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_第1页
砼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_第2页
砼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砼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依据标准:JC474-1999GB8076 1997GB/T50080 2002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混凝土外加剂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中掺用的防水剂三、材料要求:1、水泥:基准水泥2、 砂:符合 GB/T14684要求的细度模数为 2.42.8的二区中砂,含水率小于 2%。3、 石子:符合 GB/T14685要求粒径为520mm (圆孔筛)的碎石,采用二级配,其中 510mm 占 40%, 1020mm 占 60%。4、水:符合JGJ63要求。四、取样规定:年产量不小于500t的,每50t为一批号;年产量 500t以下的,每30t为一批号;

2、不 足50t或30t的也按一个批量计,同一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每一批号取样量不少于 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五、配合比:(采用碎石,试配量一般按45升计算)材料水泥砂石(mm)水防水剂5101020基准配合 比(kg )每方砼各材料 用量330745445670使 Ta=8 ± 1cm 一般205 kg左右/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受检配合比每方砼各材料 用量330745445670使 Ta=8 ± 1cm随减水率而变330B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推荐掺量B试配量1533.920.2

3、530.4515A15B表1六、相关定义:1、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般掺量不 超过胶凝材料重量 5%的材料称为混凝土外加剂。2、防水剂:能降低砂浆、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的外加剂。3、基准混凝土:按表1中规定配制的不掺防水剂的混凝土。4、受检混凝土:按表1中规定配制的掺防水剂的混凝土。七、试配并检查砼拌和物,使其坍落度达到规定(80 ± 10mm )要求。1、试配准备:1.1、 各种材料提前 24h移入试验室,材料及试验室环境温度保持在20 ± 3 C。1.2、根据委托检验单认真填写配合比原始记录,并记录试验室环境温度和湿度,看

4、其 是否满足要求。1.3、确定试配用拌合物数量:具体数量要根据试验项目及搅拌机的额定搅拌量等因素 确定。1.4、试配材料的称量:a、 用电子天平称取试配料,称量精度:骨料为土1% ;水、水泥均为土 0.5%。b、称量步骤:a、接通电源,观察电子天平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打开电子天平开关, 观察其状态是否正常。b、把盛料器放在电子天平上 ,然后清零。c、依据(3)中D计算出的试配用量,依次称出石、砂、水泥量,精确至 1g,d、 用盛水容器称出水的质量,精确至1g。2、拌合步骤:2.1、 接通电源,启动仪器,检查其运行情况,关闭电源,填写仪器使用记录。2.2、用湿布湿润砼搅拌机筒壁及叶轮,接通电源。2

5、.3、把称好的砂、石、水泥按先后顺序加入搅拌机内,启动搅拌机,把干料搅拌均匀, 然后加水搅拌23分钟,并记录加水时的时间。3、 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如不能满足要求,可通过改变用水量来调整,其他材料用量不变。(1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按要求填写原始记录。(2)、湿润坍落度筒、底板及其它用具,且保证它们上面无明水,底板放在坚实的平面上,并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 装料时坍落度筒保持固定不动。(3 )、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沿螺旋的方向由外向中心插捣25次,每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

6、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 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要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须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 并用抹刀抹平。(4)、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在510s内垂直平稳的提起坍落度筒。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且须在 150s内完成。(5 )、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度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此差 值即为该砼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坏现象,须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

7、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6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 1mm,结果表达约至5mm。基准混凝土坍落度按上述步骤测量,测量受检混凝土坍落度时, 分两层装入坍落度筒内,每层插捣15次。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 1mm。八、试件的制作及养护:1、制作150的立方体试件,成型前检查试模装配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其不平度应每100mm 不超过0.05mm ,组装后各相邻面的垂直度不应超过土0.5 C。);其内表面涂一薄层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2、 在检验完砼拌合物性能后尽量短的时间内成型,装模前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3、将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并

8、用抹刀沿试模壁插捣,使拌合物高出试模口;试模附着 在振动台上,振动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4、试件成型后立即用不透水薄膜覆盖表面并编号;在温度为20 ± 3 C的环境中静置24 ± 2h后脱模,如果是缓凝型产品,可适当延长脱模时间,脱模后编号(同上)、登记养护台帐,然后立即放入温度为20 ± 2 C,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的支架上养护至规定龄期,彼此间隔 1020mm。九、 强度检验(具体试验步骤详见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实施细则):每个配合比在不同龄期 进行砼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记录结果。十、试验项目:(一)、净浆安定性:A、依据标准GB/T134

9、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B、原理:1、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体积的膨胀程度。2、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型变化程度。C、仪器设备1、 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机具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功能,其自控程序为:慢速120s± 3s,停拌15s ± 1s,快速120s ± 3s.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为2mm ± 1mm.2、 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有效长度为50 ± 1毫米、直径为10 ± 0.05mm。初 凝针的有效长度为 50 ± 1毫米、终凝

10、针为 30 ± 1mm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旷动现象.盛装水泥的试模为深 40 土 0.2毫米,每只试 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大于等于2.5毫米的平板玻璃底板。3、沸煮箱:有效容积为 410mm x 240mm x 310mm,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 mm,能在30 ± 5分钟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状态并保持3小时以上,且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要补充水量。4、 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0.5毫米。5、 雷氏夹: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尼龙绳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挂上 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距离增加

11、在17.5 ± 2.5mm 范围内,当去掉砝码后指针的距离恢复到挂砝码前的状态。6、量水器:最小刻度 0.1毫升,精度1%。7、 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D、 配合比:每成型三条试体称量的材料及用量如表2表2材料代号用量(g)水泥C500防水剂E500Y拌和水W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为准注:产品说明书中须规定统一的防水剂掺量。Y为防水剂掺量。E、环境要求1、试验室温度为 20 ± 2 C,相对湿度不低于 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湿度应与试验室一致。2、湿气养护室的温度为 20 ± 1 C,相对湿度不低于 90%。F、实验步骤:1

12、、标准稠度净浆的制作1.1、检查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1.2、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1.3、检查搅拌机运行运行是否正常。1.4、用天平称量500克基准水泥和500Y克(Y为防水剂的掺量)防水剂试样。1.5、水泥净浆的拌制:先用湿布湿润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锅和搅拌叶,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秒内小心的将称量好的水泥和防水剂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锅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秒,停15秒,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秒停机。1.6、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和好的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

13、,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标准稠度测定仪上,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秒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 30秒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干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的1.5分钟内完成。1.7、评定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玻璃底板5-7mm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如一次达不到标准稠度,应进行重复试验,直到达到标准为止。(2 )到达初凝时,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 间。2、净浆安定性的测定(代用

14、法)2.1、配备两块约100mm 的玻璃板,与净浆接触的玻璃板表面要稍稍涂上一层油。2.2、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做成直径70-80mm 、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2.3、 将试饼放入养护室内养护24 ± 2小时。2.4、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超过试件,不需要中途添补试验 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 30 ± 5分钟内升至沸腾。2.5、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水中的蓖板上, 然后在30 ± 5分钟内

15、加热至沸并恒沸 180 ± 5分钟。2.6、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 进行判别。2.7、目测试饼无裂缝,用刚尺检查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防水剂的安定性为不合格。3、净浆安定性的测定(标准法)3.1、 每个雷氏夹配备质量约 75-85克的玻璃板两块,凡是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 雷氏夹表面都要涂上一层油。3.2、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

16、0毫米的小刀插捣数次, 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3.3、 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 ± 2小时。3.4、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A,精确到0.5毫米,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 ± 5分钟内加热至沸并恒沸 180 ±5分钟。3.5、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中的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3.6、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 C,准确到0.5毫米,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 (C-A) 的平均值不大于5.0毫米时,即认为该防水剂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 )值相差过 4.0毫米

17、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若再如此,则认为该防水剂安定性不合格。(二八泌水率比:A、依据标准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B、试验步骤1、采用五中配合比,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实施细则测定砼拌合物性能,使之达到五中要求。2、测定和计算方法: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为 185mm ,高为200mm ),将满足试验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一次装入筒内,在振动台上振动20s,控制试样表面比筒口边低约 20mm,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自抹面开始计算 时间,在前60min ,每隔10 min 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 min 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

18、为止;每次吸水前 5 min,将筒底一侧垫高约 20 mm,使筒倾斜,以 便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 g,并按下式计算泌水率:B=V w X GX 100/ WX (G1-G0)其中B 泌水率,% Vw 泌水总质量,gW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 G混凝土拌和物的总质量, G1筒及试样质量,gG0筒质量,g2、评定: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或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最大值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

19、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则该级试验作废,须重做。精确至水数点后一位数。B r =100 X B t/B c其中BrBtBe3、泌水率比:按下式计算,泌水率比,% 受检混凝土泌水率, 基准混凝土泌水率,(三)、凝结时间差:5N混凝土外加剂A、依据标准GB8076-1997B、仪器设备:贯入阻力仪:仪器精度为100、50 和 20 mm160、150 mmmin;测针:长100 mm ,承压面积 砂浆试样筒:上、下口径分别为 属圆筒。标准筛:5 mm 金属圆孔筛C、试验步骤 凝结时间差按下式计算:AT = Tt Tc式中:AT 凝结时间之差,2三种测针;25 mm 处有标记。,净高150 mm 刚

20、性不透水的有盖金Tt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Tc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表示提前。凝结时间采用贯入阴力仪测定,仪器精度为5N,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如下:将混凝土拌合物用 5mm (圆孔筛)振动筛筛也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径为160mm ,下口径为150mm ,净高150mm 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低于筒口约10mm,用振动台振实(约3s5s ),置于20+3 C的环境中,容器加盖。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h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 1h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 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 0.5h 或1h测定一次,但在临沂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21、。每次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 净距为试针直径的 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 100mm2 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20mm2 的试针。贯入阻力下式计算。R=P/A式中:R贯入阻力值, MPa ;P贯入深度达25mm 时所需的净压力,N ;A贯入仪试针的截面积,mm2。根据计算结果,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价值, 绘制阻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求出贯入阻力值灰 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及贯入阻力值达28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凝结时间从水泥与水接触时的开始计算。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

22、的平均值。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30mi n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凝结时间。若两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30mi n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则应重做。(四) 、抗压强度比:A、依据标准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B、试验步骤在标准养护室内养护的试块,标养到规定龄期(3、7、28天)分别测出受检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抗压强度比是以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强度之比表示,按下式计算:Rs=100S t/S c式中:Rs抗压强度比,%St受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Sc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五) 渗透高度比

23、A、依据标准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B、仪器设备(1 )、砼抗渗仪:能将水压按标准规定稳定地作用在试件上的装置04MPa精确度0.01MPa(2 )、加压装置:能把试件压入试件套内的装置(3 )、抗渗试模:顶面直径 175mm,底面直径185m,高度150mmC、试件的制作及养护:(1 )、试验室拌制混凝土制作试件时,其材料用量以重量计,称量的精度为:水泥,水,和外加剂均为土 0.5 %;骨料为土 1 %。(2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控制在180 ± 10mm。(3 )、在拌制后尽量短的时间内成型,将满足要求的混凝土拌

24、合物分两层装入试模内, 每层大致相等,用捣棒人工捣实,;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插捣,插底层时插至试模 底部,插上层时,插入下层 2030mm ;每层插捣次数按 10000mm 2不少于12次。(4 )、抗渗试件以6各为一组。试件成型后 24h拆模,用钢丝刷刷去两端水泥浆膜,然后送入标准养护室中养护。(5 )、养护一一标准养护:温度为 20 ± 2 C,相对湿度为 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的 支架上养护,彼此间隔 1020mm ,避免用水直接淋刷。试件养护至 28天时进行试验,如 有特殊要求,在规定龄期进行试验。D、试验步骤:(1 )、试件养护至试验前一天取出,将表面晾干,然后在其

25、侧面涂一层熔化的密封蜡,严禁试件两端面涂有密封蜡,随即在加压装置上,将试件压入经烘箱预热过的试件套中(试模加热至40 C),稍微冷却后,解除压力,至试模与试件冷却至常温后,将试模连同试件套 装在抗渗仪上进行试验。(2 )、打开抗渗仪电源,抗渗仪首先进入等待状态,这时上面一排前2位显示试验起始压力,后3位显示允许压力误差;下面一排的前2位显示每次增加的压力值,第 4、5位显示终止试验压力值(上限为 4MPa、,第7、8位显示每项压力值下保持的时间(小时) 。(3 )、在等待状态下,按下设定键持续1秒钟,即可进入设定状态。在设定状态下按 键设定需要的参数,金部设定好后,再按一下设定键,保存参数并反

26、回等待状态。本试验从水压为0.4MPa开始。以后每隔 8小时增加水压O.IMPa。(4 )、在等待状态下,按下启动/停止键进入测量状态,此时水泵开始工作,注意观察 压力上升是否正常,系统有无渗漏水现象,如有异常须排除后再进入试验。(5 )、开启控制阀,即向相应的试体送入水压,注意观察试模底部有无水渗出,如有 须拧紧相应部位的压紧螺帽。(6) 、进入正常试验后,仪器按设定的程序自动升压,随时观察试件端面有无渗水情 况。如有渗水,则关闭相应的控制阀。(7) 、若基准混凝土在1.2MPa以下的某个压力透水,则受检混凝土也加到这个压力,并保持相同时间,然后劈开,在底边均匀取10个点,测定平均渗透高度。

27、(8 )、若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在1.2MPa 时都未透水,则停止升压,然后劈开,在底边均匀取10个点,测定平均渗透高度。(9、试验结束,切断电源,打开放水卸压阀,使系统压力降至零,取下试模。(10 )、从试模中压出试件,清洁试模、模座并涂上防锈油,以备再用。E、 结果计算:渗透高度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Hr = Ht/H c式中: Hr渗透高度比,% ;H t受检混凝土的渗透高度,mm ;Hc基准混凝土的渗透高度,mm。(六八48h吸水量比A、依据标准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B、仪器设备天平:20 kg,感量1gC、试验步骤:1、 按成型抗压强度试件的成型方法制作试件,标准

28、养护至28天。2、 取出试件,放在 75 C 80 C的烘箱中,烘48 ± 0.5h后称重。3、 将试件成型面朝下放入水槽中,下部用两根10mm 的钢筋垫起,试件浸入水中 的高度为50mm,在水槽上要求的水面高度处开溢水孔,须经常加水以保持水面恒定。水槽须加盖,置于温度 20 ± 3 C,相对湿度80%以上的恒温室中,试件表面不得有水滴或结 露。在48 ± 0.5h时将试件取出,用挤干的湿布擦去表面的水,称量并记录。4、结果计算:吸水量按下式计算W=M 1-M 0式中W吸水量,gM i吸水后试件质量,gMo 干燥试件质量,g结果以三块试件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g。吸

29、水量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Wr=100W t/W c式中Wr吸水量比,%Wt 受检混凝土的吸水量, gWc 基准混凝土的吸水量, g(七八 钢筋锈蚀:(硬化砂浆法)1、依据标准: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附录C)2、仪器设备及材料:a. PS-6型钢筋腐蚀测量仪恒电位控制范围:-1.999V+1.999V( 连续可调)恒电位控制精度:优于 1Mv,电网电压变化10%输出电流测量范围:0 土 2mA 0 ± 20mA 0 ± 200mA输出槽压:0 ± 10V恒电流控制范围:0 土 2mA 0 ± 20mA 0 ± 200mA输出电位

30、测量范围:-1.999V+1.999V电位测量精度:土1%电流测量精度:土1.5%输入阻抗:10 10 Q响应速度:w 5uS极化方向:阳极化/阴极化使用环境条件:-10 C+40 C,相对湿度v 80%b. 不锈钢片电极c. 甘汞电极(232型);d. 定时钟;e. 电线:铜芯塑料线;f. 绝缘涂料(石蜡:松香=9 : 1);g. 搅拌锅、搅拌铲;h. 试模:长95 mm,宽和高均为30 mm 的棱柱体,模板两端中心带有固定钢筋的 凹孔,其直径为 7.5 mm,深23 mm,半通孔。3、试验步骤:3.1、制备埋有钢筋的砂浆电极a. 将直径7 mm,长100 mm ,表面粗糙度不超过 1.6u

31、m 的钢筋电极,用汽油、乙 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经检查无锈痕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每组三根。b. 将钢筋插入试模两端的预留凹孔中,位于正中。按配比拌制砂浆,灰砂比为1:2.5 ,采用基准水泥、标准砂、蒸馏水(用水量以砂浆稠度为57cm 时的用水量为准),外加剂采用推荐掺量。将称好的材料放入搅拌锅内干拌1分钟,湿拌3分钟。将拌匀的砂浆灌入预先按放好钢筋的试模内,放在检验水泥强度用的振动台上振510秒,然后抹平。c. 试件成型后盖上玻璃板,移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4小时后脱模,用水泥净浆将外露的钢筋两头覆盖,继续标准养2天。取出试件,除去端部的封闭净浆,仔细擦净外露钢筋头的锈斑。在钢筋的一端焊上长130150mm的导线,用乙醇擦去焊油,并在试件两端浸涂热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