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网络资源创设美术文化情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_第1页
巧用网络资源创设美术文化情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_第2页
巧用网络资源创设美术文化情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_第3页
巧用网络资源创设美术文化情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_第4页
巧用网络资源创设美术文化情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巧用网络资源创设美术文化情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嘉定区普通小学 汤伟 内容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提供丰富的资料,增加文化含量涵养人文精神。然而,传统的美术课程以单一的知识技能为主,传统的教学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极其有限,难以体现美术的文化特性,发挥育人功能。如何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学科本位主义的束缚,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人文性成为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而多媒体网络拥有丰富的美术文化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能有效化解这一难题。本人就此确立了“以网络资源促进小学生美术文化学习的策略研究”之课题,就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网

2、络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创设美术文化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升人文素养展开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本文结合具体的课题研究案例,详细阐述了网络时代下开展小学生美术文化学习的策略:开设网络菜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相关信息,激发兴趣,拓展美术文化视野;建构网络单元模块信息资源库,分类设计成“美术长廊”、“走近大师”、“民间美术”等多个单元模块,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浏览和搜索,收集处理相关的美术信息,获取美术文化知识,营造美术文化情境;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互相传看、发表自己喜爱搜集的或自己精心创作的美术作品,设计网络教学评价表,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形式多主体开展个性化评价,最后进行网上友情大传播活动,在互动交

3、流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图6 学生作品比谁爬得快。实践证明:利用和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美术教学,使课程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创设出浓郁的美术文化情境;网络菜单的开设,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空间,进一步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网络单元模块信息资源库的构建,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优化了学习方式;网络评价的方式,实现大容量同步传递和交流信息,通过构建学生作品网上资源库,并以人机交互的形式给予学生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营造出宽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有助于完善一代人格,培育人文精神。关键词:网络 美术文化 人文素养 正文:美术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4、,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并且认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提供丰富的资料,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新的课程观体现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本位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可是传统的美术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等,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极其有限,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难以有效地满足学生开展美术文化学习的需求,难以很好的发挥育人

5、的功能。如何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学科本位主义的束缚,如何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成为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而多媒体网络则如知识信息的海洋,其中拥有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美术家及其艺术特色介绍、中外美术史、收藏鉴赏、美术动态等各种丰富的美术文化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的积淀。能有效化解这一难题。为此,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确立并开展了“以网络资源促进小学生美术文化学习的策略研究”的课题。所谓“以网络资源促进小学生美术文化学习的策略研究”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导航,以发挥网络优势为出发点,以创设美术文化学习情景、拓展视野为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审美个性,培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学。围绕

6、课题研究目标,近几年来,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系列探索。一、以网络菜单激发兴趣,拓展美术文化视野。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始终以兴趣为支点开展教学。现代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视频于一体,营造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全面刺激人的感官,构成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它使学生不断产生“我要学”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拓展美术文化视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链接与美术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开设出一组组网络教学菜单。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自主上网搜索并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扩展学习空间,拓宽艺

7、术认知领域。图1 蝴蝶世界案例1:教学可爱的昆虫一课。教师首先创设游览“昆虫乐园”的活动情景,让学生欣赏部分昆虫图片,获得初步的审美感受。看着同学们快乐的神情,老师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有趣的昆虫?昆虫这个大家族有多大年龄呢?”一席话,问得同学们哑口无言。老师微笑道:“你们想知道答案吗?请到网上来吧!”一句话点燃起了同学们的兴致,他们连声叫好。老师接着鼓励道:“那么,怎样上网去寻找昆虫呢?请大家动动脑,看谁先找到办法。”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有的利用百度搜索,有的采用google网站引擎搜索,输入“昆虫世界”进入界面,还有的则直接进入生物昆虫网站。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8、老师一边巡视一边从学生当中及时收集整理出一组合适的网址以菜单形式公布于众,让学生自主选择。如:图1 蝴蝶世界 http:/www.bekkoame.ne.jp/kj8j-krd图2 胡琴甲同学们高兴极了,纷纷选择自己喜爱的网址。随着鼠标轻轻一击,便在网上尽情地遨游,走进昆虫乐园一饱眼福。当他们从网上昆虫博物馆了解到世界上有六千多万种昆虫,3亿六千多万年的漫长历史时惊叹不已。一个学生说“真没想到,世界上的昆虫有那么多,真了不起。”另一个说:“小小昆虫真伟大!从网上我知道远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几亿年前,胡蜂已经在造纸和掺和灰泥,毛虫已经在织造棉被了。”在Internet网的信息海洋里,他们尽情地浏

9、览着、欣赏着。他们有的走入甲壳虫天地,有的漫步在蝴蝶王国(图1)。相互之间高兴地交流着、观赏着,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图3 关公虫在网上,同学们跨越时空的阻隔,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奇异昆虫,如亚历山大皇后鸟翅蝶、象鼻虫、关公虫、枯叶蝶、胡琴甲(图23)。 在网上,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许多昆虫的形状特征,还获得了许多有关昆虫的起源、种类、生活习性等文化知识。菜单式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活动舞台。网络的巨大信息容量使学生们面对的不再是千人一面的“盒饭”式教材,而像是走进了一个“自助式餐厅”,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兴趣选择“美味佳肴”,这为学生拥有持久的学习兴趣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从课堂学习到课

10、外浏览,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各种信息尽收眼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在网络的海洋中获取相关的美术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真正进入乐学的状态。美术课堂也变成了兴趣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见,网络有效地发挥了“望远镜”的功能,拓宽了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转变了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图6 学生作品比谁爬得快二、用网络建构单元模块,营造美术文化情境。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其中网络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美术文化资源,展现的古今中外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摄影、现代艺术、名家名作,营造出广泛的审美

11、文化情境。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网络资源信息特征,教师采用信息导航、任务驱动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建构网络学习单元模块信息资源库,融欣赏、认知、操作、体验、感悟于一体,使学生在浓郁的美术文化情境中获得审美的体验、艺术的熏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结合美术学科知识特点,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提出学习目标,分类设计成“美术长廊”、“走近大师”、“民间美术”等多个单元模块,引导学生充分依托电脑网络这一学习平台,链接相关的网站,进行网上浏览和搜索,收集处理相关的美术信息,获取美术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走近大师”网络单元模块资源信息表班级 姓名 我喜欢的大师大师成长足迹最喜欢的作品大师艺术风格我想对大师

12、说 案例2:“走近大师”单元模块,教师将学习作业设计成表格形式,设置成“我喜欢的大师”、“大师成长足迹”、“最喜爱的作品”、“大师艺术风格”、“我想对大师说”几个栏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展开网络资源搜索,收集古今中外著名的美术大师及其代表作品,初步了解其艺术成长的历程,艺术风格等,并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个人的感受。(见表1)。(表1)教学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网络文化背景中,感受美术的人文科学性。欣赏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都内蕴着体现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教师沿着走近古-今-中

13、-外大师的线索展开教学。教学“走近国画大师”一课,教师出示国画奔马图导入:“你们看,这幅作品怎么样?一学生答:“这幅奔马图画得非常生动形象。” 师点点头道:“说得好,知道是谁画得吗?想认识吗?”“想!”学生异口同声道。“这是由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画的。瞧!他画的马多么生动、栩栩如生,而且充满气势。知道徐悲鸿为什么喜欢画马吗?”生面面相觑。“除此,你们还想了解大师的哪些方面?”“我想欣赏到他更多的作品。”一学生说,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我想知道他怎样成为一位著名画家的。” 教师回答说:“好吧,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上网寻找,通过网络走近大师徐悲鸿。” 于是,同学们纷纷打开多种网站,怀着期盼、带着思考搜索

14、美术大师徐悲鸿的有关信息。刹那间,各种有关徐悲鸿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电脑屏幕上纷纷显示着徐悲鸿的作品、生平介绍、艺术风格、趣闻逸事等。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地筛选处理、归纳组织,并融入自己的理解,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填写到相应的资源信息表栏目中。最后,学生间相互交流。一位学生充满深情地说:“通过上网浏览,我了解到为了扭转二十世界初中国画界默守陈规的恶习,徐悲鸿大胆地将西方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画,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他的画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他是位勇于开拓进取的大画家”。另一位学生说:“徐悲鸿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画家。自幼刻苦学画,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法学画;他又是位爱国的画

15、家,抗战期间在国外卖画救济祖国难民。他笔下的马不仅生动,还寓意深刻,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像骏马一样扬蹄奋起。”“你想对大师说什么?”老师接着引导。那同学激动起来:“我想对大师说:你真伟大呀!你的精神好让我感动!”此刻,同学们置身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文化情景中,在耳染目濡中感受着浓浓的艺术氛围、不解的艺术情结。网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古今中外的美术大师,如美术星空中熠熠繁星闪烁着动人的光彩。通过网络浏览,通过“走近大师”网络单元模块资源信息表的制作,有效突破了传统静态的单纯作品欣赏方式,学生不仅能欣赏大师的大量作品,还通过对大师生平事迹的了解、艺术创作心路历程的解读,感悟出大师

16、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信仰和执着的精神,而这正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艺术审美观,涵养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网络的巨大信息量犹如一座无墙的博物馆,带着师生遨游浩瀚的艺术长河。在探寻“美术长廊”单元模块资源信息时,通过浏览网络,收集交流名画名作里的故事、说说中外艺术的发展史、谈谈工艺品的种类及相关的历史产地、参观雕塑陈列馆、布置现代创意墙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挖掘各类美术作品中的文化因素,感受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语言、精湛的艺术技巧,领略深厚的文化积淀。构建“民间美术”单元模块时,教学重点是网络搜集、整理各种民间艺术,指导学生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民间作品,了解面具、皮影、剪纸、年画等种类及

17、其主要艺术特色和文化背景,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情怀,亲历视觉、听觉的感受,产生心灵的震动。在“民间美术”的自主实践中培养民族自豪感,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网络学习单元模块信息资源库的系列建构,使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体验不同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特色,体现审美创新实践能力。在浓郁的美术文化情境中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获得精神品格的陶冶。三、借网络促进多元评价,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图6 学生作品比谁爬得快。 利用网络信息源,接通网络直达快车,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并以此为平台,确立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流评价方式。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一个个学习小团体,组织学生

18、利用网络平台互相传看、发表自己喜爱搜集的或自己精心创作的美术作品,实现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容量同步传递和交流信息。并且设计采用教学评价表,结合具体教学确定个性化的评价内容,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中,同学们不仅获得审美素养的提高,还在思想的对流、文化的碰撞中得到优势的互补和人文的关怀。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陶冶情操、健全完善人格。(表2)案例3:如我们的城市一课,首先由学生上网搜索“都市风光”信息,浏览上海大都市风光,开展欣赏交流活动。一个学生欣喜地说:“我从网上了解到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它融会了世界各国、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建筑风格,很有代表性。如外滩、石窟门、城隍庙、东

19、方明珠电视塔,你们看!”。另一个学生介绍说:“上海的建筑很有特色,那一幢幢建筑就像一幅幅富有个性的画。”老师接着归纳引导:“通过网络浏览,我们欣喜地看到上海的许多优秀建筑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充满着个性。就让我们画出对我们的城市上海美妙的感觉来吧。”作者姓名作品名称评价对象评价内容作品主题突出、构图饱满画面形象生动、有创意色彩鲜艳、搭配和谐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自评好较好一般好较好一般好较好一般好较好一般互评好较好一般好较好一般好较好一般好较好一般师评好较好一般好较好一般好较好一般好较好一般成长建议:于是,学生们开始用电脑作画。当他们纷纷画出上海特色的人文景观后,进入交流评价阶段。老师说:“

20、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学生们纷纷举手,踊跃参加,点击着自己的作品以局域网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介绍。有的介绍作品的构思;有的谈论自己作画时的感受;有的则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有趣的故事。教师汇集学生作品,建立“学生作品网上资源库”。同学们相互间开展网上作品互动大观赏,老师鼓励同学们“东张西望”,尽可能多地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品头论足”各抒己见,按要求相互填写好作品评价表(见表2)。接着由教师汇总学生评价信息,做出分析点评,以鼓励肯定为主,并及时提出成长建议。图4学生作品 城隍庙印象最后开展“友情大传播”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挑选出你自己创作的最满意的作品,或以E-mail形式发送给同窗好友;或保存打印成图片形式;或进一步制作成贺卡、书签等形式赠送给师长亲人,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行动起来。(见图45)。通过作品的网上自我介绍,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