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定稿_第1页
《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定稿_第2页
《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定稿_第3页
《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定稿_第4页
《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定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一、 纵横联系,说教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力量;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从学情上分析,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乐于表达,具有一定学习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

2、他们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的关键期,这就更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独特体验。依据新课程理念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受到爱的教育。基于以上对教材与学情的简析,确定本课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进行品读,体会伟大的父爱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是:让

3、学生感悟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本课教学我主要借助课件丰富教材内容,同时也让教材内容直观化,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有趣。二、联系实际,说教法教无定法,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以读代讲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课文要让学生读、读、反复的读。”的确,只有多读,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语言。2、品析词句法。这节课我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方法让学生去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从而达到让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三、主动参与,说学法教学时,我将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

4、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四、赏析结合,说程序在第一课时里,我重点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会认“杉、矶、混”等8个生字,会写“杉、矶、混”等11个生字,读会词语,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读出个人独特的感受。这次我要说的是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3分钟)1、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2、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之情,也许,我们并不怎么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这种平凡、朴实、无私的父爱在我们的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它却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创造出一个一个奇迹!(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

5、入文本之中,激情导入是为了让学生在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情感的铺垫。)(二)品读欣赏,体味情感(30分钟)1、师:文中有一个词评价了这对父子,你们能快速地找出来吗?(板书:了不起)2、学生会很容易找到“了不起”这个词。找到后,我会让他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并引导他们质疑。质疑:为什么了不起?(设计意图:这样学生能很快地捕捉到文章的关键词,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3、品读文本,找出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的相关语句。这个环节我采取“读品读”的形式进行。(1)感悟“父亲的了不起”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老师引导学生对以下词语或句子是品味的重点。人们摇头叹息

6、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交流讨论:父亲精神失常了吗?读文本,找出依据。我引导学生抓住当时的环境及人们的行为,对话进行品读。如:“绝望,摇头叹息”“太晚了,没有希望了。太危险了,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师小结:是啊,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而这位父亲,在人们看来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父亲的不同寻常,正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板书:爱 这伟大的爱可歌可泣!所以,他并没有失常!)“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

7、都是血迹。”a.品读这段话。从“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中你读懂了什么?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你又读懂了什么?b.出示多媒体资料:“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对比推敲: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2)感悟“儿子的了不起”阿曼达在黑暗的废墟下,呆了三十八个小时。获救时他依然保持着镇定,这时的他说了些什么呢?你能感受到阿曼达的“了不起”吗? (“不! 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

8、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小练笔:阿曼达在无边的黑暗中,在饥饿难耐的情况下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废墟下的阿曼达在想些什么呢?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尽量用上语言、外貌、动作描写的方法,用简短的语言写一段话来体现阿曼达的“了不起”。(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然后进行小练笔,以及对时间写法的推敲来体会父亲的爱。达到解决重点目的。)(三)巧改课题,升华情感这一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让他们为课文换个题目并说明原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中情感的感悟。学生可能会改成了不起的父与子、勇敢的父与子、伟大的

9、父与子等等,只要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教师都给与肯定。(设计理念:让学生深入阅读,深入思考,升华了情感,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表达说理能力。)(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展示生活中“了不起”的人们,再次为学生立起好的榜样。(谭千秋 一位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地震来临之时,他那张开的双臂,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的感人壮举,是爱生如命的崇高师德的生动体现。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为人师表,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林浩 脸上,擦伤的痕迹依然很清晰;头顶上的一块鸡蛋大小的疤,头发还没有长出来。眼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何翠青 被救出的“救人英雄”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 张丽莉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初三(3)班班主任。张丽莉为了救学生失去了双腿。)2、布置作业作业要求: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道题认真地加以完成。 *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深情的事,写在自已的日记中,并把这份爱珍藏在心里!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朱自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