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柴油机配气惰轮铜套烧损原因及防治改进发表_第1页
280柴油机配气惰轮铜套烧损原因及防治改进发表_第2页
280柴油机配气惰轮铜套烧损原因及防治改进发表_第3页
280柴油机配气惰轮铜套烧损原因及防治改进发表_第4页
280柴油机配气惰轮铜套烧损原因及防治改进发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6V280ZJA柴油机配气惰轮铜套烧损原因及预防措施易国超(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四川 资阳 641301)摘要:通过对16V280ZJA柴油机配气惰轮轴承烧损原因分析,阐明了原结构设计及工艺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解决办法。关键词:柴油机;惰轮;铜套;烧损;结构;改进1 前言 16V280ZJA柴油机现为我公司的主要机型,从我厂已生产的近100台280柴油机来看,其总体质量稳定,但是三起配气惰轮(0019号机左惰轮、 0023号机右惰轮、0028号机右惰轮)铜套烧损事故表明该柴油机还存在一定问题。惰轮烧损严重时会损坏机体及传动齿轮,造成严重后果。该故障容易判断(油气分离器冒白烟),处理起

2、来却非常困难,需要拆解自由端大部分零部件,返工量大,处理时间长。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惰轮铜套烧损的原因,以期找出解决的办法。2 配气惰轮铜套烧损原因分析2.1 16V280ZJA柴油机配气惰轮的装配结构(见图1) 大惰轮与小惰轮轮毂外圆以过盈0.020.04mm相配合,大惰轮的轮毂上设有一个斜油孔(孔口为M16×1.5)用于拆装,带有凸肩的铜套从大小惰轮的两端压入其内孔,两者间的过盈量为0.040.07mm,以铜套的凸肩作为齿轮的轴向定位。惰轮轴的两端分别以机体前端板孔和齿轮箱的衬套孔为支承,轴的中部与齿轮铜套内孔滑动配合,其径向间隙为0.080.12mm,机油从机体齿轮箱内侧轴承孔

3、经惰轮轴进入轴的内孔,再由两个径向油孔分别进入两个铜套内孔的环形槽。铜套内孔有两个轴向油槽与环形槽相通,将机油分布在整个配合面上起润滑作用。机油一方面润滑铜套止推面并经端面上的两条油槽流出;另一方面从铜套内侧流入两个铜套间的空间,经配气小惰轮上斜孔流出齿轮,同时带走轴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2.2 惰轮铜套的润滑方式(见图2) 配气惰轮采用压力润滑,机油从主油道进入左右凸轮轴第9档座孔,经凸轮轴油腔到左右凸轮轴第1档,再经机油管进入机体孔(铸造成16),然后分别到调控传动装置、惰轮、水泵。2.3 原因分析 铜套结构问题(见图3) 从铜套结构看,机油进入铜套内壁后,很难在整个配合面上形成均匀分布,只

4、能靠惰轮的径向转动,依靠压力油支承铜套形成滑动运转。铜套油槽宽度为7mm,齿轮轴上油孔为5.5mm,而5.5mm孔中心到齿轮轴90h5定位轴肩的距离为29mm(见图四)经过实测和图纸上尺寸计算得知29+7/2=32.5mm,铜套7mm宽油槽中心距端面为32.5mm,即宽油槽中心与5.5mm孔中心错位3.5mm,惰轮轴油孔被遮住一半,为保证惰轮装配的轴向间隙0.10.4mm,加上调整垫片后油孔会被遮得更多,从而,惰轮轴上另一油孔也会相应错位,这直接导致油量供给不足(从第0028#铜套与轴的贴合痕迹看,油孔有一部分被遮住)。 润滑油取油方式存在问题(如图2) 经在铜套机体润滑油孔前装油压工装显示,

5、油压只有0.3MPa, 这是由于取油距离太远,主油道的润滑油经凸轮轴第九档到第一档,到机体孔才传到惰轮轴,由流体力学知,油压存在一定的沿程损失,沿程损失的大小与油路的长度、油路的曲直程度有关,如果从主油道直接取油到惰轮轴则油压可达0.5MPa,油压低则惰轮轴与铜套间的油膜难以建立,造成惰轮轴与铜套间的干摩檫或半干摩擦,从而导致事故。2.3.3 加工工序存在问题惰轮轴内孔存有调质产生的氧化皮,在组装过程中,很难保证彻低清除,但在运行过程中,经振动及润滑油的反复冲刷,氧化皮则脱落,堵塞油道或拉伤配合面,破坏油膜造成铜套烧损。2-4 预防措施2.4.1 改进铜套加工尺寸 如图3将铜套宽油槽靠图肩边,

6、距端面29mm改为7mm宽油槽中心距端面为29mm,使惰轮轴油孔中心线与铜套7mm宽油槽中心线对齐,保证润滑油的供给量。2.4.2 改进铜套装配工艺由于铜套压入齿轮内孔后具有一定的收缩量,组装前通过量取铜套外径、惰轮内径即可保证过盈0.040.07mm要求,由于收缩量的存在,却难保证惰轮轴与铜套间的间隙0.080.12mm,通过对0029#0058#配气惰轮铜套组装前后内孔尺寸进行统计、处理后得知,在小范围内的过盈与收缩量成1:1的比例。所以按1:1的收缩比例,班组按工艺执行,测量时应按大过盈0.050.07mm,大间隙0.100.12mm进行选配,能有效防止铜套转动和弥补前后铜套的同轴度的不足。同时,设计装配完成后的铜套同轴度检测芯轴,检测芯轴顺利通过后,才能算完全合格,表明大小惰轮端铜套同轴度符合要求。2.4.3 改进油路 在主油道进油总管上分出油路到两个水泵及调控上,这样减少了润滑齿轮的油量分路,使齿轮铜套润滑油量充足,能够充分保证润滑。2.4.4 改进惰轮轴加工工艺 即在惰轮轴经热处理后,再精加工用30.5的铰刀扩孔,除去氧化皮,防止油路堵塞。2.4.5 提高装配清洁度 组装配气惰轮时,严格清除铜套、惰轮、惰轮轴飞边、毛刺,认真清洗油道,去除机械杂质,保证油道清洁、畅通。3 结束语 通过改进,从100柴油机以后,至今已经生产近700台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