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风机检修规程_第1页
密封风机检修规程_第2页
密封风机检修规程_第3页
密封风机检修规程_第4页
密封风机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企业标准Q/XXX XXXXXXXXX9-26 NO11.2D-7离心式密封风机检修规程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发布QB/CPI-KKFD 0101.012010目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概述14密封风机工作原理及作用15结构特点16型号示例27主要技术参数28设备润滑39设备结构图310备品备件411检修周期512检修项目513检修工艺步骤与质量标准514密封风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8前言本规程对9-26 NO11.2D-7离心

2、式密封风机及其辅属设备的规范、技术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对设备的检修工艺、质量标准等作了规定,它适用于xxx电厂(2×350MW)机组9-26 NO11.2D-7离心式密封风机系统设备的检修、消缺与维护。本规程编写依据和参考资料: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风机篇)(2009年版)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全国火力发电工人通用培训教材-锅炉设备检修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资料、部颁规程和标准,结合上级有关反措、和单位具体情况编写而成。本检修规程在编写过程中由于部分技术资料欠缺及设备未经生产调试,其中部分内容尚不完善,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待根据现场执行情况进行修改

3、,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便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完善。本标准由xxxx电厂设备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初审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由xxxx电厂设备部负责解释。本标准2017年09月首次发布,2017年10月实施。7 标准名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9-26 NO11.2D-7离心式密封风机检修维护的内容、方法和技术管理应达到的标准。本标准适用于xxxx电厂(2×350MW)机组9-26 NO11.2D-7离心式密封风机系统的检修和日常维护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4、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风机篇)(2009年版)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全国火力发电工人通用培训教材-锅炉设备检修9-26 NO11.2D-7离心式密封风机说明书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资料、部颁规程和标准,结合上级有关反措、设计院设计图纸资料和公司具体情况编写而成。3 概述风机是用于输送气体的机械,从能量观点看,它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能量的一种机械。而风机是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

5、总称。离心风机是指风机在工作中,气流由风机轴向进入叶片空间,然后在叶轮的驱动下,一方面随叶轮旋转,另一方面在惯性的作用下提高能量,沿半径方向离开叶轮,靠产生的离心力来做功,实现气体的输送。4 密封风机工作原理及作用4.1 工作原理: 密封风机入口与一次风机出口连通,入口气流本身具有动能和压力能 。经密封风机增压后,压力升高,动能增加,密封风机为离心式风机,其工作原理同一次风机相同。4.2 密封风机的作用在正压状态下运行的磨煤机,不严密处有可能向外冒粉,污染周围环境;同时,还可能通过转动部分的间隙漏粉,加剧动、静部位及轴承的磨损,并使润滑油脂劣化。为此,这些部位应采取密封措施,即送入压力较磨煤机

6、内干燥剂压力高的空气,阻止煤粉气流的逸出。5 结构特点 密封风机由叶轮,机壳,进风口,传动组,进口导叶,风机出口电动插板门,切换挡板组成。叶轮采用前弯式叶轮,叶轮的前盘,后盘及叶片采用较高机械性能 的低合金钢焊接在一起。机壳采用蜗壳型,用来汇集自叶轮排出的气流并流向风机的出口。同时将气流中的部分动能转变成压力能。机壳为整体式,机壳侧面与通风道盖板可拆装,转子可由轴向抽出。传动组由主轴和轴承箱组成,轴承箱分为上下两半,轴承选用双列滚子轴承,型号为3620。轴承采用稀油润滑,靠电机侧轴承为固定端,承受风机的轴向推力,另一侧为滑动端,便于风机轴自由膨胀。进口导叶安装在风机入口,出口电动插板门安装在风

7、机出口风道三通切换挡板门前,切换挡板安装在两台风机出口母管上,依靠风机出口压力使挡板自动切换。一台锅炉密封风系统安装两台9-26 NO11.2D-7离心式密封风机,一用一备。6 型号示例图6-1 风机型号示例图7 主要技术参数(一炉两台)表7-1 风机技术参数表序号项 目规 格单 位1.型 式离心式2.型 号9-26 N011.2D-73.风 量42221m3/h4.风 压6382Pa5.转 速1450r/min6.制造厂家宜兴市江南鼓风机有限公司7.重 量Kg8.额定电压380V9.额定电流240A10.额定功率132kw11.电机转速1490r/min8 设备润滑轴承润滑为油浴润滑,润滑油

8、为N46机械油。 9 设备结构图1. 进风口(集流器) 2. 叶轮 3.机壳 5.后密封 6.传动组 7.联轴器图9-1 风机结构图图9-2 风机分解图图9-3 风机进口导叶10 备品备件表10-1 备品备件表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材质单位数量生产厂家备注1轴承3620套2234511 检修周期 A级检修 B级检修 C级检修 D级检修12 检修项目12.1 风机大修标准项目12.1.1 叶轮解体检查;12.1.2 轴承、轴封检查更换;12.1.3 对轮中心复查,对轮销子更换;12.1.4 风箱外壳漏风消除;12.1.5 出口挡板、入口调整挡板检查检修;12.1.6 检查紧固地脚螺栓;12.1.7

9、清洗入口滤网;12.1.8 试运。12.2 风机小修标准项目12.2.1 检查轴承换油;12.2.2 轴承轴封检查更换;12.2.3 对轮中心复查,对轮销子更换;12.2.4 风箱外壳漏风消除;12.2.5 出口挡板、入口调整挡板检查检修;12.2.6 检查紧固地脚螺栓;12.2.7 清洗入口滤网;12.2.8 试运。13 检修工艺步骤与质量标准13.1 检修工艺步骤与注意事项13.1.1 开工准备13.1.1.1工作票已批准,检修安全措施已执行。13.1.1.2工器具、备品备件及检修材料已准备完成。13.1.2 联轴器连接螺栓拆卸13.1.2.1 用直尺量出两对轮间距,做好记录且保管好,两对

10、轮做好记号,13.1.2.2 用对边 46mm 套筒板手 或敲击扳手拆除连接螺栓保管好。13.1.3 进风口拆卸13.1.3.1拆除之前三道连接法兰各做好记号。13.1.3.2凡用扳手能拆除的螺栓全部拆除,锈死的螺栓用风焊割除,割除时注意不要烧环凡布绕连件,在其上方挂好葫芦,柔性钢丝绳,慢慢将短管、大小头及进风圈吊出,妥善放好。13.1.4 叶轮检修13.1.4.1叶轮拆除1) 将风机进风口与蜗壳 连接螺栓拆除,逐渐吊下放平整;2) 拆去叶轮压板及螺栓,安装好拉马使之预紧,用手动葫芦吊好叶轮,用火焊枪均匀加热叶轮轮盘,至90摄氏度左右,旋紧拉马将叶轮拉下。13.1.4.2叶轮的检查1) 清理叶

11、轮表面积灰。2) 仔细检查叶轮前盘,后盘叶片及铆焊,焊缝是否有裂缝等缺陷。 3) 叶轮平衡校验合格,如果平衡不好,要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校验;4) 叶轮轴孔表面光滑无毛刺等缺陷,与轴配合松紧合适。13.1.4.3叶轮的装复1) 叶轮装复前应对叶轮的焊缝等做全面的检查,新叶轮或通过修补的叶轮应校验平衡,测量轴孔配合尺寸,通过验收,并做好记录方可装复;1) 叶轮轴孔和轴上涂上二硫化钼,将叶轮吊起,键槽位置对正,安装好压叶轮的工具并使之预紧。2) 均匀加热叶轮轴盘至90摄氏度左右,然后快速将叶轮压入。3) 用压板及螺栓将叶轮压紧,等叶轮完全冷却后,再紧一次螺栓,然后装上保险垫圈。吊装进风口,测量进风口

12、与叶轮前盘的间隙,紧固连接螺栓,保证进风口与叶轮前盘的径向间隙为13.3mm,进风口伸进叶轮内间隙为1015mm。13.1.5 传动组的检查13.1.5.1 传动组的解体1) 拆卸联轴器的螺栓(首先做好连接记号),用手动葫芦将电机吊走,用拉马拉下传动轴上联轴器,如果拆卸时紧,可以均匀加热联轴器将其拉下。2) 将叶轮拆下;3) 旋开轴承和下面的放油孔,将轴承箱油放尽;4) 拆卸轴承前后端盖与箱体的连接螺栓,并做好记号;5) 拆卸轴承箱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并做好原始装配记录;6) 将主轴吊起,放在专用架子上,将前后轴承箱端盖取下放好;7) 取下主轴前后端盖的挡油圈,拆卸前后轴承并帽及保险垫圈;8)

13、安装好拆卸轴承用的专用拉马并使之预紧,用热油连续加热轴承,将轴承快速拉下。13.1.5.2传动组的检查1) 将拆下的主轴架在车床上,测量圆心度,各配合段不大于0.02mm,轴面完整,无裂纹等缺陷。2) 轴与轴承、叶轮、联轴器各配合段光滑完整,与轴承叶轮配合紧力0.02mm,与联轴器配合滑配不松。3) 各螺纹段螺纹不得有烂牙,爆牙及损伤情况,螺纹与并帽配合正确;4) 轴承的检查:5) 将拆下的轴承用煤油清洗干净,检查轴承的内外钢圈滚动体不得有锈斑、剥皮、裂纹、凹坑等缺陷,保持架完整,不符合予以换新。6) 用塞尺或用压铅丝测量轴承径向游隙,新轴承为0.08-0.12mm,旧轴承最大不超过0.30m

14、m,同时每个滚动体的径向游隙误差不大于0.02mm。13.1.5.3轴承箱体的检查1) 将轴承箱内部用煤油清洗干净,壳体完整无裂缝等缺陷,油位计完整,油位正确清晰;2) 轴承箱上下箱体平面应光滑完整,结合面平整不漏油;3) 用涂红丹粉检查外圈与轴承箱上下和轴承座的结合情况,箱体轴承座与轴承外圈接触角60度左右,两侧间隙用塞尺测量为0.03-0.05mm;4) 轴承箱前后端盖,平面光滑完整,结合面平整;5) 轴承箱前后端盖挡油圈应完整无裂纹,与轴承配合滑配无松动;6) 用水平仪放在轴承座平面上,测量横向和轴向的水平度,保证误差小于0.04mm/m,用地脚加减垫片进行调整,最后将地脚螺栓紧固.13

15、.1.5.4传动组的装复。1) 将组装的各零件清洗干净;2) 将轴承放在机油中加热,加热温度为90摄氏度左右,不可超过100摄氏度,然后将轴承快速套入轴肩处,装上止退垫圈和并帽,并将并帽打紧,等轴承冷却后,再紧一次并帽,在缺口处装好保险。3) 将叶轮侧端盖挡油圈套入轴中,再套端盖平面密封垫片和端盖,端盖平面密封垫片为青稞纸,端盖内加好用油浸泡过的毛毡。4) 起吊主轴放置于轴承箱座内,并使前轴承和轴承箱座肩靠足。5) 新轴承滚珠两侧填塞3号钙基润滑脂(黄油)。6) 测量轴承外圈和轴承箱盖窝洼间隙为0.050.10mm,承力端应较推力端大,可取0.050.15mm,承力端轴承外段圈与端盖之间应留有

16、膨胀间隙最小可1.2mm。7) 在轴承箱上下箱体平面上涂密封胶。8) 盖上轴承箱盖,放入定位销,使其定位,均匀地紧固轴承箱盖的螺帽。9) 前轴承为双侧受力固定,用压铅丝法或游标卡尺测量计算,通过调整端盖平面、密封垫压紧,保证轴承留间隙为0.20.3mm。10) 在轴承箱体和端盖平面上涂密封胶,按原记号安装前后端盖,端盖与轴四周间隙均匀,然后再均匀紧固螺钉,端盖内毛毡与轴边配合间隙为0.05mm。11) 旋紧轴承和放油孔旋塞,从箱盖孔中加入N46机械油至规定油位。12 )用手转动主轴,要求无轻重感,无异声。13.1.6 联轴器的拆卸检修13.1.6.1联轴器的拆装及检查1) 在拆联轴器前,要做好

17、记号。2) 联轴器螺栓应完整,不磨损,不弯曲,螺纹应完整,不烂牙,不爆牙,弹性圈完整,不老化,不断裂,不严重磨损,否则要更换。3) 拆联轴器时,要用拉马拉,可用加热法装复,用压板压进,可以预先在机械油中加热,联轴器端面和轴的端面相平,不能露出或缩进。13.1.6.2联轴器找正将电机底脚及座子底脚平面清理干净,原垫片垫好,吊电机就 位,用一只螺丝按拆除钢印连接两半联轴器,调整好两联轴器间距, 用吸铁架或专用架了进行找正,用过边 36mm 套筒扳手或 18活 络扳手扳紧四只底脚螺栓, 最后调整中心偏差符合标准后用对边36mm 敲击扳手敲紧,验收时先检查四底脚螺栓是否打紧,后查中心偏差. 按原编号对

18、号入座后焊死。13.1.7 入口导叶检修在吊开叶轮进风口时,对门体进行检查;13.1.8 出口电动门检修配合电气对电动执行器进行检查、检修。13.1.9 出口三通挡板检修13.1.9.1 对挡板进行检查;13.1.9.2 对挡板支承进行检查;13.1.9.3 挡板密封垫进行检修,有无磨损,或密封不严,须换新。13.1.10 密封风机入口滤网检修滤网清理、管道检查。13.2 质量标准13.2.1 集流器与叶轮间隙310mm,集流器伸进叶轮内间隙为1015mm。13.2.2 轴承内外圈、滚珠无锈斑、剥皮、点蚀、坑洼等现象,同时轴承保持架要完整。新轴承径向游隙0.080.12mm.旧轴承径向间隙不大于0.28mm。13.2.3 轴承箱完整、无裂缝等缺陷,油位计清晰、完整,箱体上下平面平整、光滑、无径向裂纹;箱体轴承座与轴承外圈接触角60度左右,两侧间隙用塞尺测量为0.03-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