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平面设计题目答案_第1页
道路勘测平面设计题目答案_第2页
道路勘测平面设计题目答案_第3页
道路勘测平面设计题目答案_第4页
道路勘测平面设计题目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汽车行驶轨迹有哪些特征?道路平面线形由哪些要素组成?【答】汽车行驶轨迹的特性有: 连续而且圆滑的, 曲率是连续的, 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道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线、园曲线和缓和曲线三要素。2-2 为何要限制直线的长度?答;在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应根据沿线地形、地物条件,驾驶员的视觉、心理感受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等因素,合理布设直线路段,对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2-3. 公路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情况下使用 ?答:三种。分别是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一般最小半径:

2、是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一是考虑汽车在这种圆曲线上以设计速度或以接近设计速度行驶时,旅客有充分的舒适感;二是考虑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不会过多增加工程量。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比较大时,离心力影响较小,路面摩擦阻力可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时可不设超高,设置于直线段上相同的双向横坡路拱形式。因此,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是指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最小半径。2-4. 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确定其长度应考虑哪些因素?答: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服 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因素:

3、1、旅客感觉舒适 2、超高渐变率适中 3、行驶时间不过短 2-5. 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路拱横坡为2。 (1) 试求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8)的极限最小半径(分别取0.035和0.15)。 (2) (2)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9m,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1)不设超高时(反超高,=2%): R min/127(+)/127(0.0350.02)3359.58 m,规范中取3350m。 设超高时: R min/127(+)/127(0.15+0.08)219.1 m,规范中取250m。 (2) 粗略的计算: 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

4、 Bi/p9(8+2)/(1/150)135 m 以中线为旋转轴: Bi/p(9/2)(8+2)/(1/150)67.50 m 在已有第五章超高过渡知识的情况下,应按照以下方法计算: 已知设计速度80km/h,超高渐变率p=1/150,由教材P113表5-10可知,旋转轴位置为行车道内侧边缘。 则: =27m又: =108m解:1)曲线计算 可见=157.110m,与为反向曲线,若按规范要求,中间留出2V=80m 的直线段,则=267.71*157.11*80=30.6m,显然不够设置平曲线的空间,需设置为S形曲线,则:=267.71*157.11=110.6m,考虑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

5、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60m。2) 反算:3) 指标检验 规范要求S形曲线相邻回旋线参数A的比值不大于1.5(2,两半径之比11/3),计算结果显然满足上述要求。 拟定=65m,也是可行的。(V=40km/h,Ls一般最小长度50m,此时R=122.962)2-7. 某 山 岭 区 二 级 路 设 计 速 度 为 60km/h, 路 线 转 角解:1) 的曲线计算 可见=111.625m,和为反向曲线,按规范要求,中间至少留出2V=120m的直线段,则=560.54*111.625*120=328.915m,设置曲线较为宽裕。2) 与曲线拟定 为小偏角,所需曲线最小长度为: L=700/=700/4.5=155.555m切线长L/2=77,7m与为同向曲线,按规范要求,中间留出6V=360m的直线段,则=458.96*77.7*360=21.26m,显然不够设置平曲线的空间,可采取如下措施:(1) 设置为复曲线或卵型曲线,计算较为复杂;(2) 与合并,按照虚交曲线处理,设置为一个曲线;(3) 与曲线相接,形成C形曲线。(4) 如果与处对外距的控制都教严,也可考虑将直线段长度减小至2V=120m,各自单独设置曲线,不推荐。 前述几种情况都考虑,和反向曲线见直线长度要求对的限制,按第(3)种情况处理,按300m控制,因切线较长,回旋线亦可长一些,取=145m,如图取=77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