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思考.doc_第1页
对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思考.doc_第2页
对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思考.doc_第3页
对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思考.doc_第4页
对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思考摘要: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自推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制度层面上的缺陷:一是考录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考试缺少效度;二是技术层面的保障不足,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有待提高;三是考官队伍的素质尚待提高。目前,我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在不断增多,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非常必要和迫切。本文借鉴西方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对策设计和改革构想:一是强化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管理基础。二是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法规体系。关键词:公务员 公务员法 录用制度综 述从1993年国家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

2、条例以及以后制定的近40个单项法规开始,我国在创立公务员制度和改革完善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由于实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社会环境不够成熟,导致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环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和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浪潮峰起迭涌,传统官僚科层制已经不能适应这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时代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公务员制度在很多方面显示出不适应性。无论是在公共管理还是在公共服务方面,不得不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无论是在组织结构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将受到新的理论的强烈影响。因而,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

3、体制、改进操作就成为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迫切任务。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建立(一)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初步建立了“凡进必考”的进入机制。公务员系统通过向社会公众招考,从社会环境吸取“新鲜血液”,实现了人员更新和素质更新的双重功能,提高了政府运转效能。1.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在增多,其文化程度逐渐呈现高学历化。同时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使得学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逐渐攀升。2 .报考人数受待遇等多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加上公务员工资和医疗、住房、交通补贴以及各种福利待遇得到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公务

4、员的稳定性和地位性,吸引了其它性质单位的人员报考。3.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无论是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还是考试录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大。在录用的过程中,不断的透明化、公开化和平等化,同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管理水平和测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考试日益科学化、规范化,使得更多的社会人员愿意参与竞争。由此可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1、西周时期,大夫以上的爵位和官职是世袭的,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才是挑选士来担任的。选士的基本方法是乡里来荐举,就是所谓的乡举里选。被乡里荐举出来的人叫秀士。秀士由诸侯贡献于天子,入大学学习。学成以后,天子考试其

5、射艺,然后授予官爵。2、战国时期的士,主要指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与西周的武士有所区别。士的来源有推荐、自荐等不同的途径。3、汉代对士人采取培养和使用的政策。京师开办太学,由郡国选送博士弟子入太学学习,由太常选拔。然后据考试优劣授予郎中、文学掌故等官职。选士的另一条途径是察举,即由公卿、列侯、郡国守相等经过考察后向朝廷推荐。察举的科目,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秀才、孝廉、明经等。汉代的察举,实权掌握在公、卿、守、相手里,所举的科目,又以道德品行为重,考试虽间有使用,但不受重视。此种方法易产生流弊。第三条途径是征辟。某些有名望的士人,皇帝不经荐举,直接征聘,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侍从左右,备顾问。4、

6、魏晋以后,察举制度发展为九品中正制,即将察举的对象分为九等,政府按等录用,叫做“九品官人法”。中正,是推选朝官中有声望的人,担任州、郡的中正,负责对士人品级的评定。九品中正制初实行时,继续贯彻曹操“唯才是举”的原则,评定人物主要看才能,在当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5、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和辟举制,大小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命,选士既不须州郡的荐举,也不经中正的评定,而是由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甄别选用。这便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6、唐代继承并大大发展了隋代创置的科举制度,还增设明经、明法、明算、明书 等名目,完善了科举制度。考试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科目。从武则天开

7、始,又有武举之设,由兵部考试。7、宋代对科举制度作了不少重要的改革。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

8、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7、辽代的科举制,专为汉人而设。考试分乡试、府试、省试、殿试几种。8、元代科举考试,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开,重经义而轻诗赋。9、明清是科举制度极盛的时期,也是走向衰亡的时期。明清科举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校和科举更紧密地结合,科举必由学校,进学校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清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国学是中央一级的学校,府、州、县学是地方学校。国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贡生是由府、州、县学的生员中选贡的,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清代的贡生有六种:岁贡、恩贡、优贡、拔贡、副贡、例贡。前五种算是正途出身,总称五

9、贡。府、州、县、卫设立的学校,一般称为郡县学,也称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别称庠生、秀才、博士弟子员,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明清正式的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又称大比,因考试期间定在秋季,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会试在乡试后一年举行,考中的称贡生,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同年举行,应试者为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为三甲: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为鼎甲之首,别称鼎元;

10、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都称传胪。进士榜都用黄纸书写,所以叫做黄甲,一般也称为金榜,中进士称为金榜题名。明清的乡试和会试,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要求代圣人立言,结构要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这种文体称为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股文形式死板,严重束缚了人们思想。进士、监生、举人,可以按不同情况授予一定的官职。秀才不能授官,但是可以被聘为长官的幕僚。(三)借鉴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1、许多西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都明文规定了公民享有民主参与的权利,并且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加以保障。例如德国的基本法明确规定:“所有公民都有按照其能力与成就,依据法律规定担

11、任官职的权利”。2、公民有平等的权利参加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在平等的条件下被择优录用,不得由于性别、种族、出身、党派和家庭背景等因素而遭受歧视或享受特权。如美国的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保证人人机会均等,经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3、在西方国家公务员的招考、考试、成绩和录用,都是公开的。报纸、电视台和电台要公开发表或广播,让全社会的公民都知晓,争取最广泛的人报考,在最广泛的范围内选择优秀人才。在招录公务员之前,美国不仅在报刊和电视广播中公开报道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事项,而且联邦政府在全国设立一百个“职业情报中心”。八百个免费的“热线”电话号码

12、,供全国各地报考者使用,询问有关公务员报考、考试的事宜。4、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有竞争择优的特点,他们考试录用的竞争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公开竞争考试”,全部报考者中的合格者都被录用;另一种是“公开竞争考试”,是在少数合格者当中再选择成绩最优秀者录用。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许多国家采用第二种竞争性考试,以求选择最优秀的人才。5、西方发达各国公务员的录用制度主要有四种: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和考任制。选任制适用于政治领导人,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类。委任制适用于长官的助手和秘书等辅助人员,目的是能与长官密切合作。聘任制适用于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望的学者专家,他们有公开著作,公众了解他们的水平。考

13、任制是适用范围较广的任用制度,被大多数国家采用。它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最广泛地罗致优秀人才担任领导和业务职位。6、如何通过考试来择优,发达国家的标准和做法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通才”标准,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专才”标准。所谓“通才”标准是在考试选拔中注重应考人的一般教育程度、文学素养、掌握知识的多寡、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所谓“专才”标准则注重应考人所具有的职务上的专业技艺,强调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的一技之长,重视专家的地位和作用,并经常吸收专家学者参加领导工作。二、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现状(一)确立了机关依法进入的新机制考试录用制度强调录用公务员必须

14、坚持“凡进必考”,凡符合条 件者均可报考,凡未经考试或者考试不合格者均不得录用,确立了机 关通过考试的方法补充 工作人员的新机制,改变了过去机关进人上 的随意性,这是考试录用制度的最大成果。(二)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结构各级机关录用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有效防止了进人上的各种不 正之风。5 年来全国考试录用公务员 62 万名。2010 年中央机关及其 直属机构新录用的 14391 名公务员中,来自工人、农民、教师、医生 等普通家庭的占 93.2%。我国公务员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 制度,得到社会广泛赞誉。5 年来,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加大, 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24 万余人通过竞争上岗

15、走上领导岗位, 公开选拔干部从 2005 年 3573 人提高到 2009 年 10961 人。我国的公 务员队伍是一支优秀人才密集、能够担当重任、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 队伍。(三)考试录用法规体系初步建立我国制定了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配套的暂行规定 10 多 个,实施办法 10 多个,公务员管理的各个实施环节基本达到了有章 可循、有法可依,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已基本建立起来。(四)考试录用基础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不断强化面试和体检工作管理;实行面试考官资格制度,加强面 试考官队伍建设。加强对面试考官的考核,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推行 面试考官异地执考制度逐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公道正派、高

16、素 质的面试考官队伍。加强命题和考务管理,为保证试题质量,实行笔 试试题和面试试题统一命制。 充分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和手段进行 考务管理,为考生报名和查询考试录用工作信息等提供优质服务。严 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录用手续,凡考试、体检、考核合格者,按照管理权限,统一到国家公务员录用主管机关办理录用手续。进一步强化 和规范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管理。三、对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思考由于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又较快,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所以在录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存有某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阻碍了公务员制度的进一步推广,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亟待改进克服。(一)强化国家公务员

17、制度的管理基础中央制定的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目标。在公务员制度建设中要按照纲要确定的目标和方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全面贯彻干部人事 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方针,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方向,从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全面推进改革。 准确把握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核心, 把建立 “广纳群贤、 人尽其才、 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 作为改革的根本要求。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和规

18、划纲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快健全完善公务员制度和机制,提高公务员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公务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 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继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凡进必考”的原则, 努力提高公务员考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把科学考录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创新考试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考录工作的质量。一是加强考录基础建设,完善面试考官库建设,建立健全考试测评机构,加强对考务机构的指导与监督。二是推进考录信息化工作,优化报名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考生提供更

19、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继续推行“阳光面试”,让纪检监察、媒体、公众更多地参与面试 和监督过程,并形成制度,增进社会对考录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四是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力度,提高录用比例,积极推广和完善从优秀村干部、社区干部中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的办法,把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各级党政机关中来,充分发挥考录政策的导向作用。五是严格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纪律,严密工作程序,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让公务员考录干干净净,公平公正。(三)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法规体系按照国家将要出台的公务员转任规定、公务员回避规定、新录用人员试用期管理办法、公务员录用特殊体检标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违反公务员法责任追究办法等配套法规,紧密结合甘肃实际,研究论证并制定出台贯彻各项相关规定的实施细则。对正在试行的有关规章,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需求及时修订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