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对数学教学改革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准确把握评价性质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这一原则,有意识地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发挥评价的其他重要功能:调整改善功能、展示激励功能、推迟判断功能、记录成长功能和积极导向功能。二、恰当选择评价方法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评价的重要条件。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可运用以下评价方法:综合性评价、包容性评价、迟延性评价和多主体评价。【关键词】 包容 尊重 迟延拓宽 多主体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
2、课程评价,具体而又明确地阐述了评价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对数学教学改革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把握评价性质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段话对数学课程评价作出了全面、准确的定位,即: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这一原则,有意识地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发挥评价的其他重要功能。1、调整改善功能 倡导评价结果并不停留在评价
3、者一方,更要以科学、恰当、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如运用“激励性评语”、数学学习档案和考试结果、以及学生平时表现的记录、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信息等反馈给被评价者,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对其自身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使其进一步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2、展示激励功能“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标准强调“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活动和过程中多为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舞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绩,
4、并通过评价,使学生在极力中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生活每天对他都是新的。3、推迟判断功能标准强调“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此测验的答卷觉得不满意,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以评价,给出鼓励性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
5、发新的学习动力。4、记录成长功能新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及灵活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如建立成长记录袋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有很大意义的。通过成长记录袋,学生、教师和家长都看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并能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通过成长记录袋这一形式进行评价,教师能发现学生的特殊需要和特殊学生的需要,也能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某些不足。例如,在对综合应用部分进行评价时,学生可以利用成长记录袋收集以下资料,以反映自己的探索过程与取得的进步:(1)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2) 收集的有关资料;(3) 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4) 活动报
6、告或数学小论文;(5) 解决问题的反思。5、积极导向功能这是评价的基本功能之一。标准将评价看作是一个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并且重视评价本身等新思想,将随着评价具体的实施过程渗透到新的课程改革的其他各个环节,如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自身成长、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方面面,从而有助于建构出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课程发展模式与框架。二、选择评价方法1、综合性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了体现“全面”、“综合”,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7、”这四个维度提出来。因此,教学评价就必须从这四个维度入手,以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地说,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如:“我是生活小能手”实践活动,创设情境模拟买卖,安排好一天的膳食计划,既
8、巩固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又评价了对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想知道一个铅球的体积,你有办法吗?学生已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但遇到这样问题,就不能用现成的知识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去交流、讨论,结果有的同学想到用橡皮泥捏一个铅球,再计算橡皮泥的体积,有的同学想到把铅球放进盛有水的长方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完全浸没),去计算容器上升的水的体积。这些都是教师期待发现的结果。2、包容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标准提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因为学生
9、们在认知上存在差异,所以总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优生会提出别具深度的问题,甚至提些题外话,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学困生会提出基本的、表面上的内容,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不完整,或表述有错误的,学生中,产生两极分化的结果。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加以耐心的引导,切勿扼杀优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学困生的自尊,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采用小组评价,哪个组表现得好就为哪个组加一面小旗。有一个孩子一直不认真听讲,老师一气之下,把该组的小旗擦掉了一个,其他成员非常生气,认为他是拖油瓶,免不了要骂几句,还不时的朝他使白眼,直到那个孩子伤心的哭起来为止。这么一评比,也许这个孩子这一节课都没办法再
10、听讲了!3、迟延性评价,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独特、创新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有一道开放性题目是这样的:下面是围棋棋盘的一角。黑棋棋子的位置分别是A(3,6),B(4,4),C(1,3),D(4,3),E(5,2)。白棋棋子的位置分别是F(2,2),G(3,3),H(4,2),I(4,1)。如果下一步该下白棋子,你认为这粒棋子下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778654321 0 1 2 3 4 5 6 7运用迟延性评价
11、,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4、多主体评价,突出三维结合的作用新课程强调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实施多主体评价,即加强学生、教师、学校的自评和互评,倾听家长和社会对教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畅通多方面信息反馈渠道,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首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实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自主性评价,前提要提供评价机会。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如评价学生的口算能力,我选用了“我们都是小老师”的活动形式,让每个同学出题考同伴、评同伴,过一把“老师瘾”。学生都很认真,精心设计了一道道试题,并把它送给同伴,然后认真的批改。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对同一内容,不仅要让多位同学评价,还允许一位同学做多次评价,从中体现成功的乐趣。除了自我评价外,还可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甚至自己找对子互评,以拓展课堂学习评价的时空,促进人人主动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