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08年下期高二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分析_第1页
郴州市2008年下期高二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分析_第2页
郴州市2008年下期高二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分析_第3页
郴州市2008年下期高二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郴州市2008年下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宜章四中高二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评价报告一、试卷结构分析本次高二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试题内容、分值、能力要求等信息如下表1: 题号分值呈现形态考核内容能力要求12文字描述区域边界区分区域边界的实虚234文字描述区域发展阶段区分区域发展阶段42文字描述南水北调区分南水北调路线564数据表格产业结构读取表格数据判读问题784文字描述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分世界重要工业区9104文字描述荒漠化理解荒漠化形成112示意图气候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12134文字描述产业转移认识产业转移14154坐标图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读图分析地理事

2、物间的关系16174文字描述湿地区分理解地理事物182文字描述河流识记能力192文字描述珠三角产业转移识记理解能力20226数据表格生态退耕读图有效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23256文字描述地理信息技术识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2611示意图我国四大工程区分地理事物的能力2711区域图美国农业带识记分析地理事物能力2815区域图鲁尔区区分地理事物、探究地理问题、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297文字描述黄河断流问题探究地理成因、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306坐标图反射波谱图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二、试题特点评价 (一)试卷特色1、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2、注重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地理概念、区分地理事物、获取地理信息、探究

3、地理成因、分析地理问题、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3、体现地理学科特色,试卷中涉及到许多地理图像。(二)存在问题1、试卷中虽然涉及到了许多地理图像,但是图像不够新颖,一些是课本现成的图像。2、新课程教学强调三维目标,特别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否在新课程考试中体现过程与方法的试题呢?3、区域地理是以案例来编写课程组织教学的,学习案例是为了借鉴学习的,特别是外国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要做到因地制宜,这方面本试卷未能体现,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黄河断流这个题啦,是有点遗憾。三、学生得分统计1、抽样调查全卷满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合格率优秀率10063.4883467.00%12%样本总量1

4、00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法结合分层抽样法备注2、选择题考生得分情况:总分50分、平均分33.6分、难度值0.67。选择题各题得分百分比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样本人数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正确人数817678658765675656776678676776得分率81%76%78%65%87%65%67%56%56%77%66%78%67%67%76%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样本人数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正确人数45895545894588784541得

5、分率45%89%55%45%89%45%88%78%45%41%3、非选择题考生得分情况:总分50分,平均分29.8、难度值0.60。非选择题各题得分百分比题号满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难度值未答人数零分人数26111126.70.61 0027111127.40.67 0028151508.30.55 23297703.60.51 34306603.80.63 02四、学生失分分析1、各题错因分析:第05、06题:学生不能从数据材料中读取有效信息。第07、08题:学生识记能力差。第09、10题:学生对红色沙漠不够了解。第 11 题:学生对敦煌月牙泉不够了解。第14、15题:部分学生对经济发展与环

6、境关系示意图看不懂。第 16 题:部分学生未能理解湿地概念。第18、19题:部分学生识记能力差。第2022题:部分学生不能读取表格数据,计算能力差。第2325题:部分学生识记分析能力差。第 26 题:学生对我国四大工程了解识记不够。第 27 题:学生对美国农业带记忆不够,不能分析美国农业区位因素。第 28 题:个别学生对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不认得,以至于全军覆没。第 29 题:学生对黄河断流不了解,认为断流是泥沙淤积而成。第 30 题:不能获取图像信息而错。2、整体错因分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识记能力较差,区域地图记忆不清,地理特征成因的分析能力不强,缺乏基本的解题技巧。五、今后教学启示1、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应该立足基础,理解基本概念、弄清原理规律,把握深度广度难度。2、熟悉区域特征。要对区域的自然、经济特征进行综合归纳,解决“有什么”的问题;要注重不同区域特征的比较;要教学生归纳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解决学习中应“怎么做”的问题。3、加强地理成因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成因分析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4、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即研究区域“怎么办”的问题,要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解剖”,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套路”。5、强化学生训练。多为学生提供新区域、创设“陌生”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