间美术的学习与制作,既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少年儿童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认同

15、和热爱,激发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缓解了美术教学中工具材料准备难的问题,为工艺课的正常开设及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同时促进了学校教师专业队伍成长,实现了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为学校培养出了一批专业骨干教师。而且,该校的课题研究得到了专家、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大力支持,各媒体、报刊杂志相继报道刊载了有关研究情况,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地位。总之,该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引进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的有效方法及途径,摸索出了一条特殊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而且此项研究成果目前将在周边学校得以推广,为特殊学校美术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