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一、目的和要求:神经生物学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它是融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化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病理学为一学科,从系统、器官、细胞和分子多层次探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和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机体功能的调控、思维、认知、精神活动的产生、复杂行为控制的脑机制有初步的了解。神经元是神经生物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讲授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与调控,信息整合等神经生物学的基本问题。课程还涉及神经系统的组构,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方法,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情绪、学习记忆、认知等功能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可塑性问题

2、。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 论(2学时)第一节 神经生物学崛起的背景 第二节 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第三节 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大事件第二章 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方法(4学时) 第一节 形态学方法 一、束路追踪法 二、免疫组织化学法 三、原位杂交法 四、受体定位法 第二节 生理学方法 一、神经递质释放量的测定 二、神经递质功能的测定 三、行为学方法 第三节 电生理学方法 一、细胞内、外生物电的记录 二、电压钳及膜片钳 三、脑电波与诱发电位的记录 第四节 生物化学方法 一、层析分离技术的应用 二、放射免疫测定法 三、放射配体测定受体法 四、免疫印迹法测定生物分子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方法 一、基因的

3、分子克隆 二、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 三、基因突变及遗传病的基因的分离 第六节 脑成象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构(2学时)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组构的特征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定位组构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回路与信息加工 第四章 神经元的细胞生物学(4学时) 第一节 神经元是一种特化细胞 第二节 神经元胞体的亚细胞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 树突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第五章 神经元膜的生物物理特征(4学时) 第一节 神经元膜的静息特征 一、膜的静息电位二、膜的被动电学特性第二节 神经元膜的动态特性 一、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二、离子电流的分离方法 三、离子电导第六章 离

4、子通道(二学时)第一节 离子通道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门控电流 第三节 单通道电流 第四节 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 第七章 神经元通讯的生理学(6学时) 第一节 神经元通讯 一、中枢化学传递 二、化学性突触的等效电路 第二节 突触后兴奋和抑制 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三、慢突触电位 第三节 突触总和与整合 一、时间总和与言间总和 二、突触整合 第四节 突触前抑制与易化 一、突触前抑制二、突触前易化第八章 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2学时) 第一节 神经递 质与神经调质的比较 第二节 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的共存及相互作用 第三节 主要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第九章 受体与跨膜信号转导(2学时)

5、第一节 G蛋白束耦联受体 第二节 G蛋白 第三节 G蛋白对效应蛋白的调节 第十章 细胞内信使系统(6学时) 第一节 第二信使系统 一、CAMP系统二、肌醇硷脂系统三、ca+1的第二信使作用 四、蛋白硷酸化是信息调节的共同通路五、信息传递通路的相互调节 第二节 核内第三系统 一、原癌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FOS和JUN 二、CREB 三、类固醇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四、同源盒蛋白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可塑性(2学时)第一节 突能可塑性第二节 分子可塑性第十二章 感觉系统(3学时) 第一节 感受器活动的特点及感觉信息编码 第二节 感觉通路中信号编码与处理 第三章 感知觉一般规律 第十三章 运动系统(3学时) 第一节 运动的种类 第二节 各级神经结构对运动的调节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的高级整合功能(8学时) 第一节 动机与情绪活动的神经机制 第二节 认知的神经机制 第三节 注意的神经机制第十五章 自主神经与神经内分泌调节(2学时) 第一节 神经内分泌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的发育(4学时)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与分化 第二节 脑的老化与老年性痴呆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再生参考资料:1、陈宜兴:分子神经生物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62、左明雪: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3、万选才:现代神经生物学,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