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微生物的概念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籍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2. 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但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种类多,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3.适宜环境中繁殖迅速,易变异。3. 自然界微生物的种类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 ,活细胞内繁殖,只有一种核酸(DNARNA)病毒(virus)。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 ,是一类仅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细菌(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 真核细胞型微生
2、物:一类细胞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真菌(fungus)。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区别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酶,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拟核,无核仁、核膜只有核糖体细胞核,有核仁、核膜,细胞器完整种类病毒细菌(狭义)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放线菌(广义)真菌4.微生物学(补充)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5.医学微生物学(补充)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
3、、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6.二分裂 分裂無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对存在,两者都只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分裂叫二分裂,以区别于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先延长缢裂,然后细胞质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不会有核延长缢裂的过程。7.细菌与病毒的大小与类型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其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以微米(m)为单位细菌的外部形态比较简单,仅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并据此而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球菌大小:直径1微米 杆菌:长2-3微米 宽0.3-0.5微米 螺形菌:2-3微米 或 3-6微米病
4、毒体积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单位 :纳米(nm)。 <50 nm 小型病毒 50 nm -150 nm 中等大小病毒(大多数) 150nm 大型病毒(最大300 nm)8.细菌的四个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是位于细菌细胞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周围,无色透明、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平均厚度为12-30nm,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菌种而异。 2.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包裹细胞质,厚约7.5nm。3.细胞质:是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由水、蛋白质、酯类、核酸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组成,其中有一些重要的亚细胞结构。4. 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是单倍体DNA,绝大多数细菌DNA为闭合
5、环状结构,因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故不能形成有形的核,称为核质或拟核,但其功能与真核细胞染色体相似,故也常被称为细菌染色体。9.细菌的特殊结构1.荚膜: 某些细菌胞壁外围绕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为疏水性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2.鞭毛: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电镜观察) 4.芽孢:有些G+细菌在某些条件下,胞质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外包绕很厚的壳,即为芽胞。细菌形成
6、芽胞后,代谢处于休眠状态;在外界环境适宜时,芽胞又可发芽形成菌体,进行生长繁殖。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厚度 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1-2层肽聚糖含量 50%-80% 5%-20%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10.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细胞壁内都有肽聚糖不同点:革兰阳性菌:磷壁酸 革兰阴性菌:外膜 11.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外膜又称外壁层外膜位于肽聚糖外侧,由内向外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脂蛋白:连接肽聚糖与脂质双层脂质双层:结构类似细胞膜,有选择性通透作用,也可作为噬菌体、性菌毛、或细菌
7、素的受体。脂多糖:即革兰阴性菌内毒素。12.什么是L型菌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bacterial L form):细胞壁受损后仍能生长和分裂的细菌。在一般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将会涨破死亡。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13.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2.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3.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4.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14.什么是中介体是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亦称为拟线粒体。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15.细胞质常见结构1.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细菌合成
8、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亚基2个(大50s+小30s)组成70s (真核80s 60s+40s)2.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中为双股环状DNA,控制细菌某些性状,可自我复制,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R质粒 :耐药性质粒 F质粒 :致育性质粒 Vi质粒 :毒力质粒3.胞质颗粒:细菌细胞内的一些颗粒状内含物,多数为能源性储藏物。16.芽孢的意义:芽胞的抵抗力强,可在自然界中存在多年,是重要的传染源。但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17.芽孢抵抗力强的原因(1)芽胞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 (2)芽胞具有多层致密的厚膜,理化因素不易透入。
9、(3)含有的2,6-吡啶二羧酸与钙结合的盐能提高芽胞中各种酶的稳定性。18.细菌生长条件1、充足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有些细菌需要) 2. 适宜温度 373. 合适的PH pH 6.8-7.44. 必要的气体环境对氧气要求:专性需氧菌 微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 专性厌氧菌 耐氧菌对CO2要求: 5% CO2 5. 合适渗透压19.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四个时期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迟缓期:细菌代谢活跃,但不繁殖。对数期:细菌快速繁殖,数目呈几何级数增加;细菌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最典型、对抗生素最敏感。 细菌鉴定选用此期为佳。稳定期:活菌数和死菌数几乎相等,代谢产物形
10、成较多。衰亡期:细菌总数下降,代谢逐渐停滞。生长特点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维持时间 1-4h 8-18h 24h左右 24小时之后活菌数量 稳定增加少 对数增长 维持平衡 逐步减少 生长速率 迟缓 最大速率 速率降低 死亡增加细胞代谢 非常活跃 活性高而稳定 活性稳定 活性降低,衰老 适用范围 培养初期 形态、染色 产生外毒素 不用于研究 药物敏感 抗生素 保存菌种 芽孢 20.细菌代谢特点细菌的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特点: 1. 代谢活跃;2. 代谢类型多样化21.消毒四个概念1.灭菌(sterilization) 指杀灭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霉菌孢子的方法。
11、2.消毒(disinfection) 指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消毒只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3.防腐(antisepsis) 指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4.无菌(asepsis)指没有活的微生物的状态。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它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以无菌法进行的操作称为无菌操作。 22.消毒的6个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温度 辐射 干燥 超声波 微波 滤过除菌23.湿热为什么比干热效果好的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24.干热灭菌法(1)火焰灭
12、菌法 :火焰直接烧灼,如接种环 。(2)热空气灭菌法: 干热灭菌器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等的灭菌。灭菌温度需160维持2 h 。(3)焚烧: 彻底的灭菌方法污染物、垃圾、尸体等(4)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在0.77-1000um的电磁波;优点是加热快,缺点是加热不均匀;杀菌效果与其它干热相似;常用于医疗器械消毒。25.湿热灭菌法(1)煮沸灭菌 : 煮沸1020 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的繁殖 体,芽胞常需煮沸12 h才被杀死 。用于饮水、一般器械如刀剪的消毒。(2)巴氏消毒法 :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又不致严重损害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消毒方法。
13、 1.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 636530min 2.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 717215s 3.超高温巴氏消毒法 13212s (3) 流通蒸汽灭菌法 :是一种常压蒸汽消毒法,细菌繁殖体15-30分钟可杀灭,但芽孢不全部被杀灭。4) 间歇灭菌法 (反复多次流通蒸汽) 100维持30min 温箱过夜 100维持30min 温箱过夜 100维持30min 温箱过夜 100维持30min。此法常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的培养基,如鸡蛋培养基、血清培养基、糖培养基的灭菌 。(5)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器:15磅/平方英寸,121.3温度下维持1520min 。应用此法灭菌,一定要充分排除灭菌器内原有的冷空气。用
14、于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耐热药品、手术敷料等。26.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1、 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酚、醇、醛、酸碱类)2、 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氧化剂、重金属盐类)3、 损伤细菌细胞膜,增加其通透性(表面活性剂、脂溶剂)27.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因素(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各种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小也差异。例如表面活性剂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灭菌效果比对革兰氏阴性菌好,龙胆紫对葡萄球菌的效果特别强。 同一种消毒剂的浓度不同,其消毒效果也不一样。大多数消毒剂在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则只有抑菌作用。在一定浓度下,消毒剂对某种细菌的作用时间越长,其效果也越强。 (2
15、)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生活状态不同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同,细菌芽胞的抵抗力最强,幼龄菌比老龄菌敏感。(3) 酸碱度和温度消毒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所以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湿度对许多气体消毒剂有影响。酸碱度的变化可影响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季胺盐类化合物的戊二醛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杀灭微生物效果好; 酚类和次氯酸盐药剂则在酸性条件下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较强。(4)化学拮抗物质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会减弱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力。蛋白质,油脂等有机物。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之间的拮抗。28.遗传变异概念遗传(heredity):使微生物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其物种得以保存。变异(vari
16、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29.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细菌染色体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细菌的染色体相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致密的区域,称为拟核;连续的基因组结构,不含内含子;结构基因单拷贝和rRNA基因多拷贝;有一定的重复序列;操纵子结构;终止序列:细菌独力转录基因或操纵子末端具有特殊的终止序列,可使转录终止。二.质粒定义: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带有遗传性息,能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并非细菌生长所必需。 凡经改建而适于作为基因克隆载体的所有质粒DNA分子,都
17、必定包括如下三种共同的组成部分,即复制基因(replicator)、选择性记号和克隆位点。 三.噬菌体是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称为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或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ge)。带有溶原性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整合到宿主菌核酸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有时可以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lysogeny)。四.转位因子转位因子(Transposzble element)又称跳跃基因(Jumping gene):是指存在
18、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一段特异的具有转移特性的核苷酸序列它在基因组不必借助同源序列就可以移动,可以直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的(供体和受体)。30.细菌染色体的特点.细菌染色体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细菌的染色体相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致密的区域,称为拟核;连续的基因组结构,不含内含子;结构基因单拷贝和rRNA基因多拷贝;有一定的重复序列;操纵子结构;终止序列:细菌独力转录基因或操纵子末端具有特殊的终止序列,可使转录终止。31.质粒的特点 1.自我复制能力; 一个质粒是一个复制子 严紧型质粒:复制与染色体同步 松弛型质粒:与染色体的复制不相关
19、2.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F质粒(致育性质粒)、 R质粒(耐药性质粒) Vi质粒(毒力质粒)、 Col质粒(细菌素质粒) 代谢质粒3.质粒并非是细菌生长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质,可自行丢失与消除4.质粒的可转移性 可以通过接合、转化、转导等方式在细菌中转移5.相容性和不相容性 相容性:几种质粒共存于一个细菌内 不相容性:几种质粒不能存于一个细菌内32.细菌变异现象1.形态、结构变异2.毒力变异3.耐药性变异4.菌落变异5.酶活性变异33.基因转移重组概念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受体菌细胞的过程称为基因转移。重组(recombination):转移
20、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称为重组,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性状。34.基因重组通过那几种方式实现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可通过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方式进行。1.转化:定义:供体菌裂解成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的过程。转化与DNA分子量大小、受体菌的生理状态(感受态细菌)有关 Cacl2,电转2. 定义:供体菌(“雄”)通过其性菌毛与受体菌(“雌”)相接触,前者传递不同长度的DNA给后者,并在后者细胞中进行双链化或进一步与核染色体发生交换、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接合。通过接合而获得新性状的受体细胞就是接合子(con
21、jugant)接合存在范围:细菌:G 较为多见放线菌:不同属的菌种之间。3.转导 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这种基因转移方式称为转导。所用的噬菌体叫转导噬菌体。通过转导而获得新遗传性状的的受体菌叫转导子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 transduction)4.溶原性转换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致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5 原生质体融合两个细菌经溶菌酶和青霉素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融合的过程。35.普通性转导和局限性
22、转导区别要点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基因转导发生的时期裂解期溶原期转导的遗传物质供体菌染色体DNA任何部位或质粒噬菌体DNA及供体菌DNA的特定部位转导的后果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转导频率受体菌的10-7转导频率较普遍转导增加1000倍(10-4)36.正常菌群概念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37.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a生物拮抗作屏障b营养作用产营养:氨基酸,维生素等
23、c免疫作用 有免疫,刺激免疫器官发 育和免疫应答。d抗衰老作用除废物,双歧杆菌e. 抗肿瘤作用:致癌物转化成非致癌物38.条件致病菌的概念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变得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平衡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此引起的感染称机会感染。致病条件: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39.细菌的致病机制1.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生物在宿主体内定居、增殖并引起疾病的性质。是质的概念。2.毒力(virulence):指病原生物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量的概念。包括侵袭力和毒素。40.常用半数致
24、死量(LD50)和半数感染量(ID50)衡量。41.内毒素与外毒素概念1外毒素概念:是病原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由G+和部分G-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具有损害易感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毒性作用。 2.内毒素 概念:是G-菌细胞壁脂多糖,菌体崩解时释放,性质稳定。种类外毒素内毒素来源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差、60-80 30分钟破坏好、160 2-4小时破坏毒性作用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 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DIC等抗原性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
25、素,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但无中和作用,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42.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当宿主体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称亚临床感染。43.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 当宿主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潜伏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病复发。结核分枝杆菌44.五种全身感染菌血症(bacteremia):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
26、,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例如伤寒早期。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毒血症(toxemia):致病菌侵入宿主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内毒素血症(endot
27、oxemia):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45.影响细菌感染的因素一 细菌因素:(1)细菌的毒力(2)侵入宿主机体的菌量(3)侵入部位是否合适 (4)某些细菌的免疫病理作用二 宿主因素:生理状况 免疫系统功能三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46.病毒的衣壳类型螺旋对称型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核衣壳=核心+衣壳47.病毒复制周期吸附 病毒吸附蛋白(VAP)与细胞的病毒受体结合并黏附在细胞膜表面的过程。穿入 脱壳 穿入胞质中的核衣壳脱去蛋白质,使基因组核酸裸露的过程 生物合成 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小分子物质合成病毒
28、核酸和蛋白质 组装成熟与释放 装配 细胞核内(DNA病毒)细胞质内(RNA病毒和痘病毒)核膜上胞质膜上释放破胞释放(无包膜病毒)出芽释放(有包膜病毒)细胞间桥或细胞融合释放48.一种病毒的合成47.穿入的三种方式融合-有包膜病吞饮(内吞)-无包膜病毒直接穿入-无包膜病毒48.病毒释放破胞释放(无包膜病毒)出芽释放(有包膜病毒)细胞间桥或细胞融合释放49.病毒合成病毒mRNA的转录复制子代病毒核酸特异性mRNA转录、翻译子代病毒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50.病毒的干扰现象 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当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的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产生原因
29、 干扰素interferon,IFN 竞争干扰(细胞表面受体、底物、酶) 改变细胞代谢途径 抑制第二种病毒mRNA的转译 产生缺陷干扰颗粒 51. 重组与重配重组: 两个有亲缘关系但生物学性状不同的病毒基因组间核酸序列交换、组合重配:分节段的RNA病毒基因组之间,通过基因片段交换使子代基因组发生突变52.整合: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组之间的重组。53.干扰素: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等作用的糖蛋白。54.真菌的培养真菌的营养要求不高 常用沙保弱培养基(Sabourauds medium): 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钠和琼脂。 温度:2228,但某些深部感染的 真菌为
30、37。 pH:4.06.0 生长速度:较慢55.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1、溶细胞效应2、改变细胞膜结构3、包涵体形成4、细胞增生与转化5、细胞凋亡56.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害1、体液免疫的病理作用2、细胞免疫的病理作用3、致炎性细胞的病理作用4、免疫系统的功能被抑制5、自身免疫损伤57.病毒感染类型人体的病毒性感染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慢病毒感染。多数情况下的感染呈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不出现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少数为显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症状)。显性感染中多数病毒性感染表现为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多在12周内自愈,少数表现为潜伏性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等)和慢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58.CPE概念:一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可引起特有的细胞病变现象,称为细胞病变效应(CPE) 光感作用 :指可见光具有微弱的杀菌作用,若将某些染料如结晶紫、美蓝、汞溴红、伊红、沙黄等加到培养基或涂在外伤表面,能增强可见光的杀菌作用 。光复活作用:将经紫外线照射后的细胞立即暴露在可见光下时,其部分微生物又能重新生长,这种现象即光复活作用。 噬菌体(bacteriopha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煤矿安全生产培训及咨询服务合同4篇
- 2024年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合作合同
- 虚拟现实产业项目投资合同
- 2024年影视制作合作合同
- 生态修复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水磨石施工进度与付款合同
- 对公司租赁合同变更情况说明
- 2025年美容院股权转让与美容院美容院品牌战略规划合同
- 2025年度零担运输合同(冷链与家具)3篇
- 材料购销合同范本2024
- 2025年下半年贵州高速公路集团限公司统一公开招聘11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
- 2025年经济形势会议讲话报告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周长》测试卷(含答案)
- 国家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3篇
- 2024年度顺丰快递冷链物流服务合同3篇
- 六年级下册【默写表】(牛津上海版、深圳版)(汉译英)
- 合同签订培训
- 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 铁路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金融AI:颠覆与重塑-深化理解AI在金融行业的实践与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