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开题报告(共7页)_第1页
诵读开题报告(共7页)_第2页
诵读开题报告(共7页)_第3页
诵读开题报告(共7页)_第4页
诵读开题报告(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人文素养的研究 子课题开题报告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四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新一代具备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而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虽然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传统,但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文精神理论体系。因此,塑造新世纪的人文精神是必要的。人文精神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

2、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在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更说明了人文底蕴培养的重要性。 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有了这样的底本,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无论经受怎样的风浪,都能昂首挺胸地走出来。中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老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诗歌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江泽民同志曾经

3、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初中阶段诵读诗文符合学生的生心理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可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各国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孩子接触了不少伪劣的文化。孩子们对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了敌敌畏,不知死多少。”“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了三千丈,一摸口袋没有钱。”等肆意篡改的顺口溜倒背如流。可是一部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印数却不到10000册,而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古诗更是知之者甚少,或仅能吟诵十几首,而对于诗中那优美的意境、所表达

4、的思想感情和对古诗的喜爱、研究之情却谈不上。长此以往,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岂不要烟消云散了?纵观我校语文教学在诵读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大多数学生是借读生,家长素质教低,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阅读层次较低。2、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老师对诵读认识不够、诵读方式单一等,使诵读成为我校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但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校在“阳光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了“阳光”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本课的开发,在诵读内容和诵读策略的研究上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我们试图在校本研究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持续、深入地研究,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和推广诵读经典美文,并创编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真正让经典诵

5、读走进课堂,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综上所述,课题组教师们认为,开展诵读经典的研究,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发展要求,很有研究的价值。二、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诵读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按不同年级提供诵读内容。 1.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初中阶段诵读诗词,79年级(50篇) 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7.桃花源记 陶潜8.三峡 郦道元9.杂说(四) 韩愈10.陋室铭 刘禹锡11.小石潭记 柳宗元12.岳阳楼记 范仲淹13.醉翁亭记 欧阳修14.爱莲说 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

6、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7、) 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

8、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2.诵读的经典文集,主要是通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精选华章佳句诵读。 (二)诵读目标1.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展阅读量,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2.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引领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如何借助经典诗文中的名句的研究,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4.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

9、信心。研究经典诗词中的名句,以起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意义。5.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营造理想的学生成长文化环境。三、主要思路 1.形成我校学生经典诵读的内容体系。通过师生的广泛搜集,共同协作,对和学校课题相关的诗文进行搜集、整理、汇编,最终形成一份适合学生诵读的校本诵读课程体系。 2.初步探讨中学诵读教学的模式。诵读经典古诗文的一个重要作用,即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将对诗文诵读转变语文学习方式作深入研究,探索中学古诗文诵读的有效途经。3.采用读、背、吟、唱、画、说、写、改编和书写等多种方式,开展系列评比活动:一是诗文诵读会;二是诗文表演;三是诗文书画展示;四是诗文创

10、意习作展示;五是诗文手抄报评比;六是诗文知识竞赛等。 四、时间安排本课题研究实施周期为3年(2011年7月2014年7月),分6个学期进行,具体的实施时段如下:(一)前期阶段(2011年8月2012年7月) 这一阶段课题研究任务基本完成,具体汇报如下:1.订阅相关资料,理论学习培训,转变思想,加深“诵经”认识。本学期,我们要加大理论学习培训,观看光碟,转变思想,加深对“诵经”的认识。2.分析本校实际,了解相关研究成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立研究目标,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第一阶段计划等。说明:我们已按计划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工作执行小组,制定方案、拟定计划、建立台帐、诗配画册等。3.开展诗文诵

11、读活动、背诵宣传发动工作,启动开题仪式。说明:从2011年春季学期始,“诵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一三五为“经典诗文”校本课程时间,初步探讨中学诵读教学的模式。 组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各班开展诵读经典的诗文主题班会活动;举办“古诗文配画”和“诗文硬笔书法”比赛;全体师生配乐吟唱跪羊图,七(2)班同学举行“诵读经典古诗文及弟子规比赛”,弟子规贵在践行,要理解其精神实质,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唱感恩的心,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写感恩话语,制作感恩卡,写感恩信;开展“我与弟子规故事有感”征文比赛活动。打造优良“人文”校园,建设了墙体“五苑”文化长廊:“万世师表苑”突显“仁、义、礼、

12、智、信”的儒家思想;“平安人生苑”介绍安全知识等;“诗文经典诵读苑”着力提升教师和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运动人生苑”富于哲理,给师生以启迪;“学生创作苑”为学生展示文笔,提高语文素养。校园风景、人文景致和谐地融为一体,展示了特色,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格局,为师生提供人文素养,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4.着力建设和完善对本课题相关的诗文进行搜集、整理、汇编,作为实验的校本课程。现有六本校本教材:弟子规上、下篇,三字经上、下篇,格言联壁、增广贤文和朱子家训合编,经典诗文名句、连珠成语名句和国外名人名句合编。一本教师培训教材经典诗文精读(共183页)。(二)中期阶段(2012年7

13、月2014年1月)1.收集实验的资料及数据,运用多种方法,按计划开展实施研究。2.实地的进行相关的“诵经”研究。3.开展引用经典名句“看谁用得多,用得好,用得活”的“三看”活动。4.进行互动交流,根据实际调整研究要点,提出策略,总结摸索基本的“诵经”模式和方法。5.撰写相关研究课例、论文,形成阶段性实验报告。说明:对诵读校本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积累课例,推进课题研究。其主要方法是: (1)实践法:充分利用每周三校本课程,对诵读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积累课例,推进课题研究。 (2)调查法:通过调查学生参与诗文名句研究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采取有效对策。(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

14、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思考,以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等形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策略手段如下:(1)营造经典诵读的环境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室作用,利用中午的时间段,播放配有古典音乐的诗文诵读给学生听,或者由学校的诵读小组成员进行诵读。 经典诵读要保证有时间。每周不少于两个小时,集体背诵与个人背诵相结合。各班安排共同背诵的时间,如晨读、课前二分钟、午诵15分钟等每天不少于15分钟。利用教室的推普角,每天请学生写一句古代名句,课前读读,课后读读,不费什么力气,在潜移默化中就让经典走入学生的心灵。 保证诵读时间,如: 期读每学期进行2次全校师生集体读,也可以按年级段

15、轮读,营造浓浓的诵读氛围。周读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作为校本课程列课程表。早读每周一、三、五晨读早读30分钟分两段进行,前5分钟读读经典诗文,后25分钟读日常教材的课文。 午诵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5分钟读经典诗文,由各班班长组织,任课老师监督 (2)发挥学生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老师营造氛围、介绍经典作品之后,可以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教师可以设计表格,指导他们从具体诵读时间、内容、人员分工、诵读情况等来制定计划。每周一次,总结汇报。让诵读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不是负担,而是快乐。(3)教师的引领、参与和学生同感。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师

16、生一同成长,师生一起诵读同时受到人文的熏陶和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因此,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也是我们教师,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研修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经典诵读中的引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新课标提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饱含韵味和节奏的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读好诗文。老师不但要引领,还要参与到学生的诵读中,与学生互动,如和学生分读、接读、赛读等,一定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也在和我们一起学习,他们会更认可经典,喜欢经典。(三)后期阶段(2014年1月2014年7月)1.系统分析整理研究资料,邀请专家诊断,提炼深化研究经验,继续进行展示研讨活动,提升研究质量。 2.总结、鉴定实验成果。 3.撰写课题研究实验报告及相关论文。 4.出版“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研究成果软件光盘。5.推广研究成果,运用诵读经典诗文的一般模式和方法迁移扩展到日常的诵读之中。 五、成果类型1.预期研究成果:(1)整理汇编诵读经典古诗文校本课程工具书。(2)经过诵读经典诗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明显的增强,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融洽、生活常规进步。(3)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明显提升,说写能力得以增强,具体表现在说话和写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